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中国现代散文 - 师陀《谷之夜》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辞别了晚霞,马降入弥漫着雾的狭谷,一股潮气冷冷的扑上脸来,正是春三月。
  溪谷间悄寂无声,是飞鸟已经绝迹的时候,极目一望,四围枯草荒烟,三两声犬吠,像发于邃古。想起是草木同荆蓁的世界,颇觉苍凉了。但已远循大红大绿的攘夺,而就洪荒溟蒙的境地。
  砌路的石块,经过久远的岁月,磨得滚圆光滑,又因为刚下过雨,马踏下去,蹄脚时时溜开,可以听见溅起的水声。
  我不是马兵,自然也没有坐在鞍桥上睡觉的功夫。望望天色,星斗像结串的铃儿,在风声里籁籁的摇荡。
  “倘是一名马兵,那将是怎样的?”
  这样模糊的想着,只听见那马打着响鼻,是已经疲劳不堪,但依然载着人,困顿的迈着步,在昏暗的夜色中达达前进。
  狭谷里只有蹄声,岑寂和懒倦。
  在冥冥的夜色下面,沉默着的山岭似乎是在作远古的冥想。而这越走越长的路,它将把我们引到哪里去呢?行走于这样荒芜的山里,是早已将一切交付于马了。
  达达的转过蛮脚,是一座被山洪冲毁了的石桥。在暗中呀呀的流着的溪水之上。向前望着的时候,那年幼的勤务兵忽然狂喜的喊道:
  “啊,火!”
  是红色的火,在山坳那里一明,接着又暗淡了下去。
  像兽类的长啸的唿哨,这时突然响过山谷。马吃惊的打着虎坐,耸起了鬃鬣,险哉!这就往旁边一跳,几乎要跳下溪去。于是那火光,便真有些不平常了,是求神的香注,是强盗的火号,或者是人家吗?
  这沉默着的时候,那勤务兵伏倒鞍桥上,终于听出。
  “啥个舅子!”他惊魂未定的说。
  风从岭上吹来,可以听见幽微的铃声。这路就不再是无限遥远的渺茫的长途,可以寻到人迹了。那么那是怎样的人家呢,那我们现在正循踪而往的,那住在这古老的石桥左近,将收留我这来自远方的人的?的确,我早已想觅一个洞穴,或一块平静的石头,在闪闪的繁星之卜,在戴着雪的白帽的那山峰的守护下睡觉了。

  向前走着,不久便在一座牧羊者的石屋前面停住。掌灯照我们上去的是牧人,一个四十岁上下的老者,那老人穿着一件羊皮短褐,鞋是古代的样式,很顽固的家伙,走动咯咯的响。由那宽厚的双肩,看得出他是不怕小毛病的人。
  “这样的孱头货,”他推了一下那马的颈项说:“它不会比我跑的快!”
  这小屋,几乎是全用石头建造,地上用灰石捶成,平坦的,三合土的一般,然而更增深了冷清的气息。在潮湿的后壁下筑着泥炕。墙角那里,有一小泥灶,上边齐整的接着食具。灶下放着木墩,是从一株大树的下部锯下来,供切面菜之用的,可是上面蒙着灰土,大约已经好久不曾用过。据说西班牙的深山里有一种宿亭,以备赶不上宿店的跋涉者或流浪人过夜。打量着这小屋,那墙壁,那冷灶,那灰土的气息以及沾沾的湿气,不是和西班牙的宿亭正有几分相象吗?
  羊舍主人将小油灯挂到墙上,在炕上坐下,手指伸进一只黑磁的小罐里摸索着,捻碎了一撮烟草。
  “弄点吃的来,老家伙。”那勤务兵推了他一把。
  但是主人依旧吸烟,低了头兀自不动。
  “你头上没有长出角来!”停一刻,他磕着烟袋,傲岸的说,“要打尖,赶过去有铺子。就这样的胆子,哼,你是鸡窠里养成的。”
  搓着粗糙的两手,老人的神情非常愤懑。等到向他道歉之后,却一声不响,爬进炕下拖出一口瓦坛。
  “你以为我是吓出这样大年纪的吗?要不是碰见我呀……”他向勤务兵摇着一根指头。随即从坛子里掏出半瓢小米,高高的举到灯下,咕噜着说:“你就是出一斗黄金,我还得想一想该不该卖……哪,将就着罢。”

  数分钟后,灶肚里已伸出火舌,生柴比比泊泊的响,冒出呛人的烟来。火光照耀着人的脸,影子在不安的跳荡。那白色的烟,蛇舌似的从小窗洞吐出,消散在潮湿的山坡下面。马在门前的树下踏着蹄脚,在驯顺的呼唤。羊铃渺然可闻。戴雪的山峦间则回荡着狗的吠声。一声牧者的唿哨,惊怖的驰过空空的溪谷。
  “说是火车不用牛,可是的吗?”主人抬起被火光照耀得通红的脸。将眼眨了一下,又自己回答着说:“那自然,火车是要用火的,啊提,啊提!”
