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再穷也要去旅行 - 物价昂贵的英国:印章一盖,到伦敦了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每当和朋友谈起去欧洲的事,几乎每个人都会问起同样的一个问题:这次打算坐哪一家航空公司的飞机飞往欧洲?当我回答BIMAN BANGLADESH AIRLINES 时,他们第一个反应就是:什么?是哪一家航空公司,怎么没听说过?看来这家航空公司对大家来说非常陌生。可是,当我一说是孟加拉航空公司时,朋友们首先会有很大的反应,接下来就会问一连串的问题:安全吗?为什么选择这家航空公司?是谁介绍的?……也许很多人一听见这家航空公司的名称都会有一种怀疑的心态,甚至对它没有信心。坦白说,一开始我也有同样的想法,第一次坐这家航班时,心里更是战战兢兢。意外总是无法预料的,有谁敢说坐最贵的飞机就是百分百安全?虽然相比之下,孟航的服务态度相当恶劣,班机也常常延迟,但胜在机票够便宜,像这次我只花了一千八百零吉购买飞往伦敦的年票,所以最后我还是决定坐孟航去欧洲。
  八月廿日早上,朋友送我到KLIA机场。找到了孟航的CHECK — IN柜台,排队检查行李。看到隔壁柜台的洋人拿着滑浪板,感觉好酷!也许自己是个忌水的人,每当看见别人手里拿着水上运动用具时,我都会露出一种羡慕的眼光!等候的当儿,看到时刻表写着BG0089 班机延迟起飞。其实买机票前就已经有心理准备班机随时会延迟,因为延迟几乎是他们一贯的风格。和朋友道别后,便进入禁区。来到等候厅,大门却还未打开,唯有坐在门外等候。一眼望去,除了我和那洋人外,其他的都是孟加拉人。有的孟加拉人不时露出一种奇怪的眼神来看我,甚至机场的工作人员也问我到哪儿。我想,也许这些人都在猜想:一个女子到孟加拉干什么?

  时间过得真慢,好不容易才等到四点,乘客开始上机,飞机在四点半正式起飞。飞机引擎的声音越来越响亮,而我的心情也变得越来越兴奋激动,因为我要开始我的欧洲之旅了,我的梦想真的实现了,YEAH……飞机起落架慢慢收起,我从窗口望下,飞机离地面越来越远,眼前所看见的东西也越来越模糊。慢慢地,我再也看不见任何建筑物了,此刻的我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暂别了,马来西亚!
  一上机就闻到一股很重的体味,由于机上的空气不怎么流通,感觉真不好受!还好这次我坐在第一个位子,隔壁也没有乘客,坐在我正对面是位空中少爷。这样也好,要拿任何东西都比较方便,不然像上次去印度,从一上机要求一块毛毯,结果到了目的地,毛毯也还没拿来,真糟糕!坐飞机,很少看书,因为看不了几页就头昏脑胀,感觉想吐。而飞机的空间更是小得可怜,不方便走动。所以每次都是看看窗外的云儿,看累了就睡觉,睡醒了再看,直到飞达目的地。其实,我觉得在飞机上看云是最美的。一朵朵云儿迭在一起,形成不同的形状,感觉真奇妙!可是坐孟航的飞机就有点不一样,因为常常会有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像这次我竟然看到有个乘客脱了上衣在飞机上到处走动,甚至有人在机上吵架……

  接近八点(大马时间),飞机抵达达卡国际机场,坐在等候厅,望着电子时钟,还有好几个小时才飞往伦敦。虽然椅子有点脏,但是我还是不顾一切倒头睡在椅子上。醒来后,向旁人打听时间,因为班机很可能又延迟了。在那时,我才发现原来我不是直接从孟加拉飞往伦敦,半途还得停留在杜拜和法兰克福。天啊!为什么买机票时,那个人没告诉我?简直是太可恶了!在机场认识了一些新朋友,和他们聊天,谈着谈着时间就过去了,心想终于可以启程了。没想到还没轮到我入闸,就从别人口中传来消息,班机将会延迟两小时。天哪!又延迟,怎么搞的?由于班机延迟,我们被安排到餐厅吃晚餐。
  最后,我们直到凌晨两点才上机。凌晨两点钟的我,累得有点迷迷糊糊,已经搞不清楚国家与国家的时差了。当天,坐在我周围的都是孩童,一路上哭个不停,真烦人。孩子的哭声让我整夜无法入眠。过了几个小时,我们来到了杜拜国际机场,在那儿停留了一个小时,继续飞往法兰克福,抵达法兰克福机场时已经是天亮了。也许班机一而再、再而三的延迟,我突然觉得去欧洲的路途很遥远。

