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夜幕下的哈尔滨 - 67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响枪的南岗下坎就是谢万春和谢大嫂居住的地方。自一九三二年松花江发大水以后,谢万春和无数难民都在这里盖了难民房。这里不但地势平坦,背后还有一道高高的土崖,像一堵天然的挡风墙一样,使这块地方有了可靠的屏障。更可贵的是这里正处在道里、道外、南岗三个重要区域的交界处,离火车站也特别近,简直是个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这一点最受难民们欢迎,因为他们里边没有固定职业的卖小工的、打零杂的和小商小贩特别多,他们的特点就是要在哈尔滨各处游动,哪里赚钱就到哪里去,因此便都看中了这块宝地。第一座小房一起来,紧接着就起来一大片,那快速的程度真像雨后的春笋,伏天的蘑菇一样,转眼之间就把那片地方挤得满满登登。站在土崖顶上的马路边上往下一看,真是密集的程度像蜂房,狭窄的程度像鸽笼,而杂乱和贫困的程度大概可以和世界上所有的贫民窟相比较。那用各色各样破烂材料做成的房顶,那压满房顶上的各种形状的砖头瓦块,那堆满各个角落的破瓶烂罐,那扭歪变形的小院和门窗,那扯满小院的五颜六色的破布和麻袋片,那每个小院后面的茅厕和尿池,那满天飞舞追逐着的绿头苍蝇,再加上那些破衣烂衫,衣不遮体的男女老少,构成了一幅人间地狱的悲惨生活画图,而这画图恰恰镶嵌在号称国际城市的哈尔滨市市中心里,就更显得特异和突出。尤其当日本侵略者决定要把哈尔滨变成王道乐土的“橱窗”,假繁荣的标本,给外国人看的样子以后,就更嫌这块地方有碍观瞻,不堪人目。于是就想方设法要把这成千上万的难民赶走。难民们在以谢万春为首的几名共产党员的带领下,形成了一股抵抗力量,任凭敌人用软招子哄,硬招子撵,人们就是不动,而且越来越抱团,越来越心齐,大有誓死不移,对抗到底的架势。日寇和汉奸们一怒之下扔出了撒手锏:调动军警,统一行动,强行执房,抗拒者可以打、抓、关押。于是他们调集了日本宪兵、伪军和警察大队的大批人马,还将新从日本运来的修建大和旅馆的新式推土机、挖掘机调来,又配上日本军队的装甲车,于今天上午十时把这攻击目标——南岗下坎贫民窟团团围住,并且下了最后通碟:午后一点以前所有居民全部迁出,时间一过,立即行动,届时如有不迁者,无论人畜什物,将和那些破屋乱瓦同归于尽。“通牒”用各种形式向居民们传达了。但是却没有一户人家从这包皮围圈里搬出去。他们早已横下一条心,死活守住这块“阵地”,他们要用这千万人的肉体,筑成一道长城,挡住那钢车铁马前进。他们也存着一个近乎天真的想法:法不责众,只要大家都不动,敌人就不敢下手。这里不是那偏远的乡村,可以任凭鬼子们奸婬烧杀,这是哈尔滨的中心点,这里出一条新闻就可以立即通向全世界,敌人正在争取世界舆论界承认伪满洲国的时候,怎敢任意胡来?他们想错了!他们用对一般恶人的估计来推断已经暴怒了的日本法西斯强盗,当强盗红眼的时候就会产生十倍的疯狂。于是,当时针指向一点的时候,先是一阵警笛嘶鸣,接着是拖着长声的各种口令,像鬼叫狼嚎一般喊起来,那些由日本人操纵着的推土机、挖掘机、装甲车都轰轰隆隆地发动起来了,那些伪军和警察大队拿着锹镐钩竿都举起来了,日本宪兵的枪弹也推上了枪膛。接着就发出一声尖叫着的日本口令,随着这口令响起了一排枪声——这是预先安排好的,对空放的总“进攻”的“号令”。随着这具有威吓性的“号令”,一场向中国难民区发起的“冲锋”便开始了:只见一片巨响声中,墙倒屋塌,烟尘四起,人喊狗吠,鸡飞鸭叫……敌人把所有那些能开得动的机械都开足了马力,向那些不堪一撞的小房破屋碾压过来。