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夜幕下的哈尔滨 - 56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们家从我祖父开始,就是研究中国古汉文的汉学家。他老人家在这方面有一些专门著作,在日本是很有影响的。“祖父生我父亲和叔叔兄弟二人。祖父希望他俩都能继承家学,研究古汉文。所以从他们开始读书起,就教他们学习比汉两种文字。父亲比叔叔大五岁,所以学习的时候自然就形成祖父教父亲,父亲又领着叔叔学的局面。“父亲和叔叔这兄弟二人,不但岁数差得比较多,秉性相差就更加悬殊。父亲敦厚踏实,老成持重,读书非常用功,祖父夸他是读书种子,可以继承父业;叔叔眼尖嘴快,飞扬浮躁,读书不用心,全靠小聪明。祖父说他聪明外露,难成大器,调教不好,将要长成一棵歪材。因此对叔叔管教很严,经常考核他的功课,父亲也尽全力帮助他,所以他在日、汉两种文字上,还都打下了比较深厚的基础。“不幸的是在父亲二十六岁那一年,方满五十岁的祖父就过早地离开了人世。这时候我已四岁了。可是刚刚二十一岁的叔叔还正在早稻田大学攻读汉文。祖父一去世,家里生计立时成了问题。过去是靠祖父著书卖文为生,父亲一直给老人家当助手,祖父去世,二十六岁的父亲立刻就失业了。生活的困窘逼迫叔叔中途辍学。弟兄二人为找职业而各处奔走。“这时候正值日俄战争结束,日本战胜了俄国,双方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俄国把在中国辽东半岛的租借权转让给日本。日本政府为了开发大连和旅顺,大批招聘雇员,尤其欢迎懂汉文的知识分子。这时,叔叔就向父亲提出要应招去大连闯荡一番。但此一去前途究竟如何?这在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的当时,真比你们中国人闯关东的前途还渺茫和不可捉摸。父亲开始不同意叔叔去,他还希望和叔叔共同找一个能研究学问,继承家学的职业。但是叔叔执意不肯,最后终于拜别了父亲,到辽东半岛去了。“叔叔走后不久,父亲也找到了自己认为满意的工作,而且也是去中国,不同的是没有走关东,而是去了天津。“我祖父早年有一位学生,就是日本比较著名的民本主义者吉野作造先生,当时他在天津法政专门学校教书,那里要招聘一位精通中、日两国古文字学的人翻译著作,因为待遇高,还可以继续祖父的事业,于是父亲就领着母亲和我,欣然西渡,投奔吉野先生去了。“父亲在天津和吉野先生共处了三年,吉野先生的民本主义思想给父亲以很大的影响,尤其对中国和日本的关系,父亲在吉野先生的教育启发下,有了明确的新看法。他认为日本正从各个方面对中国进行侵略,因此才激起中国民众的‘排日’运动。而在日本国内,对华友好与对华侵略,也是日本近代史上进步势力与反动势力长期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可以说,在东方存在着侵略的日本,也存在着和平的日本。而我父亲表示,他要站在后者的立场上,坚决地反对前者。“这中间,父亲和叔叔没有间断过通信,两人对日本的看法上产生了根本分歧。叔叔站在‘侵略的日本’的立场上,劝父亲要‘忠于日本天皇’,要‘维护和扩大日本在华之利益’,千万不要做‘背叛祖国’的事情。父亲非常气愤地去信指责叔叔已经变成了‘日本军阀政客侵略扩张的喉舌’,再不赶快悬崖勒马就要变成‘走狗’。就这样,两个人在书信中展开了辩论,结果是谁也说服不了谁。;“三年过去后,叔叔结婚了。婚前给父亲来信,请父亲去为他主婚。父亲赶去了,本想多住些日子,但是老哥俩又总是争论不休,父亲一生气,住了三天就跑回来了。