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伊利亚特 - 《伊利亚特》读书笔记——阿伽门农的引蛇出洞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根据伊利亚特第二章的描述,宙斯为了赐予因为和阿伽门农争吵而退出战役的阿喀琉斯以更大的光荣,决定让阿开亚人在与特洛伊人的战斗中惨败。于是托梦给阿伽门农,假装许诺他此时正是进攻特洛伊的最好时机。于是乎阿伽门农有了信心,决心“毕其功于一役”,一举击败特洛伊。
  但事实上当时希腊人的形势并不好——十年间特洛伊久攻不下,已经是军心惶惶的时候。更何况主帅和重将——阿伽门农和阿喀琉斯——刚刚争吵,全军正处在动摇分裂之中,勇猛的米尔弥多涅斯战士一旦撤出,战斗力更是锐减。按理说这个时候应该是希腊联军最困难的时期,如果说是进攻的最佳时机,委实难以孚众。身为身经百战的最高统帅阿伽门农,怎么能如此轻信梦中的言语呢?
  所以更有可能的真实情况是:军中的内部矛盾弄得阿伽门农焦头烂额,一般舆论对他也比较不利,为了转移将领和士兵们的视线,阿伽门农不得不铤而走险,假托神谕发动攻击,以战事的成功来挽回威信,以外部矛盾掩盖内部矛盾,这也是历来国际国内政治中比较常见的做法,即便在今天的世界上都屡见不鲜。正是古今一般同。
  但是一个梦中神谕的说服力毕竟有限。于是为了统一思想,共同前进,扭转不利局面,阿伽门农召开了全军代表大会。把比较拥护“阿核心”的国王们,如奥德修斯,涅斯托耳,当然也少不了墨涅拉俄斯——召集在一起共商大计。最后由阿伽门农亲自制定了一条稳定军心的良策与“阳谋”,但是需要众将领的配合方能大功告成。

  “让我们现在就把阿开亚人武装起来。但我最好还是先把他们试探,要他们乘船离开战场。届时你们要尽到职责,防止他们真的这样做。”
  于是阿伽门农在全军面前作了演说,痛陈九年来战事的艰辛,最后满怀感情地说道:
  “九个属于宙斯的年头已经过去;如今我们船只上的木材已经腐烂,缆绳已经蚀断。我们的妻子与幼儿们还在家中翘首期盼我们的归还。但是我们还是没有取得胜利。那么现在还不如依我所言:我们干脆乘船回返家乡,因为我们永远也无法将特洛伊城池攻占。”
  众士兵们听闻,纷纷信以为真,欢天喜地地把船拖下水,准备就此撤退。他们的声音响彻云端,如同狂风在大海上掀起的滔天巨浪。而追随“阿核心”的诸位将领们也开始了行动……
  史诗中描写了奥德修斯软硬兼施的作为——“每当他遇到一位国王或领袖,他就会走到对方身边,好言相劝。‘阁下,’他说,‘临阵脱逃是懦弱而不足取的。坚守岗位罢,并劝你的人也如此。你并不理解阿伽门农的真正用心。他在试探我们,马上就会对阿开亚人表示他的愤怒……’”与此同时他还进一步维护阿伽门农的权威,“‘王者的愤怒非同小可,他们受到神的思宠;他们的荣誉得之于宙斯,享受多谋善断的大神的钟爱。’”

  而对于普通士兵,他的态度就比较强硬。“然而,当见到喧哗的普通士兵,他便会用王杖击打,并责骂道:‘你这蠢货,还不给我老实地坐下,服从那些比你们杰出的人的命令。你这个逃兵,贪生怕死的家伙,在战场和议事会上都一无是处!阿开亚人岂能个个都是王者?王者众多可不是件好事。这里只应有一个统治者,一个大王——此王执掌着工于心计的克罗诺斯的儿子授予的权杖和评审是非的标准,统治属下的子民。’”
  至于“持不同政见者”如多嘴多舌,跳出来辱骂阿伽门农,继续以“分配战利品不公”为理由来指责最高统帅的牛鬼蛇神,塞耳西忒斯,马上就遭到了清洗。奥德修斯除了痛斥他动摇军心,更“扬起权杖,狠揍他的脊背和双肩,后者佝偻起身子,豆大的泪珠顺着脸颊滴淌。金铸的权杖打出一条带血的隆起的条痕,在双脚之间;他畏缩着坐下,忍着伤痛,呆呆地睁着双眼,抬手抹去滚涌的泪珠。”

