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专业主义 - “提问的能力”可确保讨论符合逻辑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提问的能力”可确保讨论符合逻辑
  1994年秋天,某电视台给了我一个采访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机会。李光耀的功绩得到很高的评价,被称为“建国之父”,我也非常尊敬他,但在当时,不少人从他的言行之中嗅到了独裁者的气息。关于这一点,我询问了他本人的想法。
  我在20世纪70年代,曾作为新加坡经济开发厅的咨询顾问工作过一段时间,与他并不陌生。不过,在电视采访中我并没有表现出这一点,我采用的是与一国总理一问一答的形式。
  如果李光耀所思考的方向与民众的期望不一致的话,我当时的使命便是找到这种差距。这对于作为采访者的我而言,是能力上的一种考验。如果我直接问:“你被称为独裁者,这是真的吗”,则只能引起对方的愤怒。那么,对于此类难度较大的问题,又该如何发问呢?
  我引用弗朗西斯?福山的话,开始了我的采访。“国政几乎都已交给了接班人,但福山却认为您至今实际上依然是首领,是‘善意的独裁者’。对这种意见,您如何看待?”
  李光耀回答得非常巧妙。“福山那样的美国人”——他顺着我的思路往下说,完全不触及独裁者这一点——“对于生活在美国那种富裕国家的人而言,是无法想象新加坡总理的无奈的。新加坡突然从马来西亚独立出来,没有水,没有粮食,总理必须让国民吃饱肚子”。他抓住福山这位旁观者轻率的发言,继续他的逻辑推理:“我所做的一切并非独裁,而只是对国民尽自己的责任而已。”

  关于权力的移交,我说:“我询问了民众对您的看法”,然后从侧面问道:“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非常尊敬您,愿意跟着您走。如果现在不移交国政,以后会不会很麻烦?”事实上,李光耀并没有搬出他任总理时住的房间,我们的谈话就是在这个房间进行的,而吴作栋总理则住在别的地方。
  “国政可随时移交,但国民的心果真能够移交吗?接班人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赢得国民的信任,必须自己证明自己建立的社会能够反映民意”。他引用中国的说法回答道:“当狗明白新的主人能够让自己吃饱肚子时,是会亲近新的主人的”。他进一步断言:“国民亲近自己是因为自己让他们吃饱了肚子。如果吴作栋总理想赢得国民的尊敬,就应该让国民切实感到自己给他们带来了温饱。”
  李光耀并未直接触及“移交权力”的讨论,他利用中国的说法,即狗与主人的关系,提出了接班人有可能缺乏能力的问题,把谈论社会对自己的批判引向评价自己业绩的标准。可以说,正是这种“固执”的做法、这种巧妙的逻辑赢得了国民的信任,于是国民把他推为一国之首。

  在讨论的过程中,隐瞒自己的想法或歪曲表达自己的想法都是不利于解决问题的。无论对方是谁,都不必畏惧。应该询问的情况不去询问,则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不过,同样的问题,采用不同的问法,会赋予问题不同的特点。考虑对方的性格、心情等方面的因素,提问时“切入的角度”可有所不同,可采用“直接”的方式,也可采用“间接”的方式,但不可把讨论的目的直接变为问题。对于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非常明确,寻找能够达到这一目的的切入点,这才是提问的关键。
  无论在理论方面多么擅长,当自己的主张遭到别人的反驳时,还是有人会失去理智。在此我想介绍一个提问的方法,这便是机智的提问。经过深思熟虑的机智提问具有缓解现场紧张感的作用。在对李光耀的访谈中,我稍微动了一下脑筋,并未违背自己的想法,便让对方进入了我设定的圈套。当然,我的提问是有适当的依据,并富于逻辑性的。
  结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我弄清了李光耀的真实想法。他认为,只要国民跟随自己,自己就要对他们负责到底,与总理的职位无关,这就是他所认为的对国民的责任。因此,对他而言没有引退这个词。

