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经典小小说 - 赌法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吴为
  《文艺生活(精选小小说)》2004年第2期通俗文学-乡土小说
  清朝末年,湘西古城金江镇设有很多赌馆,金江镇人因此上赌场赌钱的人很多,但大多赢不了庄家,很多人甚至弄得把家产和儿女都押了下去。但有一个叫鬼佬的人,却每赌皆赢,弄得庄家见了他就怕。他有什么绝招呢?原来他能听出骰子的点数,听到是大他就押大,听到是小他就押小,也难怪他只赢不输了。
  庄家都怕他,自然就要想办法对付他。鸿运赌馆是他最爱去的地方,自然损失最大,老板万里达恨透了他,因此第一个要收拾他。他最先想出的是一个文明的办法,差人把他请了来,好饭好菜招待后,提出送他十分之一的份子,坐着享福。谁知鬼佬不领情,他说:“你平白无故送我这么大的份子,这个人情我就欠了天大的了。你知道我的为人,不想欠任何人的。我上赌馆赢多赢少都是我自己凭脑力挣来的,拿着安稳埃”
  文明的一套不行,就来野蛮的。万里达联合其它十多家赌馆老板,拒绝鬼佬来赌,只要他来了,马上关门歇业。这一套办法还真管用,鬼佬无处可赌,手痒起来特别难受,就只好在家里拼命地击打桌子来转移赌瘾,只几天功夫,一双手就都青肿了。他实在没有别的办法了,只好一家一家上门去讲好话:“我保证不赌了,让我看看饱饱眼福就行。”赌馆老板见他话讲得可怜,就答应了他的要求。
  从此以后,鬼佬便成了一个看客了。奇怪的是,他只要到哪里看热闹,哪里庄家就休想赢钱,特别是鸿运赌馆,有一天被赌客赢得都没钱付了。万里达猜出了是鬼佬捣的鬼,就派了俩人专门瞪着他。俩人看了半天,总算把问题看出来了,原来每当他听出骰子的点数是大时,就吸一口烟,否则骰子就是小点数,赌客便根据他吸不吸烟来押,自然每盘皆赢了。
  万里达得知这个情报后,马上明白了鬼佬已经成心跟他们这些庄家作对了,如果不让他老实起来,总有一天他会联合其他赌客把他整破产的。因此他雇了两个打手,要他们故意找麻烦,打断他的双脚,让他从此只能老老实实在家里呆着。鬼佬的耳朵好使得很,他早听出了动静不对,在他们下手前,就让自己的耳朵聋了。
  这天他正在鸿运赌馆帮别人的忙,当赌客正眼巴巴地看着他如何暗示自己时,他先是愣了一下,继尔扔掉烟头,双手捂耳,痛哭流涕说:“天啊,我一双耳朵什么都听不见了!快,快把我送回去。”万里达听说鬼佬成了聋子,只说了四个字:“算他明白。”然后便叫下人用自己坐的轿子把他抬了回去。
  成了聋子的鬼佬从此再也不来赌场了,每天就在家里养花种草。但庄家的生意不但没有好起来,反而日益衰落。赌客们从鬼佬被迫戒赌这件事看出了庄家只赢得起输不起,觉得去参赌太没意思了,就都收了手。
  五年后,金江镇最后一家赌馆即鸿运赌馆因无人来赌不得不关闭而改作他用。就在这一天,鬼佬的耳朵又好了起来。万里达也想开了,他大度地上门祝贺他,并且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不赌乃大赌,最后还是你赢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莫言《会唱歌的墙》
作者:莫言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次去青岛之前,实际上我已经对青岛很熟悉。距今三十年前,正是人民公社的鼎盛时期。全村人分成了几个小队,集中在一起劳动,虽然穷,但的确很欢乐。其中一个女的,名字叫做方兰花的,其夫在青岛当兵,开小吉普的,据说是海军的陆战队,穿灰色的军装,很是神气。青岛离我们家不远,这个当兵的经常开着小吉普回来,把方兰花拉去住。方兰花回来,与我们一起干活时,就把她在青岛见到的好光景、吃到的好东西说给我们听。 [点击阅读]
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作者:莫言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莫言十九年前,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件极具爆炸性的事件——数千农民因为切身利益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自发地聚集起来,包皮皮围了县政府,砸了办公设备,酿成了震惊全国的蒜薹事件——促使我放下正在创作着的家族小说,用了三十五天的时间,写出了这部义愤填膺的长篇小说。在初版的卷首,我曾经杜撰了一段斯大林语录:小说家总是想远离政治,小说却自己逼十近了政治。 [点击阅读]
