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中国现代散文 - 田家英《从侯方域说起》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两年前读过《侯方域文集》,留下的印象是:太悲凉了。
  至今未忘的句子“烟雨南陵独回首,愁绝烽火搔上毛”,就是清晰地刻画出书生遭变,恣睢辛苦,那种愤懑抑郁,对故国哀思的心情。
  一个人,身经巨变,感慨自然会多的。不过也要这人还有血性,热情,不作“摇身一变”才行,不然,便会三翻四 覆,前后矛盾。比如侯方域吧,“烟雨南陵独回首”,真有点“侧身四顾不忘故国者能有几人”的口气;然而曾几何时,这位复社台柱,前明公子,已经出来应大清的顺天乡试,投身新朝廷了。这里自然我们不能苛责他的,“普天之下”此时已是“莫非”大清的“王土”,这种人也就不能指为汉奸,况且过去束奴的奴才已经成为奴隶,向上爬去原系此辈常性,也就不免会企望龙门一跳,跃为新主子的奴才。“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近几年来我们不是看得很多:写过斗争,颂过光明,而现也正在领饷作事,倒置是非的作家们的嘴脸。
  不过侯方域究竟是一个生长在离乱年间的书生,晚年写作虽处处在避免触着新主的隐痛,言文早已含蓄婉转,但也还有一二精辟的意见。比如在《与李其书》,论到统制言论的问题:当天下分裂之际,倘朝野清议犹存,则其乱暂;若夫骨鲠在喉不能吐,直言苦日不得陈,则国尚何可为!
  这意见是大致不错的。古今中外的史实都在证明,临到国破世乱,民族在生死中挣扎时,我们常见的倒不仅清议不存,且正是混淆黑白的言论充斥不堪。明末如此,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也何尝不如此。近一二年来,国内言论的道路不正是愈来愈为险窄,也愈来愈为魑魅吗:不准写,不准看的明法暗规很多很多,坚持抗战进步的文字被删削到不知所云,人民的喉舌在重压下面,萎缩干枯以至于死。收买,威迫……一切昏愦无耻法宝的使用,正在“方兴未艾”呢!
  而这,还有“以宣传对宣传”的一面。——其实不稳当的言论早已或是逼死,或是困难发行,那里还有“宣传”可“对”,应当叫做独家专卖了吧。就以近两月的来看:有的在《抗战胜利后的中国》题目之下,大家谈梦说幻,写出的理想不外坐汽车兜风于绿荫蔽行的大路之上,卧躺椅喝冰琪琳于斗室之中等等之类。有的正在研讨中国作家中那些属于“技巧派”,这回连“汪政权”下的文化小狗穆时英的大文也捧出来“示范”。除开“艳史”,“秘闻”,身边琐事,那“经国大业”是:有的写作“中共党史”,结论自然是共产党历史太不清白。激进的主张:“先瓦解八路军,以后扫荡边区”。稳重的在“从历史的叙述,政策的检讨,以及革命性质的分析中”,“证明中共参加国民革命而又破坏居民革命是必然的”,“除了最后解决外,没有其它办法”。嘁嘁喳喳,说是在说“良心话”了,其实真使人分不出人言还是鬼语。翘起一条尾巴,算做一面大旗,萃聚几名同类,便有书报期刊,冲杀上阵,浩浩荡荡。……这样清议不存,鬼论塞道的原因,侯方域是不了解,或者了解了却未便名言,他只客客气气地带过一笔:“夫门户日深,水火日急也。”他自己参加过明末的“门户”“水火”,这里自然有点“忏悔”的意思。其实真像不在“日深”“日急”,而是有人恋着自己的权势;防制蚁民翻身,需要设备格杀异端的绞架,维持秩序的监狱,也需要颠倒是非的言论,对付“纷歧错综思想”的方法,是与防制异己的政治同时存在。
  结果是弄到青年学生无书可读。侯方域在同文另一段说:“青笈之悬,士论诋之。”这说的是阮大铖得势之日,禁止复社文字流布,自己却“付梓”了许多文存,但当时士林都以案置这类文籍为耻。若干年来中国人在欺骗愚弄之下,从别人说谎、自己受欺中间,已经生长成了智慧和聪明,已经具备了生存的起码常识:凡他们惧的、骂的、禁的就是好的;凡要知道这事实的真相,就首先不相信他们的傥论与正言。
  深夜烛光摇曳中,偷读禁书的青年很多,到官办书坊购买几册的却是太少。尽管编辑先生一再捏言“本刊近来接到香港以及国内各地来信很多,读者爱护之深,使我们感愧”;订费一再跌价,“减轻读者负担”;其实那怕贬价到零,派订还附送画报,也难博得阅者正眼相视。表面在故装热闹,骨子里的空虚和荒凉是显然的。
  原载!”942年!”月8日延安《解放日报》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中国哲学简史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在中国,哲学与知识分子人人有关。在旧时,一个人只要受教育,就是用哲学发蒙。儿童入学,首先教他们读"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新儒家哲学最重要的课本。有时候,儿童刚刚开始识字,就读一种课本,名叫《三字经》,每句三个宇,偶句押韵,朗诵起来便于记忆。 [点击阅读]
