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遇见未知的自己 - 遇见未知的自己 txt——第1章 一场奇怪的对话 ──我是谁?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1章
  一场奇怪的对话
  ──我是谁?
  冬夜,下着小雨。
  一辆马自达跑车在阳明山的山坡路上疾驰着,加速、急转、超车,熟练的车技不输赛车选手。
  雨天这样的开车方式一般只有两种情况:赶路,或者逃命。
  若菱根本不知道自己往哪里去。
  但若是后一种情形,她却又似乎并不在乎命。
  “万一对面来车怎么办?”若菱想:”那正好!死个痛快!”
  念头一出,自己都吓一跳!为什么最近老有想死的念头?
  其实这种”自我毁灭”式的思想和行为,对若菱来说已经是经年累月的习惯了。
  “活着好累!”
  这感觉一直是若菱人生的一个背景音乐,伴随着她从小到大,每一个场景都不曾缺席。
  而今晚和老公大吵一架,仍旧是重复过不知多少次的模式,把她推入哀怨的心理氛围,像又一次凭空跌落在一个未经修葺的乱岗。
  心在乱岗,身却又一次地夺门而出,想都没想要去哪儿。
  等回神过来,车子已经在上山的路上爬坡了。
  突然,车子呛了两声,居然熄了火。
  引擎怎么点也点不着了,仔细一看,汽油早已告罄。
  “该死!”若菱咒骂着,伸手在身上找手机。摸了半天,还打开了车内灯,就是不见手机踪影。”这下好了,手机也没带!”
  若菱环顾窗外,一片漆黑。

  在冬天的雨夜,在这样一个荒郊野外的山区,一个没有手机、没有汽油的孤单女人。
  ●
  “每次这种事都发生在我身上,为什么我就这么倒霉?”
  若菱又忍不住自怨自艾起来。
  眼角的余光,这时扫到了一线灯光,来自于路边不远处的一间小屋。
  若菱想:”也许天无绝人之路,试试看吧!”
  她提心吊胆地走到小屋前,找了半天看不到门铃,鼓起勇气轻轻敲了敲门。
  “进来吧!”一个苍老的声音。
  “居然没锁门?”若菱起了疑心,”到底要不要进去?嗯……先推开门看看再说吧!”
  门嘎的一声被推开,眼前是一间温暖的小屋,居然还有壁炉在生着柴火。一位面目慈祥的白袍老人,正兴味盎然地看着她。
  “进来吧,孩子。”
  若菱像是被催眠一样,随着召唤进了小屋。
  “坐吧!”老人招呼若菱在壁炉边的椅子坐下,若菱却只站着,戒备地看着老人,随时准备情况不对就夺门而逃。
  老人坐在炉边,向她示意:”桌上有为你备好的热茶。”
  她嘴裡说着谢谢,脚可没有移动半步。
  老人一点也不在意若菱的防备,笑着问:”你是谁?”
  “我……我车没油了,手机没带,需要跟您借个电话……”若菱嚅嗫着。
  “电话可以借给你,不过你没回答我的问题,”老人摇着头说,”你是谁?”

  “我叫李若菱……”
  “李若菱只是你的名字,一个代号,”老人微笑着坚持:”我问的是『你是谁?』。”
  “我……”若菱困惑了──他到底想问什么?
  “我在一家外商计算机公司上班,我是负责软件产品的行销经理。”若菱试着解释。
  “那也不能代表你是谁。”老人再度摇头,”如果你换了工作,这个『你是谁』的内容不就要改了?”
  在一个奇怪的地方,跟一个奇怪的人,进行这样一场奇怪的对话?
  若菱这个时候感受到了屋子裡的一种神秘气氛,以及老人身上散发的祥和寧静气质。这种神秘和安详总让人有所震慑。
  于是她不由自主地坐了下来。
  ●
  “我是谁?”她的心终于在乱岗上听到这个问题,像山谷回音一般地在那裡回响着……我是谁?我是谁?我是谁?
  在那一瞬间,禁不住回想起过往的种种,潸然泪下。
  “我是个苦命的人,从小父母离异,只见过父亲几面,十岁以前都由外祖父母抚养,继父对我一向不好,冷酷疏离。为了脱离家庭,我早早结婚,却久婚不孕,饱受婆婆的白眼和小姑的嘲讽,连老公也不表示同情。工作上老遇到小人,知心的朋友也没几个……”

