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再穷也要去旅行 - 浪漫出走意大利:吃雪糕,吃上瘾!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众所周知,意大利名牌数不清,美食更是举世闻名。去了意大利后,我比以前更喜欢意大利菜,也更爱意大利的甜品。离开意大利后,我一直惦记着那些美食和甜品,而我最想念的还是意大利雪糕。
  意大利的雪糕店到处可见,只要看到“GELATERIA”这个字眼,基本上都会看到有个黄色、青色及粉红色相间的大大的雪糕棒广告牌在店外。意大利雪糕主要分为三大种类:CREAMA(奶油类),水果类(FRUTTA)以及奶酪类(YOGURT)。至于雪糕的口味更是多得不胜枚举,ARANCIA,LIMONE,PESCA,BACIO,CIOCOLATTO,PISTACCHIO,ZABAIONE,ZUPPAINGLESE……每次走进雪糕店时,看着玻璃橱窗里色彩缤纷的雪糕,我总是三心二意,左思右想,不知选什么口味的雪糕才好。不同口味,五颜六色的雪糕摆在眼前,搞得我眼花缭乱。贪心的我,总想每种口味都来一球。只可惜,我的胃不够大,装不了那么多雪糕球。
  所以啊,每次去雪糕店,我都会品尝不同口味的雪糕。每次从店员手里接过满满的雪糕棒时,我脸上都会露出愉快的笑容,然后说声:“GRAZIE。”手里拿着雪糕,我就像个孩子般快乐!
  有的雪糕店外面摆着一两张长凳。我喜欢坐在长凳上,慢慢地舔着雪糕,看着繁忙的马路,看着路人的一举一动,好好享受手里的雪糕。意大利雪糕真的很滑,而且味道也很好,所以总是吃了一口又一口,停不下来。有时,吃完了还不过瘾,于是走进店里再买一支。吃得饱饱的,我就心满意足地离开。

  在意大利旅行期间,我常常吃雪糕,只要走在街上看到雪糕店,我就会忍不住走进去。不管是晴天或雨天,都不会影响我吃雪糕的心情。后来,发现自己吃雪糕真的吃上瘾了!
  离开意大利后,我去了不少国家,也吃过其他国家的雪糕。但我还是认为意大利的雪糕最滑最好吃。所以,每当想起意大利的雪糕,我就会大流口水。
  事隔一年,我又回到了意大利,这一次我在意大利住了三个月。再次回到海伦家,我除了是个保姆,还是个学生。回到意大利,最开心的是可以常常吃雪糕。那时的天气已寒冷,有时我也懒得出门去上学,可是想到学校附近的咖啡店、雪糕店,躺在床上跟棉被缠绵了一番,最后我还是会提起精神去上课。熟悉的咖啡店,每次坐着同样的位子,一杯卡布奇诺及一个牛角包,这都是我踏进教室前的必备食品。踏出教室后,走去雪糕店也是我的习惯。我想,要是没有这些甜品,我肯定常常翘课。
  我喜欢吃意大利雪糕,也常幻想自己有家雪糕店。结果有一天,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在讨论意大利甜品时,我向老师问道:“在意大利有没有学做雪糕的课程?”老师回答说:“意大利有学甜品的课程,但只学制作雪糕的课程就不一定有。再说,意大利雪糕的制作方法很难,而且很多雪糕店都有自己独家的制作秘方,这些秘方没人知道。”听老师这样说,我想,还是掏钱买雪糕好了。

  虽然没学成意大利雪糕制作的方法,但我还是想看看整个制作过程。我们班有一位美国同学,她寄宿的家庭就是开雪糕店的,当然她吃雪糕也是免费的,真令人羡慕啊!于是,有次周末,我们约好去她家的雪糕店参观。我在约会前的时间就到了,可是等了半个小时,车站里人来人往,就是看不见她的人影。于是,我很失望地离开。我一直以为她爽约了,后来才知道,原来那天她也在车站等了很久,最后也是等不到我的出现。我们都在约好的时间出现,只是我们出现在同名不同地点的车站,哎!
  我住在小农村,有空的时候,我就会骑车到外面去吃雪糕。虽然雪糕店离我住的地方比较远,来回至少要四十分钟。但为了吃雪糕,我还是愿意骑车出去的。我每次都去同一家雪糕店,久了店里的老板娘也认识我了。有时,趁没有顾客,我就会跟她聊聊天,也问她一些关于雪糕的事。一家小小雪糕店,店里的雪糕都是由她的丈夫来做,她也说:“要做好吃的雪糕不容易。”后来,我问她,冬天时店里的生意会不会不好,她说:“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冬天可以选择吃一些比较‘热’的雪糕。”刚开始我听不懂她的话,经过一番解释,我才明白,原来她指的比较“热”的雪糕就是CREAMY雪糕。

