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质数的孤独 - 质数的孤独阅读——在水中沉浮(一九九八年)(5)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过他们身边时,又低着头朝阿黛莱微笑了一下,而马蒂亚此时已经在自己的房间里等她了。
  “要关门吗?”爱丽丝一进屋就指着房门问道。她的勇气已不像来时那么足了。
  “嗯。”
  马蒂亚坐在床上,双手交叉放在膝头。爱丽丝环视了一下这个小房间,这里摆放的所有物品都像是从未被人碰过的一样,就像商店橱窗里经过精心设计与计算的陈列品。这里没有一样没用的东西,没挂一张照片,也没保留一件童年时至爱的玩具,这儿的空气里没有家常的气味,也没有年轻人房间里那种应有的热情。爱丽丝的体内和头脑里一片混乱,她感到自己与这个房间格格不入。
  “你的房间很漂亮。”爱丽丝说,但她根本没过脑子。
  “谢谢。”马蒂亚回答道。
  在他们两人的头上浮现出一个巨大的对话框,里面写满了他们要说的话,但他们都竭力回避,双目低垂。
  爱丽丝用后背贴着衣柜往下滑,最后坐在了地上,用那条健全的腿抵着胸口。她勉强笑了一下。
  “当大学毕业生的心情好吗?”

  马蒂亚耸耸肩,略微笑了一下。
  “和以前没什么两样。”
  “你一点也没觉得高兴吗?”
  “好像没有。”
  一声充满温情的“嗯”从爱丽丝紧闭的嘴唇中透了出来,她觉得他们之间的那种尴尬虽然毫无意义,但毕竟存在,而且还那么坚固和无法动摇。
  “近来你遇到什么事了吧?”她说。
  “是的。”
  爱丽丝心想是该就此打住,还是继续问下去。 她选择了后者,但嘴里没有一点口水。
  “又是件好事吧?”
  马蒂亚把腿缩了回来。
  “说到点子上了,”他想。
  “老实说是件好事。”他说。
  他非常清楚现在自己该怎么做。他应该站起身走过去,坐在她的身边。他应该微笑着注视着她的眼睛,吻她。所有这一切都是机械的,只是一连串再平常不过的数学向量,只要把自己的嘴唇贴到她的嘴唇上就行了。即便马蒂亚此刻并不想这样做,也同样能够做到,而且完全有把握让动作准确无误。
  他试着站起身,但不知怎地,床垫却把他粘在那里,就像是一片泥泞的沼泽。

  爱丽丝再一次做了他想做的事。
  “我能坐过去吗?”她问马蒂亚。
  马蒂亚点点头。虽然没必要,可他还是往旁边挪了挪。
  爱丽丝双手撑着站了起来。
  床上,马蒂亚空出来的那个地方,放着一张纸,上面打着字,纸像手风琴那样迭成三折。爱丽丝拿起纸,本想将它挪到一边,却无意中注意到了上面的英文。
  “这是什么?”她问。
  “我今天收到的,是一所大学的信。”
  爱丽丝看着那座城市的名字,那是用黑体字写在信的左上角,那些字在她眼睛里变得模糊不清。
  “信上说什么?”
  “他们给了我一份奖学金。”
  爱丽丝感到一阵眩晕,惊惶使她的脸色一下变得煞白。
  “哇!”她掩饰着自己的心情,“多长时间?”
  “四年。”
  爱丽丝咽了一口唾沫。她仍站在那里。
  “那你去吗?”她小声问。
  “我还不知道,”马蒂亚说,好像在表示歉意,“你说呢?”