  他用草尖探进鼻孔,连串的打着喷嚏。
  “你只有一个人吗?老伯伯?”
  “不,我还有伙伴。不过女人,我们用不着的。看羊的人,……”
  他哈哈的狡猾的笑着。吃过饭,打着饱嗝,世界便使人满意了。老牧人吸着烟,说了一个故事;这事已经埋葬了七年之久。
  说是有过一个青年人,自幼丧失了父母,只有一个叔父。这叔父替别人看管六百角羊,就住在这谷里。那时叔父还年轻,他也只是扎丫角的孩子,却是一个很可靠的牧童。春秋天,从不忘使每只羊受胎,又从没有一只迷失过路,还会唆使它们角抵。横笛吹得尤其出众。
  有人问他;
  “丫角,你长大干什么行业?”
  因为自幼没有名子,所以相沿至二十岁还被这样称呼。
  那牧童望着青天,澄澈的闪着乌亮的光的小眼睛,一瞬都不瞬,他思索了一下,终于肯定的回答道:
  “丫角吗?要做一个大兵。”
  他是很骄傲的。
  这幻想常在他脑子里画一条满意的线,像白缎子上沾着的朱红丝线一般使他兴奋,因为他看见过大兵的洋枪是胜过叔父的鸟枪的,连叔父也得承认。
  丫角望着青青的天,飞鸟和流云,望着繁星;太阳同月亮轮流的照耀着他。他想了些什么呢,谁也不知道,溪谷间每日响着快乐的笛声和低微的山歌。丫角总成了辫,已竟是一个茁壮的青年人了。这之间,他独自牧着六百角羊,还打得一手好鸟枪。就用那叔父的枪,他曾打死这山中顶凶刁的狼。

  总之,他已经是出众的牧人,对于当大兵的事,倒仿佛已经忘却,快乐的笛声,不知从何时起变成了忧郁的笛声,像一个人低咽,有时又像叹息。
  时光从不惹人留意。但从这里经过的人,都听见过那哀婉的歌词:
  趁着要落的月光,
  抬起你的脸─—鸡还没叫,
  多羞的婆娘……
  后来有人告诉叔父说,丫角在东山结识了一个青年的寡妇。叔父却不相信,因为这出色的牧人,从未离开过啮草的羊一步。
  有一天。他告诉叔叔说,要到城里去。
  “羊呢?”叔父说,“又没有事好干;你要一把刀,托人买好了。”
  青年人的脸红了一阵,却道:
  “看,不是到夏天了吗,量几尺布,你没有布衫;再籴一斗麦,五升小米,卖掉羊毛。”
  这话打动了叔父的心。
  一阵风那么的,出众的青年牧人去了,从此没有下落。有的说,被城里的驻军诬为匪探,枪毙了。又有人说,丫角并不曾到城里去,确是被东山寡妇家谋害了性命。但好记性的人,却又说他吃粮去了的。总之年青的牧人不曾再回到山谷里来。为着三百只羊,现在却不得不雇用两个帮手,而当叔父的已经年迈。
  舍主人的故事到这里算讲完了,正像我们常常看见的,或者遭遇着的一样,没有结果的完了。他叹了一口气,沉思的装上烟袋,呼呶呼呶的继续吸着。那勤务兵在炕上甜蜜的打着鼾。山谷里起着雾。那东方的大星,闪耀得像噙水的珠子,照着令旅人感到神秘的哀愁的长宵。
  一九三四年
或许您还会喜欢:
林语堂《京华烟云》
作者:林语堂
章节:54 人气:2
摘要:我站在这个地位很难写书评,女儿批评父亲的书,似乎从来未听见过。那又何必写呢?因为好像话藏在肚子里非说不可。可不要说我替父亲吹牛,也不用骂我何以如此胆大,因为我要用极客观的态度来批评,虽然情感也不可无。我知道父亲每晨著作总是起来走走吃吃水果,当他写完红玉之死,父亲取出手帕擦擦眼睛而笑道:“古今至文皆血泪所写成,今流泪,必至文也。”有情感又何妨。 [点击阅读]
梦里花落知多少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2
摘要:一闻婧打电话过来的时候我正在床上睡得格外欢畅,左翻右跳地穷伸懒腰,觉得我的床就是全世界。其实我的床也的确很大。我只有两个爱好,看电影和睡觉,如果有人在我累得要死的时候还不让我睡觉那还不如一刀砍死我,那样我一定心存感激。所以我理所当然地把床弄得往死里舒服,我曾经告诉我妈我哪天嫁人了我也得把这床给背过去。所以闻婧的电话让我觉得特郁闷。 [点击阅读]
沉重的翅膀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令人馋涎欲滴的红菜汤的香味,从厨房里飘送过来。案板上,还响着切菜刀轻快的节奏。也许因为身体已经恢复了健康,叶知秋的心情就像窗外那片冬日少有的晴空,融着太阳的暖意。发了几天烧,身子软软的,嘴里老有一股苦味,什么也吃不下去。厨房里送过来的香味,诱发着叶知秋的食欲。她跟许多善良的人一样,一点儿顺心的小事,都会使她加倍地感到生活的乐趣。 [点击阅读]
