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最长的一梦 - 正文 23. 一鸣惊人的江之寒(下)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由于倪裳的关系,江之寒提前两节课知道了考试结果。倪裳告诉了他结果,小声说:“你果然很聪明。”江之寒纠正她说:“错,成功是1分的聪明加99分的努力,请不要抹杀我临时抱佛脚的刻苦拼命精神。”过了会儿,江之寒又笑倪裳:“哪有考了第二的人唉声叹气,还一个劲夸考了第七的人聪明的。你这不是明目张胆的嘲笑加歧视我吗?”倪裳叹口气,说:“你别和我嬉皮笑脸的。对于这个考试,我花了多大的力,你又花了多大的力,我们都清楚的很。”江之寒看着倪裳的眼睛,柔声说:“你比你自己想象的要好很多,也聪明很多。不管是聪明导致的成功,还是努力导致的成功,都是一样的。更何况绝大多数情况下,光有聪明是成不了任何事的。”倪裳又说:“张老师还要我宣讲怎么帮助你的方法呢?我心想,就是给他作业抄呗。要不要我给你宣传一下?”江之寒哈哈大笑说:“别吓我,下了第二节课我请你吃冰淇淋,抄了这么多作业已经欠了你好多冰淇淋了。你知道陈沂蒙才还了我块,我现在正处于有生以来最有钱的状态。”
  下课叫上陈沂蒙和楚明扬,一起去买冰淇淋。江之寒知道倪裳是个小心的人,一个月前又当选校学生会主席,在学校里是个名人,背后喜欢议论的人很多。所以很多时候江之寒叫她出去吃饭或是买东西的时候,都会叫上陈沂蒙或者楚明扬或者其他几个和倪裳要好的女生,一来二去楚明扬他们两个和倪裳也熟了很多。四人一起买了冰淇淋(今天是江之寒请客),便在篮球场边找了个地方坐下来,看一帮人打篮球。篮球是中州七中的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的蓬蓬勃勃。
  坐了两分钟,楚明扬就向陈沂蒙挤挤眼睛,找个借口拉着他走了。倪裳看他们一眼,没有动,也没说什么。两人坐着无事,江之寒就给倪裳讲刚看到的一个笑话:话说五个人在海上坐一架直升机,不巧油箱漏油,飞不回去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减轻机载重量。飞机上的人扔掉了所有的东西以后,还是太重,于是只好猜拳,猜输的人跳进海里以减轻重量。第一个倒霉鬼是个美国人,他诅咒了一番,说了很多f开头的骂人的话,又在胸前画了个十字,大声叫着上帝保佑我,就跳下去了。第二个是个德国人,他严肃地整了整衣服,大喊着雅利安人是最优秀的民族,也跳下去了。第三个是个英国人,他骄傲的昂起头,叫一声大不列颠帝国万岁,跳下去了。最后剩下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日本人。飞行员说,6地就在不远处了,但不幸的是油料只够再承受一个人的重量。于是轮到中国人和日本人猜拳,不幸的是中国人输了。中国人在胸前画了个十字,严肃地整了整衣服,骄傲的昂起头,大叫一声中国人民万岁,一脚就把日本人给蹬下海去了。

  倪裳忍不住笑起来,越笑越厉害,头轻轻的拂在江之寒靠近她一边的手臂上。她指着江之寒,有些接不过气的说:“你这是诬蔑我们中国人,好坏呃。”江之寒正色道:“我讲的是勇敢机智的中国人民怎样为国除害的故事。”
  正笑闹着,有人接嘴道:“什么东西这么好笑,说来听听。”江之寒抬头一看,却是久违了的顾望山。他赶忙站起来,笑道:“了不得,讨债的人到了”,给倪裳和顾望山互相介绍。倪裳说:“你们聊吧,我先走了。”和顾望山打了个招呼,就往教学楼走去。
  等倪裳走远,顾望山使劲拍了一下江之寒的背,取笑道:“了不起呀。已经和美丽的主席大人入则同坐,出则同行了。”
  江之寒岔开话题,关心他说:“最近一切还顺利吗?”
