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一双绣花鞋 - 小说《一双绣花鞋》txt——第二十四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龙飞转过身来,只见清洁法师静静地站在门口,她的睫毛是湿润的,泪痕一直达到苍白的嘴唇边,在烛光中闪耀着。她的唇痛苦地颤动一下,浓密的睫毛底下重又流出眼泪来,停留在面颊上,闪闪发光。她的面孔像石膏,假面一样的僵硬。
  “你是燕大毕业的?”龙飞站了起来,望着她的面庞。
  清洁法师点点头,喃喃地道:“16年了,多少风风雨雨,我斩断尘缘,在此出家隐居,没有任何人知道。”
  清洁法师又正色*道:“你脸上有一团正气,你是人民zheng府的一名**人员。”
  龙飞吃了一惊,心想:她怎么会知道我的身份呢?
  莫非我暴露了身份?
  “你在诈我。”龙飞平静地说。
  “因为你身上有枪!”清洁法师厉声说。
  龙飞的腰间确实有一柄消音手|枪,可是她怎么会知道?难道她在夜间搜查过他的房间?
  “你怎么知道?”龙飞问,声音有点打颤儿。
  清洁法师微微笑道:“我能透视人体。”
  “我还没听说过这种功夫。”龙飞紧紧盯着清洁法师。
  “15年前,我的师父妙真住持教给我一种能透视人体的功夫,妙真住持圆寂后,我当了这里的住持。”
  龙飞问:“你知道我到这里的使命吗?”
  清洁法师平静地说:“你要找的那个人就在五台山。
  前些日子,一个与我年岁相当的漂亮女人来到本寺,要求在这里剃度为尼,我见她来历不明,没有收她。“
  “她在哪里?”龙飞急问。
  “她去了千佛寺,最近刚刚从南方回来。”
  从镇海寺出发南行,到达白云寺,往西走便是崇山峻岭,尽是层峰迭峦,翠柏青松,真是曲曲弯弯路,重重迭迭山。龙飞在林中疾行,来到了白头庵村的千佛寺。
  千佛寺又名千佛洞,俗名佛母洞。寺后有一个由地下水浸蚀而成的石灰岩洞穴。据《清凉山志》记载:“嘉靖末,道方者,夜游至此,见神灯万点,既出旋入,方随人,见王佛像森列其中,穹窿深人进里许,忽然闻波涛惊怖,不能出。念观音名,愿造像,忽见一灯,寻光得出,乃造石佛于洞口。”千佛洞因此而得名。后来又在洞外建寺,寺院建成后,以千佛寺为名,洞深五丈,分内洞和外洞,两洞之间有小百孔,仅容身出人。
  传说,朝山礼佛者,由此小石孔出人一次,等于转生一回,得到佛母恩赐,可以消灾免难,因此又名佛母洞。

  凡是到此寺参观或礼佛者,都要通过小石孔,希望得到佛母的恩赐,获得吉祥。由于洞内光线极暗,需本寺和尚持灯而人。由于洞口长扁,好进难出,再加寺内敲钟,声波回荡,进小石孔者皆惊慌失措,急欲出来,却偏偏出不来。钟声在这里起到了“经声佛号换回苦海梦迷人”的作用。进出小石孔的过程,名日:“佛母重生”。在通过小孔时,持灯和尚再三嘱咐:进去时男人先伸左手,女人先伸右手。出来时,男人先伸右手,女人先伸左手,不能伸错手。外洞高约3米,宽正米,内有石雕贴金半身毗卢佛像,坐在千佛洞座上,神态威严。内洞呈椭圆形,小于外沿,有长寿石佛一尊,贴金铜佛两尊,并有钟-乳-石多种,相传是佛母的五脏及脊骨。
  夜深了,远处的群山变得漫无边际,一轮皎月给寺院、山峦、林木镶上了一层淡淡的银白色*。龙飞赶到千佛殿前,只见有个老和尚正坐在千手观音塑像前念经。
  龙飞见殿内有一尊韦驮木雕像和文殊铜像。旁悬一口大铁钟。
  龙飞上前对老和尚作个揖道:“借问法老,前些天可有个妇人投到这里?”
  老和尚抬起头,打量龙飞一番,徐徐问道:“你是何人?为何深夜到此?你与那妇人是什么关系?”
  龙飞随口编道:“我是她的哥哥,千里迢迢而来,她因看破红尘,才投到这里。”
  老和尚拾起木鱼,说道:“她正在千佛洞内面壁,她要超度众生,以赎回前世之错。”
  龙飞来到寺后的千佛洞,只见漆黑一团,他大声问道:“里面有人吗?”
