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中国现代散文 - 曹聚仁《从陶潜到蔡邕》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沉从文先生近在国文月刊(三期)谈习作,叫青年们从周作人、鲁迅作品学习抒情;其中说到周作人的人生态度,“似因年龄堆积,体力衰弱,很自然转而成为消沉,易与隐逸相近,精神方面的衰老,对世事不免具浮沉自如感。”又引了我的意见,说周作人是“由孔融到陶潜”。我说周作人从孔融走向陶潜的路,那是六年前,当周某发表五十自寿诗时说的;可惜沉先生不曾看见我前年写给周某的信,我希望他不要从陶潜转到蔡邕的路上去,可是他毕竟走上蔡邕的路,我们做朋友的,又有什么话说呢!
  切切实实的说,我是反对所谓“隐逸”的人生态度的;一个知识分子,当民族国家在作生死存亡的搏斗时,应当奉献自己的一切,听政府作有效的使用;在最紧急时,准备征集令下,也当投笔掮枪去。所谓“隐逸”,只是知识分子的巧妙遁词;说得老实一点,便是“临阵脱逃”,隐逸之士便是“逃兵”。中年以上的知识分子,托词“消极”“隐逸”来躲避对社会国家所应负的责任:青年知识分子,借学校来逃避兵役,这都是最可耻的行为。
  不过这些话,向已经出卖了灵魂的汉奸文士来说,原是多余的,我现在只想和沉先生谈谈从陶潜走到蔡邕路上的必然性。我们喜欢陶潜之为人,多少由于爱好他的诗篇而来,其实他的处世态度,并不足为法的;我们是生活在社会网之中,社会问题便是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怎能不管不问呢?挂冠而去,不为五斗米折腰,都是读书人使性子的办法,有什么可取?社会上有一二个陶潜,或者有人觉得有趣,或者可以出卖清高;若有了十万个陶潜,那就不知要糟到什么程度,乱到什么程度。焦循说得好:“人不可隐,不能隐,亦无所为隐。用周公孔子之学而不仕,乃可以隐称;然有周公孔子之学,则必不隐。许由、巢父、沮溺之流,自负其孤孑之性,自知不能益人家国,托迹于山溪林莽以匿其拙,故吟咏风月则有余,立异矫世,苦节独行则有余,出而操天下之柄则不足。……是故耕而食,凿而饮,分也,出则为殷浩房(guan),贻笑天下,宜于朝则朝,宜于野则野,圣人之藏,所以待用也,无可用之具而自托于隐,悖也。”他这话,不仅骂尽了如袁中郎一流的假隐士,也骂尽了陶潜一流的真隐士;吟咏风月则有余,操天下之柄则不足,即是陶潜一流人的最好考语。

  假使淝水之战,晋军败绩,东南半壁,毕竟不保,陶潜一流人,是否依然隐逸下去,不做异族的臣仆呢?我实在不敢替他们写保单。你看南宋末年,固多忠烈之士,但山中夷齐,后来食元代之禄的如许衡、赵复,不在少数;满清入关,下首阳的夷齐且不去说他,即如顾亭林那样的大志士,也不能禁他自己的外甥徐乾学做满清的开国元勋。民族国家观念如此薄弱,儒家的社会道德上,原有最根本的弱点保留着。所以周作人做汉奸,陶潜变成了蔡邕,并非意识上的实变,周作人之心安理得,也正如蔡邕之心安理得,全不觉得难为情的。

  爱惜周作人的,都希望周作人爱惜他自己的羽毛;他自己已经出卖了灵魂,爱惜他的人,还希望大家原其心迹,不要太严苛地责备他,有的还用种种话替他维护,沉先生说他老了,不免具浮沉自如之感了,即是一种维护。我们应该原其心迹,替他维护吗?不能,万万不能。王夫之论蔡邕的出处,有一段话,我以为不妨提出来读一读,他说:
  史记董卓之辟蔡邕,邕称疾不就,卓怒曰:‘我能族人。’邕惧而应命。此殆惜邕之才,为之辞以文其过,非果然也。卓之始执国柄,亟于名,而借贤者以动天下,盖汲汲焉。……力任桓灵宦竖之政,窃誉以动天下。蔡邕首被征,岂其礼辞不就而遽欲族之哉?故以知卓之未必有言也。且使卓而言此矣,亦其粗犷不择,一时突发之词,而亦何足惧哉,申屠蟠不至,袁绍横刀揖出,卢植力阻宏农之废,郑泰阻用兵之议,而皆全身以退矣。邕以疾辞,未至如数子之决裂,而何为其族矣?邕之始为议郎也,程璜之毒,阳球之酷,可以指顾杀人,而邕不俱,累及叔质,几同骈首以死而不惧,何其壮也。至是而馁矣,亡命江海者十二年,……宦官之怨愤积,而快志于一朝,髡钳之危辱深,而图安于晚岁,非俱祸也。诚以卓能矫宦官之恶,而庶几于知已也,于是而其气馁矣,以身殉卓,贻玷千古,气一馁而即于死亡,后谁与恤其当年之壮气哉!

