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中国在梁庄 - 姜疙瘩:领回来的老婆最后还是跑了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姜疙瘩:领回来的老婆最后还是跑了
  准备吃午饭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农村饭,两点半”,这已经算是早的了。饭刚端上桌子,一个干瘦的老头就从外面走了进来,手和脚都黑漆漆的,沾满了煤屑,一进门,便高腔阔调地喊道:“咋,不到中午,可都吃饭了!”哥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句,没有过多话语。父亲也一反常态,不甚热情。
  我仔细一看,这不是姜疙瘩吗?几年不见,显老得厉害,腰已经驼了,眼睛也混浊不堪,头后面的疙瘩更突出了。哥哥让了座,但没有让他吃饭。姜疙瘩干坐了一会儿,一边说着一些着三不着四的话,一边拿眼睛巡视着四周,他好像已经不认识我。停了一下,姜疙瘩突然对哥哥说:“志子,昨晚喝酒不是剩个瓶底吗,拿来叫爷喝了。”哥像是早有准备似的,从桌子底下摸出一瓶酒,果真有个瓶底。哥推让说太少了,姜疙瘩认真地说:“可不能拆整瓶,我要一点儿就行了。”大约有一两多酒的样子,姜疙瘩一饮而尽,抹了抹嘴,咂巴了几下,问哥几点了,哥说两点了,姜疙瘩一惊一乍地:“哎呀,日他妈,可真晚了,你九奶奶肯定等急了。”蹬上他那辆破烂车摇摇晃晃地走了。
  我责怪哥哥对姜疙瘩不够热情。父亲和哥哥都笑起来,说对姜疙瘩可不敢热情,对他这么冷淡,他还几乎天天来,天天都是如此要酒喝。如果你哪天热情得过了头了,他保准会中午来,晚上来,有时甚至半晌正干活,他都会跑来要酒喝。来了不要多,就要喝剩下的瓶底,所以,家里每天都给他备有瓶底酒。这段时间没来,也是因为我们的九奶奶在跟他闹气,要回娘家,他在家守着九奶奶呢。
  其实,“姜疙瘩”并不姓姜,而是姓梁,他是我们的本家,没有出五服,已经六十多岁了。按照辈分,我还应该叫他九爷。但是,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问父亲和村里的几个老人,大家也都想不起来。至于为什么叫这样一个怪名字,大家倒是都禁不住笑起来,因为从侧面看,他的后脑勺极端的不规则,凹凸不平,的确很像老姜的形状,即使从正面看,也能看到他后面突起的“山峰”。
  记忆中的姜疙瘩也是这么瘦,只是腰不驼,神情也没这么疲倦,嘴里整天哼着小调曲什么的,偶尔,还扯着嗓子唱几句信天游。从来没听说过他的父母,家里也只有一间东倒西歪的破土屋。他常年在外面流浪,但隔一段时间,就出现在村里。自己也不做饭,东家蹭一顿,西家蹭一顿,如果哪家改善生活,他总是及时出现在那里。他眼里有活,又有力气,因此,大家并不嫌他白吃。每逢我家蒸馍的时候,姜疙瘩就哼着小曲来了,他当仁不让地揽下揉面切面的活儿。他会两只手同时揉面,只见那手一绕一绕地,时而扬得老高,时而在案板上快速地移动,像玩魔术一样,很快,两个圆圆的馍便出来了。他揉出来的馍总是特别香,馍一揭锅,那突然蹿出的香甜味道,简直馋死人了。当然,中午,姜疙瘩肯定在我家吃饭,他一口气能吃三四个,心疼得我们直跳。那时候多穷啊,面粉都是量着吃的,他一顿饭就吃了我们全家三天的面粉口粮。

  姜疙瘩回乡是当年村里的特大新闻,几年之后,大家还在津津有味地谈论当时的情景。据说,那天下着小雨,村里的单身汉们像往常一样聚集在公路旁,朝着过往的女人抛着媚眼,说些莫名其妙的黄色笑话,间或莫名其妙地大笑一通。如果有女人走过,他们就“嗷嗷”大叫。黄昏的时候,雨停了。一辆公共汽车突然“嘎”地一声停在了大家面前,先下来的是姜疙瘩。只见姜疙瘩穿着西服,还打着歪歪斜斜的领带,接着走下来一个非常年轻的女子,准确地说,她是被姜疙瘩一手挽着、一手托着腰下来的,“这是我老婆。”姜疙瘩得意地向昔日的同类们介绍。不用说,当时那帮傻瓜们目瞪口呆。这女人长得很清秀,光洁的脸,梳着长长的辫子,只是个头稍有些小,屁股硕大,腿短而粗,但是一看便知是个老实过日子的女人。姜疙瘩咋咋呼呼地叫大家帮忙从车上搬东西,那天中午,姜疙瘩在镇上大摆宴席,又是甩烟,又是敬酒,吆五喝六的。