  一连串沉闷的回声,洞内潮湿、沉寂。
  龙飞摸进外洞,右手紧紧握着消音手|枪。龙飞摸着摸着,头碰在石像上,磕出一个血包皮。他小心翼翼地摸着,终于摸到了那个石孔。
  “把枪放下!”内洞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
  龙飞吃了一惊,没有放下手|枪。
  “把枪放下!不然我就要开枪了!”又是那个女人的声音,紧接着是拉动枪栓的声音。
  龙飞慢慢把手|枪放在地上。
  蜡烛亮了,内洞里一块钟-乳-石上端坐着一个女人。
  她身穿淡蓝色*僧服,手里握着一支小手|枪。这个女人三十五六岁,秀丽的脸庞上泛着一双凶狠却美丽的大眼睛,面容白皙秀气。
  这个女人就是白薇。
  “想不到吧?老同学,咱们又见面了!”

  白薇也认出了龙飞,端着手|枪紧紧逼来。
  “把你身上的手铐拿出来,自己把自己铐上!”白薇大声叫着。
  龙飞双眼喷着怒火,紧紧盯着白薇的眼睛。
  龙飞转到了钟-乳-石前,白薇转到了洞口。这时猛见洞口有个人影一晃,一根树于伸了进来,将白薇捅了个趔趄。
  枪响了,子弹擦着龙飞的肩膀射到洞壁上。龙飞趁势朝前迈了几步,一拳将白薇击昏。
  清洁法师面容严峻走了进来。
  “谢谢你!”龙飞激动地叫着,掏出手铐铐住了白薇,并拔出了她嘴里含毒的假牙。
  原来清洁法师见龙飞深夜去千佛洞,恐他凶多吉少,于是抄了一根树干也星星火火地追了来,正见白薇用枪威逼龙飞,于是用树干捅击白薇,使龙飞脱险。
  两个人把白薇拖出了千佛洞……
  白薇悠悠醒转,见已被擒获,将牙一咬,假牙已卸,她苦笑一声,凄苦地说:“老同学,你干得真漂亮,叫我欲生不得,欲死不得,活受罪!”
  龙飞淡淡一笑:“白薇小姐,我们留着你还有用哩!”
  龙飞押着白薇朝台怀镇走去,走了一段,龙飞回头一瞧,清洁法师不见了,不知何时她已遁进山林……
  台怀镇的夜,梦一般的美。
  微风挟着野草与薄荷的香味,把树林吹得有如涟波荡漾。那些绿草、翠树、寺庙都陶醉在皎皎月下。原野又发出清新、潮湿的泥土气息。
  龙飞押着白薇继续朝前走。
  白薇戴着手铐,慢慢地走着,像是满腹心事。
  “老同学,这些年你过得好吗?”白薇的声音,柔柔的,充满了关切。
  “老同学是老同学,可我们是两个阶级战壕里的人,你是*,我是**!”龙飞平端着手|枪,警觉地望着她。
  “没有永久的敌人,也没有永久的朋友。”白薇的脚步慢了下来。
  “在这花前月下,清凉世界,你不觉得很有诗意吗?”白薇的声音,柔媚动人。
  “树欲静而风不止。”龙飞淡淡地说。
  白薇发出一阵笑,这笑声在这沉静的深夜,有些显得恐怖。
  白薇不走了,停在那里。
  龙飞催促道:“快走,别磨蹭!”
  白薇发出一阵笑声:“小飞,你不觉得,在火药味以外,生活里还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吗?”
  龙飞道:“我们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你是资产阶级的小姐,我是无产阶级的战士。”
  白薇叹了一口气:“老同学,我们毕竟还有一段恋情,你就一点也不留恋我吗?”

  龙飞冷冷地说:“你那是单相思!你选择了自绝于人民的道路,现又落入人民的法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白薇长吁了一口气:“你受共产主义影响太深了。”
  白薇蹲了下来。
  龙飞喝道:“你不要耍赖!”
  “资产阶级也要大小便呀!”白薇神经质地大笑。
  龙飞转过身说:“那我回避一下。”
  “你还铐着我呢!”白薇生气地叫道。
  龙飞道:“好,我暂时把手铐下了,我可告诉你,你要逃跑,我可就开枪了!”
  白薇双手脱离了手铐,感到一阵轻松。
  “有手纸吗?”
  “你要大便?”
  “当然。”
  龙飞从兜里摸出手纸,递给她。
  “还是老同学好。”
  白薇走到一个土丘后,朝龙飞递了一个飞吻。
  “你可离远点,资产阶级的屎比无产阶级的臭。对了,还要耐心点,我可便秘。”
  龙飞躲到一边,等了一会儿,没有了白薇的动静。
  “怎么,资产阶级,大便解完了吗?”
