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最优美的散文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美国]海伦·凯勒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残疾人作家、教右,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两岁时,一场疾病使虽成了盲、聋、哑人。后来她的父母请来家庭教师莎莉文女士对其进行特殊教育。同时凯勒也通过自身顽强的努力,1804年,毕业于麻省波士顿的瑞地克利夫学院。后来,凯勒专职于写作和残疾人教育事业。她一生共写了19本书,其中《我生活的故事》最为著名,对美国人民及全世界人民起着猾的引导作用。我们都读过一些令人兴奋激动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只能再活一段很有限的时光。有时是一年这么长,有时却只有短短的24小时。但是在探究这个将要离世的人选择怎样度过他最后岁月的问题上,我们都充满兴趣。当然,我说的是有选择权利的自由人而不是死刑犯。死刑犯的活动范围是严格受限制的。这样的故事使我们思索,想知道如果我们自己在相似的情况下,应该做什么?临死之时,什么样的事情、体验、关系应该被放入最后的时光中呢?回忆往昔,什么使我们快乐开心?什么又使我们抱憾呢?有时,我常这样想,每天活得就像明天就死去一样,这或许是一个非常好的规则。这样的态度可以鲜明地强调生命的价值。我们应该生活得优雅从容,朝气蓬勃,观察锐敏,而这些将会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慢慢丢失。当然,也有一些人一生只是“吃、喝、享受”,然而,大多数人们在得知死亡的确切存在时都会有所收敛。在故事中,将死的主人公通常都在最后的时刻由于幸运的突然降临而获救,并且从此以后他的价值观改变了。他变得更加理解生命的意义和它永恒的精神价值。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即使生活在死亡的阴影下,仍然对他所做的每件事情充满了甜美的感情。然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认为生活是理所当然的。我们知道总有一天我们要面对死亡,但总认为那一天还在遥远的将来。当我们身强体健之时,死亡好像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很少考虑它。日子多得好像没有尽头。因此,我们一味忙于琐事,却没意识到这样对待生活的态度太盲目。我担心同样的冷漠也存在于我们对自己所有官能和意识的使用上。只有聋子感激欣赏听力,只有瞎子体会得到看见事物的乐趣。这种研究特别适合那些在成年期丧失了视力与听力的人。而那些从未体会过丧失视力和听力之苦的人们,很少能充分使用这些美好的官能。他们心不在焉,也不太感兴趣用眼睛和耳朵模糊地看着和听着周围的一切。正如人们不知道珍惜自己拥有的直到失去了才明白它的价值一样,人们只有在病的时候,才意识到健康的好处。我经常这样想,如果每个人在他的早期成年生活中有一段时间变瞎变聋了,这将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黑暗将使他更加感激光明;寂静将告诉他声音的美妙。我经常测验我那些视力完好的朋友,探究他们看到了什么。最近,我的一位好友来拜访我,她刚从森林里散了很长的步归来,我问她都看到了些什么。“没什么特别的东西。”她回答说。如果不是习惯了这样的回答,那我一定会对觉得不可思议,因为我早就相信,眼睛是看不到什么东西的。我问自己,在森林里走了一个多小时,竟然没有看到任何可看的东西,这怎么可能?就连我这个看不见东西的人,只靠触摸都能发现许许多多令我感兴趣的事物。我感到一片叶子的娇嫩与匀称,我充满爱意地抚摸着白桦树银色光滑的外皮,或者松树粗糙的表皮。春天,我满怀希望地抚摸着树枝,寻找着大自然冬眠苏醒后的第一个标志——花蕾。我感觉到花儿那令人愉悦的如天鹅绒般光滑的质感,同时又发现了它那引人注目的卷曲。大自然中千奇百怪的事物就这样展现在我面前。偶尔,如果幸运的话,我轻轻地将手放在一棵小树上,就能感到小鸟放声歌唱时的快乐的跳跃。我喜欢让清凉的溪水从我张开的指间滑过。就我个人而言,芬芳的松针地毯或轻软的草地胰最奢华的波斯地毯更让我欢迎;对我来说,四季的变迁,就像一场令人激动万分并且没有休止的戏剧,它们的行动像溪水一样流过我的指间。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夜城5·错过的旅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夜城老是给人一种时间不够的感觉。你可以在这里买到所有东西,但就是买不到时间。由于我有许多事情要办,又有许多敌人在身后追赶,所以只好急急忙忙地穿梭在夜城的街道之间。我很惊讶地发现来来往往的人潮都跟我保持一种比平常还要遥远的距离,看来若非我母亲的身分已经流传开来,就是大家都听说了当权者公开悬赏我的项上人头。为了避免卷入无妄之灾,于是众人纷纷及早走避。 [点击阅读]
