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中国现代散文 - 穆木天《秋日风景画》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一
  狂风暴雨从海上吹来。大的都市如死了一样。除了时时送来的几口汽车声,火车拉笛声,若有若无的电车响动,再听不见什么都市的声音了。叫卖的声音,扯着闹着的儿童们的喧嚣声,是再也听不见了。如狂波怒涛般的大都市,如鼎沸一般的大都市,现在好像是停止了动作。生命跃动的都市好像变成为一座死城。
  只是狂风暴雨在咆哮着,在这九一八的夜间。可是,在日间,在太阳旗之下,日本在欢声雷动地庆祝着九一八纪念。而殖民地的民众却是屏声息气地连反对的声音都不敢公然地吐出来。而不到夜间,又袭来了暴风雨。刮得无家可归,暴尸于荒郊野外的,真不知有几何人。狂风暴雨好像更加清楚了压迫者之面貌的猛恶。在这九一八的夜间,只是狂风暴雨在咆哮着。
  在这个不安的夜里,对着沉沉欲坠的黑暗的巨幕,听着吼吼的风雨声,傍着依稀的灯光,我回想到一幅一幅的秋日的风景画。
  二
  那时,我是一个天真的孩子。是八岁,也许是九岁。
  风景,是我的故乡的野外。是秋日萧瑟的景象。
  时间,是日俄战后,由于南满铁道之开发,乡间的一部分人相当的富裕起来的时代。
  那个时候,我的家庭是相当地安适。我一个人读书。
  一天,我跑到野外去了。
  高粱,“晒了红米”了。小河的边上的草,枯黄了。满山秋色。牧童在放着牲畜。出了学房,到了野外,使我感到无限的舒畅。
  那时,是天下太平,没有土匪,也没棒子手(劫道的)。夏天,我们可以到山里打杏、采芍药、百合、狼尾蒿。在那树木关门的时节,都是一无所惧的。何况,现在是秋天呢。沿着小路,我不觉地走到牧童们相聚的所在。
  牧童们都像是天真的。都是街头街尾左右近邻的孩子们,他们认识我,他们向我打招呼。
  一—哎,大家烧毛豆好么,我,笑眯眯地,向他们要求。
  ——好罢!大家像是赞成我的意见似的。
  大家到邻近的豆地中折了些毛豆,、拾了些干柴枯草,弄了把火。不一会儿,毛豆啪啪地燃起来了。
  烧熟了毛豆,大家分着吃了一顿。都是非常地高兴的,一边吃着,一边说着。
  吃烧包皮皮米(玉黍)的风味,和吃烧毛豆的风味,是我永不能记的。
  可是,自由地,在山野中吃烧毛豆的那一次,是最愉快的。
  但是那种世界,现在那里去了?
  三
  又是一幅秋天的风景画。是在北方,可不是我的故乡。
  是在天津卫。天津卫,是伟大的名字“一京,二卫,三通州”。那给了我无限的憧憬,在我的少年时代。
  天津又称作“北洋”。那是更引起我的幻想。在故乡中学的教室里,时常这样设想。“北洋”是一片汪洋,是在海的旁边的一座蜃楼般的都市。索性是一片汪洋中还涌着几只绵羊。
  到了天津卫,觉得倒也不错。但是,不是海滨上的幻影的城池,而且沙漠中的一片尘烟扑地的街市。
  听说有一个紫竹林自己总以为是一座竹林,是一片紫色。好像是观音菩萨住在那个处所。但是没有去过。
  秋日里,在野外散步,是一种乐趣。两三位朋友在一起,绕着野外小径,谈着灵修问题,或谈着自然科学的学习,是非常地适意。
  一天的情景又到在我的目前了。那是乘船到黄家坟去。是学校青年会举行的秋季旅行。

  在黄沙飞腾的天津生活,苦的是缺少水。虽然那一道海河,是一带浊流,但是离开了满目黄沙的南开,到了河的中流,溯流而上,大家,你唱我和地,唱着歌,也是一种说不出的快乐。 看着熙熙攘攘的街市,望着西沽的教室,想象着要去的那个所在,心中是别有天地的。 黄家坟自然是初秋的景象啦。虽然秋日非常地和煦,但已令人感到白杨萧萧了。从船上望去,无数的白杨,拱抱着一块坟地。四边是满目的田畴。
  大家席地而坐地吃野餐,谈话。随着,四散地,玩去了。
  一望无边的莽原,使我更感到茫茫禹域之广大。我感谢上帝。我想象着在这块平原上,将林立起工厂的烟囱。烟囱里的烟直冲云霄,机器的响动轰震四野。我想象着我是一个工程师。我想来想去,看着地形,想起几何的公式来了。可是我的工程师的梦未能实现,我所想的那些工厂的烟囱与机械也未有产生出来。那一个世界是在怎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呢?
