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最优美的散文 - 西敏大寺(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西敏大寺(3)我读着旗子上刺绣的人名,这些人曾经被派驻在各个地方,有的远渡重洋,有的征战他乡,有的在宫廷与内阁的阴谋中纠缠,他们有个共同的愿望就是,使自己的名声在这所阴暗的墓堂中得到更多的表彰——也就是一块阴郁的纪念碑。在礼拜堂的两侧设有小型的侧堂——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明示这座墓地的平等观念:它把压迫者和被压迫者放在同一个地位,让世代宿敌的遗骸相聚在一起。其中的一个侧堂是那位傲慢的伊丽莎白之墓,而另外一个则是那可爱又可怜的被她杀死了的玛丽之墓。对于后者,每一天里的每个时刻都会有人来悲怜叹息她凄惨的命运,在这声声叹息中也包含了对前者悲愤的感情。于是,在伊丽莎白墓地周围的墙壁上就经常回荡着人们同情玛丽的声音。一种怪异阴郁的气氛笼罩在埋葬着玛丽的那个侧堂之上。阳光透辜满灰尘的窗户照射进来,一切都是这么幽暗,大部分的地方都被深深的阴影覆盖着,岁月和气候在墙壁上留下了痕迹。一座玛丽的大理石雕像躺在碑石上面,四周的铁栅栏锈迹斑斑,上面还雕刻着她的国徽——苏格兰的蓟花。我已经走得有点累了,于是坐在纪念碑下歇息,脑海里便不由自主地想起玛丽坎坷不幸的一生。寺院里零零碎碎的脚步声渐渐地消失了。我的耳边偶尔传来远处修士们进行晚祷的声音和唱诗班轻柔的应答声。当所有这些声音都静息后,整个大寺也沉静下来了。平静、荒凉和幽暗慢慢地靠近,使人们对这个地方产生了一种更加深邃和庄严的感情。在寂静的墓地里没有说话的声音,没有朋友们轻快的脚步声,没有情侣们呼唤的声音,也没有细心的父亲忠诚的告诫——什么都袒到,因为一切都是虚无,一切都被遗忘,只有尘土和无边无际的黑暗。突然有一阵沉重的风琴声传到耳朵里,而且越来越强烈;仿佛是声音的巨浪袭来。它们强大的音量和华丽的音色是多么匹配这里庄严的建筑物呀!如此高贵华丽的音乐穿透了硕大的拱廊,在这些死者的墓穴中产生了庄严的共鸣,使得沉寂的墓地也纵声高歌起来!——在这声音中,胜利和喝彩之声高扬,随着交响声越来越高,——一声比一声响亮——突然间音乐声嘎然而止,唱诗班又温柔地唱出了一段动听悦耳的歌曲,歌声缓缓上升,在屋顶之间回荡,好像把这些沉重的屋顶当成了天堂里圣洁的空气,在里面自由地翱翔。这时风琴又发出了雷鸣般的响声,似乎要把空气压缩到音乐里面,深深地铭刻在人们的心灵之中。这韵调多么悠长!这交响声多么庄严!它越来越紧凑,越来越有力——填充了整个大寺,连围墙似乎都受到了震动——所有的感官都被淹没了。现在,它开始演奏最欢畅的曲子——这声音从地面直冲天空——这个时候,连人类的灵魂也像着了魔似的,在这不停高涨的音响伴随下越飘越高!我就这样陷入思索坐了一会儿,我的心经常会随着曲调时高时低地波动;慢慢降临的暮色逐渐地把我包围了,这些纪念碑也投射出更加幽暗的影子,远处传来的钟声再次提醒人们一天的时光又过去了。我起身准备离开西敏大寺。当我沿着通往大厅的楼梯拾阶而下时,突然,爱德华的神龛吸引了我的眼光,于是我又登上了连接那里的小阶梯,打算在那里俯瞰一下整个荒芜的墓地。神龛座落在一块平台上,历代帝王和王后的陵寝就紧紧地环绕在它的周围。站在这个高地,可以穿过梁柱与碎石,可以看见下面那些排列满了坟墓的礼拜堂和搁间——在那些“黑糊糊的床上”,躺着的武士、教长、大臣和政客们的躯体正在慢慢地腐烂。在我的身边就是那张巨大的加冕宝座,是用橡木简陋地雕凿成的,其粗犷的作风完全来自于远古的哥特时代。看来这一处场景是被精心策划的,设计富有戏剧性,目的是让游客们在感情上与之产生共鸣。这个地方象征着人类奢靡和极权的起始与终结,因为从宝座到坟墓只有一步远的距离。人们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把这些不相匹称的纪念物堆放在一起,就是为了给当代的达官显贵一个前车之鉴:哪怕是在人生最为辉煌显要的时刻,那终究来到的没落和屈辱也时刻会在前方等待。很快,戴在头上的王冠就会不见,它将不得不躺在沉积了灰尘和屈辱的坟墓中,忍受最平凡卑微的大众的践踏。因为,说来也奇怪,即便是这里的坟墓也不再是什么神圣的地方了。在有的人眼中,有一种蔑视和轻浮之气让人震惊,他们居然敢嘲谑最庄重神圣的事物;还有一些卑鄙无耻之徒,当英雄在世时,他们卑躬屈膝,极尽媚羡之能事,而一旦当英雄伟人去世,他们便以报复伟人的尸体作为享受。忏悔者爱德华的棺材曾经被打破,里面的陪葬物也被洗劫一空;毕生傲慢的女王伊丽莎白手中的权杖也去向不明;亨利五世的雕像也变成了无头冤鬼。每一座皇室的纪念碑上都留下了一些痕迹,**裸地证明了人类所谓的尊重是多么的虚伪和短命。有的遭到劫持,有的遭到肢解,有的被刻下了粗俗下流的话语——每一座纪念碑都或多或少地遭遇了伤害和羞辱!
