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哲理散文(外国卷) - 哨 子(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本杰明·富兰克林我亲爱的朋友,尊函两封,周三一封、周六一封,均已收悉。转眼之间周三倏然又至。今日不奢望收到新的来信,因为我还未复前信。我尽管懒散,不勤写信,可是假若不回信,又唯恐再也收不到你沁人心脾的来函, 这个念头迫使我提起笔来。B先生好意捎信于我,他拟明日登府拜访你,而不是今天晚上前去做客。我一边想着与你愉快的交往,一边坐在桌前,将整个晚上的时光用于想念你,给你写回信,并再三阅读你的来信。我陶醉于你对天堂的描述,钦羡你去那里生活的打算,并赞同你的大部分结论,即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尽可能从这个世界中汲取所有的善。依我之见,倘若我们小心谨慎不为哨子付出太大的代价,我们将有可能从这个 世界汲取更多的善,忍受更少的恶。因为在我看来,我们所遇见的郁郁寡欢之人当中,大多数是由于对这一告诫漫不经心才遭此噩运的。你也许会问,我讲的是什么意思?你爱听故事,那么我就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请别见怪。那时我才七岁。一个假日,几位朋友在我口袋里塞满了铜币。我急忙奔向一家儿童玩具商店。在路上我遇到一个小男孩,他手中有只哨子,哨音悠扬悦耳,我不禁对它着了迷。于是到了店里,我立马掏出所有的钱,买下一只这样的哨子。然后,回到家中,吹着哨子,到处乱窜,洋洋自得,全家人被我弄得不胜其烦。我的哥哥、姐姐、堂兄、堂姐、表兄、表姐知道了我做的交易后,告诉我其实我付了四倍的价钱买了这只哨子,提醒我原本剩下的钱可以买到哪些好东西,并尽情奚落我的愚不可及。我烦恼不堪,痛哭流涕,责难哨子带给我的懊恼大于带给我的乐趣。不过,这件事情的印象一直铭刻在我的脑海里,对我以后的生活大有教益。每当我受到诱惑,想去买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我便警醒自己“可别为哨子付出太大的代价啊!”于是钱就节省下来了。长大成人进入社会之后,我观察人们的所作所为,发现遇到过为数不少的人为哨子付出了太多的代价。当我目睹有人为了王室的垂青恩宠,不惜耗费时间去参加王宫聚会,为了跻身其间甚至牺牲自己的休憩、自由、美德,或许还有朋友,我便对自己说:“此人为哨子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啊!”当我见到有人为了沽名钓誉,不断投身政治喧嚣中,不务正业,终致一事无成,我便对自己说:“他为哨子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啊!”如果我知道吝啬为了积聚财富,不惜舍弃舒适的生活、助人的乐趣、同胞的尊敬,以及友情的快乐,我便对自己说:“可冷的家伙,你为哨子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当我遇见放浪形骸的人,为了纯粹肉体的快感,不惜抛弃令人称道的修身养性或挥霍自己的财产,在恣意纵欲中将自己弄得形销骨立、弱不禁风,我便对自己说:“你错了,你不是在寻欢作乐,你是在自寻痛苦;你为哨子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啊!”如果我看到有人酷爱虚荣的外表或华丽的服饰、气派的宅院、精美的家具、豪华的装饰,不顾自己的财力,不惜入不敷出,负债累累、高筑债台,最终身陷囹圄、了却残生,我会对自己说:“哎!他为哨子付出了太大、太大的代价啊!”当我看到一位相貌端庄、脾气可人的姑娘委身一个性情乖戾、人面兽心的男人,我便对自己说:“太可惜了,她为哨子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啊!”总而言之,我想人类的痛苦大多是由于对事物的价值作出了错误的估价,为哨子付出了太大的代价而酿成的。我还是应当对这些不幸的人们宽容一点,因为我明白尽管自恃有这种常识,但是这个世上仍有一些东西极具诱惑力,例如约翰王的苹果,令人庆幸的是它们无法购得,因为假如对它们进行拍卖的话,我很可能在竞买中轻而易举地葬送我自己,最终发现自己又一次为哨子付出了太大的代价。
或许您还会喜欢:
偶发空缺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0
摘要:6.11若发生如下三种情况之一,即认为偶发空缺出现:(1)地方议员未在规定时间内声明接受职位;(2)议会收到其辞职报告;(3)其死亡当天……——查尔斯·阿诺德-贝克《地方议会管理条例》,第七版星期天巴里·菲尔布拉泽不想出门吃晚饭。整个周末他都头痛欲裂,当地报纸约稿的截稿期马上就要到了,得拼命写完。 [点击阅读]
