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中国现代散文 - 秦似《清客们的妙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自命为“信奉自由主义”的《大公报》,二月七日又发表了一篇皇皇大文,叫做《政党,和平,填土工作》。说是中国这向来讲求“正名”的国家,“然而很奇怪”,对他们提出来的“信念”,“论争起来还不免各是其是”。由于“自由主义”行情冷落,这一“不幸的事实”,使得“许身言论”的该报同人竟连“以今天为一阶段的民国文化史”中的“科学化运动”也抱怨起来了。
  其实,这一言论的被“拒”,唱不开去,在听众看来是有根由的。根由在哪儿呢?就在于它妨碍中国人现在的生存。
  譬如这一篇《政党,和平,填土工作》吧,一方面声明“彻底的自由主义者”要“保持其独立的立潮,鄙夷“半世纪来不断听到的使野心家雀跃使民众寒心的响亮名词”,如果有一种政党家专以文词而可以取胜,不必摊牌拿出主张来的话,未尝不娓娓动人的,不幸的是自己总得摊牌,让别人看牌底,这一看,可就真是,“穿了”!
  因为在那长篇大论之中,所谓“建设心情下”的主张不外乎(一)“愈打自由的负数愈大,贫穷的程度愈深,中国距离二十世纪也愈远”。这就是说,在目前的情况下要人民放弃“打”的行动,在民死主义下寻求无条件的“和平”。和(二)“在腐败然而却有限期的行政与健全而无限期的政府之间,我们是宁选前者的”。这是说,虽然“专制余毒依然存在”,用“和平”去保存那“腐败”的政府,比起用行动去推开它,建立起健全的政府来,对于“自由主义”(!)的政论家们还要合算。这个道理是很难懂的,但声明“不屑收渔人之利的”新第三种人,其努力的目标恐怕就全盘在此了。
  这真真是要“叫野心家雀跃,使民众寒心”的吧。
  自由是什么?我想不必去引证卢梭、杜威或林肯,现代的中国人也深切地知道的了。“愈打自由的负数愈大”,立论的人似乎没有想到中国人民根本就没有得到过正数的自由,而那负数之大,一向又是专制政治下失掉一切自由和人权的人民的标本。蒋家天下的专制政治的罪恶,决不是“历届宪法不完全失败在宪法本身,也失败在实践上”这样两句轻描淡写所能掩盖得了的。今天除了宁选择“腐败政府”的政论家外,最老实的老百姓也不再相信或期待以暴杀当作唯一统治手段的蒋家行什么“宪”了。至于说“愈打贫穷的程度愈深”,当然是要叫人相信中国老百姓原来并不贫穷,或贫穷而并不深,这种倒果为因的说法,应该是有愧于“先分析而后下结论”的“科学化”嘴巴的。
  “人何以好战?”这问话十分高尚冠冕,似乎可以骂倒一 切。但,凡是人倒想问问:如果杀的统治历史说明了非战无以赎回失掉了的自由的时候,如果因四大家族毫无尽止的压榨而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时候,人为什么不能坚决推翻那罪恶的皇冠,为什么不能想到而且坚决打开一条血路求生存?而且,在自称为“自由主义”作风的“政论家”也相信不战而“腐败政府却是有限期的”的情形下,那些被剥夺起码生存权利的舞女,工人,被剥夺起码自由权利的学生,又怎能不战呢?
