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中国现代散文 - 李蕤《柿园(下)》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柿树园终竟见到了。
  时候是冬天,树上已经没有一片叶子了。暗淡的天幕下它们仍然排着行立着,但已经少力无神,拳着丫枝,几年中它们竟也有这许多苍老。
  许多低层的柔枝都没有了,那些我们在儿时曾经当做秋千的。老树剩下的只有几枝杈桠的躯干,小枝也都是操劳过重的童工一样,在没曾完全发育之前蜷曲了。
  祖父的坟上也生长了柏树,柏树已经和柿树并肩。
  家里,门扇上依然贴着白色的欠钱条,钱条子上还是盖着红色的印子。但往年这些条子大都只贴到十月就可以揭去,现在是十二月了。
  门扇依然是黝黑的杌术色,旧账条上贴着新的。除了药账染房账之外,又有好多都是“花户”“衣摊”若干若干的条子,主要的变动是:从前上面写着几百几十,现在变为几元几角了。
  叔父的棉袄,弟弟的棉袄,都仍然是古老的颜色,宛如十几年这世界上就没有织出过新布一样。浅蓝,浅蓝,都是一样,这些都是十年前我们做柿子时穿的颜色式样,不同的仅仅是又加添了许多补钉,露出许多败絮。
  晚上,灯是煤油灯,米粒一般的蓝黄色的一点火光。光是怯懦的,昏黄的。
  阴暗的是他们的脸色,阴暗的是他们的影子,阴暗的是落满尘埃的墙壁。
  母亲的皱纹更深的刻在脸上了,叔父的胡子更乱的蔓延在脸上了,弟弟们拖着鼻涕和衣服的缺襟,露着大的眼珠和瘦削的两颊。一瞥中我留意到这灯正是从前在柿场上用的煤油灯,添上的是一条熏黑通弯铁丝,和玻璃瓶上的两条裂缝。
  在七八年前我常常听到祖父给叔父说到一年的化费,以后听二叔对三叔说到一年的化费,现在是叔父对我说一年的化费了。
  屋里放着的是张老得不敢搬动的桌子,桌子上的油漆早已剥蚀净尽,而且早几年已经换上了灰垢了,两边摆着的是和这桌子相伯仲的上了年纪的椅,它不是缺腿便是没有靠背了。

  一年老旧一年的桌椅,一年昏黄一年的灯光,一年破落一年的家景,一年烦琐一年的账目……
  叔父的声音是低微的,沉重的,全屋里的空气是沉重的。
  这是五六年前的猛虎一般的叔父么?这是五六年前嘴里常吐着“有人不服穷”的叔父么?这是常说双手托起全家的叔父么?我想细看一看叔父的面孔,想再追到已往英迈的叔父,但我不敢看,他是被贫困压碎了。
  “这几年乡下人是真酥了骨头啦!”
  “封粮倒有,就恨这捐,……左捐右捐,什么名色都有,自治捐,剿匪捐,营业捐,公益捐,还有什么空捐……”
  “空捐,一点也没有错说,可不是都空捐了?”婶母没头没脑地插入一句,擎着面瓢出去了。叔父却丝毫没注意到似的,断断续续的说:“对啦,……这些时还有啥‘晚随’捐,要是随×× ,早随晚随还不一样。
  “银元玖串伍,纸洋四吊四,麦下来些六毛钱一斗,现在籴着要十七千了,一倍二,明坑也得跳,那时不粜还不了账,眼下不籴过不去年!
  “连年旱,不旱就是水,再不然就是生蝗虫,一亩地好收只有三斗,三十亩地,三三如九,……六六三十六,这季净出捐就十八块四,可不是,五月半头到九月,……人是一年多一年,家里快有十四口人了。
  “面庄家户有的时候卖三百,白细的麦面只卖三百,现在是一倍三!……盐是一倍十,一斤要一千七,油可以不吃,菜可以不吃,可是盐不吃行么?……三天一斤,五天一斤。……学费……要缴七块,染布钱,吃菜钱,出差当门事……”

  叔父嘴里的数目字,像千百只啄木鸟似的使我昏沉,在对面的椅子上,我的心神已悄悄出窍,但叔父的凄苦神色,使我没有睡去的胆量,每到神志清明时都听到:“……三块……五块……又开征……买新兵……三三如九……九六十五……”
  随着的是重而浊的叹息,他的眼总是迟滞的呆视着脸前的地方,宛如在尘沙中的旅人没有远望的力量一样。
  麻纸钉成的账簿,他翻着念着解着,显然他的全年的心血都被这账簿侵蚀了,在我是非常害怕而且不愿听这些声音,但是一种为忧愤而汇在一起的叹息却从深心里流出来:
  “唉!世界不是世界了!”