这些机械有的是用于和平建设的,有的是用于战争的,如今却都向这些受苦受难的和平中国居民碾来。当处在外围的小房被撞倒以后,整个的难民区就像炸了窝的鸟雀,开了锅的沸水一样,在滚滚烟尘中人们有的抱头乱窜,有的奔走呼号,有的呼儿唤女,有的喊爹叫妈,有跑不动的老人、小孩被人从小房里抢出来,也有的在房子眼看要被推倒的情况下还钻进去往出抢东西……在一片混乱中集体抵抗解体了,人们在哭叫呼号中从那些机械的空隙间跑出包皮围圈,有的跑到安全地带,举目四望,不见亲人,于是又呼叫着跑回去……有一群跑出来的老人和妇女,还对日本强盗抱着幻想,希望用哀求和眼泪唤动他们那恻隐之心,他们围跪在一个看样子像总指挥的日本法西斯头子周围,哭着,叫着……但是换来的只是驱赶他们的日本大兵的皮鞋脚和伪警察的打骂……;塞上萧走到这里的时候,正面对着这一片悲惨的世界,他眼望着那墙倒屋塌的滚滚烟尘,耳听着哀鸿遍野的哭声,心真像被钝刀子割着一样难受,他暗暗问着自己:这就是日寇要我歌颂的王道乐土!这就是葛明礼说的日满协和!当我的好友和伴侣为我送行的时候,我还举杯宣布:要抛开过去追求的唯美主义,在新的探索中描写新的生活。他们也预祝我在新的征途中写出新篇章,在新篇章中能看到新中国的曙光!可是我迈出门的第一步,就在敌人递过来的白纸上写下了投降的黑字,我,我还有什么面目去见那些寄希望于我的亲人们!我……塞上萧心痛欲绝地离开了那“悲惨世界”,他脚步踉跄地顺着马路的下坡,向北边走去。他也不清楚自己要走向何方,他身上的伤又开始疼起来,但他心灵上的创伤更甚于身上,甚至压倒了那肉体上的伤痛,使他能够一直向前走去。他不拐弯地沿着人行道歪歪扭扭地走着,耳边不断响着方才那惨绝人寰的哭喊声,和他在内心中的自我谴责声,接着又出现了送行宴上对他的预祝声……柳絮影那“红香点嫩色,酒意横眉黛”的娇模样,大家那为他俩“比翼齐飞”的干杯。天哪,“比翼齐飞”!如今自己的翅膀已经被折断,还怎么飞?往哪里飞?……塞上萧正低头往前走着,忽然听到一声汽笛长鸣,鸣声凄厉,像是从他心底里发出的绝望呼号。他身上一颤抖,忙抬头向前望去,呀!眼前是白茫茫的一片江水,自己已经走到松花江边了!江心里正有一条老而破旧的拖船,拖着长长的木排,顶着逆水,艰难地、缓慢地向西方移动着,那凄厉的笛声就是发自这老而又老的物体中。塞上萧凄然地望着那破旧得快要散架子的老拖船,真感到自己也要散架子了。但是自己却又比不上它,它虽然老而又老,却还能拖着沉负重载,顶着逆水往前进,正因为这样,人们还需要它……可是自己呢……当一个人感到活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人需要的时候,他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塞上萧步履蹒跚地沿着江边跟着拖船往西走。当他走近江桥的时候,他实在走不动了。他望望眼前,空无一人,这里既不是游览区也不是人行道。松花江桥是由日本关东军直接把守着,一般行人只能从指定的地方通过。如果不是疯子、傻子或者精神异常的人,谁能冒险往这里走。正因为没人走,桥上的看守兵也就大大乎乎,他们根本没有发现桥下来了人。塞上萧站住了,他顺着江边的斜坡,又往下走了几步,当双脚已经踩到江水的时候,他站住了。他伸手从西服上衣兜里摘下钢笔,又去摸纸,摸了两下停住了。他微微地摇了摇头,他不想留任何遗言了,说什么呢?人间的语汇有千千万万,哪句能为自己辩解明白?只有这滔滔的松花江水,才能洗去自己的羞辱……他想脱下西装,但他又摇了摇头,脱去西装留给谁?穿着它不是沉得更快吗Z 他最后仰头看看苍天,苍天上没有一片云彩。苍天如此宏大,但却不能包皮容他一个塞上萧!他长叹一声,一低头,用尽全部力气纵身一跃,跳进江中……塞上萧不会游泳,他生长在号称江城的吉林市,但是封建家庭却从不许他去干那危险的水中游戏。