  若菱陷入了悲伤自怜的情绪裡,迷蒙中,一生的种种不幸、不公,好像走马灯一样在眼前闪过。
  她自己都惊讶,在一个素昧平生的人面前,居然把酿了很久的辛酸苦水全倒出来,一点也不吝啬。
  老人的目光现出同情。
  “这是你的一个身分认同,”他缓缓说,”一个看待自己的角度。”
  “你认同你自己是一个不幸的人,是多舛的命运、不公的待遇和他人的错误行为的受害者。你的故事很让人同情,不过,这却也不是真正的你。”
  “等一等!”她的心念突然一动:”我天生聪明伶俐、才华洋溢、相貌清秀、追求者众!我是台湾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现在三十多岁月薪就十几万,我老公……”
  张嘴就提起了老公,却又嘎然而止。
  “是、是,我知道,你很优秀!”老人理解地点头,”但这又是你另外一种的身分认同,也不是真正的你。”
  若菱刚刚被激起的信心又告瓦解,低头沉思。
  “到底老人想得到什么答案?”
  若菱一贯的好胜心此时蠢蠢欲动,她想,老人显然不是要找一般世俗的答案,我就朝哲学、宗教的方向试试看!
  于是她答道:”我──是一个身心灵的集合体!”
  说完,她有些得意地看着老人,心想,”这回,总算答对了吧!”
或许您还会喜欢:
寂寞高手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0
摘要:股市并非深不可测并非无所适从而是有内在规律的懂得其内在规律的人才能“有的放矢”集资和锁筹功能(一)这个功能在沪市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国家认为股市只不过是一种泡沫经济,而其又在二级市场中失去了集资功能,那么还有生存的必要吗?既然答案是肯定的。既然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坚信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市场在经历过磨合后必将逐步走向辉煌。 [点击阅读]
富爸爸投资指南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从本书中您将学到什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TheSecuritiesandExchangeCommission,简称SEC)规定,一个合格的投资者应至少具备以下条件之一:1.年收入在20万美元以上;2.夫妇两人年收入达到30万美元以上;3.拥有100万美元以上的净资产。 [点击阅读]
巨龙时代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对某些人而言,这是件不可能也不该存在的任务,而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无疑就是送死。然而,如果阿莱克斯塔萨不被解放,龙喉氏族会一直保持对卡兹莫丹的控制,而如果任由这里的兽人一直致力于重振部落,这块看似已被孤立的领土就有可能成为他们东山再起的根据地。一声闷雷惊醒了罗宁的沉思。他仰首向天,只看到一块块厚棉般的乌云。忽然,空中传来一声可怖的低吼,罗宁的身躯不由自主的绷紧,附近的地面已被一块极大的阴影所笼罩。 [点击阅读]
巫妖王的崛起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风哭得像痛苦的孩童。锹牙鹿群挤在一起取暖,浓密厚实的毛皮保护着它们不受风暴的严重侵袭。它们站成一个圈,把哀叫发抖的幼犊围在中央,将自己顶着巨角的头低垂向雪地,紧闭眼睛抵御飞旋的雪花。尽管呼出的水汽冻结了口鼻,但它们仍然坚持牢牢驻立在原地。狼和熊蜷在各自的洞穴里等待风暴过去,前者可以和同族们相互慰籍,后者只能孤独的听天由命。 [点击阅读]
年轻人必知的160条说话技巧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第1章说话方式,八项注意(基础篇)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教授曾说:“话说得好就会如实地达意,使听者感到舒适,发生美感,这样的说话,就成了艺术。”说话方式是一门精深的学问,深谙说话之“术”,就能得体地运用语言准确地传递信息、表情达意,使所言收到极佳的表达效果。 [点击阅读]
幸福要回答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人生最没有悬念的事情就是我们都会变老,人生最大的悬念则是我们会如何变老。女人的相貌在岁月中悄然变化,更大的变化在于心态——杨澜“魔镜,魔镜,告诉我,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是哪个?”皇后每天问同样的问题,并期待着同样的答案。烦不烦啊!每一次的问答都助长着她的骄傲,也加剧着她的恐惧。在内心深处,她一定预感到那个叫白雪公主的小女孩终究会超越自己成为最美丽的女人,但她偏要难为可怜的镜子。 [点击阅读]
影响力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一切都应该尽可能地简单,但不要太简单。——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有一天,我接到一位朋友打来的电话。这位朋友最近开了一间出售印度珠宝的商店。她那儿刚发生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她想,作为一名心理学家,我可能能够对这件事做出合理解释。这是故事是关于那些难以卖掉的绿松石珠宝的。那时正值旅游旺季,商店里顾客盈门。那些绿松石珠宝物超所值,但却怎么也卖不出去。为了把他们卖掉,她想了各种招。 [点击阅读]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第一部分投资前的准备工作在你打算购买股票之前,你应该对以下各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股票市场的整体情况,你对美国公司的信任程度,你是否需要进行股票投资?你所期望得到的回报是多少?你打算作短线交易还是搞长期投资?你对某些突发事件、不可预测事件以及股价暴跌的反应情况如何?最好在进行投资前明确你的投资目标以及分析清楚自己对投资的态度(我真的认为股票比债券更具有风险性吗?), [点击阅读]
心素如简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楔子传说,有一条路叫黄泉,有一条河叫忘川。忘川上的桥叫奈何,忘川河畔的花朵叫彼岸。走过奈何桥,看到望乡台,台边有一个老妇人在卖孟婆汤。在忘川边有一块青石叫三生石,三生石上记载着每个人的前世今生。走过奈何桥,喝下孟婆汤,你就会忘却前尘往事,遁入下一个轮回。 [点击阅读]
怎样提高智商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0
摘要:记忆力自主训练全案一、什么是记忆力1.记忆力的基本理论记忆是什么“记忆是智慧之母”--古希腊大悲剧诗人阿斯基洛斯的这句名言一直流传至今。记忆是一种人们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它究竟是什么呢?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大脑中的反映,亦可视作是经验的保持,有时在保持中还经历了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认知(再认)或回忆这三个依序发展同时又密不可分的环节,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