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最优美的散文 - 作者自述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作者自述[美国]华盛顿·欧文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出游,观察新奇的风俗人情,在我还年幼的时候,我便踏上旅程,多次去游历故乡的一些偏僻陌生之地;父母常常为此惊慌,为了找我回家,他们也没少给镇上的地保交一些赏钱。童年时,我扩大了自己的活动地盘。每到假日的下午我总去附近村落转悠,对那里的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了如指掌。我熟悉那些凶杀抢掠现场和鬼魂萦绕之地。去邻近村庄的时候,我观察人们的风俗习惯,拜见当地的名人志士并与他们交谈,这大大增长了我的见识。某个夏日,我登上了最远的山岗,从山顶上遥望远处数十英里外的陌生地带,发现我所居住的地区如此辽阔,真让我大大惊叹。岁月流逝,我出游的兴趣更加浓厚。我狂爱游记,如饥似渴地阅读使我无暇顾及学校的正常功课。晴天时,我希望徜徉在码头,看着泊船离岸远去,不禁觉得心神爽朗。点点风帆,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仿佛随着幻觉漂向天边。细读和深思虽然给模糊的爱好套上理智的约束,但使其变得更为明确和坚定。我游遍祖国山河,如果单是为欣赏优美的风景,那我就泛不着去别处寻找这种欲望的满足感;因为再没有别的国家像美国这样有如此迷人的自然景色了:广阔的湖泊,如银波闪耀的大海;崇山峻岭,铺上空灵爽朗的色彩;深邃的峡谷,繁茂的草木;鸟兽众多,激荡的瀑布在寂静的荒原中轰鸣而下;无边的平原,连绵起伏,蓊蓊郁郁;深厚宽阔的河流,浩浩荡荡,无声无息地奔流入海;人迹罕至的森林,处处显露着豪爽的景观;夏日的天空,云朵变幻莫测,阳光灿烂;——不,一个美国人永远不必去国外寻找宏伟壮丽的美景!欧洲具有一种迷人的魅力,能让人联想起诗意盎然的典故。那里有杰出的艺术,优雅先进的文明社会,以及古怪离奇的当地风俗。我的祖国朝气蓬勃前途似锦;而欧洲则有着厚重的历史沉淀和时代宝藏。那里的废墟记载着岁月的流逝,每块崩碎剥落的石头都是一段编年史。我梦想着漫游名胜古迹——踏着前人的足迹前进;流连在废墟古堡周围——默默地凭吊摇摇欲坠的巍巍高耍总之,我想逃避俗世的纷纷扰扰,沉醉在昔日辉煌的虚幻中。除此之外,我还迫切渴望拜会当今的伟大人物。我们美国确实也有自己的杰出人物;连一个城镇都会有众多的英雄豪杰。我曾经穿梭在他们中间,可是他们的光芒盖住了我;使我黯然失色;对于小人物而言,最糟糕的莫过于活在大人物——尤其是大城市里的大人物的阴影下。虽然如此,我仍然非常急切要去探访欧洲的伟人;因为我读过各个哲学流派的作品,它们都认为一切动物到了美国就会退化,包括人在内。我想,欧洲的伟人一定胰美国的卓越,就像阿尔卑斯山的山峰胰哈得逊河流域的高地高许多一样。我这个想法得到了证实。我观察过许多来我们这里的英国游客,我敢断言,在故乡他们只不过是渺小的人物,可是此时此地却显得心高气傲,目定一切。由此我更确定了这一想法。我一定要去那个神奇之地,见识一下已退化成诸如我类的伟大种族。不知幸运与否,我游历的癖好居然得以满足。我转悠了好几个国家,亲眼瞧了许多沧桑变幻。对于这些,称不上拿哲学家的眼光进行过研究,不过确实是以普通文物风光爱好者的身份,畅游在满是图片的橱窗外;有时被造型勾勒出的美感所吸引,有时被漫画夸张的奇特形状所迷惑,有时被明媚动人的景色所诱惑。现在的游客总是随手带着画笔,带回家的都是满满的速描画,时尚如此,所以我也随意凑了几幅,供友人娱乐。当我浏览了那些有心记下的提示和备忘后,常常心生恐慌,我的惰性令一些重大课题束之高阁,而这都是著书立说的游客所要研究的。我担心自己会像一个不幸的风景画家那样使人失望,虽然他曾经游过欧洲大陆,但总是随着自己流浪的嗜好,去犄角旮旯和荒郊野岭里写生。因而,他的写生簿里总有村舍,自然风光和说不上名字的废墟;而没有圣彼得大教堂或者罗马圆剧场,特尼大瀑布或者那不勒斯湾,怎么也找不到一幅冰川或者火山的奇观。
或许您还会喜欢:
好兵帅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雅·哈谢克(1883~1923),捷克作家,有“捷克散文之父”之称。哈谢克是一个唐·吉诃德式的人物,单枪匹马向资产阶级社会挑战,同时,他又酗酒及至不能自拔。他一生写了上千篇短篇小说和小品,还写过剧本,大多是讽刺小说。哈谢克生于布拉格一穷苦教员家庭,13岁时父亲病故,上中学时因参加反对奥匈帝国的示威游行,多次遭拘留和逮捕。 [点击阅读]