“这以后,叔叔在南满铁道株式会社于得非常顺利,简直可以说飞黄腾达,步步高升,而且常在报纸上发表‘为侵略者张目’的文章——这是我父亲使用的名词,父亲每逢接到叔叔升官的‘喜报’,便愁眉不展地说,‘我们工旨家对日本民众欠的债越来越多了!’”叔叔官运亨通,仕途很是得意。但是在家庭生活中却总感美中不足,就是他一直没有儿女。有一次,他给父亲来信,要接我到他那里去求学,说是在他那里可以受到正统的日本国民教育。而且明确指出,玉旨家只有我这么一条根苗,不要把我‘引人歧途’。父亲看信后非常生气,不但拒绝我去,还去信把叔叔训斥了一顿。“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侵占中国东三省的炮声响了,父亲心里非常忧虑。他感到日本是在自杀,东三省好比一块巨大的美肉,日本吞下去也消化不了,将来会被烫死,噎死……他老人家身体本来不好,这时心里再一忧伤,很快就病倒在床上了。这时候我已经结了婚,我的妻子很孝顺,她和妈妈衣不解带地服侍父亲,但是老人家这时已经病人膏盲,不可药救了。父亲在弥留之际,非常想念叔叔,说有好多话要当叔叔讲。但是这时候东三省正在战火纷飞当中,关里关外的通信完全断绝了,没法通知叔叔。“父亲在离开我们的时候,头脑非常清醒,老人家拉着我的手说:”孩子,我们家是研究历史的,越研究越感到日本和中国必须友好相处。现在的战争,是完全错误的。将来日本和中国一定还要走上友好的道路,这一条你一定要坚信不移,千万不要做对不起中国民众的事情。在能帮助他们的时候,就要毫不犹豫地伸出手去。你的叔叔,我没能把他拉到正路上来。你祖父曾经预言过,他要“成棵歪材”,现在“歪材”已经长成,你当然没有力量,也不可能把他扶正了。但是你不能嫌弃他,他终究是你的叔叔,何况我们家又只有你这么一个后代。我死后,你和妈妈她们可以到他身边去。我相信你,非常相信你不会放弃已经形成的主张,实际也是我的主张。你虽然不能左右你的叔叔,但是你可以影响他,尽可能地做些好事……至于在事业上,我也相信你会接续我的研究,把重点放在中国教育史上……““父亲去世以后,妈妈昼夜啼哭,不幸得上了白内障,双目完全失明。妻子在日夜服侍妈妈中也闹得瘦弱不堪。真是应了中国的俗语: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时候天津市忽然流行起急性传染病——可怕的霍乱!于是更加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妈妈和妻子双双被传染上。她俩身体本来已经非常虚弱,一点抵抗力也没有,于是没出三天,就都离我而去了!“这时我的悲伤真是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不久,叔叔忽派一个专人来问候父亲。我就给他写了一封长信,诉说了家中接连发生的不幸。很快,叔叔本人赶来了,他痛哭着祭奠了父亲和母亲,他要我立即跟他去南满,我向他提出了三条要求:第一,我要遵循父亲的教导,也是他老人家的遗嘱:不为侵略集团做任何对不起中国民众的事情;第二,我要继续父亲的研究工作,叔叔要给我这方面的自由;第三,在生活上我要有自主权,我要依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为了研究中国的教育,请叔叔安排我到学校去做兼职工作,对我所在的学校,叔叔要力所能及地给以保护。“叔叔在正式回答我的要求以前,先向我提了一个问题:他问我参加没参加什么‘左派’组织?例如受吉野作造先生影响而成立的‘黎明会’或者‘新人会’,甚至是受苏俄支使而成立的日本共产党?他要我一定要忠诚老实地回答他。像对父亲一样的忠诚。他说父亲不在了,他就是我的父亲。“我告诉他我一生没说过假话,我所奉行的完全是祖父和父亲的主张,他们是没有参加过任何党派的正直学者,我也要坚定不移地学他们的样子,希望叔叔能保证我继承祖业。