  引蛇出洞,清除异己之后,奥德修斯和涅斯托耳又一唱一和,搬出了神谕,荣誉感等东西鼓动军心,也“劝说”阿伽门农。阿伽门农也就顺势“回心转意”“振作起来”,再次发表了极尽鼓舞士气之能事的演说,希腊方面军心再一次被鼓舞起来了!
  于是大军浩浩荡荡地向特洛伊城进发,所有的人都情绪激昂,渴望着终于同特洛伊人决一雌雄。没有人再提阿喀琉斯乃至分配战利品的事情。然而又多少人心里明白,其实等待着他们的正是失败和死亡呢?
  1957年4月,“从来能兵观远略,于今筹划赖雄才”的毛主席邀请民主党派人士“大鸣大放”,“百家争鸣,”帮助党整风;一时间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人士们无不踊跃言论。然而同年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同日,毛主席在共|产|党内部发出指示:《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于是这场开始了才一个多月的“鸣放”被证明亦是“引蛇出洞”。紧接着,长达两年的反右运动如火如荼地在中国大地上展开,新中国的命运从此走上了另外的道路。
  ——可见英雄豪杰的手段,原是古今一般同。
或许您还会喜欢:
葬礼之后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老蓝斯坎伯拖着蹒跚的脚步,一个房间接一个房间地,逐一拉起房里的百叶窗。他那粘湿的双眼,不时地望向窗外,挤出了满脸的皱纹。他们就快要从火葬场回来了。他老迈的脚步加快了些。窗子这么多。“思德比府邸”是一幢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哥德式大建筑。每个房间的窗帘都是豪华锦缎或天鹅绒,有些墙面上仍旧系挂着丝绸,尽管这些都已年久褪色。 [点击阅读]
蒙面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在他面前将信整齐地放成一摞。他拿起最上面的一封,琢磨了一会儿上面的地址,然后用放在早餐桌上的专用裁纸刀将信封背面纵向裁开,将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在里面还有一个信封,用紫色的蜡仔细地封好,上面有“亲启保密”的字样。赫尔充里。波洛那鸡蛋形的脸上的眉毛向上扬了扬。他喃喃道;“耐心点,这就来了!”又一次用上了那把裁纸刀。这一次信封里出来了一封信-字迹颤巍巍的,又长又尖。好些字重重地画上了线。 [点击阅读]
蓝色特快上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将近子夜时分,一个人穿过协和广场(巴黎最大的广场,位于塞纳河右岸,城西北部。译注)。他虽然穿着贵重的皮毛大衣,还是不难使人看出他体弱多病,穷困潦倒。这个人长着一副老鼠的面孔。谁也不会认为这样一个身体虚弱的人在生活中会起什么作用。但正是他在世界的一个角落里发挥着他的作用。此时此刻,有一使命催他回家。但在回家之前,他还要做一件交易。而那一使命和这一交易是互不相干的。 [点击阅读]
蓝色长廊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男子已经意识朦胧。女子只能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周围的景物,或许刚才猛地受到了撞击,才失去了知觉。这一撞非同小可,驾驶座上已空无一人,车子正缓缓地向路边滑动,挡风玻璃的前端已接近没有护栏的路边。女子双眼模糊,她在潜意识里想到,男子曾经告诉过她这一带的悬崖有两百米深。如果车子照此滑落下去——而此时那位男子却困在副驾驶席上神志不清。 [点击阅读]
藏书房女尸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有些陈腐的词语只属于某些类型的小说。比如情节剧里的“秃头坏男爵”,侦探故事里的“藏书室里的尸体”。多年来我一直试图为人们熟知的主题作一些适当的改变。我为自己订立了条件:书里描写的藏书室必须属于非常正统、传统的那一类,而尸体则必须让人觉得悱恻不定、触目惊心。遵循这些原则,几年来出现在笔记本上的只有短短几行文字。 [点击阅读]
藏金潭夺宝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圣诞!这是两个多么可亲、多么令人神往的字眼!我是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在哪个民族或哪个时代的语汇里,再也没有第二个如此深奥如此神圣的字眼,圣诞是年年都会到来的普普通通的节庆日子,是全家快乐的团聚、小孩充满喜悦的日子。有的人从内心深处发出真诚的呼唤:“过去和现在的耶稣基督,你永远在我们心中!”有的人情不自禁地亮起歌喉或至少让他的孩子们唱起欢乐颂:世界走向毁灭时,基督诞生到世界。 [点击阅读]
蝇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一个金发男孩从最后几英尺的岩壁上滑溜下来,开始小心翼翼地找条道儿奔向环礁湖。尽管他已脱掉校服式的毛线衫,这会儿提在手里任其飘摇,灰色的衬衫却仍然粘在身上,头发也湿漉漉地贴在前额。在他周围,一条狭长的断层岩直插林莽深处,一切都沐浴在阳光之中。 [点击阅读]
血字的研究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一八七八年我在伦敦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以后,就到内特黎去进修军医的必修课程。我在那里读完了我的课程以后,立刻就被派往诺桑伯兰第五明火枪团充当军医助理。这个团当时驻扎在印度。在我还没有赶到部队以前,第二次阿富汗战役就爆发了。我在孟买上岸的时候,听说我所属的那个部队已经穿过山隘,向前挺进,深入敌境了。虽然如此,我还是跟着一群和我一样掉队的军官赶上前去,平安地到达了坎达哈。 [点击阅读]
被偷换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田龟规则1古义人躺在书房的简易床上,戴着耳机专注地听着录音机。“好了,我该到那边去了。”接着“咚”地响了一声,隔了一会儿,吾良又接着说:“不过我和你之间的通信并不会中断,因为我特意准备了田龟程序。现在你那边的时间已经很晚了,你休息吧。”古义人听不明白吾良什么意思,只感觉一阵撕心裂肺的痛楚。默然良久,他才把田龟放回书架,打算睡觉。 [点击阅读]
西方哲学史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0
摘要: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幸赖著译界鼎力襄助,三十年来印行不下三百余种。我们确信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些书籍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