  没有人应答。
  龙飞感到不妙,冲到那土丘后面,哪里有白薇的影子……
  却说白蕾那日晚上遭到大个子劫机者的袭击,被两个不明身份的外国间谍救走,送进一辆黑色*轿车,轿车飞也似的朝码头开去。白蕾醒来,只见一个外国人正在为她包皮扎伤口。
  “你们是什么人?”白蕾惊恐地问。
  “我们是哈巴罗夫斯基派来的人。”那个外国人和蔼地说。
  “那你们是苏联克格勃?”白蕾惊喜地叫道。因为哈巴罗夫斯基是苏联克格勃在香港的负责人,是白蕾的秘密联系人。
  “你们带我去哪儿?”白蕾问。
  “去苏联。”那人平静地说。
  “你要好好养养伤……”他补充了这一句,以后再也不说话了。
  黑色*轿车在码头前停下来,两个人搀扶着白蕾上了一艘“加华拉路华”号苏联船。一个大副和一个水手迎上前,与那两个人说了几句俄语,白蕾被大副抱到一个温暖的船舱里。
  她觉得,这里比台湾还温馨,她喃喃自语着:“到家了……”
  一会儿,“加华拉路华”号船启航了,迎着太平洋的风浪,向北前进……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余华《兄弟》
作者:余华
章节:70 人气:2
摘要:《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点击阅读]
余华《活着》
作者:余华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前言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点击阅读]
凉州往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风儿一阵紧过一阵,猎猎风声卷起的,不只是峡谷的惊叫,还有一颗少女的心。水英英幸福得要死了,她还从没跟家远哥这么亲近过这么幸福过呢。五糊爷带上拾粮上路的时候,还是一脑子的雾水。两天前他被青石岭牧场主水二爷召去,原以为是说丫头拾草的事,没想,水二爷只字未提拾草,倒是怪惊惊说,我想让拾粮到院里来。让拾粮去院里?这个老东西,总是做些莫名其妙的事。 [点击阅读]
夜幕下的哈尔滨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清明过去,谷雨快到了。可是哈尔滨的夜晚,还是凉风扑面,寒气袭人。已经抽出嫩芽的柳枝在北风中摇曳着。真让人担心,那经过严冬酷寒,朔风吹打,挣扎而出的嫩绿小叶,会再被这塞外风吹刮得枯萎回去。一九三四年哈尔滨的春天,好像也被日本占领者卡住了一样,竟来得这样迟缓。夜越来越深了,热闹的哈尔滨站前,南来北往的人流早已断了线,通往道里、道外、南岗、马家沟的电车也没有几个乘客了。 [点击阅读]
太阳黑子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月光灰蒙蒙地照在黑色海滩上,最明亮的那一阵子,还不如一些夜泳的女孩的身体皎白闪耀。今天的潮水是二十一点,所以,环岛路沿路海滩夜泳的人很多。因为夜色掩护了天空的变脸,等游泳的人们感到海水、天水忽然密集交混,才恓惶地扑爬上岸。海滩上响起一片被雨打烂似的、此起彼伏的呼应声。高高的海岸线上,环岛路蜿蜒。三个男人闯过红胶质的人行道,拉开刚停在黑色车道上一辆的士车门。 [点击阅读]
尘埃落定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嘘嘘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然后,她叫了一声桑吉卓玛。侍女桑吉卓玛应声端着另一个铜盆走了进来。那盆牛奶给放到地上。母亲软软地叫道:"来呀,多多。 [点击阅读]
张承志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离开沙沟和西吉滩,离开了头戴六角帽的哲合忍耶回民的黄土山庄,在大雪纷扬中,我们穿过了一片片斑驳错落的村寨,来到了单家集。但那弹洞累累的清真寺和闻之已久的红军遗迹并没有留住我们,一罐茶只喝了一口,我们便又穿过杨茂、姚杜,在暮色中的好水川旁冻硬的土道上,急急地前进了。 [点击阅读]
新结婚时代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2010年新版《新结婚时代》在《新结婚时代》中,对于谁是婚姻的“杀手”,王海鸰提出了新的质疑。小说中,引发婚姻矛盾的原因不是个性不合、第三者,或者两人缺乏沟通、相互猜疑,而是无法沟通的城乡间的鸿沟。从某种意义来说,《新结婚时代》比《中国式离婚》更沉重。门当户对该不该,许多读者从这本书中的两代人三种个性婚恋中展开了话题。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