  终于抵达伦敦国际机场,这时我变得有点担心,因为听很多朋友说,在入境时官员查得非常严格,尤其是对马来西亚公民,原因是太多大马公民在英国“跳飞机”,所以大马人已被列入黑名单。听他们这样说,我更担心了,因为我还是单身,年轻,再加上一副穷光蛋的样子,看起来好像完全符合“跳飞机”的条件。
  还好,过关的时候,我够镇定,一问一答,官员也没有要求查看我身上所带的钱,很快地就在我的护照上盖印。看见他把印章一盖,我也松了一口气,放下心头大石。
  等了好久,才拿到我的背包。虽然他们把我的脚车盒子丢坏了,脚车也受了一点伤,但是我还是感谢上天,至少他们没有把我的行李寄到别的国家去,又或者行李不翼而飞了。
  推着行李走出来,看见好多人在等候友人,有的拿着一束花,有的拿着美丽的气球,虽然他们不是来迎接我的,但整个画面看起来很温馨!
  朋友要在两个小时后才能来到机场,我把行李推到一个角落,坐在地上,看着旅人来来往往。两个小时里面,我看到不同类型的人。
  一般而言,从大马飞往伦敦只需十多个小时,但我却花了超过一天的时间才抵达伦敦。我知道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所以我不该有任何怨言。
或许您还会喜欢: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0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0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落网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楔子“月老、月老!”主管生死簿的地府判官气喘吁吁地进了月下老人的仙居。“啥事这么慌张?判官大人,坐下来歇口气,喝口茶再慢慢说吧!”月下老人捻捻白须,气定神闲地说。他现在哪有闲情逸致喝茶呀!“咱们阎罗殿──出了点小纰漏,所以……我想借你老人家的姻缘簿查查。”“嗯,这个──”月下老人沉吟了一会儿。 [点击阅读]
蓝海战略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前言本书是友谊、忠诚和相互信赖的产物。正是友谊和信任激发我们探索本书所表述的主要思想,并最终完成了写作。20年前,我们在课堂相遇——一个是教授,一个是学生。从那时起,我们就一直一起工作,犹如同一条下水道里的两只湿老鼠。因此,本书不是思想的成功,而是友谊的成功,并且我们发现友谊比商业世界的任何思想都更有意义——因为我们不是孤军奋战。 [点击阅读]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序:说话干吗要“之道”啦!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有人天天上健身房,练出漂亮肌肉,可惜课堂报告或公司开会,未必能让你脱衣展示成果;有人唱歌非常?听,可惜想向男友道歉,或想提醒老板加薪时,用唱的会显得你很古怪,说不定加薪不成,反遭遣散。 [点击阅读]
血酬定律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血酬”和“命价”这两个词,来自本书两篇文章的题目。这两篇文章排在前边,却是最后写出来的。文章谈到了生命与生存资源的交换关系,描绘了一些凭借暴力建立的规矩,提到了计算血价和命价--钱与命的兑换率--的基本思路。在中国历史上,大量资源和财富是依据杀戮和破坏能力分配的,破坏力直接打造了社会结构,直接决定着各个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义务边界。 [点击阅读]
诱婚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楔子医院头等病房床前,站着年过半白,头发花白的中年男子、一名十五、六岁的美丽少女,最后,是挺直腰杆、沉稳伫立床尾的年轻男子,只为了病床上那名昏迷了三天,甫清醒的女子。不难想见,这三人必是她生命中最亲密、也最重要的三个人。她看起来极年轻,约莫二十多岁,白皙肌肤原是水嫩无瑕,或许是因意外之故,略略失了血色,仍不减清丽姿容。 [点击阅读]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0
摘要:/*2*/序一、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 [点击阅读]
谁动了我的奶酪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1949年新中国成立;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001年7月13日,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办105年之后,中国申奥终获成功;2001年底,中国将加入WTO……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元人民币;198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964.4亿元人民币;199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9552.8亿元人民币;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8.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2
作者:佚名
章节:136 人气:0
摘要:2009年6月11日凌晨2时41分,《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终于完稿了。从2006年夏完成《货币战争》以来,就开始着手收集资料酝酿《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近三年以来,仔细梳理了德、英、法、美两百多年来的所有重要银行家族之间的人脉关系,以及他们与各国的战争、革命、政变、危机之间的联动关系,从1723年开始到2024年结束,中间涉及欧洲、美国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金融运作,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