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中国现代散文 - 废名《茶铺》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见山──满天红。
  “伙!”
  喝这一声采,真真要了她的樱桃口。──平常人家都这样叫,究竟不十分像。细竹的。
  但山还不是一脚就到哩。没有风,花似动,──花山是火山!白日青天增了火之焰。
  两人是上到了一个绿坡。方寸之间变颜色:眼睛刚刚平过坡,花红山出其不意。坡上站住,──干脆跪下去好了,这样绿冷落得难堪!红只在姑娘眼睛里红,固然红得好看,而叫姑娘站在坡上好看的是一坡绿呵,与花红山──姑娘的眼色,何相干?请问坡下坐着的那一位卖鸡蛋的痢疠婆子,她歇了她的篮子坐在那里眼巴巴的望,──她望那个穿红袍的。
  穿红袍的双手指天画地!
  是呵,细竹姑娘,“as free as mountain winds”(飘逸如山风),扬起她的袖子。
  莫多嘴,下去了,──下去就下去!
  怪哉,这时一对燕子飞过坡来,做了草的声音,要姑娘回首一回首。
  这个鸟儿真是飞来说绿的,坡上的天斜到地上的麦,城麦青青,两双眼睛管住它的剪子笔迳斜。
  痢疠婆子还是看穿红袍的。
  细竹偏了眼,──看瘌疠婆子看她。
  “卖鸡蛋的。”两人都不言而会。
  卖鸡蛋的禁不住姑娘这一认识似的,低头抓头。她的心时实在是乐,抱头然而说话,当然不是说与谁听──
  “我的头发林里是那有这么痒!”

  乐得两位旁听人相向而笑了。实在是一个好笑。抱头者没有抬头,没有看见这一个好笑。
  走上了麦路,细竹哈哈的笑。
  “她那那里是‘头发林’?简直是沙漠!”
  琴子又笑她这句话。
  “你看你看,她在那里屙尿。”
  “真讨厌!”
  琴子打她一下,然而自己也回头一看了,笑。
  “有趣。”琴子不过拍—拍她的肩膀,她的头发又散到面前去了,拿手拂发而说。接着远望麦林谈──
  “这个瘌疠婆扫了我的兴,记得有一回,现在想不起来为了什么忽然想到了,想到野外解溲觉得很是一个豪兴──”
  “算了罢,越说越没有意思。我不晓得你成日的乱想些什么,──我告诉你听,有许多事,想着有趣,做起来都没有什么意见。”
  细竹虽让琴子往下说,但她不知听了没有?劈口一声──
  “姐姐!”
  凑近姐姐的耳朵唧哝,笑得另是一个好法。
  琴子又动手要打她一下──
  “野话!”
  抬起手来却替她赶了蜂子。一个黄蜂快要飞到细竹头上。
  姐姐听了几句什么?麦垅还了麦垅──退到背后去了。
  方其脱绿而出,有人说,好像一对蝙蝠(切不要只记得晚半天天上飞的那个颜色的东西!)突然收拢了那么的大翅膀,各有各的腰身。
  老儿铺东头一家茶铺站出了一个女人。琴子心里纳罕茶铺门口一棵大柳树,树下池塘生春草。细竹问:“你要不要喝茶?”

  “歇一歇。”
  两人都是低声,知道那女人一定是出来请她们歇住。
  走进柳荫,仿佛再也不能往前一步了。而且,四海八荒同一云!世上唯有凉意了。──当然,大树不过一把伞,画影为地,日头争不入。
  茶铺的女人满脸就是日头。
  “两位姑娘,坐一坐?”
  不及答,树阴下踯躅起来了,凑在一块儿。细竹略为高一点──只会让姐姐瞻仰她!是毫不在意。眼光则斜过了一树的叶子。
  “进去坐。”
  琴子对她这一说时,她倒确乎是正面而听姐姐说,同时也纳罕的说了一句──
  “这地方静得很,没有什么人。”
  茶铺女人已经猜出了,这一位大概小一些。
  移身进去──泥砖砌的凉亭摆了桌子板凳,首先看见一个大牛字,倒写着。实在比一眼见牛觉得大。“寻牛”的招贴。琴子暗暗的从头下念。念完了,还有“实贴老儿铺”,也格外的是新鲜字样,──老儿铺这个地方后来渐渐模糊下去了,“老儿铺”三个字终其身明白着,“为什么叫老儿铺?”又失声的笑了,一方白纸是贴于一条红笺之上,红已与泥色不大分,仔细看来剩了这么的两句──
  过路君子念一遍一夜睡到大天光细竹坐的是同一条板凳,懒懒的看那塘里长出来的菖蒲,若有所失的掉头一声:

