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永别了武器 - 读《永别了武器》有感——该死的战争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海明威的书中,这是我看的第一本。上海译林出了海明威的文集,一共16本,本来很有全买的冲动,但理智告诉我还是先在学校借本来看看再说。凭借着直觉我借了这本《永别了,武器》。
  开始看的时候心情是很轻松的,主角想必也一样,一个美国人,加入了意大利的军队,成为救护队的中尉,虽然身在前线但战争却似乎离他好远。正如他自己所说“哼,我知道我是不会死的。不会死于这次战争中。因为它与我根本就没有关系。照我看来,这次战争对我的危险性,就好比是电影中的战争。(pp43)”。他第一次接触英国女朋友凯瑟琳时所抱的态度也不过是玩玩而已。就如周游世界一般,他只不过穿着军装在战争的前沿游荡。继续喝他的酒,继续结交朋友,和他们瞎掰,继续去玩女人。开头,我甚至边看边笑,比如说他们在拿教士开玩笑或上尉军医兼主角同房好朋友雷那蒂说话的时候。
  直到主角莫名其妙地在战壕中弹受伤后,他也不讨厌战争,因为他仍旧觉得自己不会因为这样就死了。他的康复之路很顺利,在米兰他甚至和女友有段热恋,也是从那时开始,这战地爱情虽然貌似完美但却暗含隐忧。凯瑟琳有了孩子,主角弗瑞德不知是因为责任或其它什么原因真的爱上了凯瑟琳。当你无欲无求的时候生活会很简单很轻松,但当真的爱上以后问题就会接踵而来。依依不舍之下复原后的主角回到了前线,他首次从身边的人中看到了他们对战争的厌倦,从车队的少校到好朋友雷那蒂再到自己下属的司机。敌军有了德军的帮助,他尝到了首次的撤退。撤退本是一种“留得青山在,哪怕无柴烧”的战略,但本来光明正大的撤退却因为期间的很多经历深深刺痛了主角的心。下属司机,那个他最喜欢的司机艾莫在撤退时被慌不择路的意大利人杀了,自己人杀自己人这是什么道理?!但在战争中,在那万分危机的时刻,主角似乎看出了其中的必然性。也是从那时开始,主角对战争有了新看法,战争不再是他可以完全置身于度外的游戏了。直到他在过桥时被战地宪兵捉住,要拖去枪毙的时候他彻底地对战争绝望了。他凭什么要成为这与他毫不相干的战争的炮灰?他只不过是个热血的美国青年而已,加入意大利军队服役完全是自愿,为什么他要死?无端地死在他乡、外国人的枪下?!于是,他反抗了,逃了。
  我一向不喜欢半途而废,但他的这回逃兵我却完全没有异议,他也只能这样了。
  和凯瑟琳在瑞士的日子和那段在米兰养伤的日子一样快活,即便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也依然离战争很远很远。直到凯瑟琳难产,从前天凌晨3点到第二天晚上都还未生产,太折磨人了,但更折磨人的在后头。儿子没有存活下来,妻子在产后大出血中死去。上帝一下子夺取了他将爱的和正爱着的。难道这就是参与战争的代价?但他已经为战争而负伤了,也为了战争贡献力量了,为什么还要如此惩罚他呢?!他很难过,我也很难过,看完书的时候我甚至睡不着,抱着多出来的枕头翻来覆去。他和凯瑟琳应该是可以永远的,但就是那个米兰某夜欢愉的产物夺去了一切。终于,主角尝到了战争的最残酷之处,战争带给了他永远无法治愈的心灵创伤。
  战争中所受的肉体创伤通过药物、器械和时间可以痊愈,但心中的痛却将持续一辈子。战争结束了,那又怎样,痛还不是一样持续?!但若那该死的战争根本不复存在,很多人就不用碰上那些厄运,把痛苦扼杀在根源。再见吧,武器,永远不要再见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巴黎圣母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l802~1885)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身世】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南部的贝尚松城。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78 人气:0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点击阅读]
布登勃洛克一家
作者:佚名
章节:98 人气:0
摘要:(上)在!”9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期德国北部的商业城市吕贝克。这一家人的老一代祖父老约翰·布登洛克,年轻的时候正值反对拿破仑的战争,靠为普鲁士军队供应粮食发了财。他建立了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此外,他还拥有许多粮栈、轮船和地产,儿子小约翰又获得了尼德兰政府赠予的参议员荣誉头衔,因而他和他的一家在吕贝克享有很高的声望。这一家人最近在孟街买下了一所大邸宅,布置得既富丽又典雅。 [点击阅读]