所以他今天一头扎人水中,便只见水泡不见人影了。就在塞上萧纵身跳人江中这一刹那,一个穿西装的大个子男人飞速地向江边奔来。他一边跑着一边脱西服上衣、衬衣、背心,随脱随扔。等他跑到塞上萧投江的地方的时候,上身已经脱光了。他又迅速地甩掉皮鞋,脱掉长裤……他一边做这些动作的时候,眼睛一边盯着那冒泡的水面……他脱得只剩一条裤权的时候,便一伏身,双手向前一伸,刷一下刺破水面,钻到水里去了……当塞上萧纵身投江的时候,江桥上面的守卫日军已经听见响声,有所察觉,有几个兵从桥头堡里跑出来,探头向江面上看。紧接着,他们发现那个狂奔过来的大个子了,这是什么人?怎么胆敢在这地方狂跑乱奔?还没等他们发出警号,大个子竟像一条大鱼一样,刷一下钻进水面了。这还了得!竟有人敢潜入水中,而且面对着桥墩子,这要是……领头的大板牙班长对着天上就放了一枪,接着警笛也响起来,一个班的日本兵都跑出来了,大板牙班长指挥着两个兵守着桥头,其余的大兵都跟着大板牙向桥下江边奔来,其速度之快,就像被猎人追赶的兔子一样。七八个日本兵奔到江边的时候,跳进江中的人还没有露出水面。这时有两个兵已经把大个子散扔在岸边的西装和衬衣抓到手中,在兜里乱翻着……哗啦一声水面被冲开了,有两个人脑袋同时露出水面,一个脸向上,是在仰泳吗?不,不像,仰泳怎能一动不动……一个仰着脖,面向日本兵站立的岸边,用一只胳膊划着水,缓慢地向前游着……日本兵喊起来,他们用日本语喊着:“干什么的?”“你是什么人?”没有回答,水中人只管向岸边游着。在喊叫中有人拉枪栓,是要开枪?这时翻西装兜的日本兵举着几张名片对着班长喊起来:“哎,班长,跳水的八成是我们日本人,还可能是个官呢!”班长急接过名片看。名片有六张,五张上面都印着“第一中学副校长玉旨一郎”的字样,只有一张上印着“玉旨雄一”的名字,右上角的官衔是:“黑龙江省参事官、滨江警备司令部、哈尔滨特别市警察厅主席顾问”。班长一看这名片不由得一吐舌头。这个玉旨雄一他看见过,一个月前由若山中将陪着巡视江桥的时候他还给他站过岗呢。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往水面上看看。这时江里的人已经游得离岸很近了,岸上的日本兵仍然喊着,而且枪口都正对着那两个人的脑袋……大板牙眼珠子一翻,他已经看明白水里的不是玉旨雄一,那么就可能是叫王旨一郎的副校长了。都姓玉旨,又揣着他的名片,可能是一家人……一想到这,他立即对着那群乱喊的日本兵大喊一声:立正!这“立正”一出口,就像一只大手掐住了所有日本兵的脖子一样,立即鸦雀无声了。大板牙走到大兵们面前,手扬着片子压低声音说:“江里的可能是我们日本人,在没弄清情况以前,要注意礼貌。”大兵们齐声应是。江中人已经游到岸边了。这时岸上的日本兵才看清,原来脸向上那个人已经牙关紧闭,大概被淹死了,是下边那个划着水的人拖着他游过来的。那个划水人猛然从水里站起来,水没到他的腰部,他用双手托起那个被淹者,一边趟着水往前走一边向岸上喊着一口纯熟的日本话,他果真是日本人。他喊的意思是:我叫王旨一郎,这个落水者是一位重要人物,他现在被淹昏迷了,你们当中有哪位会急救,请快过来。大板牙班长首先答应着向水中跑去,其余大兵全部跟着下了水,在一阵水花四溅的忙乱当中,昏迷不醒的塞上萧被抬上了岸。由大板牙班长指挥着,将塞上萧头朝下放躺在岸边斜坡上,然后解开他的衣服扣子和腰带,在鼓胀得圆圆的肚皮上一阵推摩,只听肚子里一阵哗哗声响过,塞上萧先是哼哼几声,接着把嘴一张哇哇吐起水来……一直紧张焦急的玉旨一郎咧开了嘴巴,他为能把塞上萧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而兴高采烈。他觉得塞上萧这投江自尽的行动正是他悔愧难当的表现。玉旨一郎认为自杀也是一种勇敢精神的表现。