学生街杀人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从收音机里缓缓流淌出的路唐纳森的演奏,作为此时在场两人心情的BGM明显有些不合适。光平盘腿坐在原地,伸手关掉了收音机。六榻榻米大小的房间立刻被沉默所支配。广美的表情比平时更严肃,她把日本茶倒进两个茶碗里,然后把较大的一个茶碗放到了光平面前。这个茶碗是附近一个寿司店开张的时,抽奖获得的奖品。 [点击阅读]
安德的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我用他的眼睛来观察,用他的耳朵来聆听,我告诉你他是独特的,至少他非常接近于我们要找的人。”“这话你已经对他的哥哥说过。”“由于某些原因,他哥哥已经被测试过不符合需要,但这和他的能力无关。”“他的姐姐也是这样,我很怀疑他会不会也是这样,他的性格太过柔弱,很容易屈服于别人的意愿。”“但不会是对他的敌人。”“那么我们怎么做?将他无时不刻的置于敌人之中?”“我们没有选择。”“我想你喜欢这孩子。 [点击阅读]
尼罗河上的惨案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1)“林内特·里奇维!”“就是她!”伯纳比先生说。这位先生是“三王冠”旅馆的老板。他用手肘推推他的同伴。这两个人乡巴佬似的睁大眼睛盯着,嘴巴微微张开。一辆深红色的劳斯莱斯停在邮局门口。一个女孩跳下汽车,她没戴帽子,穿一件看起来很普通(只是看起来)的上衣。 [点击阅读]
廊桥遗梦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廊桥遗梦》向我们描述了一段柏拉图式的经典爱情,再现了一段真挚的情感纠葛,是一部社会化和本地化思维很强的力作,《廊桥遗梦》之所以让人震惊,大概是它提出了爱情的本质问题之一——人们对于性爱的态度。 [点击阅读]
悲惨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米里哀先生是法国南部的地区狄涅的主教。他是个七十五岁的老人,原出身于贵族,法国大革命后破落了。他学问渊博,生活俭朴,好善乐施。他把每年从zheng府那里领得的一万五千法郎薪俸,都捐献给当地的慈善事业。被人们称为卞福汝(意为“欢迎”)主教。米里哀先生认为自己活在世上“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是来保护世人心灵的”。 [点击阅读]
情书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下雪了,就在藤井先生结束致词的一刻。"就此,多谢大家的到来。我肯定,阿树泉下有知,一定会很高兴。"渡边博子参加了藤井树逝世三周年的纪念仪式。藤井树的父亲正站在墓碑前讲及他儿子生前的点滴。博子?如果阿树多留一点时间便好了。三年前的事就像在眼前。当时,她跟阿树正准备结婚。就在婚期之前,阿树参加了一个攀山探险旅程。山中,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迫使探险队改行一条少人使用的路。 [点击阅读]
拇指一竖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贝瑞福夫妇对坐在早餐桌前,他们和普通的夫妇没什么不同,这时候,全英格兰至少有好几百对像他们这样上了年纪的夫妻正在吃早餐,这一天,也是个很普通的日子——一星期七天之中,至少有五个这样的日子。天空阴沉沉的,看起来像是会下雨,不过谁也没把握。 [点击阅读]
末代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与圣迪奥家族的那场决战过了一年之后,就在棕榈主日①那一天,唐-多米尼科-克莱里库齐奥为自家的两个婴儿举行洗礼仪式,并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决定。他邀请了美国最显赫的家族头目,还有拉斯维加斯华厦大酒店的业主艾尔弗雷德-格罗内韦尔特,以及在美国开创了庞大的毒品企业的戴维-雷德费洛。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他的合伙人。①棕榈主日:指复活节前的礼拜日。 [点击阅读]
气球上的五星期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气球上的五星期--第一章第一章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介绍弗格森-弗格森博士——“Excelsior”——博士的风貌——彻头彻尾的宿命论者——“旅行者俱乐部”的晚宴——不失时机的频频祝酒1862年1月14日,滑铁卢广场13号,轮敦皇家地理学会的一次会议上,听众如云。学会主席弗朗西斯-M××爵士在向他可敬的同行们作一场重要的学术报告。他的话常常被阵阵掌声打断。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