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涨潮时节 - 第二部 5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大卫,我们什么时候回伦敦?什么时候回美国?”
  大卫-汉特用惊讶的眼神迅速地看了一眼坐在早餐桌对面的罗莎琳。
  “不急嘛,对不对?这地方有什么不好?”他用欣赏的眼光迅速环颐了二下他们正在吃早餐的这个房间。‘富拉班’建在一个小山坡上,从窗口可以对优美宁静的英国乡村景色一览无遗。山坡上种满了数以千计的雏菊,现在盛开的季节已经过去了,但是仍然留下了一片金黄。
  罗莎琳一边玩弄着盘里的土司麦面,一边嘀咕道:“你说我们很快就会回美国,只要把手续办好就马上回去。”
  “对,可是事实上投那么容易。事情总有个先后之分,你和我都没有生意上的理由优先办理。打完仗之后,事情都比较难办。”
  他说话时,忍不住有点气自己。他说的理由虽然是真的,可是听起来却似乎是在推托。不知道对面那个女孩听起来是否如此。而且,她为什么又突然这么急着离开呢?
  罗莎琳喃喃道:“你说我们只在这儿待一段时间,没说要留下来往。”
  “温斯礼村有什么不好?‘富拉班’有什么不好?说呀!”
  “没有——是他们,他们那一大堆人!”
  “柯罗德家人?”
  “对。”
  “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就是他们,”大卫说,“我喜欢看他们那些臭脸上充满了忌妒和恨意。别剥夺我的乐趣,罗莎琳。”
  她用困惑低沉的声音说:“我希望你不要那样想,我不喜欢那样。”
  “打起精神来,女孩,我们已经受过太多苦。可是柯罗德家人却一直过得很舒服……很舒服,完全依赖戈登大哥,就像小跳蚤赖在大跳蚤身上一样。我恨他们那种人——我一向最恨那种人。”
  她震惊地说:“我不喜欢很人家,那太不好。”
  “你不觉得他们根你吗?难道他们对你很好……很友善吗?”
  她不肯定地说:“他们没有对我不好啊,也没有伤害我嘛。”
  “可是他们心里都恨不得那样做,娃娃脸,是真的。”他放肆地笑道:“要不是他们太爱惜自己的生命,有一个大晴天的早上,你一定会被发现给人用刀刺死在床上。”
  她颤抖了一下。
  “别说得那么可怕。”
  “好吧……也许不会用刀,只是在汤里下毒。”
  她颤抖着双唇凝视着他说:
  “你是在开玩笑吧……”
  他又变得正经起来。
  “别担心,罗莎琳,我会照顾你。他们一定要先通过我这一关才行。”
  她结巴地说:“要是你说的是真的……要是他们恨我们……恨我的话,我们为什么不赶快到伦敦去呢?到那边就安全了……用不着跟他们在一起。”
  “住在乡下对你有好处,我的女孩。你知道你住在伦敦会不舒服。”

  “那是打仗的关系……炸弹……”她闭上眼睛,发抖着说:
  “我永远忘不了……永远……”
  “不,你会忘掉的,”他温和地握着她的肩膀,轻轻说:“忘了那些吧,罗莎琳,你是受了震惊,可是现在已经过去了。再也不会有人丢炸弹了。别去想那些,通通忘掉。医生说要你在乡下多佐些时候,所以我才带你离开伦敦。”
  “真的?是真的吗?我以为……也许……”
  “你以为什么?”
  罗莎琳缓缓地说:“我以为你也许是为了她才想留下来。”
  “她?”
  “你知道我说的是谁。就是那天晚上那个女孩,那个在妇女皇家海军服务队呆过的女孩。”
  “绫恩?绫恩-马区蒙?”
  “你很重视她,大卫。”
  “绫恩-马区蒙?她是罗力的女朋友。守在田园的好罗力!那个像牛一样的傻蛋!”
  “那天晚上,我看到你一直在跟她说话。”
  “噢,看在老天的份上,别胡说了,罗莎琳。”
  “你后来又见过她,对不对?”
