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隐身人 - 第五章 牧师家失窃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牧师家失窃啦。这消息经牧师本人和他妻子一声张立即传遍了全村。事情发生在星期一圣灵降临节的凌晨两三点钟。这一天正是伊宾村赶集的日子。据本丁太太说,在黎明前她突然被惊醒,发觉有人把他们卧室的门打开,然后又关上。起先她并不想惊动丈夫,只是独自坐在床上静听。万籁俱寂,她清清楚楚地听见有人光着脚,从隔壁更衣室穿过走廊向楼梯走去。她确信自己不会听错,就尽量不出声地唤醒丈夫。牧师灯也不点,只是戴上眼镜,披上妻子的睡衣,穿上拖鞋,走到楼梯口去静听。他清楚地听到有人在楼下的写字台上摸索,接着响起一声喷嚏声。
  于是他重新回到卧室,拿了根拨火棍作防身武器,蹑手蹑脚地下楼去。本丁太太站在楼梯口。
  大约到了四点左右,黎明前的黑暗渐渐消失,客厅里微微显出些光亮。可是半掩着门的书房内依然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除了本丁先生踏着楼梯的脚步声和书房里发出的轻微响动,四周寂静无声。接着一阵声响,抽屉打开了,还有翻动书页的声音。随着一声咒骂声,一根火柴擦亮了,书房里出现一片黄色火焰。这时本丁先生已到了客厅,透过门缝,他看清了书桌和打开的抽屉,书桌上还有一支点燃的蜡烛,就是没有发现小偷。他站在那里,真不知该如何是好。本丁太太尾随丈夫也慢慢地下了楼,她脸色苍白,神情非常紧张。看来小偷一定是本村的居民,这个推测鼓足了牧师的勇气。
  他们听到钱币的叮当声,知道小偷找到了家中的储蓄——共两镑十先令(都是半镑一个的金币)。一听到钱币的声音,本丁先生不禁冲动起来,他紧握拨火棍冲进书房,后面紧跟着本丁太太。
  “快投降吧!”本丁先生大喝一声,可他马上呆若木鸡地楞在那儿,书房里显然是只有他一个人。
  刚才明明有人在房里走动,怎么会不见了呢?他们站在那儿喘了会气,本丁太太穿过屋子,到屏风后面去寻找。出于相同目的,本丁先生弯腰在书桌下察看一番。本丁太太又把窗帘翻过来,本丁先生则观察了烟囱,还用拨火棍捅了捅。然后本丁太太又查看了字纸篓,本丁先生打开了煤箱盖最后他们都停了下来,站在那里面面相觑。
  “我可以发誓”本丁太太嚷道。
  “蜡烛!谁点的蜡烛?”本丁先生问。
  “抽屉!”本丁太太大叫道,“还有,钱也不见了!”
  她急忙赶到门口。
  “怪事,天大的怪事”
  走廊里传来一声喷嚏声,他们连忙冲出去,就在这时,厨房的门砰的一声关上了。
  “把蜡烛拿来!”本丁先生一面带路一面说。他们同时听见匆忙拉开门闩的响声。
  当本丁先生打开厨房门的时候,他隔着碗柜,看到后门刚被打开。晨曦中,外面的花园显得朦朦胧胧。他肯定窃贼还不曾走出门去。门开着,过了不一会儿,又砰地一声关上了。这时本丁太太来了,她手里的蜡烛摇曳不定,烛光闪烁发亮这一切都发生在他们进厨房的一刹那间。
  一切都恢复了平静。他们又重新把后门闩上,彻底查看了厨房、伙食房和碗柜,最后又走进地下室。不管他们如何搜寻,结果却连个鬼影也没找到。天亮了,这一对衣冠不整的牧师夫妇还在楼下呆呆出神,旁边那支淌着泪的蜡烛也奄奄一息,起不了什么作用了。
  “天下的怪事真多呀”牧师一直反反复复地说,至少有二十遍。
或许您还会喜欢:
相约星期二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最后的课程——《相约星期二》中文版序余秋雨一我们人类的很多行为方式是不可思议的,有时偶然想起,总会暗暗吃惊。譬如,其中一件怪事,就是人人都在苦恼人生,但谁也不愿意多谈人生。稍稍多谈几句的,一是高中毕业生,动笔会写“生活的风帆啊”之类的句子;二是街头老大娘,开口会发“人这一辈子啊”之类的感叹。 [点击阅读]
紧急传染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1991年6月12日,这是暮春的一个近似完美的日子。天已破晓,阳光触摸着北美大陆的东海岸。美国大部、加拿大和墨西哥都在期待着阳光明媚的蓝天、只是气象雷达显示雷暴云团即将来临,估计会从平原伸向田纳西河谷。已经有预报,从白令海峡移动过来的阵雨云可能覆盖阿拉斯加的西沃德半岛。这个6月12日几乎在各个方面都与以往的6月12日没什么两样,只有一个奇怪的迹象除外。 [点击阅读]
