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簪中录 - ☆、九 秋露行霜(三)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九 秋露行霜(三)
  马车经过长安宽阔的大街,在鄂王府门口停下。
  黄梓瑕刚刚随着李舒白跳下马车,抬头见鄂王李润已经站在门口了。他依然是那副清秀脱俗的模样,面容上带着三分笑意,一身清贵温柔。本来略显单薄的五官,在额头那颗朱砂痣的映衬下,顿时瑞彩生辉,变成了不折不扣的美少年。
  他含笑对着黄梓瑕点头,上来迎接李舒白:“四哥,今日你不是与回纥的海青王在大明宫议事吗?怎么有空到我这边?”
  “没什么大事,只是例行公事而已。不过他送了我一串金紫檀的佛珠,想来你会喜欢,就送过来转赠给你。”
  “四哥,你最知我心了!”李润欢喜地捧过,用指尖一颗颗抚摸过,又说,“四哥进来坐坐吧,我最近得了一块天锡茶饼,是今年新出的茶,待会儿煮茶共饮。”
  红泥小火炉,细细长松枝。花厅四面门窗敞开,窗外引了一眼小泉,堆砌几块雪白山石,栽种着大片短松,有一种精雕细琢的诗意。
  黄梓瑕端茶啜了一口,抬眼看花厅的壁上,悬挂着王维的两句诗。一句是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一句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李舒白品着茶,说:“有松,有泉,有石,又有圆窗如月,真如走入摩诘诗意中。”
  黄梓瑕立刻就明白他想借题发挥什么,低声凑上一句:“若再有个琴,就是十成诗意了。”
  “崇古说的是,刚好我这边有个现成的琴师。”李润笑着点头,立即吩咐人把陈念娘请来。不一会儿,陈念娘就抱着琴过来了,行礼时看见黄梓瑕,脸上顿时露出欢喜神情,朝她微微点头:“杨公公。”
  黄梓瑕不自觉地动了一下自己缩在袖子内的右手,那里袖袋中,有一点被白布包皮好的硬硬的小东西。她心中微微怵动,看着陈念娘心想,这是刻着你名字的玉,冯忆娘到死也没让它离开自己身呢。
  她心中微凉,但面上还是含笑,对她说:“陈娘,户部还没查到你师姐的消息,看来还要再等等呢。”
  陈念娘点头,她面容憔悴了一些,不过琴艺依然令人叫绝,一曲万壑鸣,松间泉上泠泠响彻,令人忘俗。
  李舒白赞叹道:“教坊中诸多琴师,没有一个比得上陈琴师。”
  李润微笑道:“正是,如今陈琴师该是国手了。”
  李舒白漫不经心地说:“崇古,我记得上次你聆听了陈琴师妙奏之后,曾多次神往,还私下向其他人学琴,今日有机会,还不赶紧跟陈琴师请教?”
  黄梓瑕对他这种面不改色随口扯谎的本事佩服极了,赶紧借着杆子向上爬,帮着陈念娘把琴装回琴囊中,又替她抱着回到琴室。李润对陈念娘待若上宾,她所居住的小院在王府东隅,庭中尽是翠竹,舒朗幽静。

  陈念娘坐下调了几个音,说道:“学琴是一辈子的苦工,我看小公公日常事忙,要尽心学琴恐怕很难。若你只是一时兴起,那么就学几曲易上手的曲子也就够了。宫商角徵羽和几种手势,指势你都学过吗?”
  黄梓瑕赶忙请教,陈念娘一一教了她,眼看日头近午,王府的人给她们送了午膳过来。
  黄梓瑕见陈念娘吃得很少,便说:“陈娘,看你最近瘦得厉害,还请不要忧思过重,先保重身体。我想冯娘肯定也不想看到你如今憔悴成这样。”
  陈念娘抬头看她,勉强笑了一笑,说:“多谢小公公,然而我现在日夜不得安生,每晚闭上眼就是忆娘的面容,你或许不知这种感觉。十数年来我与她相依为命,如今留得我一个人,真不知道如何过下去了。”
  黄梓瑕不由自主拍了拍她的手,想着已经永离自己而去的父母家人。然而同是天涯沦落人,她却无法倾诉,只能默默握住自己袖中那块小小的羊脂玉。
  她将陈念娘上次交给她的小像交还给她,说:“我让人临摹了一副放在身边,想着以后或许能帮你再找找,你看可以吗?”
