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哲理散文(外国卷) - 哨 子(1)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本杰明·富兰克林我亲爱的朋友,尊函两封,周三一封、周六一封,均已收悉。转眼之间周三倏然又至。今日不奢望收到新的来信,因为我还未复前信。我尽管懒散,不勤写信,可是假若不回信,又唯恐再也收不到你沁人心脾的来函, 这个念头迫使我提起笔来。B先生好意捎信于我,他拟明日登府拜访你,而不是今天晚上前去做客。我一边想着与你愉快的交往,一边坐在桌前,将整个晚上的时光用于想念你,给你写回信,并再三阅读你的来信。我陶醉于你对天堂的描述,钦羡你去那里生活的打算,并赞同你的大部分结论,即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尽可能从这个世界中汲取所有的善。依我之见,倘若我们小心谨慎不为哨子付出太大的代价,我们将有可能从这个 世界汲取更多的善,忍受更少的恶。因为在我看来,我们所遇见的郁郁寡欢之人当中,大多数是由于对这一告诫漫不经心才遭此噩运的。你也许会问,我讲的是什么意思?你爱听故事,那么我就讲一个我自己的故事,请别见怪。那时我才七岁。一个假日,几位朋友在我口袋里塞满了铜币。我急忙奔向一家儿童玩具商店。在路上我遇到一个小男孩,他手中有只哨子,哨音悠扬悦耳,我不禁对它着了迷。于是到了店里,我立马掏出所有的钱,买下一只这样的哨子。然后,回到家中,吹着哨子,到处乱窜,洋洋自得,全家人被我弄得不胜其烦。我的哥哥、姐姐、堂兄、堂姐、表兄、表姐知道了我做的交易后,告诉我其实我付了四倍的价钱买了这只哨子,提醒我原本剩下的钱可以买到哪些好东西,并尽情奚落我的愚不可及。我烦恼不堪,痛哭流涕,责难哨子带给我的懊恼大于带给我的乐趣。不过,这件事情的印象一直铭刻在我的脑海里,对我以后的生活大有教益。每当我受到诱惑,想去买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我便警醒自己“可别为哨子付出太大的代价啊!”于是钱就节省下来了。长大成人进入社会之后,我观察人们的所作所为,发现遇到过为数不少的人为哨子付出了太多的代价。当我目睹有人为了王室的垂青恩宠,不惜耗费时间去参加王宫聚会,为了跻身其间甚至牺牲自己的休憩、自由、美德,或许还有朋友,我便对自己说:“此人为哨子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啊!”当我见到有人为了沽名钓誉,不断投身政治喧嚣中,不务正业,终致一事无成,我便对自己说:“他为哨子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啊!”如果我知道吝啬为了积聚财富,不惜舍弃舒适的生活、助人的乐趣、同胞的尊敬,以及友情的快乐,我便对自己说:“可冷的家伙,你为哨子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当我遇见放浪形骸的人,为了纯粹肉体的快感,不惜抛弃令人称道的修身养性或挥霍自己的财产,在恣意纵欲中将自己弄得形销骨立、弱不禁风,我便对自己说:“你错了,你不是在寻欢作乐,你是在自寻痛苦;你为哨子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啊!”如果我看到有人酷爱虚荣的外表或华丽的服饰、气派的宅院、精美的家具、豪华的装饰,不顾自己的财力,不惜入不敷出,负债累累、高筑债台,最终身陷囹圄、了却残生,我会对自己说:“哎!他为哨子付出了太大、太大的代价啊!”当我看到一位相貌端庄、脾气可人的姑娘委身一个性情乖戾、人面兽心的男人,我便对自己说:“太可惜了,她为哨子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啊!”总而言之,我想人类的痛苦大多是由于对事物的价值作出了错误的估价,为哨子付出了太大的代价而酿成的。我还是应当对这些不幸的人们宽容一点,因为我明白尽管自恃有这种常识,但是这个世上仍有一些东西极具诱惑力,例如约翰王的苹果,令人庆幸的是它们无法购得,因为假如对它们进行拍卖的话,我很可能在竞买中轻而易举地葬送我自己,最终发现自己又一次为哨子付出了太大的代价。
或许您还会喜欢:
1973年的弹子球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喜欢听人讲陌生的地方,近乎病态地喜欢。有一段时间——10年前的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逢人就问自己生身故乡和成长期间住过的地方的事。那个时代似乎极端缺乏愿意听人讲话那一类型的人,所以无论哪一个都对我讲得十分投入。甚至有素不相识的人在哪里听说我这个嗜好而特意跑来一吐为快。他们简直像往枯井里扔石子一样向我说各种各样——委实各种各样——的事,说罢全都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点击阅读]