静静的顿河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评论重读《静静的顿河》,那些久违了的又陌生又熟悉的人物,以及他们痛苦的思想和命运,又一次激起了我内心的热情。顿河这条伟大的河流所哺育的哥萨克民族通过战争,在痛苦和流血之后最终走向了社会主义。肖洛霍夫把拥护苏维埃、迈向社会主义称为伟大的人类真理,并把它作为作品的主题之一。肖洛霍夫对顿河无比热爱,书中经常出现作者对顿河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赞颂。顿河草原上散发出的青草和泥土的浓烈味道,让读者过目不忘。 [点击阅读]
魔山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魔山》是德国大文豪托马斯·曼震撼世界文坛的力作,是德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美国著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对《魔山》的评价很高,他于一九三○年看了这部书后曾说:“我觉得《魔山》是整个欧洲生活的精髓。”确实,它不愧为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九二九年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魔山》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评论界公认的事实。二关于托马斯·曼,我国读者并不陌生。 [点击阅读]
三个火枪手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小说主要描述了法国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1624年出任首相到1628年攻打并占领胡格诺言教派的主要根据地拉罗谢尔城期间所发生的事。黎塞留为了要帮助国王路易十三,千方百计要抓住王后与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暧昧关系的把柄。而作品主人公达达尼昂出于正义,与他的好友三个火枪手为解救王后冲破大主教所设下的重重罗网,最终保全了王后的名誉。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3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天灰灰的,冷得怕人,狗闻不到气味。黑色的大母狗嗅嗅熊的踪迹,缩了回去,夹着尾巴躲进狗群里。这群狗凄惨地蜷缩在河岸边,任凭寒风抽打。风钻过层层羊毛和皮衣,齐特也觉得冷,该死的寒气对人对狗都一样,可他却不得不待在原地。想到这里,他的嘴扭成一团,满脸疖子因恼怒而发红。我本该安安全全留在长城,照料那群臭乌鸦,为伊蒙老师傅生火才对。 [点击阅读]
古拉格群岛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2
摘要:“在专政时代,在处于敌人四面八方包皮围的情况下,我们有时表现出了不应有的温和、不应有的心软”克雷连科:在审理“工业党”案件时的发言第一章逮捕这个神秘的群岛人们是怎样进去的呢?到那里,时时刻刻有飞机飞去,船舶开去,火车隆隆驶去——可是它们上面却没有标明目的地的字样。售票员也好,苏联旅行社和国际旅行社的经理人员也好,如果你向他们询问到那里去的票子,他们会感到惊异。 [点击阅读]
地狱
作者:佚名
章节:110 人气:2
摘要:致中国的合作者、读者和书迷们:对于今年不能亲至中国一事,我深感遗憾,因此想借这封短信向你们所有人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有了你们,才有我所谓的成功。谢谢你们为我的作品中文版所付出的时间与努力,你们的厚爱尤其让我感动。我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拜访你们美丽的国家,亲口表达我的谢意。谨致最诚挚的祝愿。 [点击阅读]
大卫·科波菲尔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他在母亲及女仆辟果提的照管下长大。不久,母亲改嫁,后父摩德斯通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辟果提的哥哥家里。辟果提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他妹妹的女儿爱弥丽和他弟弟的儿子海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2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