  “有一天早上我骑马的时候刚好碰到她。”
  “你一定还会再跟她见面。”
  “当然会见面!这地方那么小,走不了两步就会碰上柯罗德家的人。不过要是你以为我爱上绫恩-马区蒙,那就错了。她骄傲、自大、又讨人厌,一点也没礼貌。希望老罗力会喜欢她。不,罗莎琳,她不是我喜欢的那种女孩。”
  她怀疑地说:“你肯定吗?大卫。”
  “当然!”
  她有点胆怯地说:“我知道你不喜欢我摊牌——可是这是事实,真的。有一个女孩带来了麻烦和悲哀——一个从海外来的女孩,还有一个神秘的陌生人走进我们生活中,也带着危险来。有张死牌,还有……”
  “好了,好了,你那些神秘的陌生人哪!”大卫笑道:“你真是太迷信了。我劝你别跟任何神秘的陌生人打交道。”
  他笑着大步走出去,可是一到屋外他的脸色就阴沉起来,皱眉自语道:“你运气太差了,绫恩。从国外回来,破坏了我们整个计划。”
  他知道,此刻他正有意朝一条路走,希望碰到他们刚才提到的那个女孩。
  罗莎琳目送他大步走过花园,穿过一座通往空地那边的小门,然后回到自己卧室,看着衣橱里的衣服。她对那件新韶皮大衣真是百看、百摸不厌,她居然也会有一件韶皮大衣,真是太棒了。就在这时,女佣上来通报说马区蒙太太来访。
  亚黛拉紧闭着嘴坐在起居室里,心跳比平常快了足足一倍。好几天以来,她一直想向罗莎琳求助,但是却又拖延着。令她不解的是,续思的态度莫名其妙地改变了,现在她坚决反对她母亲向戈登的未亡人贷款来应急。

  但是今天早上她又收到银行经理的来信,所以马区蒙太太还是决心违背女儿的意思,实在是再也无法拖延了。绫恩很早就出去了,马区蒙太太看见大卫-汉特朝步道那边走去——换句话说,时机真是太好了。她认为如果只有罗莎琳一个人在,事情会好办多了——她判断得果然没错。
  尽管如此,她一个人在这间阳光充裕的起居室里等待时,还是觉得紧张极了。等她看到罗莎琳比平常更明显的“白痴一样的表情”,才稍微安心了一点。
  亚黛拉心想:不知道是那次爆炸使她变成这个摸样?还是她天生就是这样?
  罗莎琳结结巴巴地说:“呢,早……早安,有事吗?请……请坐。”
  “今天早上天气真好,”马区蒙太太愉快地说,“我的郁金香全开了,你的呢?”
  女孩茫然地看着她。
  “我不知道。”
  亚黛拉心想:跟一个不谈家庭园艺的人,该换个什么话题呢?
  她一时克制不住心里的那股酸意,脱口而出道:“当然啦,你有那么多园丁,什么都不用操心。”
  “我想我们人手还不够,老马说还要再找两个人。可是工人好像非常难找,”
  这些字句就像鹦鹉嘴里说出来的一样——或者像个小孩在重复从大人那儿听来的话。
  不错,她就像个小孩一样。亚黛拉怀疑,难道这就是她的魅力所在吗?就是这一点吸引了顽固精明的老戈登,使他一点也看不出她既笨又没教养吗?无论如何,总不会光是为了她长得好看,因为有太多漂亮的女人都没让他看上眼。
  但是对一个六十二岁的男人来说,稚气可能很有吸引力。这是她的本性?还是因为她经常摆出这种姿态,所以已经不知不觉地变成她的第二本性了?
  罗莎琳又开口道:“大卫出去了,恐伯……”马区蒙太太立刻回想起此行的目的。也许大卫一会儿就会回来,现在她必须马上把握机会。她觉得有点难以开口,不过总算还是硬着头皮说出来了。
  “不知道……你能不能帮我一点忙?”
  “帮你忙?”
  罗莎琳似乎很惊讶,很不了解。
  “我……现在情况不大一样了……你知道,戈登一死,我们所有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了。”
  她想:你这个大白痴,难道一定要这样逼我吗?你明明知道我指的是什么!一定知道!你自己不是也穷过吗?