“叔叔对我的答复很满意,于是就立即‘批准’了我的‘约法三章’。这样我就和叔叔一道来到了满洲。这以后的情况,您就可想而知了……”玉旨一郎刚说到这里,王一民就激动地站到他面前说:“谢谢您。真心地谢谢您!不但谢谢您真诚坦率的讲述,还谢谢您以前对我和我的学生、朋友的保护和援助。我现在不但了解了您本人,也了解了你们一家。如果您不嫌弃的话,我愿意做您的中国朋友,像您所说的:第一个中国朋友!”玉旨一郎从沙发上一跃而起,兴奋得眼睛放着亮光,他张开长大的胳膊,一下和王一民拥抱在一块了。两个朋友,可以说是非常奇特的朋友,长时间地拥抱着。半天,他们才分离开,又互相拉着手,坐在长沙发上。玉旨一郎喜不自胜地长出了一口气说:“好哇!我有了你这样一位中国朋友,心里是多么高兴啊!我还要告诉你,亲爱的朋友……”他又往王一民身旁挪了挪,紧靠在王一民身上,几乎是趴在他耳朵旁边悄声地说,“我还要娶一位中国姑娘做妻子,一位非常好的姑娘。不,应该说是小姐,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大家闺秀。如果喜事能成,我将请您——我的好朋友给我当伴郎。”玉旨一郎的声音里充满了幸福、甜蜜和对未来的憧憬。可是这声音传到王一民耳朵里却使他的心猛一翻腾,几乎立刻就断定他说的是谁了。他完全没有想到玉旨一郎和他的叔叔会有这样奇异的打算。他知道这是根本办不到的事情,无论是姑娘本人,或者是她的父亲都不会答应……但是这件事一插进来,就要使斗争复杂化,使局面难于把握……正当他想的时候,耳边又响起了玉旨,郎那沉醉在幸福的憧憬中的悄悄话语:“您大概没有看见过这位小姐,她是那么合乎我的理想,简直像是从我的想象画图里走出来的姑娘。您知道,我读了那么多的中国文学作品,我对中国女性早已产生了深厚的爱慕之情。你们中国人都说日本女人温柔、体贴、顺从,认为和日本女人结婚是很幸福的事情。我不完全同意这看法,我从前的妻子就太温柔了,温柔得像个面团,太没有个性了。而且对我的事业没有任何帮助。从她不幸离开我以后,我就逐渐产生了要娶一个中国姑娘的想法。我的条件首先是要懂得中国古文学,将来能够和我在事业上耳鬓厮磨地共同研究。其次要有中国古典美人的美……我说这些您不会笑话我吧?……对,您不会笑话朋友的。您听我接着告诉您:当我把我这想法告诉我叔叔以后,他开始是坚决不同意的,认为我这是异想天开,哗众取宠,不切实际。最后警告我不要弄乱了玉旨家族的血统,玉旨家的后代不应该是混血儿。如果混血儿的儿子再和中国女人结婚,生出来第三代的混混血儿,那么玉旨家族岂不被中国给化掉了。我当即反驳他说:”您前几天在报纸上发表谈话不是说日满为同文同种之民族吗。既然同文同种,混血之说岂不是根本不存在。‘他一拍桌子说,’我那是说给中国人听的‘。我说:“我还真同意您说的道理。如果我要和白俄女人结婚,您用混血儿的名词,我无话可说。现在我只接受您说给中国人听的那句话:”同文同种。’最后我和叔叔说:“我在天津提的三个条件,您是完全同意了的。其中第三条就是”在生活上我要有自主权“。现在您同意不同意,我也要这样办了,我将自己去找我的中国妻子。‘我这最后一件法宝,完全战胜了叔叔。过了不久,他忽然跟我说:他已经了解到,著名人士卢运启有位千金,名叫卢淑娟。不但深通古文,而且多才多艺,能书善画,品貌出众,是个不可多得的大家闺秀,他有意要找人为我做媒。我知道叔叔最近正在打卢运启的算盘,想拉卢氏出山为满洲国贴金而不可得,所以我就告诉叔叔:”我不同意用我的婚姻大事做政治上的交易。’叔叔也很于脆地告诉我:政治上的考虑是存在的。但是决不因为这个而勉强我,我觉得合适就进行,不合适就作罢。“就在叔叔说后不久,在日满俱乐部成立纪念日那一天,我见到了这位小姐。《西厢记》上不是有张生《惊艳》那一场戏吗?我在那一刹那间就变成了《西厢记》里的张生。