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这书能让你戒烟 - 第37章 你并不需要替代品!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37章 你并不需要替代品!
  不要使用任何戒烟替代品,包括口香糖、糖果、薄荷、非烟草型香烟、药物等。替代品只会让戒烟变得更难。如果你在戒断期间使用替代品,只会延长戒断症状,让你更加痛苦。使用替代品时,你其实是在自我暗示:"我需要吸烟,或是用别的方法填补空虚。"这就好比对抢劫犯的要求或是小孩子的撒娇投降,只会让对方更进一步。替代品并不能缓解戒断反应,因为你的身体渴望的是尼古丁,不是食物。记住:
  1、没有任何替代品能取代尼古丁。 2、你并不需要尼古丁。尼古丁不是食物,而是毒品。只有吸烟者才会遭受戒断症状的折磨,非吸烟者不会。戒断症状只是尼古丁的又一条罪状,是毒虫临死前的绝望反扑。
  记住:空虚感是吸烟导致的,无法通过吸烟来填补。只有意识到你并不需要吸烟,也不需要用任何东西代替吸烟,你才能重获自由。
  特别注意,绝对不要使用任何含有尼古丁的替代品,如尼古丁口香糖、贴剂、喷剂等。的确,少数戒烟者使用过这些替代品,最后也取得了成功。但是替代品并没有给他们任何帮助,他们只不过是克服了更多的阻力----替代品导致的阻力。很不幸,许多医生仍然建议戒烟者使用尼古丁替代法。
  "我并没有'放弃'吸烟,只是'成为'了一名非吸烟者....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我恨不得能与全世界分享"----大卫·欧
  这一点并不奇怪,因为如果你不理解烟瘾的真正机制,就会觉得尼古丁替代法非常符合逻辑。按照那些医生的理论,戒烟过程中,你的主要任务有两个:

  1、改掉吸烟的习惯。 2、忍受生理上的戒断反应。
  如果你正面临两大强敌,那么最好不要与之同时交战,而应各个击破。这就是尼古丁替代法的理论基础。按照这样的逻辑,你所应该做的就是改掉吸烟的习惯,同时用尼古丁替代品抵消戒断症状。等到习惯改掉之后,你再逐渐减少尼古丁的摄入,最终彻底摆脱毒瘾。
  尽管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是这样的逻辑是建立在错误基础之上的。吸烟是一种毒瘾,不是一种习惯;生理上的尼古丁戒断症状非常轻微,几乎感觉不到。戒烟主要并不是克服生理上的毒瘾,而是摆脱心理上的依赖。你必须尽快杀死身体里的小毒虫,以及潜意识里的大毒虫。替代法不仅会让小毒虫活得更久,而且对大毒虫完全没有制约作用。
  轻松戒烟法的原理是:先杀死大毒虫(摆脱洗脑的影响),再熄灭最后一支烟,饿死小毒虫(让尼古丁毒瘾自行消散)。一旦大毒虫已死,即使小毒虫还在茍延残喘,也不会造成什么危害。
  试想一下,假如你给吸毒者提供毒品,能不能帮他们摆脱毒瘾?某位医学界权威人士甚至在电视上说,一些吸烟者对尼古丁的信赖性已经非常严重,假如他们戒烟的话,必须终生使用尼古丁替代品。身为专业人士,他怎么能对最浅显的事实视而不见,把尼古丁这种毒品与食物、水和氧气等同起来?

  有的戒烟者在戒烟之后,发现自己对尼古丁口香糖上了瘾。有的戒烟者不仅没能戒烟,而且又染上了"口香糖瘾"。不要因为尼古丁口香糖味道糟糕就放松警惕----第一支烟也是这样的。
  所有替代品的作用都是一样的。吸烟者都会产生这样的心理:"现在我不能抽烟了,只能用口香糖、糖果、薄荷...来填补空虚。"尽管尼古丁戒断反应与饥饿感很像,但绝不是同一回事,食物对戒断反应完全没有缓解作用。事实上,你越是嚼口香糖,就越会觉得想要吸烟。
  替代品最大的害处在于,它们会导致最主要的问题----洗脑作用----变得更加难以解决。"我需要用替代品代替吸烟"的想法,其实是在暗示你自己:"我需要吸烟,戒烟是一种牺牲。"不要用替代品掩盖根本问题。大量吃糖或者嚼口香糖,同样算不上是享受,你只会变得肥胖不堪,而且最终还是会向烟瘾投降。
  轻度吸烟者认为,偶尔抽一支烟是对自己的奖励,戒烟则是剥夺了这种奖励。只在休息时间吸烟的办公室职员,工作时不允许吸烟的工人、教师和医生等,都会产生这种想法。有人甚至会说:"假如不能吸烟的话,我宁愿放弃休息时间。"这其实说明,他们休息并不是为了放松,而是因为实在受不了烟瘾的折磨。记住,吸烟绝对不是什么奖励。吸烟就好比先故意穿上小鞋再脱下来,"享受"暂时缓解痛苦的感觉。所以,你不妨采用这样的替代方法:工作时故意穿小一号的鞋,而且绝不允许脱下来,直到休息时间为止。你同样会觉得非常轻松,非常满足,就像吸烟的"享受"一样。或许你觉得这样很愚蠢。没错,的确很愚蠢----吸烟也是同样愚蠢,身为吸烟者时,你可能意识不到。戒烟后你会发现,你原本就不需要这样的"奖励"。仍然困在烟瘾陷阱里无法自拔的人,只会让你充满同情。