  爱丽丝陷入沉默,手里拿着那张纸,目光迷失在墙壁的某一点上。
  “你说呢?”马蒂亚再次问道,就像爱丽丝真的没听见一样。
  “我说什么?”爱丽丝的声音突然严厉起来,差点把马蒂亚吓得跳起来。不知为什么,她想起了医院里已经停药的母亲。她面无表情地看着那张纸,很想把它撕掉。
  然而,她又把信放回了床上,放在她本想坐下的地方。
  “这应该对我的事业很重要。”马蒂亚辩解说。
  爱丽丝严肃地点了点头,下巴前伸,嘴里就像是含了一个高尔夫球。
  “好!现在你还等什么呢?去吧。反正这里没什么让你牵挂的了,我觉得。”爱丽丝咬着牙说。
  马蒂亚感到自己的颈动脉充满血液,他简直要哭了。 “可我一旦走了,”他迫不及待地说,声音有些颤抖,“你会 ”他欲言又止。
  “我?”爱丽丝俯视着他,就像在看床罩上的一片污渍。“未来这四年我想会大不相同的,”她说,“我二十三岁了,妈妈快要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天路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约翰.本仁写过一部自传,书名为《丰盛的恩典》,讲述神对罪人的恩典。约翰.本仁1628年生于英国,他的家乡靠近裴德福郡。他的父亲是一个补锅匠(这种职业早已被淘汰),专营焊接和修补锅碗瓢盆以及其他金属制品。在17世纪中叶,补锅匠奔走于各个乡村之间,挨家挨户地兜揽生意。如果有人要修理东西,他们就在顾主家中作活,完工以后顾主当场付钱。按当时的社会标准,这是一份相当卑贱的职业。 [点击阅读]
失落的秘符
作者:佚名
章节:135 人气:2
摘要:圣殿堂晚上8:33秘密就是怎样死。自鸿蒙之初,怎样死一直是个秘密。三十四岁的宣誓者低头凝视着掌中的人头骷髅。这骷髅是空的,像一只碗,里面盛满了血红色的酒。环绕四周的兄弟们都披挂着他们团体标志性的全套礼服:小羊皮围裙、饰带、白手套。他们的颈项上,礼仪场合佩戴的宝石闪烁发光,像阒无声息的幽灵之眼。他们共守一个秘密,宣誓互为兄弟。“时间已到。”一个声音低语道。 [点击阅读]
安德的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我用他的眼睛来观察,用他的耳朵来聆听,我告诉你他是独特的,至少他非常接近于我们要找的人。”“这话你已经对他的哥哥说过。”“由于某些原因,他哥哥已经被测试过不符合需要,但这和他的能力无关。”“他的姐姐也是这样,我很怀疑他会不会也是这样,他的性格太过柔弱,很容易屈服于别人的意愿。”“但不会是对他的敌人。”“那么我们怎么做?将他无时不刻的置于敌人之中?”“我们没有选择。”“我想你喜欢这孩子。 [点击阅读]
寂静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寂静的春天前言副总统阿尔·戈尔作为一位被选出来的政府官员,给《寂静的春天》作序有一种自卑的感觉,因为它是一座丰碑,它为思想的力量比政治家的力量更强大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据。1962年,当《寂静的春天)第一次出版时,公众政策中还没有“环境”这一款项。在一些城市,尤其是洛杉矶,烟雾已经成为一些事件的起因,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还没有对公众的健康构成太大的威胁。 [点击阅读]
尼罗河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01“林娜·黎吉薇”“这就是她!”三冠地主波纳比先生说道。他以肘轻轻触了同伴一下。两人同时睁大圆眼,微张嘴唇,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辆巨型的猩红色罗斯·罗伊司恰恰停在当地邮局的正门口。车里跳出一位少女,她没有戴帽,身着一件式样简单大方的罩袍;发色金黄,个性坦率而专断;是美而敦—下渥德地区罕见的俏丽女郎。迈着快捷而令人生畏的步伐,她走进邮局。“这就是她!”波纳比先生又说了一遍。 [点击阅读]
廊桥遗梦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廊桥遗梦》向我们描述了一段柏拉图式的经典爱情,再现了一段真挚的情感纠葛,是一部社会化和本地化思维很强的力作,《廊桥遗梦》之所以让人震惊,大概是它提出了爱情的本质问题之一——人们对于性爱的态度。 [点击阅读]
彗星来临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决定亲自写《彗星来临》这个故事,充其量只是反映我自己的生活,以及与我关系密切的一两个人的生活。其主要目的不过是为了自娱。很久以前,当我还是一个贫苦的青年时,我就想写一本书。默默无闻地写点什么及梦想有一天成为一名作家常常是我从不幸中解放出来的一种方法。我怀着羡慕和交流情感的心情阅读于幸福之中,这样做仍可以使人得到休闲,获得机会,并且部分地实现那些本来没有希望实现的梦想。 [点击阅读]
彼得·卡门青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生命之初有神话。一如伟大的神曾经在印度人、希腊人和日耳曼人的心灵中进行创作并寻求表现那样,他如今又日复一日地在每个儿童的心灵中进行创作。那时候,我家乡的高山、湖泊、溪流都叫些什么名字,我还一无所知。但是,我看到了红日之下平湖似镜,碧绿的湖面交织着丝丝银光,环抱着湖泊的崇山峻岭层层迭迭,高远处的山缝间是白雪皑皑的凹口和细小的瀑布,山脚下是倾斜的、稀疏的草场, [点击阅读]
德伯家的苔丝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五月下旬的一个傍晚,一位为编写新郡志而正在考察这一带居民谱系的牧师告诉约翰·德伯:他是该地古老的武士世家德伯氏的后裔。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使这个贫穷的乡村小贩乐得手舞足蹈,他异想天开地要17岁的大女儿苔丝到附近一个有钱的德伯老太那里去认“本家”,幻想借此摆脱经济上的困境。 [点击阅读]
悲剧的诞生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2004年3月尼采美学文选//尼采美学文选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尼采(1844-190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他的美学是一种广义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他自己曾谈到,传统的美学只是接受者的美学,而他要建立给予者即艺术家的美学。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