莫言《蛙》
作者:莫言
章节:68 人气:2
摘要:小说写到了“代孕”,代孕女陈眉(姑姑)原是很漂亮的女人,因为火灾毁坏了姣好的面容,最终决定用代孕的方式去帮助家里、帮助父亲渡过生活难关。莫言说,“我是用看似非常轻松的笔调在写非常残酷的事实。这事实中包皮皮含着重大的人性问题。孩子生下来被抱走后,陈眉面临着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当她决定‘我不要钱了,我要给我的孩子喂奶’时,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点击阅读]
韩寒《青春》
作者:韩寒
章节:45 人气:2
摘要:《青春》里收编了我最近的一些文章。这本书最早在台湾地区出版,大陆版本自然多有不同。这个书名源于早先时候富士康员工不断跳楼,我写了一篇文章,叫《青春》。这是一个太大的名词,其实不太恰当,就好比你不能弄一些街拍照片就出版一本摄影集叫《中国》。和很多人逝去的青春不一样,这篇文章得以幸存。文章里提到的一个朋友,是我的邻居,出现在很多的场合,包皮括《独唱团》里的《所有人问所有人》。 [点击阅读]
狼图腾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狼图腾》由几十个有机连贯的“狼故事”组成,情节紧张激烈而又新奇神秘。读者可从书中每一篇章、每个细节中攫取强烈的阅读快感,令人欲罢不能。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mdas [点击阅读]
红楼梦杀人事件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云雾弥漫,宝玉迷失在云雾中。他茫然四顾,又顺着朱栏白石,绿树清溪,悠悠荡荡地,朝前方走去。花径尽头,十数棵参天的大树,掩映着一座青瓦红墙,雕梁画栋的高楼。黯青底色的匾额上,写着“太虚幻境”四个泥金大字,两边还挂着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镂刻着精致的花鸟图案的木门虚掩着,宝玉轻轻推开了门。门轴发出涩滞的声响,如一两声沉闷的叹息,一座幽森阴敞的大厅,古画轴一般,徐徐在他眼前展开。 [点击阅读]
莫言《丰乳肥臀》
作者:莫言
章节:71 人气:2
摘要:母亲上官鲁氏。乳名璇儿。自幼丧母,随姑父于大巴掌和姑姑长大,嫁给铁匠儿子上官寿喜。晚年信仰甚督教,寿九五而终。大姐上官来弟。母亲与姑父于大巴掌所生。先嫁沙月亮,生女沙枣花。解放后迫嫁给残疾军人孙不言。后来爱上了从日本归来的鸟儿韩,生子鹦鹉韩,在搏斗中打死孙不言,被处决。二姐上官招弟。生父亦为于大巴掌;嫁给抗日别动大队的司令司马库,生女司马凤、司马凰。 [点击阅读]
血色浪漫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在钟跃民的记忆深处,1968年的那个冬天发生的事情显得格外清晰,那年冬天他差点儿卷入一场杀人案中,至今想起来还心有余悸。1968年是个闹哄哄的年头,钟跃民记忆中的背景是红色的,当时北京的大街小巷都用红油漆覆盖起来,上面写满了毛主席语录,映入眼帘的是红旗、红色的语录本、红袖章……总之,红色成了当时的主色调,连每个人的内心里都充满了红色的希望。 [点击阅读]
铁梨花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2
摘要:关于《铁梨花》《铁梨花》是严歌苓改编自她的父亲——同样是著名作家的萧马老先生的作品,讲述的是在军阀混战动荡岁月里,一个出生在晋陕交界盗墓贼家的女儿铁梨花,从一个普通人家女儿、到军阀家的姨太太、再到誓死离家出走甘当单身妈妈的心路历程,演绎了一部爱恨情仇交织的女性传奇史诗。 [点击阅读]
我的播音系女友
作者:佚名
章节:262 人气:2
摘要:北京,中国伟大的首都,一个沙尘暴经常光顾的国际化大都市。我所在的大学北京广播学院,一所出产过著名节目主持人,也出产过普通观众与社会失业者的传媒类著名学府,就座落在这个大都市的东郊古运河畔。认识播音主持系的那个女生,一切都要从五月的那个下午说起。播音主持系的女生长得都跟祖国的花儿似的,一个比一个艳,一个比一个嫩,不过我们宿舍几个人都知道,她们都有一张刀子般的嘴,好像是带刺的玫瑰,一般人都不敢惹。 [点击阅读]
繁花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繁花》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小心翼翼的嘲讽,咄咄逼人的漫画,暗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昨日的遗漏,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