希区柯克悬念故事集
作者:佚名
章节:127 人气:0
摘要:悬念大师希区柯克什么是悬念?希区柯克曾经给悬念下过一个著名的定义:如果你要表现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玩牌,然后突然一声爆炸,那么你便只能拍到一个十分呆板的炸后一惊的场面。另一方面,虽然你是表现这同一场面,但是在打牌开始之前,先表现桌子下面的定时炸弹,那么你就造成了悬念,并牵动观众的心。其实,希区柯克的作品并非只靠悬念吸引人,其内涵要深刻得多。希区柯克对人类的心理世界有着深刻的体悟。 [点击阅读]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
作者:佚名
章节:112 人气:0
摘要:古希腊(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9~8世纪)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为人类留下了一笔辉煌灿烂的文化财富。古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就是其中最为瑰丽的珍宝。世界有许多民族,每个民族都创作出了它自己的神话和传说,这些神话都有自己民族的特点,但也都有共同的性质。 [点击阅读]
席特哈尔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席特哈尔塔,这个婆罗门的英俊儿子,这只年轻的雄鹰,在房子的背阴处,在河岸边小船旁的阳光下,在婆罗双树林的树荫里,在无花果树的浓荫下,与他的好朋友并且同是婆罗门之子的戈文达一起长大了。在河岸边,在沐浴中,在神圣的洗礼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太阳晒黑了他的浅嫩的肩膀。在芒果树林里,在孩子们游戏时,在母亲哼唱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在他那身为学者的父亲教诲时,在贤人们讲话时,浓荫融入了他的乌黑的眼睛。 [点击阅读]
幕后凶手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任何人在重新体验到跟往日相同的经验,或重温跟昔日同样的心情时,可不会不觉为之愕然的吗?“从前也有过这样的事……”这句话总是常常剧烈地震撼心灵。为什么呢?我眺望火车窗外平坦的艾色克斯的风光,自言自语地问向自己。从前,我曾经有过一次一模一样的旅游,但那是几年前的事呢?对我来说,人生的颠峰时代已经结束了……我正在肤浅的这样想着!想当年,我在那次大战中,只是负伤的的份儿。 [点击阅读]
幽巷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管家上菜的时候,梅菲尔德勋爵殷勤地俯向他右手的座邻朱丽娅·卡林顿夫人。作为完美的主人而知名,梅菲尔德勋爵力求做得和他的名誉相称。虽然没有结过婚,他还是一位有吸引力的男子。朱丽娅·卡林顿夫人四十来岁,高而且黑,态度活泼。她很瘦,但依然美丽。手和脚尤其精致。她的风度是急促不宁的,正像每个靠神经过日子的女人那样。坐在圆桌对面的是她的丈夫空军元帅乔治·卡林顿爵士。 [点击阅读]
幽灵塔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我要讲的这段亲身经历,其离奇恐怖的程度恐怕无人能比。虽不清楚世上到底有没有幽灵,可我的这段经历,却发生在孤寂山村中一栋传说有幽灵出没的老房子里。故事的主人公就像幽灵一样飘忽不定,徘徊哀叹,而且她还像《牡丹灯笼》中的小露①一样,是个年轻美丽的女子。那是发生在大正初年的事情。虽说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每次当我回想起来,都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做了一个恐怖的噩梦。 [点击阅读]
幽谷百合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那里展现一座山谷,起自蒙巴宗镇,延至卢瓦尔河。两边山峦有腾跃之势,上面古堡错落有致;整个山谷宛如一个翡翠杯,安德尔河在谷底蜿蜒流过。……我注意到在一棵白桃树下,葡萄架中间,有一个白点,那是她的轻纱长裙。可能您已经知道她就是这座幽谷的百合花。为天地而生长,满谷飘溢着她美德的馨香。而她自己却毫无觉察。无限的柔情充满我的心灵,它没有别种滋养,只有那依稀可见的身影。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