  后来听说这女人还是西安市的市民,大家都说姜疙瘩是骗人家过来的,他的年龄那么大,相貌又奇丑无比,怎么能让一个光鲜的女子乖乖地跟他回来呢?有一些好事之徒向村支书告状,一句话被顶了回来:“有本事你也领回来一个。”
  姜疙瘩暂且安身在砖瓦场的破房子里。第二天,他带着自己的老婆,办结婚证,向大队要地,要粮食,又跑遍了自己的本家,要些家具、日常用品,开始扎根过日子了。过了两年,姜疙瘩的女人居然生了一个大胖儿子,姜疙瘩简直要喜疯了。五十好几的老单身汉,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得个儿子。这时的姜疙瘩,已经差不多把当初带回来的一点钱花光了。他老婆是个好女人,就是不会过日子,好吃懒做。儿子满月那天,姜疙瘩没有摆酒席,而是让老婆抱着儿子,自己提着面袋子,挨门挨户地报喜,“你又添一个爷了”或“你又有叔了”。他的儿子年龄虽小,辈分却极高。大家看他手里的面袋子便明白了,免不了给粮给钱,或把自家小孩穿过的衣服找出来,还给女人讲一些养孩子的常识。有了儿子,姜疙瘩的房子嫌小了,家里也更穷了,他开始找房子,四处找一些零活做。经老支书说合,村里有一户人家长期在外打工,同意让姜疙瘩借住他们家的房子,四间半新的房,姜疙瘩带着老婆孩子住了进去,算是有了家了。

  几年前的春节,我回家给母亲上坟,刚一打开老屋,姜疙瘩便一晃一晃出现了,后面跟着一个年轻的女人和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那便是他的老婆孩子。那男孩俨然又是一个“小姜疙瘩”,果然,姜疙瘩一本正经地给我介绍:“这是你九奶奶和你小叔。”那女人虽不漂亮,但是脸盘还挺清秀的,梳着长长的辫子,尤其是眉宇间的温顺和善良,让人顿生好感。姜疙瘩在屋里巡视了一圈儿,还倚老卖老地骂我几句,摸摸桌子椅子,让我看上面厚厚的灰尘,又把墙上挂着的锄头拿下来比画了一番。“看看,都生锈了,多可惜!”我看他恋恋的样子,便把这些都送给了他,他高兴得不得了,让老婆扛着锄头,自己拎着桌子椅子,胳膊里夹着我送他的一些零碎东西走了,临走前还邀请我到他家去坐。看着一家人远去的背影,我禁不住想笑,又有些说不出的辛酸。
  第二天我去了姜疙瘩家,姜疙瘩正在门口磨昨天拿走的那把锄头。大概没想到我真会去,看到我,他显得很意外,怔了片刻。醒悟过来后,非常高兴地大声招呼女人,让她给我搬座、倒茶,自己蹲在火炉边,卷着旱烟吸。这时的姜疙瘩非常安详沉稳,颇有一家之主的派头,和平常在外给人的形象简直判若两人。我打量着他们的家,收拾得非常干净,从我家拿来的小桌子上摆着一个小电视,上面还搭着一块红丝绒布。女人坐在床边织毛衣,和平常人家一样,墙上挂着成串的辣椒、玉米、大蒜、农具,温馨,富足,踏实。

  姜疙瘩在镇上的一家煤站打煤球,每打一吨给二十块。好的时候,一天能挣上三十多块钱。六十多岁的人了,每天早晨五更便爬起来到镇上干活,中午又慌慌张张赶回家吃饭。他从来没在街上下过馆子,只不过添了爱喝酒的毛病,自己又买不起,只好在熟人家混喝。
  一天,我在门口闲坐,远远看见一个矮胖的身影推着自行车走过去,那不是姜疙瘩的老婆吗?我几步跑过去,喊了一声,果然是我们的九奶奶。她的长辫子已经剪了,车子后面还坐着一个小女孩,噢,又给姜疙瘩添了一个小闺女。小姑娘扎着蝴蝶结,穿着小裙子,头型非常匀称,没有了姜疙瘩的“疙瘩”,九奶奶还在座上支了一把花伞给她遮阳。九奶奶比以前话要多了,不停地叨唠着她的儿子如何不听话,不好好学习,计划生育还追着屁股要罚款,又埋怨姜疙瘩爱喝酒,我听着,心中竟有说不出的感动。