我觉得她是那样端庄秀丽,仪态万方,她那嘴角稍稍一动就飘出满面春风,她那眼珠微微一转就好像荡起一池秋水。她坐在我婶婶身旁,照得年老的婶婶都容光焕发了。她不仅仪态出众,才华更是超群。她拿起画笔,当场出彩,只十几分钟,就画出一幅令人拍案叫绝的中国水墨画。”说到这里,玉旨一郎一指西边墙上贴的“齐年双龟画”说,“您看,这就是卢淑娟小姐的杰作!”王一民默默无言地看着那张画。玉旨一郎见王一民没有什么反应,不由得失望地一皱眉说:“怎么?您对这画不感兴趣吗?”“很感兴趣。”“那您为什么不动、不语,也不表示……”“我正在仔细欣赏。”“哎呀!您对这样精彩的艺术品还这样冷静,您……唉!可惜您没看见她作画时那美妙的姿态,那简直是智慧和美丽的化身。如果有谁不理解什么叫美的话,就让他去看看这位小姐吧。和她同时出现的舞台上的柳絮影也是美的,我为保护她这美不受侵犯,甚至还打了一个恶棍,挨了叔叔一顿训斥。但是柳絮影是个演员,没有卢小姐那样的学间和才华。真遗憾!您没看见她,光听我介绍是引不起共鸣的。”“不,您说错了。”王一民仍然冷静地摇摇头说,“我熟悉这位小姐。”“‘您,您熟悉她!”玉旨一郎高兴得几乎跳起来问道。“嗯。”王一民点点头说。“您是怎么熟悉她的?”“她的弟弟是我的学生。”“那您常看见她?”“几乎天天见面,有时她也听我讲课。”“您认为她是不是像我说的那样?”“是。“是不是那样美妙?”“美妙无双!”“是不是那样富有才华?!”“才华出众!”“是不是那样端庄?”“既端庄又大方。”“那么您……”玉旨一郎忽然有所发现地直望着王一民说,“您,您对她的评价既然这样高,是不是也……”他脸色涨红着说不下去了。“您不用说了,您的意思我明白。”王一民激动地说,“我们既然是朋友,就应该以诚相见,我愿意把我从来还没向任何人讲过的,压在心底的话告诉您。中国有句古话,叫‘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更何况卢淑娟小姐又是那样一位才貌出众的好姑娘,我怎能会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呢2 但是您清楚,我是一个穷教书的,和卢家门不当户不对,中国的世情您非常熟悉,门第间的巨大差别给我们中间筑成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这无情的现实我想你会了解的。”玉旨一郎深深地点头。“而且更重要的还不在这里。”“在哪里?”“在于我自己。我在几年内根本不想结婚。”“为什么?”玉旨一郎不解地望着王一民说,“您已经快三十岁了,您又不是独身主义者,更不是想身人空门的……”“我的理由很简单。”王一民轻轻一拍桌子说,“我不愿意在染遍鲜血的祖国大地上去建立个人的小家庭,除非是那位姑娘肯等我到胜利那一天,那可能要在十年八载以后。您听,我这是不是一个天大的幻想。这幻想和那鸿沟加在一起,就变成了百分之百的不可能。这是我的情况,现在从我再说到您。如果说我和她之间是隔着一条鸿沟的话,那么您和她之间就不只是一条鸿沟了,那应该是一条大河,一片汪洋,甚至是波浪滔天的大海!”玉旨一郎双眉紧皱地直望着王一民。王一民紧接着说下去:“我下面要说的,您可能已经想过。您知道,卢氏家族是世代书香的名门望族,卢运启本人更是一位心高气做的老名士,他把自己的名誉看得比生命还可贵。如果他把女儿许配给你——玉旨雄一阁下的亲侄子,社会上会怎么议论呢?人家会说什么呢?”“会说什么?”玉旨一郎探着身子对王一民说,“会说他是趋炎附势?卖女求荣?”“可能有比这还严重的议论。在这种情况下卢运启会怎么办呢?”“会拒绝。”玉旨一郎的头低下去。他稍微停顿了一下,低沉地说,“对于这样的结果,叔叔和我也议论过。不过叔叔充满了自信心,他说只要我愿意,他会想办法让卢运启把女儿送上门来。”