  不要自欺欺人。认为戒烟是一种奖励,你需要用替代品代替这种奖励,只会让你的戒烟努力最终失败。如果你真的需要休息,那么只有在戒烟之后,你才能真正享受休息时间的宁静。
  记住,你并不需要替代品。在戒断期,你可以把心理上的空虚感当作自我激励,因为这意味着你的身体正在康复,因吸烟积累的毒素正在逐渐消散。你再也用不着依赖吸烟,再也用不着忍受烟瘾的奴役。
  戒烟会让你的胃口有所恢复,如果你因为食量增加导致体重略有上升,请不要担心,这是正常的反应。经历过"启示性的一刻"(下文将会详细描述)之后,你会意识到,积极的心态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包括体重问题。不过,绝不要在非用餐时间到处寻找零食,不然你不仅会变得肥胖不堪,而且戒烟过程也会更痛苦。零食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拖延问题的解决。
或许您还会喜欢:
愿者请上钩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楼雨晴《愿者请上钩》童话的最初“呜……鼓咕、鼓咕……”自从小小爬虫类进化为灵长类,逐渐懂廉耻后,这样的画面三天两头就得上演一回。“你给我站住,臭小鬼!”下一秒,大脚丫踏入门槛,小毛球也同时扑进敞开的柔软胸怀——安全达阵,精准零误差。“呀。 [点击阅读]
憨夫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第1章(1)盛夏里,燠热暑气逼人,忙了一整日,金乌仍迟迟不肯西坠。陆想云一进了村子,便放慢步调走在田间小路上,与擦身而过的邻里亲友打招呼,这自幼生长的一草一木、每一张脸孔,都让她熟悉、并且喜爱。回到家,心也就踏实了。过了这道木桥,再拐个弯,那放眼望去的一片果园,养大了她家三姊妹,不远处高挂的“陆”府门匾,就是她的家。眼看木桥在望,前方蹲了个人,既不过桥也不离开,就蹲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点击阅读]
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2008年4月15日,北京饭店。我加盟新华都集团的新闻发布会。两百多家媒体齐聚一堂,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手捧聘书,我此前任职的盛大也派代表出席祝贺。熟悉的红地毯,熟悉的闪光灯,熟悉的媒体朋友的面孔。在此前的职业生涯中,我代表所服务的公司经历了无数次大小发布会。 [点击阅读]
把时间当作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终究有一天,我意识到了时间的珍贵。瞬间就已经像绝大多数人那样平添了无数的烦恼。书店里总是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时间管理”书籍,多半于事无补--至少这是我自己的经验。读过许多这方面的书,尝试过许多办法,然而我依然每天疲于奔命。面对时间无情的流逝,我还是束手无策--跟绝大多数人一样。 [点击阅读]
拖延心理学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编辑手记拿起武器,向拖延宣战在阅读本书之前,也许你会认为,拖延是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的小毛病,有些人会对这总也改不掉的习惯抱有些许懊恼,有些人会为在最后一秒钟的灵感迸发沾沾自喜,而这似乎都是生活的常态。但是,当你愿意去深入了解这一行为的时候,你会在网上发现很多因拖延而痛苦不堪的网友们。 [点击阅读]
攻心话术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第1章化弱为强:换来主动性a:“你是80后吧?”b:“是。”a:“老家是山东的?”b:“是。”a:“是本科毕业吧?”b:“是。”a:“你工作挺顺利吧?”b:“是。 [点击阅读]
无往而不胜的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啪!”一本新出炉的仁德学院校报狠狠摔在明晓溪的课桌上!正在整理期末考试卷子的明晓溪双手险险被砸到,她诧异地抬头,看到的只是一个狂怒而去的女生背影。是她们班的吗?好象从来没见过呀,难道她专门跑来向自己投掷暗器?小泉凉凉叹息,抓过校报:“姐妹啊,你现在是全民的公敌。”“咦?……”明晓溪觉得她语气不善,似有后话。“知道那个女生来做什么吗?”小泉的声音从校报里飘出。 [点击阅读]
明若晓溪番外篇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二年丙班的教室,已经是上午的第四节课。明晓溪边听课做笔记,边感觉身上阵阵寒意,两道愤怒的目光瞪得她胳膊上的寒毛都竖起来了。“再瞪我,就变金鱼眼了啊。”小泉也真奇怪,瞪了一上午,眼睛都不会酸吗。“你这个无情无义的女人!”恶狠狠的声音从小泉的牙齿间磨出来。“我哪里无情无义了。”恶狠狠瞪回去。 [点击阅读]
最后的守护者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艾泽拉斯双月中较大的那一个,今晚首先升起,现在,她正圆圆地挂在夜空,用那银白色的月光照亮着群星。在这片柔和的月光之下,装点着赤脊山脉的群峰。白天,日光给这些山峰抹上粉红的光晕,而到了晚上,他们又变成高大、孤傲的幽灵。山脉的西边山脚下,便是那艾尔文森林,被橡树和缎木所覆盖,从丘陵地带一直延伸到海边。东边,则是广阔的黑色沼泽。一片布满溪流和河道的沼泽山地。那里到处是荒废的居所和潜藏着的危险。 [点击阅读]
木偶奇遇记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作者风采:科洛迪,原名卡尔洛?洛伦齐尼,1826年11月24日出生在意大利托斯坎纳地区一个叫科洛迪的小镇。他的笔名便是由这个小镇的名称而来。科洛迪精通法文,曾翻译过法国贝罗的童话,为广大小读者所喜爱。科洛迪一生中,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随笔、评论,然而最著名的要数他写给孩子们看的童话故事,这些童话想像力丰富,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为他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