  可是他又能撑多久呢?也许这并不是难题,故乡的人世世代代面对种种困难,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切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平平常常的事情,总会过去的。
  我在夏天的那一感叹仿佛成了谶言。姜疙瘩年轻的老婆和别人好上了。那人年轻,四十多岁,也是农村的老单身汉,近些年在外面打工,手里有点钱。不知什么时候,俩人混在一起,在农村,像姜疙瘩夫妻这种老夫少妻,女性一般都是别的单身汉调戏和觊觎的对象。老婆一直要离婚,姜疙瘩不愿意,老婆就跟着那个人跑了。冬天的一个晚上,喝醉酒的姜疙瘩被车撞死了。就在往镇上走的那个街道拐角处,拐角太陡,几乎每隔几年就有村里人在那个拐角被车撞死。知道姜疙瘩死了,她老婆回来大哭了一场,料理了丧事。家族里的人告诉她,撞车的人赔偿了两万块钱,放在村支书那里,她想花的时候必须经过家族的同意。后来她带着两个孩子走了。
  现在,有梁家人商量着把“小姜疙瘩”再要过来,毕竟,那是姜疙瘩的根。但是,要过来谁管?没有人愿意揽这破事儿。于是,也就不了了之。
或许您还会喜欢:
白门柳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在幽深的山谷里,有一株被人遗忘的梅树。这株山南常见的红梅,是在一个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之夜,被猝然暴发的山洪冲到谷底来的。同它一块冲下来的其他梅树,都压在坍塌的岩层底下了。只有这一株,因为长得特别粗大硕壮,侥幸地活了下来。不过,它受到的伤残是如此厉害,以至整个躯干像从当中挨了一斧头似的,可怕地劈裂开来。伤口的部位,结痂累累,永远无法重合了。 [点击阅读]
皮皮鲁和活车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不信。我不能不信。我的汽车活了。我的那辆牌照号M7562的金羊牌汽车是活车。国内开车族没有不知照金羊牌小轿车的。这种轿车外形美观,乘坐舒适。特别令驾驶员青睐的是它的操作系统几乎是完美已无缺的,灵活,可靠,值得信赖。难怪金羊牌轿车的广告是这样说的:金羊牌轿车。坐车的是老板。开车的也是老板。拥有一辆金羊牌轿车是我多年的夙愿。当然,它的价格对于我这样的靠工资吃饭的职员来说,令人望而却步。 [点击阅读]
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冰心在给《穆斯林的葬礼》写国际版的序言时,她说在读这本书之前,几乎对穆斯林一无所知。看过之后,我深深赞同这点,我缺乏对其他民族和宗教的了解,哪怕是最基本的了解都没有。当然,穆斯林和回族仅仅是小说的故事背景,要想真正理解民族和宗教,还是要看一些专门的书。小说大概讲述了一个北京玉器家族两代人的故事,章节交错的方式,让故事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点击阅读]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研究生痞子蔡一直渴望能拥有一份真诚的爱情,但事与愿违,他与女孩的交往屡屡失败,令他颇不自信。一次偶然的机会,痞子蔡在BBS上的留言引起了女孩轻舞飞扬的注意,她给痞子蔡发来的E-mail中称痞子蔡是个有趣的人。痞子蔡大大感到意外,他开始好奇地关注起轻舞飞扬,并逐渐被她的聪慧所吸引。此时,阿泰却奉劝痞子蔡对网络恋情切勿沉溺过深,因为虚幻的网络不会让情感永恒持久。 [点击阅读]
红顶商人胡雪岩
作者:佚名