  她将那幅小像珍重地收好,说:“当然可以,我还要多谢公公呢。”
  黄梓瑕又问:“你与冯娘感情这么好,难道她一直没对你提起委托她的是什么人吗?”
  “没有。忆娘她原本什么都不瞒我的,但那一次却说,这事儿是大好事,非去帮这个忙不可。”
  黄梓瑕若有所思,问:“冯娘与你,应该是无所隐瞒的,你想想有没有什么故人值得她这么高兴?”
  陈念娘调着琴弦,缓缓说:“实不相瞒,我们虽一起长大,一起学艺,但忆娘命薄,曾被卖入青楼,幸好不久后有恩客帮她赎身,跟着那人到了扬州,后来因为那人家中主母仇对,所以她拿了一笔钱出来了,买了一间小宅,又在扬州云韶苑作供奉琴师。而我一直留在洛阳,直到数年后接到她的信,才知道她身在扬州。她在信上说,念娘,当年我们少年时曾誓言生死相扶持的,如今你若有心,便可以一起终老了……”
  说到这里,陈念娘眼中的泪滚滚而下。已经不复少年的容颜上,泪珠却依然晶莹剔透:“我那时在洛阳,在几个高门大户中授琴,生活无忧。但忆娘一封信,我便收拾了最简单的几件衣物,南下扬州。她对她几年来的生活绝口不提,我也不想提自己的过往,因为我们都觉得,我们之间不需要说的。”
  所以她的故人,忆娘也不知道是谁吗?
  陈念娘见她若有所思,便问:“小公公,这些事是否与寻找忆娘有关?”
  黄梓瑕犹豫了一下,点头说:“不过户部那边找不到记录,所以只是我私下想查查看,因为近日宫中发生了一些事,我和刑部及大理寺的人有交集,我想是不是能借这个机会帮你查找忆娘。”

  陈念娘深深朝她施礼,然后说:“多谢小公公了!小公公有什么话尽管问我,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黄梓瑕将她扶住,然后说:“以我的猜想,这件事最要紧的,是查出委托她进京的那个故人到底是谁。”
  “我当时应该要问一下的,可是……”陈念娘说着,声音低沉哽咽,“不过,我真的毫无头绪……”
  黄梓瑕说:“以我个人想法,能拜托一位琴师帮忙的,必定是与她身份差不多、或出身差不多的人,至少,不应该是云韶苑的客人之类,最有可能的,应该是云韶苑中的姐妹,而且,应该是已经离开了云韶苑的,才能称之为故人。”
  “嗯,如果是这方面的话,我想,也许是……当初我们离散的那段时间中她认识的人。” 陈念娘屈指数着,细细地说,“忆娘和我在一起这么多年,我们人际都十分简单,到云韶苑之后,她认识的人我也都熟悉。所以我想,大约她那个故人,就是我们分开那几年和她认识的,我不熟悉但她却比较交好的,不然她定会跟我聊起是谁委托她护送故人之女进京。”
  “你与冯娘失去联系,是多久之前的事情?不知道当时的知情人还有在吗?”
  “是十五年前了。云韶苑是歌舞伎坊,各人来去频繁,可能今天还在一起和乐融融,转眼就各奔东西,何况是十五年前。当年的老人现在大多踪迹全无了。”
  “但我想,十几年后还能托付这种重任的,应该不是泛泛之交,至少,也应该是在那时发生过什么,才会至今难忘吧。”黄梓瑕思忖道,“十几年中,难道忆娘没有和你提起过吗?”
  陈念娘思索片刻,忽然啊了一声,说:“云韶六女……”
  云韶六女,黄梓瑕立即想起锦奴提过的,当年创建了云韶苑的六个女子。她赶紧追问:“念娘,你是否能给我详细介绍一下?”
  “那是十几年前,扬州群伎中最顶尖的六个姐妹,她们六人一起建立了云韶苑,取自于当年则天皇帝的云韶府。至今云韶苑中还供奉着当年则天皇帝驯马时用过的匕首呢!”
  一个歌舞伎院中,居然供奉着匕首,让黄梓瑕不觉大感新奇:“则天皇帝驯马时的匕首?怎么会失落到扬州?”
