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哲理散文(外国卷) - 论自然美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对自然形象的感知是一种快感。自然的形象和动作对人而言十分需要,在它最低级的作用上,它好像兼有美感和实用的双重作用。讨厌的工作、讨厌的同事使人身心歪曲,自然对他们却如药物,能使他们恢复健康。商人和律师走出了喧嚣狡狯的市尘看到了天空和树木,又还成了人,在大自然永恒的宁静之中找到了自己。眼睛似乎需要广阔的视野来维护它的健康。只要我们还能放眼四望,我们便不会疲倦。在其他的时刻自然也以它的可爱使人满意,其中并不混有肉体的满足。在我看到我屋后小山顶上从破晓到日出的奇景时,我的感情简直可以和天使共享。细长的云块漂浮在一片红彤彤的光海里,像各式各样的鱼。我站在地面,仿佛站在海岸边上往外望着静悄悄的海洋。我似乎也参与它的瞬息万变的变化。那动人的魅力深入了我的四肢百骸。我跟着早上的清风扩展,跟它声气相通。大自然是怎样地只凭少量无足轻重的物质便把我们变成了神啊!只要给我健康和一天的美景,我便能使帝王的豪华变得寒碜可笑。黎明是我的亚述帝国;日落和月出是我的帕佛斯神庙,是我难以描绘的神仙境界;正午是我感官和理解力的英格兰;夜是我的有着神秘的哲学和梦想的德国。昨天那一月份的黄昏的落日,其动人也不亚于晨曦,只要我们还没有因为处在下午减弱了自己的感受力。西方的云块越分越小,成了朵朵粉红,更染上了几种难以描述的柔和的色调。空气吸这样多的生气和甜美,要离开它进入屋子简直是一种痛苦。大自然表达的是什么意思?磨坊后面的山谷里那生动的静谧难道会是没有意义的么?那是荷马和莎士比亚也无法用语言为我重新描述的。凋落的树木映着落日,衬托着东边蓝色的天空,变成了幢幢火焰的塔。花萼状的星星,像死去的火焰。一株株凋萎的树干和霜冻的残梗,每一桩都为这无声的音乐增加一分旋律。城市的居民以为野外的风景只有半年受人喜爱,我却喜爱冬日田野的美丽。我相信它的动人绝不亚于舒适欢乐的夏天。只要有一双注意力集中的眼睛,就能在一年四季的每时每刻发现独特的美。哪怕在同一原野里,眼睛也能随时发现一些以前没有发现过以后再也发现不了的东西。天空每时每刻地变化着,把它的阴晴晦明投射到下面的原野上;农田地上庄稼的生长情况一周一周地改变着大地的表情。牧场和路旁的当地植物的变化是没有声音的时钟,从它们可以看出夏日的时间,敏锐的眼睛可以观察到时辰的变化。各种飞鸟和虫子也如准时生长的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在更迭出现,一年之内各有自己的时间。河道溪流的两旁变化更大。六月,我们那条可爱的河流的浅滩上大片大片地开着蓝色的梭鱼草花,上面不断飞翔着成群结队的黄蝴蝶。这样的大蓝和金黄的炫示是什么艺术品也比不上的。河流的确是一场无穷无尽的狂欢节,每个月都有一番装点和炫示。然而,这种为人们看得见感觉得到的美只是自然美的最小部分。一天之内的种种景色:露珠晶莹的清晨、繁花盛开的果园、彩虹、山峦、星星、月光、平静的水里的倒影等等,若是你故意追求便会变得浮光掠影,以它们的虚幻嘲弄我们。你走出屋子有意地去欣赏月色,它便显得皮相,不如在趁你有事出门时悄然袭来的月色动人心弦。七月的闪耀着微黄的光影的午后,它的美谁能捉得住?你走上前去,想抓住它,它已经溜走了,但你从勤奋工作的窗前望去,它却美如海市蜃楼。
或许您还会喜欢:
荒漠甘泉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荒漠甘泉》1月1日“你们要过去得为业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是耶和华你神所眷顾的,从岁首到年终,耶和华你神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申十一章十一至十二节)亲爱的读者,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境界上,前途茫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新年,等待我们经过。谁也不能预知在将来的路程中有什么遭遇,什么变迁,什么需要。 [点击阅读]
