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经典小小说 - 洗脚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李桂芳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2期通俗文学-乡土小说
  秋香将炉火弄了弄,火苗儿便欢乐地舞蹈着——窗外的风呼呼地怒叫着。
  秋香到床前看孩子已经睡熟了,就对春生说:“洗脚水热了没有?”“嗯。”春生边应着边将一盆滚热滚热的洗脚水放到了床边。
  “你先洗吧。”秋香瞥了眼春生热烘烘的目光,便羞涩地扭过了头。
  “我给你洗。坐了几天的车,累了,替你捏捏。”说着,春生硬将秋香摁到了床边的凳子上。
  “别,几天没洗脚了,挺臭的,还是我来吧。”秋香挣扎着想站起来。
  “我偏要给你洗,你外出打工到今天是326天了吧,一年没给你洗脚了,手痒痒呢。”春生边说边三两下子脱去了秋香的鞋袜,将她一双秀气的小脚浸到了水里。
  春生很认真地给秋香洗着、搓着,盆里的水变得浑浊起来。透过朦胧的水气,秋香看着春生脑袋上乱草窝似的头发中隐隐地藏着两根白发,伸手轻轻地替他拔着,说:“春生,你四十不到呢,咋就有……”秋香觉得喉头发紧,顿了顿才说:“你有病,我不是让你别太累了吗?挣钱有我呢。”秋香从贴身衣服里掏出一迭钞票,递给春生,接着说:“老板给我们加工资了,下半年就结了七千。”
  “秋香,你也别太累着,哎哟……”春生刚说了一句就抖着手腕叫起来。秋香连忙抓起他的手,撸起袖子,一块还没痊愈的伤疤映入眼帘。秋香的目光咄咄地盯着春生,问:“真是儿子信中偷偷告诉我的那样——在给别人修房子挣钱?”见春生没吭声,秋香的声音就大起来:“不是说好了,你别使大劲儿吗?你的箔…”
  “秋香,眼看人家都修了砖房,就我们家……我这病拖累你了。”
  “春生,别那么说,咱们不是还年轻吗?”秋香见春生眼睛潮潮的,便降低了音量,几下子擦干了脚,趿上鞋,又打来一盆水,示意春生脱鞋。
  秋香边给春生洗脚边说:“那老板对我们可好了,听说我们家有困难,又让我给他家洗衣服,加上饭店里的活儿,不等于两份工作吗?所以就给我开了两份工钱……我给你洗得舒服吗,再给你按摩一下。知道吧,这是我们饭店老板娘教我的,她以前开过洗脚房,听说那洗脚……”
  “秋香,你别骗我了,早回来的二狗子妈都告诉我了,你为什么……”春生弯腰抓住秋香的手:“你看,你这手红肿得像个手吗?秋香,你白天给人洗盘子洗碗,晚上又去熬更受夜地给人洗脚。咱不说那活儿下贱不下贱,单就你这手也受不了哇!”
  “春生……”秋香抽回手,猛地扑到春生怀里。
  屋外依旧寒风怒号,可炉子的火苗依旧燃得旺旺的,就像此时屋内两颗燃烧的心。
或许您还会喜欢:
莫言《会唱歌的墙》
作者:莫言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次去青岛之前,实际上我已经对青岛很熟悉。距今三十年前,正是人民公社的鼎盛时期。全村人分成了几个小队,集中在一起劳动,虽然穷,但的确很欢乐。其中一个女的,名字叫做方兰花的,其夫在青岛当兵,开小吉普的,据说是海军的陆战队,穿灰色的军装,很是神气。青岛离我们家不远,这个当兵的经常开着小吉普回来,把方兰花拉去住。方兰花回来,与我们一起干活时,就把她在青岛见到的好光景、吃到的好东西说给我们听。 [点击阅读]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作者:莫言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莫言十九年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数千农民因为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自发地聚集起来,包皮皮围了县政府,砸了办公设备,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促使我放下正在创作着的家族小说,用了三十五天的时间,写出了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在初版的卷首,我曾经杜撰了一段斯大林语录:小说家总是想远离政治,小说却自己逼十近了政治。 [点击阅读]
莫言《生死疲劳》
作者:莫言
章节:59 人气:0
摘要:《生死疲劳》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 [点击阅读]
莫言《红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第二天凌晨太阳出土前约有十至十五分钟光景,我行走在一片尚未开垦的荒地上。初夏老春,残冬和初春的记忆淡漠。荒地上杂草丛生,草黑绿、结实、枯瘦。轻盈的薄雾迅速消逝着。尽管有雾,但空气还是异常干燥。当一只穿着牛皮凉鞋和另一只穿着羊皮凉鞋的脚无情地践踏着生命力极端顽强的野草时,我在心里思念着一个刚刚打过我两个耳光的女人。 [点击阅读]
莫言《红高粱家族》
作者:莫言
章节:60 人气:0
摘要: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十人,他打了一个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点击阅读]
莫言《良心作证》
作者:莫言
章节:16 人气:0
摘要:这是一部美丽而又令人激动,乃至荡气回肠的小说,或者说,它是一部完全来自生活与时代的撼人写真。作家以其大手笔抒写了社会转型时期,关于人性和感情的裂变……在市委家属楼三层的一个大厅里,正进行着一场热闹的婚礼。阵阵喧闹声不时地从窗户里传出来,像一朵朵绚烂的焰火在空气里炸开。很多马路上的行人忍不住驻足倾听观望。大厅里面,周建设眼角眉梢挂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不停地应付着前来道喜的各色宾客。 [点击阅读]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作者:莫言
章节:6 人气:0
摘要:秋天的一个早晨,潮气很重,杂草上,瓦片上都凝结着一层透明的露水。槐树上已经有了浅黄色的叶片,挂在槐树上的红锈斑斑的铁钟也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队长披着夹袄,一手里拤着一块高粱面饼子,一手里捏着一棵剥皮的大葱,慢吞吞地朝着钟下走。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象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 [点击阅读]
莫言《酒国》
作者:莫言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一省人民检察院的特级侦察员丁钩儿搭乘一辆拉煤的解放牌卡车到市郊的罗山煤矿进行一项特别调查。沿途,由于激烈思索,脑袋膨胀,那顶本来晃晃荡荡的五十八号咖啡色鸭舌帽竟紧紧地箍住了头颅。他很不舒服,把帽子揪下来,看到帽圈上沾着透亮的汗珠,嗅到帽子里散出来的热烘烘的油腻气味里混合着另外一种生冷气味。这气味很陌生,使他轻微恶心。他抬起手,捏住了喉头。临近煤矿时,黑色的路面坑坑洼洼,疾驰的卡车不得不把速度放慢。 [点击阅读]
被禁止的爱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我初识丛昌岷博士是在仁心医院开设心理诊所的头一年。心理诊所顾名思义就是治疗人们的“心病”的地方,它不像医院的精神科那样,用传统的处方开药的方式来治疗,而是用谈话交流、认知的改变,或者梦分析、催眠、音乐、以及艺术的表现,甚至生物反馈等技术来进行,达到不药而愈的效果。 [点击阅读]
谈美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新文化运动以来,文艺理论的介绍各新杂志上常常看见;就中自以关于文学的为主,别的偶然一现而已。同时各杂志的插图却不断地复印西洋名画,不分时代,不论派别,大都凭编辑人或他们朋友的嗜好。也有选印雕像的,但比较少。他们有时给这些名作来一点儿说明,但不说明的时候多。青年们往往将杂志当水火,当饭菜;他们从这里得着美学的知识,正如从这里得着许多别的知识一样。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