夜城外传·影子瀑布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世界上存在着一座梦想前去等待死亡的城镇。一个恶梦得以结束,希望终得安歇的所在。所有故事找到结局,所有冒险迎向终点,所有迷失的灵魂都能迈入最后归宿的地方。从古至今,世界上一直存在着许多这样的地方,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黑暗角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发展、魔法的消逝,大部分的奇景都已不复见,而这类隐藏的角落也随之凋零。 [点击阅读]
大师与玛格丽特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暮春的莫斯科。这一天,太阳已经平西,却还热得出奇。此时,牧首①湖畔出现了两个男人。身材矮小的那个穿一身浅灰色夏季西装,膘肥体壮,光着秃头,手里郑重其事地托着顶相当昂贵的礼帽,脸刮得精光,鼻梁上架着一副大得出奇的角质黑框眼镜。另一个很年轻,宽肩膀,棕黄头发乱蓬蓬的,脑后歪戴一顶方格鸭舌帽,上身着方格布料翻领牛仔衫,下身是条皱巴巴的自西眼裤,脚上穿一双黑色平底鞋。 [点击阅读]
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铁凝喜爱一个作家的作品,是不能不读他的自传的。每当我读过那些大家的自传后,就如同跟随着他们的人生重新跋涉了一遍,接着很可能再去重读他们的小说或诗。于是一种崭新的享受开始了,在这崭新阅读的途中,总会有新的美景突现,遥远而又亲近,陌生而又熟稔——是因为你了解并理解着他们作品之外的奇异人生所致吧。读许金龙先生最新译作《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即是这样的心情。 [点击阅读]
天路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约翰.本仁写过一部自传,书名为《丰盛的恩典》,讲述神对罪人的恩典。约翰.本仁1628年生于英国,他的家乡靠近裴德福郡。他的父亲是一个补锅匠(这种职业早已被淘汰),专营焊接和修补锅碗瓢盆以及其他金属制品。在17世纪中叶,补锅匠奔走于各个乡村之间,挨家挨户地兜揽生意。如果有人要修理东西,他们就在顾主家中作活,完工以后顾主当场付钱。按当时的社会标准,这是一份相当卑贱的职业。 [点击阅读]
天黑前的夏天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一个女子双臂交叉,站在自家后屋台阶上,等待着什么。在想事儿吗?她可不这么认为。她是在试图抓住某个东西,让它赤条条地躺在跟前,好让她细细端详,看个真切明白。最近一段日子里,她脑海里的种种想法多如衣架上的衣服,她一件件取下“试穿”。任凭自己嘴里冒出童谣般老掉牙的话语,因为遇到重要事件,人们总是习惯套用老话表明态度,而老话却多为陈词滥调。 [点击阅读]
失去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她的父亲亨格顿先生是世界上最不通人情世故的人,心肠好,但绝对是以愚蠢的白我为中心。我毫不怀疑他心里深信,我每周来三次是因为陪着他是一种快乐。想到将有这样一个岳父真叫人扫兴,但是没有什么东西能使我与格拉迪斯分开。那天晚上有一个小时或者还多一点,我听着他那单调的谈话。最后他跳了起来,说了些关于我平时不动脑筋的话,就进他的房间换衣服,出席会议去了。终于我单独和格拉迪斯一起了。 [点击阅读]
寓所谜案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我不知道到底从哪儿开始这个故事,但是我还是选择了某个星期三在牧师寓所的午餐时分开始。席间的交谈大部分与将要叙述的故事无关,但还是包含得有一两件有启发的事件,这些事件会影响到故事的发展。我刚切完了一些煮熟的牛肉(顺带一句,牛肉非常硬),在回到我的座位上时,我说,任何人如果谋杀了普罗瑟罗上校,将会是对整个世界做了一件大好事。我讲的这番话,倒是与我的这身衣服不太相称。 [点击阅读]
寻羊冒险记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星期三下午的郊游从报纸上偶然得知她的死讯的一个朋友打电话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他在听筒旁缓缓读了一家晨报的这则报道。报道文字很一般,大约是刚出大学校门的记者写的见习性文字。某月某日某街角某司机压死了某人。该司机因业务过失致死之嫌正接受审查。听起来竟如杂志扉页登载的一首短诗。“葬礼在哪里举行?”我问。“这——不知道。”他说,“问题首先是:那孩子有家什么的吗?”她当然也有家。 [点击阅读]
小老鼠斯图亚特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向北,再向北,直到永远——译者序“我希望从现在起一直向北走,直到生命的结束。”“一个人在路上也可能遇到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修理工说。“是的,我知道,”斯图亚特回答。——《小老鼠斯图亚特》不管朝什么方向走行路,只要是你自己想要的方向,就该一直走下去,直到生命的结束。斯图亚特是这样想的,怀特是这样想的。我也是。不过,行路可能是枯燥的,艰难的,甚至是危险的。但行路也是有趣的,有意义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