  这一刻,她真是恨罗莎琳,因为她——亚黛拉-马区蒙必须坐在这儿,为了钱向罗莎琳摇尾乞怜。她想:我不能这么做——无论如何都不能。
  突然之间。长久以来的优思和一切模糊的计划又都闪过她的脑海:
  把屋子卖掉……(可是又搬到什么地方呢?附近根本没有小房子——当然也没有任何便宜的房子)。收些房客——(可是她实在处理不了那么多烹饪和家事,要是绫恩能帮忙……可是她就快嫁给罗力了)。搬去跟罗力和续恩一起住?(不,她绝不会做那种事!)找个工作?(什么工作?谁会雇用一个没受过训练,既老又疲倦的女人呢?)

  她听到自己的声音说话……却又痛苦地和自己交战,看不起自己。
  “我指的是钱。”她说。
  “钱?”罗莎琳问。
  她似乎真的很惊讶,仿佛一点都设想到这方面。
  亚黛拉结巴地坚持说下去:
  “我在银行已经超支了,而且还欠了些帐单——修理房屋的钱,税金也还没付。你知道,什么都减少了一半,我是说我的收入,可能是税金的关系。你知道,戈登一直都帮我们的忙——屋子需要修理,油漆什么的,一向都由他负责。他另外还给我们一些零用,固定替我们在银行里存点钱。他老是叫我们别担心,我也从来没操心过。我是说,他活着的时候,什么都没问题,可是现在……”
  她停下来,觉得很不好意思,但同时也松了-口气。毕竟,最糟的事已经过去了。要是面前这个女孩要拒绝,就让她拒绝好了,顶多也不过如此。
  罗莎琳看来很不舒服。
  “喔,老天,”她说:“我不知道,我从没想到……我……呃,好,当然,我会问问大卫。”
  亚黛拉不高兴地抓着椅子扶手,绝望地说:“你不能给我一张支票吗?……现在不行吗?”
  “可……可以,我想可以,”罗莎琳似乎吓了一大跳,她起身走向书桌,在好几个抽屉里摸索了半天,最后拿出一本支票簿,“要不要我……多少钱呢?”
  “五……五百镑……可以吗?”亚黛拉脱口而出。
  “五百镑。”罗莎琳顺从地写好支票。
  亚黛拉觉得如释重负。不是很容易吗?她有点失望地发现,自己心里的感激少,却对轻易得到的胜利感到有些不齿。罗莎琳实在头脑简单得使人奇怪!
  女孩从书桌前站起采走向她,笨拙地把支票递过来。此刻,尴尬地的人反而好像是她了。
  “希望这个可以了,真是对不起。”
  亚黛拉接下支票,粉红色的纸张上歪斜地写着几个孩子气的字:马区蒙太太,五百镑,罗莎琳-柯罗德。
  “你真好,罗莎琳,谢谢你。”
  “喔,请你……我是说……我早就该想到……”
  “你真好,亲爱的。”
  手提袋里有了那张支票,亚黛拉-马区蒙就像完全换了个人一样。这个女孩真好,要是再拖延下去,这次会面恐怕反而会有点尴尬,于是她就向主人道别离开了。
  她在走道上碰见大卫,愉快地向他道过早安,又快步往前走。
或许您还会喜欢:
摩尔弗兰德斯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第1章序近来,世人颇感兴趣于长篇小说和浪漫故事,而对个人经历很难信以为真,以致对此人的真名及其它情况都予以隐瞒;鉴于此,对于后面的文字,读者如何看待均随其所愿。可以认为,笔者在本书中写出了她自身的经历,从一开始她就讲述自己为何认为最好隐瞒自己的真名,对此我们毋须多言。 [点击阅读]
放学后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九月十日,星期二的放学后。头顶上方传来“砰”的一声,我反射动作的抬起头,见到三楼窗户丢出某黑色物体,正好在我的上方,我慌忙避开。黑色物体落在我刚才站的地点后,破碎了。那是天竺葵的盆栽!那时放学后,我走在教室大楼旁时发生的事。不知从何处飘来的钢琴声。我呆然凝视那破碎的陶盆,一瞬,无法理解发生什么事,直到腋下的汗珠沿手臂滴落,我才忽然清醒过来。紧接的瞬间,我拔腿往前跑。 [点击阅读]
数字城堡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丹·布朗(DanBrown)是美国当今最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之一。2003年3月出版的《达·芬奇密码》创造了一个书市奇迹,旋风般地横扫了美国各大畅销书榜,至今全球销量已超过800万册。丹·布朗也凭这部小说而大红大紫。丹·布朗出生于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埃克塞特镇长大,在阿默斯特学院和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度过了大学生涯,毕业之后留在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教授英语。 [点击阅读]