“想什么办法?”王一民尽量抑制住内心的愤懑和激动说,“无非是恐吓、迫害和强夺。作为侵略者的令叔,对被侵略的中国人是什么手段都能使出来的,这我们先不论他c 我要说到的是你,你能眼睁睁看着令叔为你去施展那些手段吗?方才你谈到《西厢记》,那里面曾经写了孙飞虎依靠强大的武力,围困普救寺,要逼迫崔夫人献出自己的女儿。孙飞虎以强凌弱的恶劣行为,早已为亿万人所唾弃。而您,是一位光明正大的日本青年学者,您的主张,您的抱负,您的为人,您的一切都使一民非常钦佩、非常感动。您始终不忘令尊大人临终前的教导,不但不做对不起中国民众的事情,还尽可能地向中国民众伸出热情的双手。在您的庇护下,我的班级至少有两名优秀青年免于危难。而广大的一中师生也借助您的力量,能够进行正常的教学和求学。至于您对我个人的种种救助,更使我终生难忘。如果中日两国一旦化干戈为玉帛,走上真正友好亲善的道路,我将把您介绍给全中国民众,把您的事迹单写成一本书。到那时我将因为有您这样的朋友而骄傲,而您也将成为全中国民众的朋友。因此,我出于朋友对朋友的衷心热爱,希望不因为一己私情,使您那无瑕白壁般的品格染上疵点。”玉旨一郎双眉紧蹙地听完了王一民这番充满感情的话语,痛苦地绞着双手,在屋里走了两圈,声音有些发颤地说:“您说的有道理,您刺痛了我,可是我太,太喜欢这姑娘了……”眼泪在他眼边上转,他忙闭上眼睛,两颗泪珠从他眼角流下来,他忽然一捂脑袋说:“唉!我,我要是没有这样一个叔叔多好!”“请您恕我直言。”王一民直望着玉旨一郎说,“您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叔叔,恐怕您连想也不会想和卢家的姑娘结婚。”玉旨一郎猛然睁开一双泪眼,惊恐地望着王一民说:“您这意思是说我,我完全凭借着叔叔的权势去,去……”他嘴角颤抖着说不下去了。王一民马上接着说道:“您可能没有这样明确地想过,但是现实却不能不让别人这样想。因为……”“好了,您别说了!别说了!”玉旨一郎异常痛苦地摆着双手说,“您的话太可怕了,我,我……”他猛然转过身去,仰头看着那张“双龟图”。王一民也不说话了,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玉旨一郎的背影。玉旨一郎看了一会儿,忽然搬过一把椅子,跳到上面,摘下“双龟图”,轻轻卷起,放到桌上,然后走回来,坐在王一民对面,长吁了一口气,声音变得比较平静地说:“谢谢您,我也要从心里往外谢谢您,您的话虽然刺痛了我,却帮我透视到自己内心深处还有块不干净的角落,这角落本来我自己也能看见,但是却被一己私情蒙住了良知的双眼,使我自欺欺人……”他又叹了一口气轻轻地说道,“本来我曾经无数次警告过自己:千万不能跟着叔叔干一件坏事,干了一件,第二件、第三件就会接连而来,最后就会完全违背父亲的遗训,站在中国民众的反面,成为不肖的子孙,千古的罪人。所以我不但感谢您,而且庆幸自己有了您这样一位良师益友般的好朋友。”王一民感动地望着他说:“不,应该说您是我的良师益友,您这种为大义而决然割舍私情的行为,使我看到您的思想像纯金一样闪光……”“不,你越这样说越使我感到羞愧。是您把我从人生的迷途当中拉回来。‘他拉住王一民的手,诚挚而热情地说,”朋友,您是这样正直、清醒而又诚恳,您应该得到我所得不到的幸福。我现在倒是真觉得只有您这颗无瑕的心灵才能配得上那美貌无双的卢小姐,我希望您能勇敢地去追求她……““不,这是不可能的,我方才已经说过……”“我看您应该抛开那人世间的一切偏见,避开那自我制造的矛盾……”“谢谢您,朋友,请您不要再说下去了,您让我再想一想。”王一民紧紧握住他的手说,“您是我最敬佩的日本朋友,我也衷心希望您能运用您的力量,尽可能多地帮助苦难的中国民众。”“我会尽力而为的。”