  “你笑什么?”
  “姑娘,喝一点我们这个粗菜。”
  茶铺女人已端了茶罐出来向姑娘各敬一碗。
  琴子唱个喏。
  “两位姑娘从那里来的?”
  “史家庄。”
  “嗳呀,原来是史姑娘,──往哪里去呢?”
  “就是到你们花红山来玩。”
  说着都不由的问自己:“他们怎么晓得我们?”琴子记起她头上还是梳辫子的时候来过花红山一次。那女人一眼看史姑娘喝茶,连忙又出门向西而笑,喊她的“丫头回来!”──到那边山上去了。
  琴子拿眼睛去看树,盘根如巨蛇,但觉得到那上面坐凉快。看树其实是说水,没有话能说。就在今年的一个晚上,其时天下雪,读唐人绝句,读到白居易的木兰花,“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忽然忆得昨夜做了一梦,梦见老儿铺的这一口塘!依然是欲言无语,虽则明明的一塘春水绿。大概是她的意思与诗意不一样,她是冬夜做的梦。
  “你刚才笑什么?”
  细竹又问姐姐。
  琴子又笑,抬头道:
  “你看。”
  细竹就把“寻牛”看了一遍。
  “你笑什么?──决不失言?”
  最后一行为‘赏钱三串决不失言”,她以为琴子笑白字,应该作“决不食言”。
  “你再往下看。”
  “过来君子──哈哈哈。”
或许您还会喜欢:
莫言《良心作证》
作者:莫言
章节:16 人气:0
摘要:这是一部美丽而又令人激动,乃至荡气回肠的小说,或者说,它是一部完全来自生活与时代的撼人写真。作家以其大手笔抒写了社会转型时期,关于人性和感情的裂变……在市委家属楼三层的一个大厅里,正进行着一场热闹的婚礼。阵阵喧闹声不时地从窗户里传出来,像一朵朵绚烂的焰火在空气里炸开。很多马路上的行人忍不住驻足倾听观望。大厅里面,周建设眼角眉梢挂着掩饰不住的喜悦,不停地应付着前来道喜的各色宾客。 [点击阅读]
莫言《酒国》
作者:莫言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一省人民检察院的特级侦察员丁钩儿搭乘一辆拉煤的解放牌卡车到市郊的罗山煤矿进行一项特别调查。沿途,由于激烈思索,脑袋膨胀,那顶本来晃晃荡荡的五十八号咖啡色鸭舌帽竟紧紧地箍住了头颅。他很不舒服,把帽子揪下来,看到帽圈上沾着透亮的汗珠,嗅到帽子里散出来的热烘烘的油腻气味里混合着另外一种生冷气味。这气味很陌生,使他轻微恶心。他抬起手,捏住了喉头。临近煤矿时,黑色的路面坑坑洼洼,疾驰的卡车不得不把速度放慢。 [点击阅读]
被禁止的爱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我初识丛昌岷博士是在仁心医院开设心理诊所的头一年。心理诊所顾名思义就是治疗人们的“心病”的地方,它不像医院的精神科那样,用传统的处方开药的方式来治疗,而是用谈话交流、认知的改变,或者梦分析、催眠、音乐、以及艺术的表现,甚至生物反馈等技术来进行,达到不药而愈的效果。 [点击阅读]
谈美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新文化运动以来,文艺理论的介绍各新杂志上常常看见;就中自以关于文学的为主,别的偶然一现而已。同时各杂志的插图却不断地复印西洋名画,不分时代,不论派别,大都凭编辑人或他们朋友的嗜好。也有选印雕像的,但比较少。他们有时给这些名作来一点儿说明,但不说明的时候多。青年们往往将杂志当水火,当饭菜;他们从这里得着美学的知识,正如从这里得着许多别的知识一样。 [点击阅读]
身边的江湖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一两年前,在大理,他开辆老富康来接我们,说“走,野哥带你看江湖”。他平头,夹克,脚有些八字,背着手走在前头,手里捞一把钥匙。我对龙炜说:“你看他一半像警察,一半像土匪。”他听见了,回身哈哈一笑。院子在苍山上,一进大门,满院子的三角梅无人管,长得疯野。树下拴的是不知谁家寄养的狗,也不起身,两相一望,四下无言。他常年漫游,偶尔回来住。偌大的房子空空荡荡,只有一排旧椅子,沿墙放着,灶清锅冷,有废墟之感。 [点击阅读]
这些都是你给我的爱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witthlove,intheair送给之前陪我一起傻的你这是一个关于爱旅行成长的故事兔子安东尼失恋了于是他踏上了旅程寻找一棵开满鲜花的树旅行中他认识了一些新的朋友对人生和爱也有了新的体会Chapter1很久之前onceIwas安东尼温柔又骄傲懒散又认真关于人生他有很多疑问和感想可是又不觉得要着急解答ItmakesmethinkofaperiodinmylifewhenIwasyounyandst [点击阅读]
金拇指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当被我经历过一万七千五百多次的清晨又一次光临我时,我着实感到厌倦。我睁开眼睛,预看上帝分配给我的属于我的这一天,我不知道怎打发它。前些年的某天,当我从一张报纸上看到“雷同”这个词时,我马上想到了人生的每一天。世上还有比人生的每一天更雷同的事吗?那张报纸上说,雷同是杀害艺术品的刽子手。照此推论.雷同的生活就成了杀害人生的刽子手。 [点击阅读]
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第1节:序(1)序【一】送给亲爱的小茧结束之后写在开始之前是个爱做梦的人幼儿园的时候梦见日本鬼子成群结队的翻过我们家大院的大铁门在深夜放火抢夺小学时候梦见天空忽然暗下来然后远处天边刹那出现耀眼的火焰天好像打开了一样然后看到宇宙星系以及异常绚丽的极光尽管那时我还不清楚极光是个什么东西似乎第三次看罗马假日的那个晚上梦见我和大臣们站在罗马宫殿里众多记者围住我们有个记者问我吃过那么多蔬菜你最喜欢的是什么然 [点击阅读]
鲁迅《彷徨》
作者:鲁迅
章节:15 人气:0
摘要: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