  四
  又是一幅的秋天的风景画。是在日本京都的吉田山上。
  是一座神社,在吉田山的东麓上。神社是盖覆在吉田山的绿树浓荫之下。神社前边,是一条长的石头的阶段,直通到山下过的马路。马路那边就是古刹真如堂。
  在薄暮的时节,我同T并坐神社中的石凳上。T君是我的高一级的同学,同时,是文学上的朋友。
  真如堂在绿树苍郁之中露出来他的尖巅。远远地,在东山这边的山谷中的人家的屋顶上,还余着断续的炊烟。
  夜幕越法地坠下来了。空中,时时地,度过着一只飞鸟。
  T君又想作拜伦,又想作维特。夏天,他去过宫津,在庙里结识了——位少女TY。
  T君总向我谈他的理想:哥德一生有过十四个爱人。但是他在宫津遇见过一个。我则是望洋兴叹。
  我们的话题总是“美化人生,情化自然”。从艺术讲到恋爱,从恋爱讲到艺术。讲来讲去,他总是煽动,我总是无从问津。
  那时,维特,拜伦,的确地,是我们的理想人物 。
  空抱着理想,怎能实现呢?这又是问题了。
  于是忧郁了。但不是幻灭。不能实现的热望,不住的憧憬,我那时觉得是美的。
  夜色朦胧,心地朦胧,一片诗意。随着,古寺中振响出来灰白色的钟声,在空气中荡漾着。
  钟声止了。我们又到在薄冥的道上了。
  ——上哪儿去呢?我们互相地问着。
  一边说着,不知不觉地,顺着小径走下去了。
  夜色是朦胧的,心地更是朦胧的。
  心里永远是充满着爱的憧憬。
  理想是能实现,倒是有点诗意。秋的薄风,微笑地在安慰我。
  这种的朦胧的心情,当时是深深地藏在我的心底。我总是在这种忧郁气氛中生存着。
  这种心情现在是成为了云烟消散了。
  五
  又是一幅秋景。是在伊豆半岛的伊东町。
  受了一点精神上的苦痛。s君劝我暑中同他到了海岸上。
  到的时候是炎夏,但是深深地给我印象的是初秋。
  伊东的初秋,是一个深可怀恋的追忆哟。
  肥胖而有肉感的少女静江!她是给了如何地深刻的印象啊!
  日本的少女,点缀在初秋的田园风景中,是如何地优美呀!
  伊东川上,我游玩遍了罢!我在他的源头读过维尼的诗篇。

  伊东桥畔,我欣赏够了罢!我在他的苍翠的树丛之中,赏玩了皎洁如练的河中的涟漪。
  伊东的山头,田间,海岸,都有了我的足迹。我的鞋底到处都给踏上了烙印了。
  而特别地是它的夜间的灰黄的道上是最令我怀念的。我真不知有几千百次地追逐着伊人的歌声伊人大概是同s在散步。
  一天夜里,真是百分的不安了。夜里,在楼下温泉里洗了一个澡,随着就出了门奔海滨去了。
  那是九月初的天气,微有凉意。
  夜是静静的。涛声和山中的微风声相应和着。一湾碧海。遥遥地,海面上,散布着一些渔火,在闪烁着。
  在各处散在的人家,都关门闭户地在鼾睡着。小的过路的茶店也都关了板儿,外边只剩了几张空床。
  我一边望着渔火,听着风声,一边默默地往前走着。在那一条平滑的灰白的仄道上,往前奔着,心里像有无限的憧憬。
  到了伊东和纲代之间的山陵的顶峰上,东方已滚出来朝阳。茶店已开始营业了。
  饮了一杯茶,吃了两个蛋,登了高峰,我长时间地把初秋的海观赏了一下。
  到了纲代,在船码头流连了一阵。看见了下船的下了来,上船的上了去,汽笛呜呜地一声,船向着大海驶去,我又就了向热海的路。
  走了不远的平坦的海滨的沙路,又是山路了。山路是更崎岖得多了。虽然有些疲乏,但仍是向热海走击。
  到了热海,日已西斜。倒是有点失望。再往前走,像是无处可去了。再不想去瞻仰那“锦浦归航”等等的名胜了。
  到了旅途的终点,旅人感到了像是没有出路。看看帖包皮皮中只有回伊东的船费和一点零钱,于是吃了一餐便饭,想了一阵,玩了一阵,就乘着汽船又折回了伊东。
  这一次回到伊东,好如常胜将军之凯旋。傲然地立在船头。俯瞰着海水,而特别是将近伊东码头之际,自己感到真像是作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我们以为你自杀了呢,房东老太太,静江,S,都向我说,在我回到家中之时。 我笑了一笑,点了点头儿。 ——山里,河边,海岸,都找遍了呢,接着他们又说。 ——到热海去了,我微笑着走上楼去。 那一天,是我最可怀念的。那种恋爱的幻灭,是可宝贵的,那种放浪的旅途是可宝贵的。
  现在,回忆起来,是另一个世界了。
  六
  又是一幅秋天的风景画。是在墙子河畔。
  回到中国,由广州飘泊到燕京。由燕京又飘泊到天津。
  但是这一次安身的场所,却是墙子河畔。
  墙子河畔,是我以先所未曾去过的所在。说起他的风景,是异常有风致的。 那不是北海那样的绿户朱栏。又不是故宫那样的颓城腐水。那是另一种风景。
  是一条河,河里有无数的货艇。岸上是些破落户的商店。是卖烧饼的,卖切糕的。往来的,除了少数之外,人都是短衫露膊,作苦工的,撑船的乡下汉。