  顾望山点点头,说:“本来计划过一个月就回来上学的,但家里的事情多耽误了一段时间,倒是拖到了半期。”
  江之寒说:“家里的事情解决就好了,缺一两个月的课原不是什么大事。”
  顾望山叹道:“都如你这样想就天下太平了,我妈都不知道念叨我多少遍了。”
  江之寒又感谢顾望山说:“那天多亏你叫人叫的及时,要不我可能已经被砍翻了。”
  顾望山摆摆手,示意江之寒太客气。
  江之寒觉得顾望山身上有一种奇怪的东西,似乎是骨子里的骄傲,又像是见多识广的越年龄的成熟。他也看不透,但顾望山和人说话时总有一种很理所当然的味道,全不像是一个高一的学生。
  江之寒告诉顾望山,今天自己骑了车,就锁在教室楼层外边的花园露台,正好把车推下来还他。顾望山摆摆手,说:“你骑着吧。我才买了量新的6档变的,这个你给我我也用不着。”
  江之寒有些犹豫,他不是很喜欢无故受人东西,虽然他相信顾望山确实用不着那辆车。
  顾望山说:“我又不是送给你,只是让你多保管一段时间,免得放在自己屋里放生锈了。”
  江之寒也就不再矫情,说:“好。等我有钱了买辆宝马,借给你保管着随便用用。”
  顾望山哈哈笑道:“我等着那一天。”
  两人边说边往教室走,走到楼下,上课铃已经响起来了,便分手奔各自的教室而去。
  下午的物理课李老师公布了成绩,江之寒得了第一名的消息果然引起一阵骚动。李老师决定下周一的物理课专门用来讲评考卷,以及让考的好的同学上台讲讲学习经验,就点了江之寒和另一个同学曾增的名字。一下课,就有不少相熟不相熟的人围上来,有人道喜的,有人叫嚷着请客的,也有人酸溜溜的说挨着主席坐就是会进步,这个不公平的。这半个学期,江之寒跑母亲开店的事花了不少时间,平时课余不是埋头赶作业就是玩消失,说实话除了陈沂蒙,楚明扬,和倪裳三个人外,和其他的同学真的没有多少交往。半个学期下来,倪裳这个新来乍到的班长比他这个呆了一年的人都要熟悉班上的同学和情况。暑假以后,江之寒总是摆脱不了一种感觉,就是大多数同班同学还是太稚嫩或者说幼稚,总之不容易找到同样的精神频谱可以沟通。江之寒敷衍了几句,大多数人看他兴趣缺缺,也就散开了。倪裳还小声责怪他说:“你这个人太不合群,有些太傲气。”

  周一的物理课,李老师先讲了十几分钟,然后安排两个同学上台来讲讲成功的经验,再往后安排的是答疑。曾增讲了不到5分钟,不过是一些泛泛的套话。轮到江之寒,倪裳本以为依他的性子一定是随口敷衍两句,没想到江之寒一开口就讲了将近半个小时。而这番讲评,比他第一名的成绩更加震撼了3班同学和老师的神经,并且名声很快就传遍了全年级。
  江之寒走上讲台的第一句话就是,应付考试,我以为无外乎八个字,熟能生巧,举一反三。
  江之寒说:“当然任何事情都是知易行难。不过如果有一套系统的方法,再加上更聪明的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应该能提高不少效率。我来举一个例子。”
  江之寒指着考试中的一道大题,扬扬手中的一迭纸,说:“我回头仔细查了一下我们做过的所有作业,课堂练习,和测验,短短半学期里我们已经遇到五次和这道题类似的题。其中两次是一模一样的,第三次基本一样,只是几个的具体数据有所不同,除了计算结果解题过程可以完全照搬。这剩下两次呢,各有一点小小的差别,一次呢,是把一个直接给出的力改成用文字描述,你把这句话读出来,知道它是给出这个力的数据就行了,另一次呢,在文字描述的时候,又加了一个小小的陷阱。江之寒把五道题的不同大致写在黑板上,接着说:“所以我们如果回头总结,如果你第一次做对了这道题,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和第五次是不是也做对了?如果错了,为什么?如果单纯是计算的问题也就罢了,也后更加注意就是。如果是别的,原因在哪里?是被小小的陷阱迷惑住了,还是别的原因?我们应该要有一个大的景象。就是这是某一类题,我大致的解题方向已经找到了,它基本要考察的是这几个知识点,一般的解题思路是如此如此。当然在小地方它会有一些变化和一些陷阱,错了总结好记住教训就好,做的多了对这一类的陷阱就会有敏感性。”