潘金莲逃离西门镇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刘街是那样一个处境,在耙耧山脉的一道川地里,借着公路带来的繁华,就有人在路边设摊摆点。因为方圆数十里的农民,日常赶集要到山外的乡里,于是,在四十六岁的村长庆的呼吁下,给有关部门送去了许多花生、核桃,政府就下了一纸批文,刘村正式更名为刘街,成了耙耧山中的一个集贸中心。 [点击阅读]
火蓝刀锋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这是一个漆黑的夜晚,万籁俱寂。忽然,两道雪白的光线划破了被黑暗凝固成一团的空间。光线下有隐约的海浪翻滚,一片汪洋大海上,两艘海军巡逻舰艇正破浪而来。舰艇上的指挥室内,站在液晶屏幕前向大家做介绍的是海军上校武钢。旁边一个目光炯炯的精干小伙子,手里正玩弄着一把火蓝匕首,转动间刀刃寒光毕现。此人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龙百川。 [点击阅读]
狼烟北平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南横街黑窑厂“同和”车行的车夫文三儿在酒馆里和二顺子喝得有些高了,正在满嘴跑舌头。文三儿的酒瘾大,一天不喝就浑身难受,可真要喝起来又喝不了多少,顶多三两,一过四两就麻烦了。他通常是二两酒一下肚,脾气立马见长,瞅谁都不顺眼。若是四两酒下肚,情况就会恶化,他谁也不尿,逮谁和谁撸胳膊挽袖子,很有些英雄气概。 [点击阅读]
王朔《玩的就是心跳》
作者:王朔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夜里我和几个朋友打了一宿牌。前半夜我倍儿起“点”,一直浪着打。后半夜“点”打尽了,牌桌上出了偏牌型,铁牌也被破得稀哩哗啦,到早晨我第一个被抽“立”了。我走开想眯一会儿,可脑子乱哄哄的既清醒又麻木,一闭眼就出现一手手牌型,睡也睡不着。这时院里收发室打来一个电话,说有我电报叫我去取。我懒得去就叫他在电话里把电报念一遍。 [点击阅读]
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冰心在给《穆斯林的葬礼》写国际版的序言时,她说在读这本书之前,几乎对穆斯林一无所知。看过之后,我深深赞同这点,我缺乏对其他民族和宗教的了解,哪怕是最基本的了解都没有。当然,穆斯林和回族仅仅是小说的故事背景,要想真正理解民族和宗教,还是要看一些专门的书。小说大概讲述了一个北京玉器家族两代人的故事,章节交错的方式,让故事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点击阅读]
罗兰小语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我流着泪写这些故事,为那把母“鸡”当做妈妈的孩子,为那被老师误解,被父母否定的孩子,为我们这一代失去了的天伦之乐。什么时候不再看到被亏待而流泪的孩子呢?什么时候重拾我们的天伦之乐呢? [点击阅读]
莎菲女士的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十二月二十四今天又刮风!天还没亮,就被风刮醒了。伙计又跑进来生火炉。我知道,这是怎样都不能再睡得着了的,我也知道,不起来,便会头昏,睡在被窝里是太爱想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事上去。医生说顶好能多睡,多吃,莫看书,莫想事,偏这就不能,夜晚总得到两三点才能睡着,天不亮又醒了。象这样刮风天,真不能不令人想到许多使人焦躁的事。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