或许您还会喜欢:
模仿犯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1996年9月12日。直到事情过去很久以后,塚田真一还能从头到尾想起自己那天早上的每一个活动。那时在想些什么,起床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在散步常走的小道上看到了什么,和谁擦肩而过,公园的花坛开着什么样的花等等这样的细节仍然历历在目。把所有事情的细节都深深地印在脑子里,这种习惯是他在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养成的。每天经历的一个瞬间接一个瞬间,就像拍照片一样详细地留存在记忆中。 [点击阅读]
死亡约会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怎样,非把她杀掉不行吧?”这句话流进寂静的暗夜,在附近回响片刻,旋即在黑暗中向死海消逝。赫邱里·白罗手搁窗环上,迟疑了一阵。随即双眉紧皱,猛然关起窗子,仿佛要把有害的夜气全部关在外头一样,白罗自幼就相信,外头的空气最好不要让它流进房间,尤其夜晚的空气对身体更是有害。放下窗帘,紧紧挡住窗户,他向床铺走去,微微一笑。 [点击阅读]
死亡草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不解之谜。”雷蒙德-韦思特吐出一圈烟云,用一种自我欣赏,不紧不慢的腔调重复道:“不解之谜呀。”他很满意地环顾着四周。这房子已经有些年头了,屋顶的房梁已经变黑。房间里陈设着属于那个年代的家具,做工考究。雷蒙德-韦斯特露出了赞许的目光。作为一名作家,他喜欢完美。他在简姑姑的房间里总能找到那种舒适的感觉,因为她把房间布置得很有个性。他一眼望过去,她直直地坐在壁炉边祖父留下来的那把椅子上。 [点击阅读]
沉睡的记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既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可是不知在何处漂浮着微光。整个白色公馆朦胧地浮现在黑暗之中。L字形的公馆中,位于最黑暗处的门微开着。从门缝露出来的光线,像是窥探外面一样。周围是一片寂静的黑暗,冷雨持续地下着,甚至连虫鸣都停止了。关掉公馆内的灯,借着手电筒的微亮,三个男人走了出来。前面的男人手拿铁锹,后面的两个人一前一后地抬着木箱。 [点击阅读]
波洛圣诞探案记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我亲爱的詹姆斯:你一直是我最忠实最宽容的读者之一,正因为这样,当我受到你一点儿批评,我就为此感到极大的不安。你抱怨说我的谋杀事件变得太文雅了,事实上是太贫血了。称渴望一件“血淋淋的暴力谋杀”,一件不容质疑的谋杀案:这就是特别为你而作的故事。我希望它能让你满意。 [点击阅读]
海顿斯坦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海神庙完成了,耸立在玫瑰如绣的花园里,旁边站着建造者,臂膀上,靠着他年轻的妻.她用孩童般的愉悦之声说:“我的杯中溢满了快乐,把我带到纳克萨斯①海滨的人,如今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光辉的神庙,这是他不朽的故土。”她的丈夫严肃地说:“人死后,他的名字会消失,而神庙,却永远如此屹立。一个有作为的艺术家,在看到自己的精神为人传颂时,他就永远活着,行动着。 [点击阅读]
火花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你这个白痴!”他老婆说着就把她的牌甩了下去。我急忙扭过头去,避免看见海利·德莱恩的脸;不过为什么我想避免看见那张脸,我可不能告诉你,就更不可能告诉你为什么我竟然会料想到(如果我真的料想到的话)像他这样年纪的一个显要人物会注意到我这样一个完全无足轻重的小青年遇到的事了。 [点击阅读]
烟囱大厦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君子-周!”“啊,那木是吉米-麦克格拉吗?”佳色游览团的团员是七位面色抑郁的女士和三位汗流泱背的男士。现在,他们都相当注意地从旁观望。他们的导游凯德先生显然碰到一个老朋友了。他们都非常赞美凯德先生。他那瘦高的个儿,晒得黑黑的面孔和轻松愉快的态度,都很令人欣赏。团员当中若有争论,他总能轻轻地为他们排解,并且能够把他们哄得心平气和。现在,他遇见的这个朋友的确是一个样子很奇特的人。 [点击阅读]
爱弥儿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我们身患一种可以治好的病;我们生来是向善的,如果我们愿意改正,我们就得到自然的帮助。塞涅卡:《忿怒》第十一章第十三节。※※※这本集子中的感想和看法,是没有什么次序的,而且差不多是不连贯的,它开始是为了使一位善于思考的贤良的母亲看了高兴而写的。 [点击阅读]
牙医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吃早饭的时候,莫利先生的心情绝称不上极佳。他抱怨熏肉的味道不好,不明白咖啡为什么非要给弄得象泥浆似的,而他对面包的评价是每一片都比上一片更难以下咽。莫利先生个头不高,却有一副给人决断感的颚和好斗感的下巴。他姐姐身材高大,颇有女手榴弹兵的气度,她料理着他的生活。她若有所思地看着弟弟,问他洗澡水是不是又该冷了。莫利先生勉强回答了一声没冷。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