莫普拉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1846年①,当我在诺昂写《莫普拉》这部小说时,我记得,我刚刚为夫妇分居进行了辩护。在此之前,我曾同婚姻的弊端作过斗争,由于没有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也许让人以为我低估了婚姻的本质;然而在我看来,婚姻的道德原则恰恰是美好不过的——①原文如此,应为1836年。事实上,《莫普拉》这部小说由乔治-桑于1835年夏至1837年春写成,1837年4月至6月发表在《两世界杂志》上,同年出版单行本。 [点击阅读]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一我有十五年不到韦尔洛臬去了。今年秋末,为了到我的老友塞华尔的围场里打猎,我才重新去了一遭。那时候,他已经派人在韦尔洛臬重新盖好了他那座被普鲁士人破坏的古堡。我非常心爱那个地方,世上真有许多美妙的角落,教人看见就得到一种悦目的快感,使我们不由得想亲身领略一下它的美。 [点击阅读]
蒙面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在他面前将信整齐地放成一摞。他拿起最上面的一封,琢磨了一会儿上面的地址,然后用放在早餐桌上的专用裁纸刀将信封背面纵向裁开,将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在里面还有一个信封,用紫色的蜡仔细地封好,上面有“亲启保密”的字样。赫尔充里。波洛那鸡蛋形的脸上的眉毛向上扬了扬。他喃喃道;“耐心点,这就来了!”又一次用上了那把裁纸刀。这一次信封里出来了一封信-字迹颤巍巍的,又长又尖。好些字重重地画上了线。 [点击阅读]
藏书房女尸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有些陈腐的词语只属于某些类型的小说。比如情节剧里的“秃头坏男爵”,侦探故事里的“藏书室里的尸体”。多年来我一直试图为人们熟知的主题作一些适当的改变。我为自己订立了条件:书里描写的藏书室必须属于非常正统、传统的那一类,而尸体则必须让人觉得悱恻不定、触目惊心。遵循这些原则,几年来出现在笔记本上的只有短短几行文字。 [点击阅读]
藏金潭夺宝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圣诞!这是两个多么可亲、多么令人神往的字眼!我是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在哪个民族或哪个时代的语汇里,再也没有第二个如此深奥如此神圣的字眼,圣诞是年年都会到来的普普通通的节庆日子,是全家快乐的团聚、小孩充满喜悦的日子。有的人从内心深处发出真诚的呼唤:“过去和现在的耶稣基督,你永远在我们心中!”有的人情不自禁地亮起歌喉或至少让他的孩子们唱起欢乐颂:世界走向毁灭时,基督诞生到世界。 [点击阅读]
蝇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一个金发男孩从最后几英尺的岩壁上滑溜下来,开始小心翼翼地找条道儿奔向环礁湖。尽管他已脱掉校服式的毛线衫,这会儿提在手里任其飘摇,灰色的衬衫却仍然粘在身上,头发也湿漉漉地贴在前额。在他周围,一条狭长的断层岩直插林莽深处,一切都沐浴在阳光之中。 [点击阅读]
血字的研究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一八七八年我在伦敦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以后,就到内特黎去进修军医的必修课程。我在那里读完了我的课程以后,立刻就被派往诺桑伯兰第五明火枪团充当军医助理。这个团当时驻扎在印度。在我还没有赶到部队以前,第二次阿富汗战役就爆发了。我在孟买上岸的时候,听说我所属的那个部队已经穿过山隘,向前挺进,深入敌境了。虽然如此,我还是跟着一群和我一样掉队的军官赶上前去,平安地到达了坎达哈。 [点击阅读]
西线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西线无战事[德国]雷马克著王国伟译作者埃里奇·马里亚·雷马克(ErichMaraRemarque,1898-1970),出生于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的奥斯纳布吕克。祖先是法国人,一七八九年法兰西大革命时迁移到了莱茵兰,家境清贫。他一家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点击阅读]
诈骗圈套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一某一天黄昏七点过后,在新宿西口车站纷乱的人群中,田关宏看见了一个老人。这个老人从数米远的地方朝田关宏这边走过来。田关瞥了一眼,谈不上对他怀有特别的兴趣,只是觉得老人的神采炯然。老人的额头宽大,胡子灰白发际上有一圈银丝。脸颊上的皱纹似乎是智慧的象征。老人看上去有七十岁了。这个老人真有贵族气派——这一感觉涌上了田关的心头。由于受到老人目光的吸引,田关又看了老人一眼。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