  他还说:“如果中国经济崛起,新加坡完全不是对手。不过,我还是向中国投资,从中得到的收益解决了300万人的温饱问题。因此,我是给国民发放养老金的理事长。”发放养老金与其说是总理的工作,倒不如说是对于“满足国民的温饱”至关重要,正因为如此,他才做了这项工作。总之,他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通过机智的提问,我们听到了李光耀的诸多发言,从这些发言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男人的本性以及他深邃的思想。提出的问题符合逻辑,对方自然会做出符合逻辑的回答。遇到对方含糊其辞或诉诸感情时,自己的思考方法也必须符合逻辑,否则,讨论是不会收到任何效果的。
  提问是从对方那里获得有用信息的手段,与此同时,也是表明自己主张的出发点。提问是讨论的开始,在讨论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生激烈争论,有时会达成一致意见。只有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在提问时打开思路。例如,如果自己是索尼公司的社长该怎么办,如果自己是日本的首相该怎么办——平时不断进行换位思考,那么无论自己被置于怎样的立场,都能够通过灵活多变的思考坦率地提出问题。不过,请不要忘记,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都有责任倾听对方的意见,并对自己的看法做出有条理的说明。
或许您还会喜欢:
愿者请上钩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楼雨晴《愿者请上钩》童话的最初“呜……鼓咕、鼓咕……”自从小小爬虫类进化为灵长类,逐渐懂廉耻后,这样的画面三天两头就得上演一回。“你给我站住,臭小鬼!”下一秒,大脚丫踏入门槛,小毛球也同时扑进敞开的柔软胸怀——安全达阵,精准零误差。“呀。 [点击阅读]
憨夫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第1章(1)盛夏里,燠热暑气逼人,忙了一整日,金乌仍迟迟不肯西坠。陆想云一进了村子,便放慢步调走在田间小路上,与擦身而过的邻里亲友打招呼,这自幼生长的一草一木、每一张脸孔,都让她熟悉、并且喜爱。回到家,心也就踏实了。过了这道木桥,再拐个弯,那放眼望去的一片果园,养大了她家三姊妹,不远处高挂的“陆”府门匾,就是她的家。眼看木桥在望,前方蹲了个人,既不过桥也不离开,就蹲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点击阅读]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2008年4月15日,北京饭店。我加盟新华都集团的新闻发布会。两百多家媒体齐聚一堂,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手捧聘书,我此前任职的盛大也派代表出席祝贺。熟悉的红地毯,熟悉的闪光灯,熟悉的媒体朋友的面孔。在此前的职业生涯中,我代表所服务的公司经历了无数次大小发布会。 [点击阅读]
把时间当作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终究有一天,我意识到了时间的珍贵。瞬间就已经像绝大多数人那样平添了无数的烦恼。书店里总是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时间管理”书籍,多半于事无补--至少这是我自己的经验。读过许多这方面的书,尝试过许多办法,然而我依然每天疲于奔命。面对时间无情的流逝,我还是束手无策--跟绝大多数人一样。 [点击阅读]
拖延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编辑手记拿起武器,向拖延宣战在阅读本书之前,也许你会认为,拖延是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的小毛病,有些人会对这总也改不掉的习惯抱有些许懊恼,有些人会为在最后一秒钟的灵感迸发沾沾自喜,而这似乎都是生活的常态。但是,当你愿意去深入了解这一行为的时候,你会在网上发现很多因拖延而痛苦不堪的网友们。 [点击阅读]
攻心话术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第1章化弱为强:换来主动性a:“你是80后吧?”b:“是。”a:“老家是山东的?”b:“是。”a:“是本科毕业吧?”b:“是。”a:“你工作挺顺利吧?”b:“是。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啪!”一本新出炉的仁德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象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咦?……”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里飘出。 [点击阅读]
明若晓溪番外篇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二年丙班的教室,已经是上午的第四节课。明晓溪边听课做笔记,边感觉身上阵阵寒意,两道愤怒的目光瞪得她胳膊上的寒毛都竖起来了。“再瞪我,就变金鱼眼了啊。”小泉也真奇怪,瞪了一上午,眼睛都不会酸吗。“你这个无情无义的女人!”恶狠狠的声音从小泉的牙齿间磨出来。“我哪里无情无义了。”恶狠狠瞪回去。 [点击阅读]
最后的守护者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艾泽拉斯双月中较大的那一个,今晚首先升起,现在,她正圆圆地挂在夜空,用那银白色的月光照亮着群星。在这片柔和的月光之下,装点着赤脊山脉的群峰。白天,日光给这些山峰抹上粉红的光晕,而到了晚上,他们又变成高大、孤傲的幽灵。山脉的西边山脚下,便是那艾尔文森林,被橡树和缎木所覆盖,从丘陵地带一直延伸到海边。东边,则是广阔的黑色沼泽。一片布满溪流和河道的沼泽山地。那里到处是荒废的居所和潜藏着的危险。 [点击阅读]
木偶奇遇记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作者风采:科洛迪,原名卡尔洛?洛伦齐尼,1826年11月24日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坎纳地区一个叫科洛迪的小镇。他的笔名便是由这个小镇的名称而来。科洛迪精通法文,曾翻译过法国贝罗的童话,为广大小读者所喜爱。科洛迪一生中,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随笔、评论,然而最著名的要数他写给孩子们看的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想像力丰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