  “唉!世界不是世界了。”
  大家同声的叹息出来。
  “柿子不是今年结得稠吗?”我问到柿子了。
  “有三四千斤称。”
  “柿子今年是丰收,”叔父苦笑着,“但是多收一倍只是平白多下了十几天力,卖到的钱还没有去年多呵!”
  “钱还没有去年多?”去年二十块钱卖去三千斤柿子的事我又想起来,至今还使我锥心似的痛苦,今年的四千多斤真的会反没卖够二十块钱么?
  “卖了多少?”我差不多是用要哭出来的声音来问了。
  “十八块多些钱,……六个铜板一斤。”
  “六个铜板!”我的心被烈火烧炙了,我问着,却不是向叔父问着,似乎问我自己。
  “六个铜板?”“六个铜板!”我反复地说着。让这声音流入我自己的耳壳,流入我的脑海的深处,“六个铜板!”我要嚼碎这四个字呵!
  然而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四千斤柿子是包皮皮有几千万个几千万个,都没有一个不是经过家人的手指摘下的,没有一个不是经过家人一颗颗剥了皮的,也没有一个不是翻了几十百遍,然后载上重车,流着汗冒着风或者踏着雪送上“行”的。

  少一遍手,柿子能从涩苦变成甜的么。
  “六个铜板!”
  我想起城市。我看见每—个麻雀牌桌上放着几千万斤柿饼,看见一条小小的钱条上写着几千万斤柿饼,看见胖太太们脖子里的死狐狸上埋着几千万斤柿饼,看见那些大肚老板拳头大小的钱袋里装着几千万斤柿饼……。
  然而柿子是每一个都是开花结果,一分钟一分钟长熟的呵!
  “钱取完了没有?”
  “块二八毛,三千五千,到手连听也不听就完了。”
  “…………”
  “挡利息还不够!”
  “庄稼人反正不能过。”
  “丰收也是荒年啊!”
  “就没路可走了……。”
  …………
  晚上,到都要睡觉的时候,母亲拿出留出的让我吃了,柿蒂是经过亲切的家人亲手削去的,柿皮也是他们亲手去掉,柿子外涂着层雪白的霜,撕开放在嘴里是蜜般醉甜。这些是祖父手植的树开花结实积日累月而成熟,弟弟妹妹们日日月月守着晒成的,我吃了两三个,猛然我的鼻尖酸痛了。
  “六个铜板!”
  母亲粗糙的手又替我捧着,我已吃不下去了。我这时才注意到今年剩的最少,这大概是因为收得最多的原故。每年盛装柿饼的缸今年却盛着往年送人用的柿皮,盛放柿子的却是一个蹲着的,半满的,裂了嘴横着一道竹箍的瓦坛。
  秋风从西向东吹起来了,我怀念着家乡,家乡的柿树园。
  我想起祖父,想起这些树是祖父手植的,我想起祖父手里的迸飞火星的火镰,想起了祖父的尚能自给的时代,记起了祖父的那句话:
  “要没有这些柿树会过下去么?”