  但是河边的马路,是南达南开大学,北通日本租界。南开大学远远在望。北行半里,即到了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的租界了。
  在不夜的都市之近旁,有这样墙子河一带的所在。那构成了一个很有趣的对照。
  我去的时候是初秋,墙子河已现出的凄凉的秋色了。北京城中所没有的萧条。
  那种惨澹的秋的田野,展开在河的两岸,十足地,表现出家村没落的现象。

  学校是日本人办的——为着生活,朋友介绍到那里避避难。但是在那里,我看见在北京的“宫庭社会”中所见不到的现实。
  学校的日本教员过着优游的生活,时时在学校宿舍前的小林中聚着野餐,清洁整齐地整理了他所住的区域;但中国的教员的住所之前,则是灰尘狼藉,只是他们对于日本教员则是低首下心,唯恭唯敬的。
  虽然学校四围皆水,岸边匝以树墙,如住在别庄里似的,但是,那则越令我在那里住不下去了。
  满目疮痍,到处矛盾,使我的忧郁的悲哀消散了。
  我脱开了那个环境。我知道我以往是住在空想的世界,虚构的世界。而今后现实的世界等待着我去踏进呢。
  七
  又是一幅秋天的风景画。是在船厂。
  船厂是我的故乡的都会。我们叫做吉林,可是乡下人却只知道船厂。
  是一九三O年的秋天。是“九一八”的前一年。
  在东北,秋天是来得很快的。夏天过去,马上就一雨成秋了。
  那时,我住在北山附近的吉大寄宿舍中,每天,是要同Z君到北山散步的。
  初秋,树叶已是枯黄而欲坠了。登了北山,遥望松花江上,来往坐船的人已经稀少了。江南岸,已将满地是衰草了。
  这天,同赴北山散步的,不是Z君,则是c君和H君。
  步上了山道,登在庙宇前的栏杆上,瞰视着长而如带的松花江。
  械里是烟雾沉沉的。
  这一年,是多事之秋。就是赏玩风景,大家都是时常谈到国事。而且这一年教育界也是多事之秋。
  “吉敦铁路与吉海铁路之接轨,日本是在阻止着的。”
  “南满铁路,是一天一天地,损失受得多,‘赤字’是有加无已的。”
  “日本明年是一定要武力修吉会路,总是要干一下子的。”
  “农村一天一天破产,卖地都没人要,种了一年地还得叫借贷”。
  这一类的话语,是我们所谈论的题目。我们总直觉到有什么事变将要临头了。
  说着,穿过庙字,到了庙后的盘道上。顺着盘道,向着西边山头上的亭子走下去了。
  四外是夕暮朦胧。各个山头上,笼罩着烟霭。在山道上,望远处眺望着,好像感到农村是要越法迅速地没落了。
  转到西边的山头上,在亭子四周走着,远望着。
  满铁公所的建筑物,耸立在松花江的北岸上,如吃人的巨兽似的。
  山窝中,几家茅舍,一条崎岖的道路。在那个山村中,一切像是害着黄瘦病。
  ——只有民众起来,……好像谁在叨咕着。
  转回身来一看,亭子的石墙上,新新的油墨写着:“第二次世界战争……”
  日本的压迫日烈,可是新的势力日益增长。这是“九一八”的前夜。
  那是一幅秋的风景画。可是那一个多事之秋,回忆起来,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八
  “九一八”事变不出人预料地爆发了。一年!两年!现在是两周年纪念了。
  日本天天在向中国民众示威。在狂风暴雨中,我们想象一下他的残暴和凶狠罢。
  可是,在一方面,东北却成了新局势,民众武装起来,要作决死战了。
  大都市是如同死缄一般。可是民众在“死之国”中,却要拼着最后的老命呢。
  这是新的开始,这是新的开始。
或许您还会喜欢:
沉重的翅膀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一令人馋涎欲滴的红菜汤的香味,从厨房里飘送过来。案板上,还响着切菜刀轻快的节奏。也许因为身体已经恢复了健康,叶知秋的心情就像窗外那片冬日少有的晴空,融着太阳的暖意。发了几天烧,身子软软的,嘴里老有一股苦味,什么也吃不下去。厨房里送过来的香味,诱发着叶知秋的食欲。她跟许多善良的人一样,一点儿顺心的小事,都会使她加倍地感到生活的乐趣。 [点击阅读]
沙僧日记2 盛开的师傅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上个日记本写到:我们师徒五个历尽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千磨万难、千妖百怪、千娇百媚,终于来到了西天佛祖处,取得了真经,修成了正果。当我们这群罗汉果还没来得及变成开心果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我们回去的路上,观音老母掐指一算,说我们还没有达到九九八十一难的指标,还差一难。 [点击阅读]