偷影子的人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有些人只拥吻影子,于是只拥有幸福的幻影。——莎士比亚爱情里最需要的,是想象力。每个人必须用尽全力和全部的想象力来形塑对方,并丝毫不向现实低头。那么,当双方的幻想相遇……就再也没有比这更美的景象了。——罗曼·加里(RomainGary)我害怕黑夜,害怕夜影中不请自来的形影,它们在帏幔的褶皱里、在卧室的壁纸上舞动,再随时间消散。但只要我一回忆童年,它们便会再度现身,可怕又充满威胁性。 [点击阅读]
傲慢与偏见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0
摘要:简·奥斯汀(Jane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生于英国汉普郡,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的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活泼风趣的文字著称。有6个兄弟和一个姐姐,家境尚可。她的父亲乔治·奥斯汀(GeorgeAusten,1731年—1805年)是一名牧师,母亲名卡桑德拉(1739年—1827年)。 [点击阅读]
儿子与情人
作者:佚名
章节:134 人气:0
摘要: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二十世纪杰出的英国小说家,被称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劳伦斯于1885年9月11日诞生在诺丁汉郡伊斯特伍德矿区一个矿工家庭。做矿工的父亲因贫困而粗暴、酗酒,与当过教师的母亲感情日渐冷淡。母亲对儿子的畸型的爱,使劳伦斯长期依赖母亲而难以形成独立的人格和健全的性爱能力。直到1910年11月,母亲病逝后,劳伦斯才挣扎着走出畸形母爱的怪圈。 [点击阅读]
元旦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她过去很坏……一向如此,他们常常在第五大道旅馆见面。”我母亲这么说,好像那一越轨的情景增加了她所提起的那对男女的罪过。她斜挎着眼镜,看着手里的编织活,声音厚重得嘶嘶作响,好像要烤焦她毫不倦怠的手指间编织的雪白童毯一样。(我母亲是一个典型的乐善好施的人,然而说出的话却尖酸刻薄,一点也不慈善。 [点击阅读]
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自从那次涉谷四叶大厦现场演唱会结束之后,已经过了三个月。在这几个月中,事件的余波依旧冲击着莉莉周。 [点击阅读]
其他诗集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印]戈斯这一时期②,诗人一开始便尝试一种新的样式——散文诗。虽然泰戈尔的大部分翻译作品都采用了散文诗这种形式,然而这些作品的孟加拉文原著,显然都是些出色的韵文。那么,诗人到底为什么动手写起了散文诗呢?人们自然会以为,采用散文诗写作与“散文”③《吉檀迦利》的成功(指英译本)有关,诗人自己也赞同这种观点(《再次集》导言)。 [点击阅读]
冒险史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一歇洛克-福尔摩斯始终称呼她为那位女人。我很少听见他提到她时用过别的称呼。在他的心目中,她才貌超群,其他女人无不黯然失色。这倒并不是说他对艾琳-艾德勒有什么近乎爱情的感情。因为对于他那强调理性、严谨刻板和令人钦佩、冷静沉着的头脑来说,一切情感,特别是爱情这种情感,都是格格不入的。我认为,他简直是世界上一架用于推理和观察的最完美无瑕的机器。但是作为情人,他却会把自己置于错误的地位。 [点击阅读]
冤家,一个爱情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第一章1赫尔曼·布罗德翻了个身,睁开一只眼睛。他睡得稀里糊涂,拿不准自己是在美国,在齐甫凯夫还是在德国难民营里。他甚至想象自己正躲在利普斯克的草料棚里。有时,这几处地方在他心里混在一起。他知道自己是在布鲁克林,可是他能听到纳粹分子的哈喝声。他们用刺刀乱捅,想把他吓出来,他拚命往草料棚深处钻。刺刀尖都碰到了他的脑袋。需要有个果断的动作才能完全清醒过来。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1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0
摘要:“既然野人①已经死了,”眼看周围的树林逐渐黯淡,盖瑞不禁催促,“咱们回头吧。”“死人吓着你了吗?”威玛·罗伊斯爵士带着轻浅的笑意问。盖瑞并未中激将之计,年过五十的他也算得上是个老人,这辈子看过太多贵族子弟来来去去。“死了就是死了,”他说,“咱们何必追寻死人。”“你能确定他们真死了?”罗伊斯轻声问,“证据何在?”“威尔看到了,”盖瑞道,“我相信他说的话。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