新探案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我担心福尔摩斯先生也会变得象那些时髦的男高音歌手一样,在人老艺衰之后,还要频频地向宽厚的观众举行告别演出。是该收场了,不管是真人还是虚构的,福尔摩斯不可不退场。有人认为最好是能够有那么一个专门为虚构的人物而设的奇异的阴间——一个奇妙的、不可能存在的地方,在那里,菲尔丁的花花公子仍然可以向理查逊的美貌女郎求爱,司各特的英雄们仍然可以耀武扬威,狄更斯的欢乐的伦敦佬仍然在插科打诨, [点击阅读]
无妄之灾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薄暮时分,他来到渡口。他大可早就来到这里。事实上是,他尽可能拖延。先是跟他的一些朋友在“红码头”午宴;轻率、散漫的对谈,有关彼此都认识的一些朋友的闲话——这一切只意味着他内心里对他不得不去做的事退缩不前。他的朋友邀他留下来喝午茶,而他接受了。然而最后他知道他不能再拖延下去了的时刻终于还是来到了。他雇来的车子在等着。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6:绝地归来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对反军联盟来说,这是一段黑暗的时期……冻结在硝酸甘油中的汉-索洛,被送到了可恶的歹徒加巴手中。决心救他出来,卢克天行者、莱亚公主以及兰度-卡内森向加巴在塔托勒的堡垒发起了一次冒险的进攻。现在,在这部《星球大战》中最令人激动的一章里,反军指挥官把所有反军战斗舰召集起来,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舰队。而达斯-维达。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2:克隆人的进攻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他沉浸在眼前的场景中。一切都那么宁静,那么安谧,又那么……平常。这才是他一直盼望的生活,亲朋好友团聚——他深信,眼前正是那幅画面,尽管惟一能认出的面孔是疼爱自己的母亲。生活本该如此:充满温馨、亲情、欢笑、恬静。这是他魂牵梦索的生活,是他无时无刻不在祈盼的生活:体味暖人的笑容,分享惬意的交谈,轻拍亲人的肩头。但最令他神往的是母亲脸上绽出的微笑。此时此刻,他深爱着的母亲无比幸福,她已不再是奴隶。 [点击阅读]
暗店街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一我的过去,一片朦胧……那天晚上,在一家咖啡馆的露天座位上,我只不过是一个模糊的影子而已。当时,我正在等着雨停,——那场雨很大它从我同于特分手的那个时候起,就倾泻下来了。几个小时前,我和于特在事务所①里见了最后一次面,那时,他虽象以往一样在笨重的写字台后面坐着,不过穿着大衣。因此,一眼就可以看出,他将要离去了。我坐在他的对面,坐在通常给顾客预备的皮扶手椅里。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2:新月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我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地确定我是在做梦。我之所以如此确信的理由是:第一,我正站在一束明亮的阳光下——那种令人目眩的,明净的太阳从未照耀在我的新家乡——华盛顿州的福克斯镇上,这里常年笼罩在如烟似雾的绵绵细雨之中;第二,我正注视着玛丽祖母,奶奶至今去世已经有六年多了,因此,这一确凿的证据足以证明我是在做梦。奶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她的脸庞还是我记忆中的模样。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4:破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童年不是从出生到某一个年龄为止;也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年纪孩子长大了,抛开幼稚童年的国度里,没有人会死去EdnaSt.VincentMillay前言我拥有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濒临死亡的经历;这并不是一件你真正会习惯的事。这似乎有些奇怪,我又一次不可避免地面对着死亡。好像注定逃不开这一宿命,每一次我都成功逃开了,但是它又一次次地回到我身边。然而,这一次的似乎与众不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