没有语言的生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王老炳和他的聋儿子王家宽在坡地上除草,玉米已高过人头,他们弯腰除草的时候谁也看不见谁。只有在王老炳停下来吸烟的瞬间,他才能听到王家宽刮草的声音。王家宽在玉米林里刮草的声音响亮而且富于节奏,王老炳以此判断出儿子很勤劳。那些生机勃勃的杂草,被王老炳锋利的刮子斩首,老鼠和虫子窜出它们的巢四处流浪。王老炳看见一团黑色的东西向他头部扑来,当他意识到撞了蜂巢的时候,他的头部、脸蛋以及颈部全被马蜂包围。 [点击阅读]
沧浪之水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0
摘要:故事梗概我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本薄书:《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书第一页是孔子像,旁边写了“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八个字,是父亲的笔迹。还有屈原,“忠而见逐,情何以堪”;陶渊明,“富贵烟云,采菊亦乐”等一共12人。父亲在我出生那年被划为右派。他只是凭良心替同事讲了几句公道话。因此,他被赶出县中医院,带着我来到大山深处的三山坳村,当了一个乡村医生。 [点击阅读]
活着活着就老了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0
摘要:第1章序冯唐最爱议论“我爸我妈”,口角生风,调笑无忌。若落到批评家手里,这也许就是一个好例,“弑父”、“弑母”云云,有一大套理论等着他。但冯唐还“弑理论”,现成的理论运行到他这里都会死机。 [点击阅读]
火蓝刀锋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这是一个漆黑的夜晚,万籁俱寂。忽然,两道雪白的光线划破了被黑暗凝固成一团的空间。光线下有隐约的海浪翻滚,一片汪洋大海上,两艘海军巡逻舰艇正破浪而来。舰艇上的指挥室内,站在液晶屏幕前向大家做介绍的是海军上校武钢。旁边一个目光炯炯的精干小伙子,手里正玩弄着一把火蓝匕首,转动间刀刃寒光毕现。此人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龙百川。 [点击阅读]
牛棚杂忆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牛棚杂忆》写于一九九二年,为什么时隔六年,到了现在一九九八年才拿出来出版。这有点违反了写书的常规。读者会怀疑,其中必有个说法。读者的怀疑是对的,其中确有一个说法,而这个说法并不神秘,它仅仅出于个人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一点私心而已。我本来已经被“革命”小将—其实并不一定都小—在身上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 [点击阅读]
狼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上午的颐和园门外,有两位大学生跳下了脚驴,跟两名赶驴的脚夫挥了挥手,说了声:“下午见!”就直奔票房,去打门票。两名脚夫将两头脚驴拴到不远处的绿柳浓荫下,从腰带上抽出七寸韭镰,到远处的青纱帐中,割了两大抱鲜嫩的青草,抱来喂驴。然后,二人又到小饭摊上打尖;匆匆吃了几卷煎饼卷大葱,喝了两大碗小米水饭,便又回到拴驴的柳荫下。 [点击阅读]
狼烟北平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南横街黑窑厂“同和”车行的车夫文三儿在酒馆里和二顺子喝得有些高了,正在满嘴跑舌头。文三儿的酒瘾大,一天不喝就浑身难受,可真要喝起来又喝不了多少,顶多三两,一过四两就麻烦了。他通常是二两酒一下肚,脾气立马见长,瞅谁都不顺眼。若是四两酒下肚,情况就会恶化,他谁也不尿,逮谁和谁撸胳膊挽袖子,很有些英雄气概。 [点击阅读]
王小波《寻找无双》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建元年间,王仙客到长安城里找无双,据他自己说,无双是这副模样:矮矮的个子,圆圆的脸,穿着半截袖子的小褂子和半截裤管的半短裤,手脚都被太阳晒得黝黑,眉毛稀稀拉拉的。头上梳了两把小刷子,脚下蹬了一双塌拉板,走到哪里都是哗啦啦的响。就这个样子而言,可以说是莫辨男女。所以别人也不知道他来找谁。王仙客只好羞羞答答地补充说,那个无双虽然是个假小子样,但是小屁十股撅得很高,一望就知是个女孩子。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