玉旨一郎松开王一民的手,喝了一口茶,像在痛苦的境界中沉思了一会儿说,“不过有些事情,明明想帮助也无能为力,只好在一声无可奈何的哀叹中让事情过去……”王一民听到这时心中一动,忙接着问道:“您能告诉我是什么事情使您这样吗?”玉旨一郎点点头说:“我举个例子,昨天晚上从我叔叔那里听到一个情况,只是那么几句话和一张小纸片,但是很可能就要有千百中国的爱国志士人头落地。”王一民一听几乎喊出声来,他忙控制住自己的感情,直望着玉旨一郎问道:“几句什么话?有这么大的杀伤力?”玉旨一郎看看王一民,又停顿了一下才问道:“您知道有个共产党领导的汤北游击队吧?”“听说过。”“这是一支很强大的游击队,现在已经发展到两千多人,平时神出鬼没,经常袭击日本驻军,使军方很苦恼,几次组织讨伐,不但得不到便宜,还都被打得头破血流。最近,得到了可靠情报,知道他们的大本营——也叫密营,设置在蛤螟河子,打进去的奸细已经把地图画出来,军方准备马上派饭田大佐率领精锐部队前去包皮抄,昨天晚上批准了作战方案,大概马上就要行动了。”玉旨一郎说到这里,长叹了一口气说,“我听到这情况后,很是替那些中国游击队的爱国志士着急。他们都是中国的优秀国民,听说里面还有许多青年学生。但是光着急有什么用,这是军事行动啊!”王一民听了这些话真是如坐针毡,如芒刺背。他知道我们的汤北游击队现在正集中在蛤蟆河子整训,准备攻打鹤立岗,敌人的情报是完全准确的。那么说不定敌人已经开始行动了。怎么办?必须马上把这万分紧急的情况汇报给上级,他恨不能立刻抬腿就走。但是不行啊!他还不能把心里的话告诉眼前这位朋友。本来对朋友是应该推心置腹的,但是这是位奇特的朋友啊!他旁边就蹲着一只大老虎,弄不好是要伤人的,包皮括这朋友自己。所以他还是得掩饰住内心的焦急。他觉得口渴得厉害,忙喝了一口凉茶,又从水果盘里拿起一只香蕉,扒开吃了两口。玉旨一郎看看他,还要再说什么。这时候门开了,那个中年下女走进来,说吃午饭的时间到了,请玉旨一郎过去吃饭。王一民就像听见大赦令一样,立刻借机告辞。玉旨一郎还要挽留他,但那怎能留得住啊。王一民一离开这座日本小楼,就立刻登上一辆出租小汽车,说了声南岗花园街,小汽车就一阵风似的开跑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最后一名女知青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也许这是天命。写完这部小说我就病了,不能说是因为写这部长篇病的,更不能说就积劳而成疾。但这短短的二十几万字是我这一生身体好坏的一个分水岭。此之前,我写小说一天数千字乃至上万字可以坚持很长时间,曾经让同行们咂舌。此之后,因为腰椎病我再也不能坐在桌前写一篇小说,甚至连稍长的一封信也不能坐下写了。 [点击阅读]
有种你爱我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有种你爱我作者:暗夜行路内容简介:此文献给大洋彼岸的ANGI同学:D1今天是小满,要吃扁豆焖面。越小满去了几个就近的饭馆,都没有卖那个东西的,只有一家有打卤面,用豆角做的卤。越小满记得陈奶奶还活着的时候,他吃过的,过程他都记得,先把豆角放进去,炒啊炒,然后放佐料,加水,要漠过豆角,然后把切面放进去,盖上盖,中间翻一次面,最后,抄底儿,盛在碗里,放点醋,就着蒜瓣,吃的要多香有多香!这个过程, [点击阅读]
林徽因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认得这透明体,智慧的叶子掉在人间?消沉,慈净——那一天一闪冷焰,一叶无声的坠地,仅证明了智慧寂寞孤零的终会死在风前!昨天又昨天,美还逃不出时间的威严;相信这里睡眠着最美丽的骸骨,一丝魂魄月边留念,——…………菩提树下清荫则是去年! [点击阅读]