  “出题的和做题的就是生来的敌人,”江之寒接着说:“他们会想尽办法组合一切的变化和陷阱来给题目加上迷彩衣,而我们要戳穿这些变化和陷阱直指题目的本质。不是每一个题目做起来都如说起来那么简单,更何况还不断有新的东西出现。但至少你练习一次,就应该下意识的积累一次经验,不是被动的去完成课堂作业或者小测验的任务就好,而是应该真正的积累了这个知识,熟悉了这类型的思路,变化,和陷阱。当你学会有意识的主动的去总结,去归纳,去理解,去从出题者的角度考虑问题,熟能生巧,举一反三这八个字就更容易做到了。熟靠的是不断练习,而举一反三靠的是聪明的方法和适合自己学习的体系,结合起来,就能达到巧的地步。”
  李老师坐在下面的座位上,微微张着嘴班的同学们也一脸震惊的看着江之寒。第一次,也许是在七中的历史上,有一个学生走上讲台,不是局限于讲讲自己如何努力学习,如何安排时间,如何有自己学习的方法。他企图象一个老师一样,在归纳在总结在诱导在传输自己的见解。且不论江之寒讲的是否比老师好,抑或是下面的同学听懂了几分和接受了几分,江之寒确实做出了一种全新的姿态,走上讲台自信满满的给出了示范。
  又举了考卷上一个题目的例子,江之寒试图归纳所有遇到的类似题型,解构它们,再重新还原它们。这一讲,滔滔不绝的,就一直到了下课铃声响起。江之寒向李老师微微鞠个躬,走下讲台来。他看见倪裳轻轻的向他点点头,眼睛亮亮的,里面有惊讶,更多的是赞许和尊敬。
  起来当然要感谢倪裳,这些过去的作业和测试的底稿都是她保留的。倪裳是一个极有组织性的人,所有作业笔记和考卷都分门别类,保管的井井有条。上周江之寒向她借所有这些资料的时候,倪裳还笑他说,拿了第一要准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了?却没想到他居然是为这节课的总结言在做准备。
  倪裳心里想,我虽然把这些东西分门别类的保管的很好,但从来没有想过象江之寒一样去归纳它们,甚至是高屋建瓴的去审视它们,这也许是我于他的差距所在吧。和江之寒同桌这两个多月,倪裳真的相信如果江之寒全力去读书的话,一定可以过自己。和她想法不一但同样惊讶不已的人有很多,李老师走进办公室的时候,忍不住也感慨了一声:“这个学生……是个人才。”而江之寒的同学们却用多多少少有些异样的眼光看着他,后来大家给他取了个外号,叫“江老师”,几天的工夫江老师的事迹已经传遍了整个年级。
或许您还会喜欢:
重生之柯南风流
作者:Angel_killer
章节:4 人气:12
摘要:《重生之风流柯南》1转世重生生活真是好无聊啊,每天多要为生计忙碌呢,谁叫我没有钱呢,其实我是个孤儿,出生的时候就被我那狠心的父母给丢弃了,每当看见别人的孩子在父母怀里撒娇,感觉很羡慕。还是介绍下自己吧:本人叫刘星,今年22岁,自今还是单身,谁叫现实太残酷呢,一是我不帅,很平凡,放在大街上抓把是一把,二就是我没钱,谁叫我穷呢,现在女孩很势力眼,没钱谁会看上你呢,所以说钱不是万能的, [点击阅读]
丁 字 裤
作者:huang5529
章节:1 人气:43
摘要:手里捧着这条洁白柔软的窄窄的丁字裤,丝质的布料还透出淡淡的幽香,我的思绪仿佛又回到那快乐的偷情岁月。玉娴,一个可人的小女子,她的温香软肉,至今还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那年夏天我们刚买了房子,屋里多出来两个睡房,我们决定发伊妹儿广告到附近的大学里,把一个睡房出租给那里的学生,广告里写着亚裔女生优先,希望招一个女的学生,一来可以沟通方便,二来女生相对男生来说也干净整洁一些。 [点击阅读]
三婶夜淫
作者:佚名
章节:1 人气:43