这无疑是受了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影响。日本武士之子女,在幼年时代就是学习自杀,男子切腹,女子割颈,到需要死的时候要从容不迫,视死如归,这才是真正的武土道精神。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博士,曾写过一本书《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指出了日本人行为上的极度矛盾性:一方面爱好菊花,培养美与戒慎;一方面又崇拜军刀,鼓舞冒险与战争。玉旨一郎是反战的,但日本武士道那种认为“有勇气把握自己的生命的,便能把握别人生命”的观念,却使他对敢于自杀的人产生一种同情甚至敬重,这种观念形成他性格中的悲剧因素。塞上萧又重新回到人间了!他呼吸着,一哼哼着,但却不睁眼睛。他肉体上精神上的创伤都过分严重了,无论怎样呼唤,他还是不声不响,始终在昏迷当中。玉旨一郎请大板牙领着到桥头堡里,往一中挂了一个电话,他请王一民立即坐出租汽车前来。半个小时后,由王一民把塞上萧送进南岗孔氏医院的头等病房里,除交托给共青团员景秀莲多方关照外,又把柳絮影找来看护着他。王一民把这一切都忙完以后,天已经快黑了。他急忙离开了孔氏医院,准备去参加撒传单的行动。今夜十二点,要把汤北大捷的胜利喜讯,遍告全市。
或许您还会喜欢:
王小波《红拂夜奔》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这本书里将要谈到的是有趣,其实每一本书都应该有趣。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我能记住自己读过的每一本有趣的书,而无趣的书则连书名都不会记得。但是不仅是我,大家都快要忘记有趣是什么了。我以为有趣像一个历史阶段,正在被超越。照我的理解,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在他卓越的著作《单向度的人》里,也表达过相同的看法。 [点击阅读]
王朔《过把瘾就死》
作者:王朔
章节:15 人气:0
摘要:杜梅就像一件兵器,一柄关羽关老爷手中的那种极为华丽锋利无比的大刀——这是她给我留下的难以磨灭的印象。她向我提出结婚申请时,我们已经做了半年毫不含糊的朋友。其间经过无数的考验,最无耻最肆无忌惮的挑拨者也放弃了离间我们关系的企图。可以说这种关系是牢不可破和坚如磐石的,就像没有及时换药的伤口纱布和血痂粘在一起一样,任何揭开它的小心翼翼的行为都将引起撕皮裂肉的痛楚。 [点击阅读]
生死晶黄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应该讲一个故事了。我很早就想讲这个故事了。故事原本细小,如一个微长的果核,在我内心的一个角落,置放在最偏僻的荒野,被冷落得月深年久,就要枯腐的时候,毛茸茸的霉白冷不凡泛起绿来,它的季风日渐转暖起来,风中冬眠的树木像伸过懒腰的孩子,挺拔起来,鼓胀起来。一切都像一条干涸的河流,忽然又有了涓涓细水。这一枚几近枯腐的核儿,在风中、水中及时地胀裂开来了。 [点击阅读]
白客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0
摘要:不管是一摸二摸还是三摸,孔若君都出类拔萃名列前茅。但愿不要有人一看到“摸”字就发生龌龊的联想,特别是“摸”和数字连在一起更容易引起伪道学家的佯愤。如今上过学的人都知道一摸二摸三摸是重大考试前校方对学生应试水平进行摸底的简称,全称应为第一次摸底第二次摸底第三次摸底,简称一摸二摸三摸。 [点击阅读]