林海雪原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晚秋的拂晓,白霜蒙地,寒气砭骨,干冷干冷。军号悠扬,划过长空,冲破黎明的寂静。练兵场上,哨声、口令声、步伐声、劈刺的杀声,响成一片,雄壮嘹亮,杂而不乱,十分庄严威武。团参谋长少剑波,军容整洁,腰间的橙色皮带上,佩一支玲珑的枪,更显锝这位二十二岁的青年军官精悍俏爽,健美英俊。彵快步向一营练兵场走去。 [点击阅读]
林语堂《京华烟云》
作者:林语堂
章节:54 人气:2
摘要:我站在这个地位很难写书评,女儿批评父亲的书,似乎从来未听见过。那又何必写呢?因为好像话藏在肚子里非说不可。可不要说我替父亲吹牛,也不用骂我何以如此胆大,因为我要用极客观的态度来批评,虽然情感也不可无。我知道父亲每晨著作总是起来走走吃吃水果,当他写完红玉之死,父亲取出手帕擦擦眼睛而笑道:“古今至文皆血泪所写成,今流泪,必至文也。”有情感又何妨。 [点击阅读]
梦里花落知多少
作者:佚名
章节:53 人气:2
摘要:一闻婧打电话过来的时候我正在床上睡得格外欢畅,左翻右跳地穷伸懒腰,觉得我的床就是全世界。其实我的床也的确很大。我只有两个爱好,看电影和睡觉,如果有人在我累得要死的时候还不让我睡觉那还不如一刀砍死我,那样我一定心存感激。所以我理所当然地把床弄得往死里舒服,我曾经告诉我妈我哪天嫁人了我也得把这床给背过去。所以闻婧的电话让我觉得特郁闷。 [点击阅读]
水知道答案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从我开始拍摄水结晶,以全新的方法与水相识、相知至今,转眼便已8年。在此之前,我一直用波动测定法进行与水相关的研究。当我知道水还有结晶这种独特的"容颜"之后,才发现,水实际上还有着它的风情万种,甚至还通过它的结晶,向我们传递着各种信息。我在研究中看见,与自来水相比,各种各样的天然水结晶可谓美丽至极;水听到了好听的音乐时所呈现的结晶,更是美不胜收。 [点击阅读]
江南三部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1 人气:2
摘要:父亲从楼上下来了。他手里提着一只白藤箱,胳膊上挂着枣木手杖,顺着阁楼的石阶,一步步走到院中。正是麦收时分,庭院闲寂。寒食时插在门上的杨柳和松枝,已经被太阳晒得干瘪。石山边的一簇西府海棠,也已花败叶茂,落地的残花久未洒扫,被风吹得满地都是。秀米手里捏着一条衬裤,本想偷偷拿到后院来晒,一时撞见父亲,不知如何是好。她已经是第二次看见衬裤上的血迹了,一个人伏在井边搓洗了半天。 [点击阅读]
潘金莲逃离西门镇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刘街是那样一个处境,在耙耧山脉的一道川地里,借着公路带来的繁华,就有人在路边设摊摆点。因为方圆数十里的农民,日常赶集要到山外的乡里,于是,在四十六岁的村长庆的呼吁下,给有关部门送去了许多花生、核桃,政府就下了一纸批文,刘村正式更名为刘街,成了耙耧山中的一个集贸中心。 [点击阅读]
王朔《玩的就是心跳》
作者:王朔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夜里我和几个朋友打了一宿牌。前半夜我倍儿起“点”,一直浪着打。后半夜“点”打尽了,牌桌上出了偏牌型,铁牌也被破得稀哩哗啦,到早晨我第一个被抽“立”了。我走开想眯一会儿,可脑子乱哄哄的既清醒又麻木,一闭眼就出现一手手牌型,睡也睡不着。这时院里收发室打来一个电话,说有我电报叫我去取。我懒得去就叫他在电话里把电报念一遍。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