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质数的孤独 - 《质数的孤独》电子书——阿基米德定律(一九八四年)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当这对双胞胎兄妹还很小的时候,妹妹米凯拉就经常闯祸,比如让自己和学步车一起摔下楼梯,或是把一粒豌豆塞进鼻孔,然后不得不被带到急诊室,让大夫用一种专门的镊子把豌豆夹出来。他们的父亲总是跑到早一步出生的马蒂亚身边对他说,妈妈的子宫太小了,简直装不下他们两个。
  “天晓得你们在妈妈肚子里是怎么淘气的,”父亲说,“我知道,你肯定是使劲踢了你妹妹几脚,才对她造成了某些严重的伤害。”
  说罢,父亲笑了,即使没有什么可笑的地方。他把米凯拉举到半空,然后把她稚嫩的脸蛋贴在了自己的络腮胡子上。
  马蒂亚从下面看着这一幕,也跟着笑,任由爸爸的一番话渗透到他的心里,但他并没有真正地理解。他让这番话沉淀在胃的深处,形成一层又厚又黏的东西,就像那些陈年葡萄酒所产生的沉淀物一样。
  当米凯拉二十七个月大的时候,爸爸的大笑一下变成了勉强的微笑,因为她连一个完整的词都说不出来,即便像“妈妈”、“巴巴”、“觉觉”、“汪汪”这样的词。她发出的那些断断续续的咿呀声彷佛是从一个孤寂而又荒凉的地方传来的,每次爸爸听了都会不寒而栗。
  米凯拉五岁半的时候,一位戴着厚眼镜的儿童口语专家在她面前放了一个用三合板做的立方体,立方体上面挖了四种不同形状的洞,有星形、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还有一些与这些洞形状一致的彩色积木,以放入相应的洞里。

  米凯拉惊讶地看着这个东西。
  “星星放在哪儿呢,米凯拉?”口语专家问道。
  米凯拉低头看着这件玩具,却什么也没碰。女医生把星星放在了她的手里。
  “这个东西要放在哪儿呢,米凯拉?”她问道。
  米凯拉东张西望,不知该看哪里。接着她把那个黄|色五角星的一个角塞进了嘴里,开始咬了起来。儿童口语专家把她的手从嘴边拉了下来,第三次重复了那个问题。
  “天啊!米凯拉,照医生的话去做!”父亲高声吼道,他再也无法安静地坐在那个大家要求他坐的地方。
  “巴洛西诺先生,拜托您。”女医生温和地说,“要让孩子有自己的时间。”
  米凯拉利用了她自己的时间,足足有一分钟。然后她痛苦地呻吟了一声,这一声既可能是出于高兴,又可能是出于绝望,随即她坚定地把星星放在了正方形的洞里。
  直到小学三年级,这对双胞胎还没有收到过班上任何同学的邀请,去参加他们的生日聚会。妈妈对此已有察觉,早打算为这对双胞胎举办一个生日聚会,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在餐桌上,巴洛西诺先生否决了这个提议,他说:“看在上帝的分上,阿黛莱,现在这样已经够让人头疼了!”马蒂亚长舒了一口气,而米凯拉已经是第十次弄掉她的叉子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提起这件事。

  后来,在一月的一个早上,里卡尔多?佩洛蒂,一个满头红发、嘴唇厚得像狒狒的男孩来到马蒂亚的座位前。
  “嘿,我妈妈说你也可以来参加我的生日聚会。”他眼睛望着黑板,一口气说完。
  “还有她。”他指指米凯拉,又补充了一句。米凯拉正细心地把她的桌面当作床单一样抚平。
  马蒂亚的脸因激动而变得麻木。他连忙道谢,但里卡尔多却已经如释重负般地走开了。
  双胞胎的妈妈马上进入了兴奋状态,带着他们两个去贝纳通买新衣服。他们一连转了三家玩具店,但每一次阿黛莱都不是十分满意。
  “里卡尔多有什么爱好?这个他会喜欢吗?”她一边掂着一盒一千五百片的拼图,一边问马蒂亚。
  “我怎么知道?”儿子回答她说。
  “他毕竟是你的朋友啊!你应该很清楚他喜欢什么样的玩具。”
  马蒂亚并不认为里卡尔多是他的朋友,但这件事他无法向母亲解释清楚。他只是耸了耸肩。
  最后,阿黛莱决定买一个乐高牌的宇宙飞船,那是玩具部里包装最大、也最贵的玩具。
  “妈妈,这个太大了啦!”儿子反对道。
  “胡说!你们是两个人,你们不想在朋友面前没面子吧。”