  这番话,也可以用来作周作人的评议。无论谁替周作人作怎样维护的话头,终不能说出周作人必不能离开北平那圈子的理由,更无人说出他非出卖灵魂不可的理由。说来说去。还是“己私末忘,而宠辱之情,移于衰老也”!周作人也竟做了汉奸,知识分子的操守,真不容易说了呢!
  有人说,现在知识分子事仇作伥,不独周作人一人,你何独苛于周作人而必严加责备?说来还是顾亭林那句老话:人人可出,而他不必可出。周作人乃是五四运动以来的青年导师,文化界的白眉,连敌方的文化人都以为他将清高介守,不肯出山的,而今竟出山(应该说出苦茶室)事敌,我们怎可以不加严历批评呢!
  我郑重地说,周作人是“蔡邕”,不是“陶潜”;国法具在,应当付之典刑!
  1940年11月13日
或许您还会喜欢:
深宅活寡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7
摘要:许开祯的长篇小说《深宅活寡》讲述了在大西北荒原上一个叫菜子沟下河院中发生的家族兴衰的故事。菜子沟下河院是片具有百年历史的老院。现时的东家庄地的父亲庄仁礼为了独占财产,假土匪麻五之手“挑”了二弟、三弟,从此这个大院里奇事怪事屡见不鲜,血光之灾不断。小说的故事开始于庄地的独子命旺命悬一线,听了后山半仙刘瞎子神神乎乎的几句话,决定让十五岁的命旺娶后山舅舅、中医刘松柏的二十二岁妥儿灯芯进院“冲喜”。 [点击阅读]
暗算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5
摘要:第1节:序曲序曲听风者看风者捕风者原谅我,不能在此津津乐道地向你们复述所有具体的细节。我们的时间不多。尽管如此,我还要说,"复述"本来就是我所有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是它们的高xdx潮。没有复述的活动是无从着落的,复述就是复活。 [点击阅读]
沙僧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11
摘要:3月3日其实我和大师兄,二师兄早已破了荤戒。我们经常背着师傅一起去化斋。在路上,我们捉到个兔子、野鸡什么的就马上烤来吃,可解馋了!然后再化点儿斋饭带回去给师傅吃。想想师傅没得荤腥吃着实怪可怜的。于是,我们三个决定今天把兔子肉打碎拌在饭里,让师傅也吃点儿好的。我们端着混着肉的饭回来后却遍寻不到师傅,这可把大家急坏了!最后在一个小山洞里终于发现了师傅。 [点击阅读]
蒲柳人家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7
摘要:七月天,中伏大晌午,爇得像天上下火。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的立柱上,系的是挂贼扣儿。那一年是一九三六年。何满子六岁,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连眼珠都比立夏之前乌黑。奶奶叫东隔壁的望日莲姑姑给何满子做了一条大红兜肚,兜肚上还用五彩细线绣了一大堆花草。 [点击阅读]
1980年代的爱情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7
摘要:编者按:经出版方授权,本网刊载野夫先生新著《1980年代的爱情》部分精彩章节,以飨读者。0.在一个类似京城的城市,午后的茶艺馆萧条而寂寥。我坐在窗前懒洋洋的阳光下,对座的阴影中坐着一个女人--她像是我的情人或者女友,抑或其他接近暧昧的关系。她的面庞隐居在日光背后,只有性感的声音翻越了那些窗棂构成的光柱,散漫地抚摸着我的耳朵。 [点击阅读]
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作者:佚名
章节:61 人气:2
摘要:内容概要:2012年,和于丹一起,重温最美古诗词,回归自在大人生。从解读儒家经典《论语》到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最源远流长、普及率最高的古诗词,于丹回归古典文学专业,17年大学授课精髓,厚积薄发,让传统文化的精髓进一步走近大众、走近当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点击阅读]
王跃文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5
摘要:刘茁松身居湖南的王跃文在文坛一跃而起,使我想起鲁迅“文坛无须悲观”的预言。多年前我也曾在刊物做当代文学编辑,编着编着,就有点像鲁迅看当年的“城头变换大王旗”似的,渐渐地有点“颓唐起来”了。近年来有缘埋头一项等身的古籍整理,与当代文学可说是分道扬镳啦。因此,当我在书店发现与我工作地仅一湘之隔的王跃文在长江黄河两河之隔的北京出了长篇小说《国画》,并且已在全国各地形成洛阳纸贵之势,我是惊讶惊叹又惊喜的。 [点击阅读]
万物生长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3
摘要:我在洗车酒吧遇见秋水,第一印象是他的眼睛亮得不寻常。洗车是我常去的酒吧之一。洗车在工人体育场东门靠南一点,原来真的是一个洗车的地方。等着洗车的人想坐坐,喝点什么,聊聊,后来就有了洗车酒吧。如果从工体东路过去,要上座桥,过一条水渠,穿一片柏树林子,挺深的。酒吧用红砖和原木搭在原来洗车房的旁边,洗车房现在还接洗车的活。 [点击阅读]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
作者:余华
章节:33 人气:2
摘要:一、中文版自序这本书表达了作者对长度的迷恋,一条道路、一条河流、一条雨后的彩虹、一个绵延不绝的回忆、一首有始无终的民歌、一个人的一生。这一切尤如盘起来的一捆绳子,被叙述慢慢拉出去,拉到了路的尽头。在这里,作者有时候会无所事事。因为他从一开始就发现虚构的人物同样有自己的声音,他认为应该尊重这些声音,让它们自己去风中寻找答案。 [点击阅读]
夏日落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4
摘要:羊年十一月初,步兵三连孕生一样大案:先是枪丢了一枝,其后,兵又死了一个。枪是新枪,铁柄全自动;兵是新兵,下士军衔,籍系郑州二七区,父为小学教师,母是环卫工人。事情乒然发生,震炸兵营。一时间,满地沸扬,草木皆惊,营连空气稀薄,整座营房都相随着案情颤动。事发时候,连长赵林和指导员高保新正在操场交心,其时正值夏末,黄昏网着世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