莫言《生死疲劳》
作者:莫言
章节:59 人气:0
摘要:《生死疲劳》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 [点击阅读]
莫言《红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第二天凌晨太阳出土前约有十至十五分钟光景,我行走在一片尚未开垦的荒地上。初夏老春,残冬和初春的记忆淡漠。荒地上杂草丛生,草黑绿、结实、枯瘦。轻盈的薄雾迅速消逝着。尽管有雾,但空气还是异常干燥。当一只穿着牛皮凉鞋和另一只穿着羊皮凉鞋的脚无情地践踏着生命力极端顽强的野草时,我在心里思念着一个刚刚打过我两个耳光的女人。 [点击阅读]
莫言《红高粱家族》
作者:莫言
章节:60 人气:0
摘要: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十人,他打了一个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点击阅读]
莫言《良心作证》
作者:莫言
章节:16 人气:0
摘要:这是一部美丽而又令人激动,乃至荡气回肠的小说,或者说,它是一部完全来自生活与时代的撼人写真。作家以其大手笔抒写了社会转型时期,关于人性和感情的裂变……在市委家属楼三层的一个大厅里,正进行着一场热闹的婚礼。阵阵喧闹声不时地从窗户里传出来,像一朵朵绚烂的焰火在空气里炸开。很多马路上的行人忍不住驻足倾听观望。大厅里面,周建设眼角眉梢挂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不停地应付着前来道喜的各色宾客。 [点击阅读]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作者:莫言
章节:6 人气:0
摘要:秋天的一个早晨,潮气很重,杂草上,瓦片上都凝结着一层透明的露水。槐树上已经有了浅黄色的叶片,挂在槐树上的红锈斑斑的铁钟也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队长披着夹袄,一手里拤着一块高粱面饼子,一手里捏着一棵剥皮的大葱,慢吞吞地朝着钟下走。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象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 [点击阅读]
莫言《酒国》
作者:莫言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一省人民检察院的特级侦察员丁钩儿搭乘一辆拉煤的解放牌卡车到市郊的罗山煤矿进行一项特别调查。沿途,由于激烈思索,脑袋膨胀,那顶本来晃晃荡荡的五十八号咖啡色鸭舌帽竟紧紧地箍住了头颅。他很不舒服,把帽子揪下来,看到帽圈上沾着透亮的汗珠,嗅到帽子里散出来的热烘烘的油腻气味里混合着另外一种生冷气味。这气味很陌生,使他轻微恶心。他抬起手,捏住了喉头。临近煤矿时,黑色的路面坑坑洼洼,疾驰的卡车不得不把速度放慢。 [点击阅读]
被禁止的爱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我初识丛昌岷博士是在仁心医院开设心理诊所的头一年。心理诊所顾名思义就是治疗人们的“心病”的地方,它不像医院的精神科那样,用传统的处方开药的方式来治疗,而是用谈话交流、认知的改变,或者梦分析、催眠、音乐、以及艺术的表现,甚至生物反馈等技术来进行,达到不药而愈的效果。 [点击阅读]
谈美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新文化运动以来,文艺理论的介绍各新杂志上常常看见;就中自以关于文学的为主,别的偶然一现而已。同时各杂志的插图却不断地复印西洋名画,不分时代,不论派别,大都凭编辑人或他们朋友的嗜好。也有选印雕像的,但比较少。他们有时给这些名作来一点儿说明,但不说明的时候多。青年们往往将杂志当水火,当饭菜;他们从这里得着美学的知识,正如从这里得着许多别的知识一样。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