  “云韶六女中的大姐,是公孙大娘的后人,当年公孙大娘剑器舞名扬天下,玄宗皇帝便将那一柄匕首赐予了她。安史之乱后,公孙大娘的弟子李十二娘又将这匕首传给了徒孙,就是云韶第一女江横波。”
  “那么,六女中有谁与忆娘感情最好呢?”
  “我去的时候,已经只剩了大姐江横波,据说其他五人几年间或嫁人、或离开了。但忆娘偶尔提起,说当初若不是云韶六女,自己也不可能逃离那个帮她赎身的客商家。客商的大房似乎想将她转卖掉,幸好云韶苑的姐妹们怜惜她的才华,尽力与大房周旋,才帮她赎身出来。只是可惜,她们嫁人后只是偶尔零星有信件来往,除大姐江横波和三姐兰黛之外,我没有见过她们任何人,可她们虽然在烟花中颇有名气,但毕竟是歌舞伎出身,我想……若说能嫁给什么高门大户人家,似乎也不容易。”

  黄梓瑕默默点头,虽然并不能确定委托忆娘的人是不是云韶六女中的一个,但好歹是条线索。
  “对了陈娘,既然你是从云韶苑来的,那么你是否认识锦奴?”黄梓瑕想起一事,赶紧问。
  陈念娘道:“当然认识。我上次能在各位王爷面前献技,也都是多亏锦奴从中牵线,不然怎么能见到贵人呢?”
  “请你多和我说说锦奴的事情。”黄梓瑕赶紧拉住她的手,问,“比如说,她以前的生活,和什么人交好,或者……身边的姐妹之类的。”
  陈念娘仔细回忆着,微皱眉头:“在扬州时,云韶苑歌舞伎人不少,不过我与锦奴擅长的琴与琵琶都是冰弦阁的,所以平时偶有见面,但其实也不过是点头之交而已。她当年在扬州时,技艺在年轻一辈中是十分出众的,人长得好,又喜欢赴宴冶游,在扬州是个出名的欢场人儿,交往的富家纨绔和官宦子弟不计其数,但交恶的人却似乎没有。你或许也知道的,锦奴虽然生活放浪,可她本性是挺不错的,场面上转得开,待人也是热心肠。这次我流落京城,她不过在街上经过时看到我,就赶紧从昭王的车上跳下来跟我叙旧,知道我的困境后,又立即帮我找了客店住下,帮付了多日房租。我看她在教坊应该也是会做人的,至于扬州或这边的姐妹,我倒不知道了。”
  黄梓瑕只能又找些不甚重要的事情来问:“我听说,她的师父叫梅挽致,是云韶六女之一?”
  “这个我听说过。梅挽致当年在云韶苑中奉为器乐魁首,她将五岁的锦奴捡回家之后,待她如亲生女儿一般,后来梅挽致生了女儿雪色之后,大家都说她对雪色都没有锦奴这么好呢。”
  “雪色……血色?”黄梓瑕口中念叨着这两个字,忽然在瞬间,有一道电光在她面前闪过,让她整个大脑一道冰冷,又一道灼热。
  作者有话要说:果然日更压力大,写文写晕了,里面有几处陈念娘和冯忆娘写错了,现已修改,向大家道歉!