  马蒂亚非常清楚,不管有没有乐高,他们都会没有面子。只要和米凯拉在一起,就不可能有面子。他也非常清楚,里卡尔多邀请他们去参加生日聚会,只是因为他父母要求他这么做。到时候米凯拉一定会一直缠着他,还会把橙汁打翻,洒在身上,然后开始小声地哭泣,就像平常她累的时候那样。
  “妈妈,”他犹豫地开口说。
  阿黛莱正在手袋里找钱包。
  “啊?”
  马蒂亚吸了一口气。
  “米凯拉非要参加生日聚会不可吗?”
  阿黛莱猛然停住手,直勾勾地盯着儿子的眼睛。马蒂亚的脸颊滚烫,准备着要挨一记耳光,但结果却没有挨上。
  “她当然要去。”母亲只说了这么一句,问题就算解决了。
  他们可以自己去里卡尔多家,只要走上十分钟的路。三点刚到,阿黛莱就把这对双胞胎推出了家门。
  “快点,否则就迟到了。记住要谢谢人家的父母。”阿黛莱嘱咐道。
  在去里卡尔多家的路上,马蒂亚的思绪被乐高积木模块发出的沙沙声所覆盖,这些模块在盒子里摇来晃去,就像一股小小的海潮,撞击着纸盒的四壁,一会儿撞到盒盖,一会儿又撞到盒底。在他背后几米远的地方,米凯拉跌跌撞撞地迈着步子,双脚趟着粘在柏油路面上的烂树叶,空气凝滞而寒冷。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夜半撞车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1在我即将步入成年那遥远的日子里,一天深夜,我穿过方尖碑广场,向协和广场走去,这时,一辆轿车突然从黑暗中冒了出来。起先,我以为它只是与我擦身而过,而后,我感觉从踝骨到膝盖有一阵剧烈的疼痛。我跌倒在人行道上。不过,我还是能够重新站起身来。在一阵玻璃的碎裂声中,这辆轿车已经一个急拐弯,撞在广场拱廊的一根柱子上。车门打开了,一名女子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拱廊下,站在大饭店门口的一个人把我们带进大厅。 [点击阅读]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点击阅读]
女人十日谈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十位年轻的女人,为活跃无聊的产房生活,十天内讲述了!”00个亲身经历的故事:初恋、引诱、遗弃、强||奸、复仇、婚外情的荒唐、性*生活的尴尬……在妙趣横生兼带苦涩酸楚的故事背后,则是前苏联社会的fu败、男人灵魂的丑陋、妇女处境的悲惨,以及她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烈渴望和执着追求……这便是《女人十日谈》向读者展示的画面及其底蕴。 [点击阅读]
布登勃洛克一家
作者:佚名
章节:98 人气:2
摘要:(上)在!”9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期德国北部的商业城市吕贝克。这一家人的老一代祖父老约翰·布登洛克,年轻的时候正值反对拿破仑的战争,靠为普鲁士军队供应粮食发了财。他建立了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此外,他还拥有许多粮栈、轮船和地产,儿子小约翰又获得了尼德兰政府赠予的参议员荣誉头衔,因而他和他的一家在吕贝克享有很高的声望。这一家人最近在孟街买下了一所大邸宅,布置得既富丽又典雅。 [点击阅读]
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在纽约第三刑事法庭坐着等待开庭,等待对曾经严重地伤害了他的女儿并企图侮辱他的女儿的罪犯实行法律制裁。法官面容阴森可怕,卷起黑法衣的袖子,像是要对在法官席前面站着的两个年轻人加以严惩似的。他的表情在威严傲睨中显出了冷酷,但是,在这一切表面现象的下面,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却感觉到法庭是在故弄玄虚,然而他还不理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们的行为同那些最堕落腐化的分子相似,”法官厉声地说。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1:暮色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序幕我从未多想我将如何死去,虽然在过去的几个月我有足够的理由去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即使我有想过,也从未想到死亡将如此地降临。我屏息静气地望着房间的另一头,远远地凝视着猎人那深邃的眼眸,而他则以愉快的目光回应我。这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死法,死在别人——我钟爱的人的家里。甚至可以说轰轰烈烈。这应该算是死得其所。我知道如果我没有来福克斯的话,此刻也就不必面对死亡。但是,尽管我害怕,也不会后悔当初的决定。 [点击阅读]
杰罗德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十月的微风在屋子的周围吹拂着,杰西听到后门不时地嘭嘭作响。秋天里门框总会膨胀,必须猛地一拉才能关上。这次,他们把这给忘了。她想,在他们沉醉于爱河之前,得让杰罗德回去关上门,不然的话,嘭嘭的撞门声会让她发疯的。接着她又想,考虑到眼下的情景,那会多么荒唐,会整个儿破坏情绪的。什么情绪呢?这可是个好问题。 [点击阅读]
死光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中华读书报记者施诺一位当年出版斯蒂芬·金小说的编辑曾预言:“过不了多久,斯蒂芬·金在中国就会像在美国一样普及。”中国出版商认为这位给美国出版商带来巨额利润的畅销书作者也会给中国出版社带来利润,全国有5家出版社先后推出斯蒂芬·金,盗版书商也蜂拥而至,制作粗糙的盗版书在市场迅速露面。然而,令出版商失望的是,斯蒂芬·金并没有给中国出版商带来惊喜。它的销售业绩并不理想,没有出现预想中热卖的高xdx潮。 [点击阅读]
狗年月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你讲。不,您讲!要不,就由你讲吧。也许该由演员开始?难道该由稻草人,由所有这些稀里糊涂的稻草人开始?要不,就是我们想等着,等到这八颗行星在宝瓶座中聚集在一块儿?请您开始吧!当时,到底还是您的狗叫了。可是在我的狗叫之前,您的狗已经叫了,而且是狗咬狗。 [点击阅读]
董贝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我敢于大胆地相信,正确地观察人们的性格是一种罕见的才能(或习惯)。根据我的经验,我甚至发现,即使是正确地观察人们的面孔也决不是人们普遍都具有的才能(或习惯)。人们在判断中,两个极为寻常发生的错误就是把羞怯与自大混同——这确实是个很寻常的错误——,以及不了解固执的性格是在与它自身永远不断的斗争中存在的;这两种错误我想都是由于缺乏前一种才能(或习惯)所产生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