  《大公报》立论的先生们相信“各位无声无息的填土者”多是他们的群众,如果真这样,那资本自然比“民青二党”可观得多,可虑的是,只要看宁选择“腐败而又限期的政府”这一主张就可知道,理想中偌大拥护者,说不定要一折八扣,以至于零的。从来清客的妙用,都在于替统治者收罗人心。但从来也很少有效。这不但因为清客的面目并不怎么为人所喜欢,更重要的是上面说过的,他障碍了真正要求生存的人的去路。
  原载!”948年2月24日《华商报》
或许您还会喜欢:
莫言《红树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那天深夜里,她开车来到海边的秘密别墅。刚刚被暴雨冲洗过的路面泛着一片水光,路上空无一人,远处传来海水的咆哮声。她习惯赤着脚开快车,红色凌志好像一条发疯的鲨鱼向前冲刺,车轮溅起了一片片水花。她这样开车让我感到胆战心惊。林岚,其实你不必这样;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其实不必这样。我低声地劝告着她。轿车猛拐弯,如同卡通片里一匹莽撞的兽,夸张地急刹在别墅大门前。 [点击阅读]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作者:莫言
章节:6 人气:2
摘要:秋天的一个早晨,潮气很重,杂草上,瓦片上都凝结着一层透明的露水。槐树上已经有了浅黄色的叶片,挂在槐树上的红锈斑斑的铁钟也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队长披着夹袄,一手里拤着一块高粱面饼子,一手里捏着一棵剥皮的大葱,慢吞吞地朝着钟下走。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象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 [点击阅读]
跟谁较劲
作者:佚名
章节:78 人气:2
摘要:活着究竟为了什么?家人、爱情、理想、报仇、还债、真相、过好日子、繁衍后代、证明什么、轰轰烈烈地死去……这些都是后天赋予人不同的价值观而让他们去这么想的。活着本身可以什么都不为了,因为当我们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在活着了。活着是件被动的事儿。人不是为了什么,才活着的,而是发现自己活着,才去想是不是得为点儿什么活着。 [点击阅读]
邵燕祥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心在乌云上面"1979年,在百色,遇到一场突来的暴风雨,使我得到一句诗:"我的心在乌云上面",后来我把它写进《地平线》。这是一句普通的诗,却来自乘飞机的经验。航行在一定高度以上,俯望是一片铅灰的云层,阴沉着,甚或翻滚着,明知它向下面的世界倾注着大雨,而舷窗外是几乎伸手可触、又什么都触摸不到的蓝天,完完整整的,没有涯际的,纤尘不染,碧空如洗,凝重而空茫,那么均匀地充满透明的阳光。 [点击阅读]
韩寒《三重门》
作者:韩寒
章节:22 人气:2
摘要:林雨翔所在的镇是个小镇。小镇一共一个学校,那学校好比独生子女。小镇政府生造的一些教育机构奖项全给了它,那学校门口“先进单位”的牌子都挂不下了,恨不得用奖状铺地。镇上的老少都为这学校自豪。那学校也争过一次气,前几届不知怎么地培养出两个理科尖子,获了全国的数学竞赛季亚军。 [点击阅读]
鲁西西传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居住着老鼠六兄弟。老鼠六兄弟的生活过得还不错,可近来他们很苦恼。这是因为有一天鼠三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本画报,上面几乎都是骂老鼠的内容。有一页上写着: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还画着一只狼狈逃窜的老鼠。还有一页上画着一群老鼠在粮仓偷吃粮食的情景。旁边写着:警惕老鼠盗窃粮食。老鼠六兄弟边看边皱眉头。鼠大说:“咱们不能背着这么个坏名声过日子!”老鼠兄弟们一致同意。 [点击阅读]
麻辣女兵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汤小米,你已经十八岁了,但是我给你写这封信并不是要祝福你,而是要质问你,你准备如何开启你的成人礼?是继续街舞跑酷混日子?准备这么混到什么时候呢?对啊,无忧无虑的年纪里,日子总是很好混,可是你终于十八岁了,总要为自己做些什么吧?总要有些什么不一样吧?再过十年,不,哪怕只是再过一年,一年后的你,如果和现在的我毫无差别,你对得起我现在给你写这封信吗?汤小米, [点击阅读]
309暗室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皮皮鲁和鲁西西的家原先住在一栋老式楼房里。连他们的爸爸妈妈也说不清这栋楼房是哪个年代建造的。楼房的墙壁很厚,非常坚固,而且冬暖夏凉。一天下午,皮皮鲁和鲁西西放学以后在家里做作业。鲁西西写了一会儿,觉得有点儿冷,她打开壁柜的门,钻进去找毛衣。鲁西西家的壁柜很大,可以站进去好几个人。鲁西西和皮皮鲁小时候经常在里边捉迷藏。 [点击阅读]
三毛《哭泣的骆驼》
作者:三毛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尘缘——重新的父亲节(代序)二度从奈及利亚风尘仆仆的独自飞回加纳利群岛,邮局通知有两大麻袋邮件等着。第一日着人顺便送了一袋来,第二袋是自己过了一日才去扛回来的。小镇邮局说,他们是为我一个人开行服务的。说的人有理,听的人心花怒放。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请来大批邻居小儿们,代拆小山也似的邮件,代价就是那些花花绿绿的中国邮票,拆好的丢给跪在一边的我。 [点击阅读]
刻下来的幸福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上海最近的天气变化得很厉害,昨天我还穿着短袖的白色T恤,今天我就又裹起黑色的长风衣了。我骑着单车穿行在人迹稀少的上大校园里,上大里面90%的学生都是上海人,一到放假的时候走得人去楼空,每次我在周末的时候都会觉得没有比这里更适合拍鬼片的地方了。今天在下雨,雨从头顶上笼罩下来,不是很大,却让人觉得伤感。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