  文中若还有错误的话,请再帮我捉一下虫,多谢~
  忽然发现别人都是一章两千多字的,好像只有我动不动就更四千左右,不知道会不会看起来太累……
或许您还会喜欢:
5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致谢在此特别感谢:感谢我妻子艾琳·考威尔,感谢她的爱和支持,感谢她在编辑方面给我许多出色的建议,感谢她在这25年中与我深入、有益的沟通。感谢西蒙与舒斯特出版公司的编辑米歇尔·霍瑞和亚历山德拉·奥西,感谢他们热情而富有建设性的想法,以及他们对这本书的信任。 [点击阅读]
水煮三国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创业时代的七堂必修课第一课命运是一只沦落在鸡窝里的鹰话说人生大势,成败与否,在乎一心。通俗地说来,无论富家儿郎或寒门子弟,无论市井小民或工商巨贾,每个人都在用他自己的理念决定、进入他的生存状态,并且把他的生存状态解释为成功、失败或者命运。在教育心理学领域有一句经典名言:“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点击阅读]
全中国最穷的小伙子发财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第1章我是全中国最穷的穷光蛋第1章我是全中国最穷的穷光蛋2005年7月30日星期六阴我30岁。我没房子,住在岳父母家。每天,我睡到上午十点钟起床,煮一大碗面条,狠狠地填饱肚子,然后出门“上班”。白天就不再吃东西了,到了晚上七点,我“下班”回家吃晚饭。一天吃两顿,从不例外。我“上班”就是找一个网吧上网。 [点击阅读]
婚姻潜规则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序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婚姻是人们最终的归宿。爱情与婚姻共同构成了人生两大主题。没有爱情的婚姻是危险的,没有婚姻的爱情是无望的,爱情与婚姻注定将捆绑在一起。都说爱情是生命的一场意外,这场意外却每天都在上演。你爱他,他不爱你;他爱你,你不爱他;两个人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爱情就在煎熬和考验中演绎着一段段悲欢离合的故事。忽然某一天,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到了合适的人,婚姻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点击阅读]
20几岁决定女人的一生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靠姿色靠青春不如靠能力前言如果说“女人十八一枝花”能够成立的话,那么二十几岁的女人则是盛开的花,相较于“十八”这只花骨朵来说,更加成熟、有魅力。二十几岁的女人有着年轻的容颜、**的活力、对生活的渴望;有着新时代女性的追求;也有着不太成熟的性格、初为**的羞涩,对生活的迷茫……总之,二十几岁的女人拥有着太多的与众不同,同时,这些与众不同时刻决定着自己一生的命运。 [点击阅读]
痴将军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3
摘要:第一章长安城外,炮竹、锣鼓喧闹之声绵延数里,不绝于耳。人人放下手边的工作,扶老携幼,大街上形成长长的人墙,站前方的个个欢欣期待,后方的便伸长了脖子,就怕晚那么一眨眼,就要错过亲眼目睹大英雄伟岸英姿的好时机。“爹爹,恬儿也要看大英雄。”五、六岁的女孩儿拉拉父亲裤管,细声细气地说。“好、好、好。”那当父亲的庄稼汉一把抱高了女儿,放上肩头。 [点击阅读]
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和支持,使“富爸爸”系列丛书在中国获得如此成功。我们美国富爸爸公司为能与伟大的中国人民合作而感到骄傲。我们从未想到,这些最初仅仅为《现金流》游戏而撰写的小册子会使我们在世界各地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功。“富爸爸”系列丛书被译成35种语言,在67个国家发行了1300万册。中国是我们最成功的市场之一。同时,还要感谢你们在我们访问中国期间对我们的热烈欢迎。希望今后能得到你们更多的支持。 [点击阅读]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文/朱旭东认识尹建莉缘于她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硕士学位,那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刚为他们这一批教育硕士确定了导师。她当时很明确地选择了教育作为其研究方向,而我的研究方向之一刚好是教师教育这个领域,这样我们自然就有缘认识了。第一次读到尹建莉的作品是她的诗歌。她初次和我见面时,送了一本自己的诗集给我。她的诗写得很好,我读了后觉得她很细腻,文字功夫很好,但也让我有微微的担心。 [点击阅读]
帝凰神医弃妃
作者:佚名
章节:270 人气:2
摘要:【简介】试问女子的贞洁有多值钱?大婚当天,她在郊外醒来,一件薄纱、一身吻痕,在众人的鄙夷下,一步一个血印踏入皇城……她是无父无母任人欺凌的孤女,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铁血王爷。她满身是伤,狼狈不堪。他遗世独立,风华无双。她卑微伏跪,他傲视天下。如此天差地别的两人,却阴差阳错地相遇……一件锦衣,遮她一身污秽,换她一世情深。 [点击阅读]
秋水映尘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午后,冷风阵阵吹拂,远方飘来一朵乌云,掩去微弱的一抹斜阳。幽僻的竹林,断断续续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约可辨明是风声拍打竹叶的声音,然而,除此之外,若凝神细听,其中犹交杂着细碎虚浮的跫音。该死的!谷映尘的额上冒着冷汗,暗声低咒。事发至今,已近半个时辰,药性已发挥到极致,他若再不设法解决,恐怕……颠踬的步伐踩上一地的竹叶,为这幽寂的林子添上一缕清冷萧条之气。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