  我默默的回亿着,沉思着,咀嚼着。
或许您还会喜欢:
沉重的翅膀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一令人馋涎欲滴的红菜汤的香味,从厨房里飘送过来。案板上,还响着切菜刀轻快的节奏。也许因为身体已经恢复了健康,叶知秋的心情就像窗外那片冬日少有的晴空,融着太阳的暖意。发了几天烧,身子软软的,嘴里老有一股苦味,什么也吃不下去。厨房里送过来的香味,诱发着叶知秋的食欲。她跟许多善良的人一样,一点儿顺心的小事,都会使她加倍地感到生活的乐趣。 [点击阅读]
沙僧日记2 盛开的师傅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上个日记本写到:我们师徒五个历尽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千磨万难、千妖百怪、千娇百媚,终于来到了西天佛祖处,取得了真经,修成了正果。当我们这群罗汉果还没来得及变成开心果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我们回去的路上,观音老母掐指一算,说我们还没有达到九九八十一难的指标,还差一难。 [点击阅读]
没有语言的生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王老炳和他的聋儿子王家宽在坡地上除草,玉米已高过人头,他们弯腰除草的时候谁也看不见谁。只有在王老炳停下来吸烟的瞬间,他才能听到王家宽刮草的声音。王家宽在玉米林里刮草的声音响亮而且富于节奏,王老炳以此判断出儿子很勤劳。那些生机勃勃的杂草,被王老炳锋利的刮子斩首,老鼠和虫子窜出它们的巢四处流浪。王老炳看见一团黑色的东西向他头部扑来,当他意识到撞了蜂巢的时候,他的头部、脸蛋以及颈部全被马蜂包围。 [点击阅读]
沧浪之水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0
摘要:故事梗概我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本薄书:《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书第一页是孔子像,旁边写了“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八个字,是父亲的笔迹。还有屈原,“忠而见逐,情何以堪”;陶渊明,“富贵烟云,采菊亦乐”等一共12人。父亲在我出生那年被划为右派。他只是凭良心替同事讲了几句公道话。因此,他被赶出县中医院,带着我来到大山深处的三山坳村,当了一个乡村医生。 [点击阅读]
活着活着就老了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0
摘要:第1章序冯唐最爱议论“我爸我妈”,口角生风,调笑无忌。若落到批评家手里,这也许就是一个好例,“弑父”、“弑母”云云,有一大套理论等着他。但冯唐还“弑理论”,现成的理论运行到他这里都会死机。 [点击阅读]
火蓝刀锋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这是一个漆黑的夜晚,万籁俱寂。忽然,两道雪白的光线划破了被黑暗凝固成一团的空间。光线下有隐约的海浪翻滚,一片汪洋大海上,两艘海军巡逻舰艇正破浪而来。舰艇上的指挥室内,站在液晶屏幕前向大家做介绍的是海军上校武钢。旁边一个目光炯炯的精干小伙子,手里正玩弄着一把火蓝匕首,转动间刀刃寒光毕现。此人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龙百川。 [点击阅读]
牛棚杂忆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牛棚杂忆》写于一九九二年,为什么时隔六年,到了现在一九九八年才拿出来出版。这有点违反了写书的常规。读者会怀疑,其中必有个说法。读者的怀疑是对的,其中确有一个说法,而这个说法并不神秘,它仅仅出于个人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一点私心而已。我本来已经被“革命”小将—其实并不一定都小—在身上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 [点击阅读]
狼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上午的颐和园门外,有两位大学生跳下了脚驴,跟两名赶驴的脚夫挥了挥手,说了声:“下午见!”就直奔票房,去打门票。两名脚夫将两头脚驴拴到不远处的绿柳浓荫下,从腰带上抽出七寸韭镰,到远处的青纱帐中,割了两大抱鲜嫩的青草,抱来喂驴。然后,二人又到小饭摊上打尖;匆匆吃了几卷煎饼卷大葱,喝了两大碗小米水饭,便又回到拴驴的柳荫下。 [点击阅读]
狼烟北平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南横街黑窑厂“同和”车行的车夫文三儿在酒馆里和二顺子喝得有些高了,正在满嘴跑舌头。文三儿的酒瘾大,一天不喝就浑身难受,可真要喝起来又喝不了多少,顶多三两,一过四两就麻烦了。他通常是二两酒一下肚,脾气立马见长,瞅谁都不顺眼。若是四两酒下肚,情况就会恶化,他谁也不尿,逮谁和谁撸胳膊挽袖子,很有些英雄气概。 [点击阅读]
王小波《寻找无双》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建元年间,王仙客到长安城里找无双,据他自己说,无双是这副模样:矮矮的个子,圆圆的脸,穿着半截袖子的小褂子和半截裤管的半短裤,手脚都被太阳晒得黝黑,眉毛稀稀拉拉的。头上梳了两把小刷子,脚下蹬了一双塌拉板,走到哪里都是哗啦啦的响。就这个样子而言,可以说是莫辨男女。所以别人也不知道他来找谁。王仙客只好羞羞答答地补充说,那个无双虽然是个假小子样,但是小屁十股撅得很高,一望就知是个女孩子。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