  有一次,我在罗马旅行时,每晚都约客栈里的朋友们去吃雪糕,所以每天晚饭过后,我们就会成群结队去吃雪糕。我们去的那家店可真了不起,因为那是一家超过百年的雪糕店。这家雪糕店的面积很大,里面摆着很多桌椅。客人买了雪糕,可以坐在店里慢慢品尝。
  每次认识新的朋友,我都会向他们推荐意大利的雪糕。当然也有不少旅行者跟我一样爱吃意大利的雪糕,即使不知道意大利雪糕的旅行者,只要吃过一次也会爱上它!
  意大利的雪糕,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爱吃,所以到朋友家拜访,带一盒雪糕送礼也是一个好主意!
  要是有一天,您有机会到意大利,一定一定要吃雪糕。吃过以后,你也会赞成我的说法。当然吃雪糕时,记得要想起我哦!哈哈!
或许您还会喜欢:
苏肉难寻
作者:佚名
章节:170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来,介绍一下,我叫苏栩,大家都喊我苏苏,孤儿一个,一个很冷很冷专业的稍微大龄的女硕士生,近来有点花痴倾向。不能怨我,孤儿院的老院长成天在电话中苦口婆心的教导我说:“苏苏啊,你年纪也不小了,老爹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都会背锄禾日当午了,你要抓紧时间,在学校里找一个男朋友,将来一起在北京工作……”老爹的训话都是从我背锄禾日当午开始, [点击阅读]
趣味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107 人气:2
摘要:经济学是让你赚钱的知识经济学让一些人赚到了钱——那些经济学家们,他们就是靠着把简单的社会现象解释成你听不懂的玄妙术语吃饭。但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经济学并非是一门玄奥的学科,它只是对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规律性进行总结与分析,并用来指导我们如何赚钱的知识。如果我们没有赚到钱,那多半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经济学。许多不懂经济学而赚到钱的人,他们的行为与选择必然地与经济规律相互印证,这是毫无疑问的。 [点击阅读]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68 人气:2
摘要: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学习一件事情,就是不回头,只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后悔,不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后悔。人生每一步行来,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一些,失去了我不想失去的一些。可这世上的芸芸众生,谁又不是这样呢?满身风雨我从海上来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陕西、甘肃发生了里氏6.5级到7.0级的余震。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1
作者:佚名
章节:121 人气:2
摘要:2006年夏,正当美国房地产泡沫如日中天之时,我对即将来临的金融海啸已深感忧虑,《货币战争》一书正是在这样一种不安和焦虑之中诞生的。在我看来,导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1971年以来的美元体系存在着致命的缺陷,这就是全世界的货币大厦事实上建立在美国的债务沙滩之上,而美元的债务本位既不可能稳定,也不可能持续,随着世界经济总吨位的增长,美元地基已在沉陷,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厦将倾的危机。 [点击阅读]
曾许诺
作者:佚名
章节:90 人气:2
摘要:神农国位于大荒最富饶的中原地区,是大荒中人口最多、物产最富饶的国家。在神农国的西南,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毒虫瘴气、猛兽凶禽横行,道路十分险恶,和外界不通,被视作蛮夷之地。这里居住着九夷族,九夷族的习俗和外面的部族大相径庭,十分野蛮落后,被神族列为最低等的贱民,男子生而为奴,女子生而为婢。 [点击阅读]
最美的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101 人气:2
摘要:多年以后我们终于相逢,眼前的你一如梦中,而我仍是你眼中的陌生人。被麻辣烫的电话吵醒时,正在做春梦。梦里我二八年华,还是豆蔻枝头上的一朵鲜花,那个水灵劲,嫩得拧一下,能滴出水来。我站在操场边看他打篮球,篮球打偏了,滴溜溜地飞到我的脚下。他大步跑着向我冲来。白色的球衣,古铜的肤色。头发梢上的汗珠,随着奔跑,一滴滴飞舞到空中,在金色阳光照射下,每一滴都变成了七彩的宝石,我被那光芒炫得气都喘不过来。 [点击阅读]
激荡三十年
作者:佚名
章节:172 人气:2
摘要: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当。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2006年1月29日,中国春节。写于38000英尺高空,自华盛顿返回上海。说来新鲜,我苦于没有英雄可写,尽管当今之世,英雄是迭出不穷,年年有,月月有,报刊上连篇累牍,而后才又发现,他算不得真英雄。 [点击阅读]
股票作手回忆录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我刚从中学毕业就工作了,我在一家股票经纪行里做一名记价员。我在学校学习了三年的算术,对数字很敏感,我的心算尤其出色。我的工作是把股票最新成交价格写到客户室的大木质报价板上。有一个客户经常坐在行情收报机旁高声报出最新价格。我并不会觉得他报得太快,总能记住这些数字,一点问题也没有。 [点击阅读]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序一、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 [点击阅读]
世界如此险恶 你要内心强大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自序从今天起,做强大自我的主人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我就困惑于人类心理的这些现象:为什么一个有权或有钱的人,要去羞辱一个弱者?为什么一个人?仅因为没钱,就被众人贬损,活得屈辱不堪?为什么一个人因为在心理上对一些事情无法承受,就发疯甚至自杀?如今,人类早已走出了英国政治哲学家霍布斯笔下的原始丛林,在这个原始丛林里,人对人是狼。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