皮皮鲁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终于有一天,在一座图书馆里,男孩子和女孩子都不满意啦!他们想,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头发不一样,穿的衣服不一样,说话的声音也不一样,可为什么看的书一样呢?他们一不满意,可不得了啦!一个个嘴噘得老高,脸涨得通红,把半边天都烧鼹了。消防队发现北边的天烧红了,开着救火车赶来,可是到了现场一看,哪有什么火,原来是孩子们生气呢。后来,图书馆的阿姨把我叫去。 [点击阅读]
看见
作者:佚名
章节:111 人气:0
摘要:十年前,当陈虻问我如果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这一句话,把我推到今天。话很普通,只是一句常识,做起这份工作才发觉它何等不易,“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 [点击阅读]
神犬奇兵
作者:佚名
章节:164 人气:0
摘要:“幽灵犬”的传说“夜歌!回来!回来!”中国人民解放军K军区第863师侦察连长白正林趴在战壕前被炸得满是弹坑的草坡上,泪流满面地大叫,“回来啊!”月光下,战壕外沿撒满了亮晶晶的弹壳、弹片,草地上散着数不清的手榴弹拉火环。白正林的军裤已经被鲜血染透,他的右手还死死抓着胸前的“光荣弹”。 [点击阅读]
等一个人咖啡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现在的我,手里的汤匙正胡乱搅拌着浮在咖啡上的奶晕。金属与马克杯的瓷缘合奏出没有章法的敲击声。叮叮叮当,当叮当叮。就好像我现在的心情,没有节奏,却很想表达些什么。明明就像经年累月的拼图游戏,不管散落在地上的碎片有多少,持之以恒,总是能逐一捡拾回来,砌成原来完整的样貌。总会到那一刻的。然而我还是很激动。因为我发现,记忆的拼图不是死的。记忆是逐渐累加,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于是碎片一直拼凑不完。 [点击阅读]
筑草为城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筑草为城》是一部学者化的艺术长卷,一部茶叶世家的兴衰史。王旭烽是十年心血一杯茶,果然是杯龙井极品。《筑草为城》为《茶之三部曲》第三部。故事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写至世纪末,描述杭家人在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血雨腥风之后又迎来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杭家人经历各种考验,体现出前所未有的顽强生命力和追求自由的独立人格精神。小说飘散出浓郁的茶文化浸润的气息。 [点击阅读]
纸醉金迷
作者:佚名
章节:72 人气:0
摘要:民国三十四年春季,黔南反攻成功。接着盟军在菲律宾的逐步进展,大家都相信"最后胜利必属于我"这句话,百分之百可以兑现。本来这张支票,已是在七年前所开的,反正是认为一张画饼,于今兑现有期了,那份儿乐观,比初接这张支票时候的忧疑心情,不知道相距几千万里,大后方是充满了一番喜气。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也有人在报上看到胜利消息频来,反是增加几分不快的。最显明的例子,就是游击商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