1Q84 BOOK2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nbs;《1Q84BOOK2(7月-9月)》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 [点击阅读]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阿里阿德理-奥列弗夫人在朋友朱迪思-巴特勒家作客。一天德雷克夫人家准备给村里的孩子们开个晚会,奥列弗夫人便跟朋友一道前去帮忙。德雷克夫人家热闹非凡.女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进进出出地搬着椅子、小桌子、花瓶什么的.还搬来许多老南瓜,有条不紊地放在选定的位置上。今天要举行的是万圣节前夜晚会,邀请了一群十至十七岁的孩子作客。 [点击阅读]
且听风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1“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这是大学时代偶然结识的一位作家对我说的活。但对其含义的真正理解——至少能用以自慰——则是在很久很久以后。的确,所谓十全十美的文章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每当我提笔写东西的时候,还是经常陷入绝望的情绪之中。因为我所能够写的范围实在过于狭小。譬如,我或许可以就大象本身写一点什么,但对象的驯化却不知何从写起。 [点击阅读]
中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泰戈尔短篇小说浅谈——黄志坤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obindranathTagore,1861.5.7——1941.8.7)是一位驰名世界的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给人们留下了50多部清新隽永的诗集,10余部脍炙人口的中、长篇小说,90多篇绚丽多采的短篇小说,40余个寓意深刻的剧本,以及大量的故事、散文、论著、游记、书简等著作。 [点击阅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那就戴顶金帽子,如果能打动她的心肠;如果你能跳得高,就为她也跳一跳,跳到她高呼:“情郎,戴金帽、跳得高的情郎,我一定得把你要!”托马斯-帕克-丹维里埃①——①这是作者的第一部小说《人间天堂》中的一个人物。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点击阅读]
侯爵夫人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一R侯爵夫人可不是才智横溢的,尽管文学作品里,凡是上年级的妇女无不被写成谈吐妙趣横生。她对样样事都无知透顶,涉足上流社会对她也于事无补。据说饱经世故的妇女所特有的吐属有致、洞察入微和分寸得当,她也一概没有。恰好相反,她冒冒失失,唐突莽撞,直肠直肚,有时甚至厚皮涎脸。对于一个享乐时代的侯爵夫人,我能有的种种设想,她都统统给破坏了。 [点击阅读]
修道院纪事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在王室名录上第五位叫唐·若奥的国王今天晚上要去妻子的卧室。唐娜·马丽娅·安娜·若泽珐来到这里已经两年有余,为的是给葡萄牙王室生下王子,但至今尚未怀孕。宫廷内外早已议论纷纷,说王后可能没有生育能力。但这仅限于关系亲密者之间的隐隐低语,以免隔墙有耳,遭到告发。要说过错在国王身上,那简直难以想象,这首先是因为,无生育能力不是男人们的病症,而是女人们的缺陷,所以女人被抛弃的事屡见不鲜。 [点击阅读]
假戏成真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接听电话的是波洛的能干秘书李蒙小姐。她把速记簿摆到一边去,拎起话筒,平淡的说,“屈拉法加8137。”赫邱里-波洛躺回直立的椅背上,闭起双眼。他的手指在桌缘上轻敲着,脑子里继续构思着原先正在口述的信文的优美段落。李蒙小姐手掩话筒,低声问说:“你要不要接听德文郡纳瑟坎伯打来的叫人电话?”波洛皱起眉头。这个地名对他毫无意义。“打电话的人叫什么名字?”他谨慎地问。李蒙小姐对着话筒讲话。 [点击阅读]
傲慢与偏见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简·奥斯汀(Jane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生于英国汉普郡,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的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活泼风趣的文字著称。有6个兄弟和一个姐姐,家境尚可。她的父亲乔治·奥斯汀(GeorgeAusten,1731年—1805年)是一名牧师,母亲名卡桑德拉(1739年—1827年)。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