摘要:三婶的夜吟参加工作两年多了,由于工作繁忙,我已经快三个年头没回老家看看了。今年春节刚过,父母就催我回老家去看望那里的亲人,给大伙拜年。我的老家在一个风景秀美的南方小山村,在那里我度过了我快乐的童年。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我回到了那熟悉的地方,时间已是下午2点多了。山依然是那山,水依然是那水,变化的只是我们自己。来接我的除了年迈的爷爷奶奶外,还有三婶和几个堂弟、妹们。 [点击阅读]
五美争艳
作者:bp5880114
章节:2 人气:22
摘要:胭脂口红系列(五)五美争艳(一)香艳的脂粉美女艳艳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上面搽了玫瑰红色的眼彩,一飘一转的能够勾人魂魄,樱唇涂满大红色的艳丽口红,一身细皮白肉走路时乱抖,散发出浓浓的脂粉香味,那肉乳臀浪却更加地肥美诱人,看到男人眼花撩乱。 [点击阅读]
僧尼孽海
作者:佚名
章节:1 人气:43
摘要:沙门曇献柳州寺僧封师宝奎寺僧浮屠辩机望海寺僧西天僧西番僧僧员茂灵隐寺僧云游僧临安寺僧西冷寺僧僧怀义募缘僧毗林僧鄠县僧水云寺僧闽寺僧嘉兴精严寺僧奉先寺僧新市寺僧行脚僧鄞县僧絳州僧江安县僧六驴十二佛延庆寺僧姚庄寺僧相国寺僧李煜遇僧王和尚附辑挂枝儿明因寺尼麻姑庵尼杭州尼京师尼江西尼女僧嫁人尼慧澄乾明寺尼西湖庵尼张漆匠遇尼栖云庵尼僧部沙门曇献曇献者,西僧也,齐武成时入贡于中国,遂住持于相轮寺, [点击阅读]
双妻
作者:-WAW-
章节:3 人气:15
摘要:就差一道菜上桌了,悠扬的轻音乐不时地从立体声音响中播放出来,舒伯特的浪漫小夜曲,外面的雨势虽然不小,但室内隔音效果极佳,隔窗可见密匝匝的雨如倾盆一般,雨声却若有若无。为了防风沙入侵我特意安了双层玻璃窗,看来装修没白费。红烧鳝鱼、焦溜丸子、扒牛排,什锦拚盘、糖拌藕片、凉粉儿和银耳猪蹄汤,六菜一汤,三荤三素都是老婆阿娟最爱吃的,庆祝她又获得了新生。 [点击阅读]
双性人
作者:小小色狼转载
章节:1 人气:43
摘要:(一)我生在一个穷人家里,老天更不公平的是把我变成了一个阴阳人,唉,倒霉啊。家里姐姐多,所以家里人都把我当女儿。哦,忘了介绍我自己了,我男人名叫库拉,因为不好听所以我也不用,还是用女人名叫丽莎。因为穷所以家里人都干些不用本钱的活,不过很幸运的是我不用干,不是因为小而是因为家里的房间都满了,没有我卖的地方。我因为没给家里挣过钱,所以拼命的念书,我以为书念好了以后会有个好工作。 [点击阅读]
合租杂记之探望女友
作者:小小色狼转载
章节:1 人气:43
摘要:我的女朋友是一个同学的表妹,我们是在我大学快毕业时认识的。不过之前没有见过面,首先是有了她的QQ号码,于是我们就开始聊天,没想到大家聊的很投缘,再加上同学在旁边说好话,于是双方的感觉良好。那个时候我们一般约时间聊天,弄得我连以前自己很好的聊友都放弃了,单独和她聊天,而且我们惊人聊天纪录达到9个小时!!!不知道兄弟们有没有尝试过单和一个女孩聊天这么长时间的?不过也确实说明我们那时候的感觉有多么美妙。 [点击阅读]
多明妮的任务
作者:佚名
章节:2 人气:22
摘要:作者:leonic标题:多明妮的任务1.「Shit!我到底是来这里干什么的呀?」多明妮在心里嘀咕著。这里是狄克星上最大的虚拟实境戏院的门口。现在正是狄克星的秋天,但是多明妮穿著皮製的红色迷你裙,同时她的皮靴也是红色的,长度达到膝盖以上十公分。即使这样,她的大腿仍然可以露出十五公分左右,雪白而丰满的大腿刺激著路人的眼睛。从她的脚边堆积的烟屁股来看,大概是等人已经等了很久了。多明妮忍不住地来回踱步。 [点击阅读]
女代母职
作者:佚名
章节:1 人气:43
摘要:发信人:shings@sexstory(枪王之王)标题:女代母职母亲在我初中三年级的春天死于癌症。之后,亲戚朋友们便积极地游说著四十刚出头的父亲赶快续弦。「如果是为了真理子的话也好。凡事得以真理子的意见为意见,至于我呢!只要嫁过来的人能好好的疼惜真理子的话,我也就没什么异议了。」我清楚的记得当时父亲总是这么回答。为此姑姑特地约我外出详谈。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