章节:83 人气:2
摘要:在清朝咸丰七年,英商麦加利银行设分行于上海以前,全国金融事业,为两个集团所掌握,商业上的术语称为“帮”,北方是山西帮,南方地宁绍帮,所业虽同,其名则异,大致前者称为“票号”,后者称是“钱庄”。山西帮又分为祁、太,平三帮,祁县、太谷、平遥,而始创票号者,为平遥人雷履泰。他最初受雇于同县李姓,在天津主持一定颜料铺,招牌叫做“日升昌”,其时大约在乾隆末年。 [点击阅读]
舒婷的诗
作者:佚名
章节:106 人气:2
摘要:那一夜我仿佛只有八岁我不知道我的任性要求着什么你拨开湿漉漉的树丛引我走向沙滩在那里温柔的风抚摸着毛边的月晕潮有节奏地沉没在黑暗里发红的烟头在你眼中投下两瓣光焰你嘲弄地用手指捺灭那躲闪的火星突然你背转身掩饰地以不稳定的声音问我海怎么啦什么也看不见你瞧我们走到了边缘那么恢复起你所有的骄傲与尊严吧回到冰冷的底座上献给时代和历史以你全部石头般沉重的信念把属于你自己的忧伤交给我带回远远的南方让海鸥和归帆你的 [点击阅读]
莫言《四十一炮》
作者:莫言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晨;十年前一个冬日的早晨——那是什么岁月?你几岁?云游四方、行踪不定、暂时寓居这废弃小庙的兰大和尚睁开眼睛,用一种听起来仿佛是从幽暗的地洞里传上来的声音,问我。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在农历七月的闷热天气里。那是1990年,大和尚,那时我十岁。我低声嘟哝着,用另外一种腔调,回答他的问题。这是两个繁华小城之间的一座五通神庙,据说是我们村的村长老兰的祖上出资修建。 [点击阅读]
莫言《红树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那天深夜里,她开车来到海边的秘密别墅。刚刚被暴雨冲洗过的路面泛着一片水光,路上空无一人,远处传来海水的咆哮声。她习惯赤着脚开快车,红色凌志好像一条发疯的鲨鱼向前冲刺,车轮溅起了一片片水花。她这样开车让我感到胆战心惊。林岚,其实你不必这样;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其实不必这样。我低声地劝告着她。轿车猛拐弯,如同卡通片里一匹莽撞的兽,夸张地急刹在别墅大门前。 [点击阅读]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雾茫茫一在冬季里,偏僻的葫芦坝上的庄稼人,当黎明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一天的日子就开始了先是坝子上这儿那儿黑黝黝的竹林里,响起一阵吱吱嘎嘎的开门的声音,一个一个小青年跑出门来。他们肩上挂着书包,手里提着饭袋;有的女孩子一边走还一边梳头,男娃子大声打着饱嗝。他们轻快地走着,很快就在柳溪河上小桥那儿聚齐了。 [点击阅读]
鲁西西传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居住着老鼠六兄弟。老鼠六兄弟的生活过得还不错,可近来他们很苦恼。这是因为有一天鼠三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本画报,上面几乎都是骂老鼠的内容。有一页上写着: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还画着一只狼狈逃窜的老鼠。还有一页上画着一群老鼠在粮仓偷吃粮食的情景。旁边写着:警惕老鼠盗窃粮食。老鼠六兄弟边看边皱眉头。鼠大说:“咱们不能背着这么个坏名声过日子!”老鼠兄弟们一致同意。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