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妖怪博士 - 黑暗中的迷宫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少年们在小鸟那婉转动听的歌声的伴奏下,匆匆地吃完了带来的盒饭,喝了一口水壶里的水。接着,有的人从背包里取出绳子;有的人取出手电筒,分头做好了进洞的准备工作后,便起身朝洞口走去。
  一块形状古怪的巨大岩石就像是人工雕出来似的,赤裸裸地露在大山的脚下。岩石上的那个黑乎乎的大口就是进入钟乳洞的入口。
  “我们就要进入洞窟里的迷宫了。筱崎君,你是负责扣绳子的。就在这儿吧。来,把绳子紧紧地扣上。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你都不能把绳子丢了啊。要是丢了,我们大家就会迷路的,明白了吗?”
  筱崎君按照小林团长的指示,拿着那团打包用的绳子找出绳头,将它紧紧地扣在一块尖尖的岩石上。
  “手电筒就先交给羽柴君吧。要是三支手电一起用的话,把电池一下子都用完就糟了。来,羽柴君,先点上一支手电跟我一起进去吧。”
  被团长指名跟他一起先进去的壮二,已经打开了手电勇敢地率先走进了洞口。
  接下来是小林团长,然后是小泉信雄、相川泰二等十名团员,一个接着一个地进了洞。压阵的是手里抱着一大团绳子的筱崎,他最要好的朋友、相扑选手挂正一像护驾似的紧贴在他的身旁。
  进了洞口,只走了五六步,路就变得越来越窄了。大伙不得不趴在地上朝前爬行。因为书上介绍过,只要穿过一条十来米长的窄路,便会到达一个宽敞的大洞。所以,大家都一声不响地忍受着恐怖和不安,摸着冰凉的石壁往前爬着。

  过了没多久,果然觉得身子两边碰到的岩石一下子消失了,好像来到了一个宽敞的大厅。不知这个洞有多高,抬起头也看不见洞顶的岩石。
  筱崎君,绳子没问题吧?”
  “嗯,没问题。”
  这声音就像是对着深井口大喊那样,洞里响起一阵阵的回声。
  “哎,羽柴君,朝对面照一照。”
  手电筒的光像一只小小的探照灯,一直照到了远处乌黑的石壁上。从光柱的长度来看,这是一个至少有二十多平方米的大洞窟。
  “从这儿开始,好像就要分成几条小路了。我们先摸着石壁转一圈,再决定朝哪一条小路进去吧。”
  “哎,这儿有个洞口,这就算是第一号小路吧。”
  “哎,怎么好像有流水的声音啊?”
  “嗯,听说这个钟乳洞里有许多地下小河呢。顺着这条小路走下去,一定可以找到小河吧。”
  “啊,看,是钟乳石。洞顶上有许多白冰柱似的东西里在那儿呢。”
  羽柴手里的手电在洞顶的一角照出了一团圆圆的光环。果然,在那个光环里,挂着许多长长的奶黄色冰柱似的钟乳石。
  “再往下看看吧。下面一定有石笋吧。和看见了,看见了。简直就像个白色的毒蘑菇。”

  大家被眼前这些不可思议的景象惊呆了,仿佛来到了童话里的魔法王国,产生一种奇妙的感觉。
  四周漆黑一片,只有那只手电筒发出一束光柱照在那些龇牙咧嘴的钟乳石上,把人带入一种如梦如幻的境地。仿佛正处在一个恶梦里,身后的黑暗中藏着一只怪兽,随时都有可能冲出黑暗,把众人一口吞没。想到这些,勇敢的少年们也情不自禁地倒抽了一口冷气。
  “啊-……!”
  不知是谁,突然发出了一声尖叫。
  这声尖叫声在空旷的洞窟中回荡着,就像是远处有一只怪兽在拼命地吼叫着。
  “是谁啊?出什么事了?”
  “不要吓人啊。”
  “是我,是我。”
  “是斋藤君吗?怎么了?”
  “脖子上碰到了个像冰一样的东西,吓了我一大跳。”
  “哦,那是洞顶的岩石上落下来的水滴。”
  一大声地说话,远处就会传来怪兽吼叫似的回声,吓得大家都不敢大声地说话了。
  就这样,大家摸着石壁绕着洞窟走了一圈,发现了第二号、第三号、第四号小路,确证了这个洞窟里一共只有四条叉路。大家商量决定走其中最宽的第二号小路。
  因为这条路还比较宽敞,就不用爬行了。大家还是排成一列纵队继续往洞窟的深处走去。走了大约有十多米,眼前的路一分为二了。
  “不管分成几条路,我们也不怕。反正我们有绳子做路标。选一条宽一点的朝里走吧。”

  领头的小林边说,边率先走进了右边的那个稍宽一点的洞口。
  “唉,这儿小路可真多啊。记得一共走过几个洞口了?”
  “五个。
  “对,是五个。看来要是没有绳子做路标的话,是没办法出去了。绳子没事吧?”
  “嗯,没事。不过绳团是越来越小了。大概只剩下二十多米了吧。从入口处到这儿,我们已经走了八十多米了。”
  “只有八十多米啊。我还以为已经走了有五百多米呢。”
  黑暗中筱崎和桂正一两个好朋友手牵着手说着悄悄话。
  走在前面的小林和羽柴开始渐渐地习惯了眼前的黑暗,他俩为了看看身后队员们的情况,将手电筒朝身后照了照。顺着微弱的手电筒的光线看过去,一个个戴着黑色学生帽的脑袋在晃动。
  “简直就像是地狱里的旅行啊。矿山的洞穴也一定跟这一样吧?”
  “嗯,是吧。虽然有点害怕,可还是挺浪漫的哦。我可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来到这样的地方啊。”
  说话的是走在队列中段的上村洋一和斋藤太郎,他俩也手搀着手呢。
  就在这时,从队列的前面传来小林团长的声音。
  “啊,这种地方怎么会有一块跳板的呢?是一块又厚又结实的木板啊。”
  说着,小林站住了。黑暗中的队列也跟着停了下来。
或许您还会喜欢:
荒漠甘泉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荒漠甘泉》1月1日“你们要过去得为业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是耶和华你神所眷顾的,从岁首到年终,耶和华你神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申十一章十一至十二节)亲爱的读者,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境界上,前途茫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新年,等待我们经过。谁也不能预知在将来的路程中有什么遭遇,什么变迁,什么需要。 [点击阅读]
莫普拉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1846年①,当我在诺昂写《莫普拉》这部小说时,我记得,我刚刚为夫妇分居进行了辩护。在此之前,我曾同婚姻的弊端作过斗争,由于没有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也许让人以为我低估了婚姻的本质;然而在我看来,婚姻的道德原则恰恰是美好不过的——①原文如此,应为1836年。事实上,《莫普拉》这部小说由乔治-桑于1835年夏至1837年春写成,1837年4月至6月发表在《两世界杂志》上,同年出版单行本。 [点击阅读]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一我有十五年不到韦尔洛臬去了。今年秋末,为了到我的老友塞华尔的围场里打猎,我才重新去了一遭。那时候,他已经派人在韦尔洛臬重新盖好了他那座被普鲁士人破坏的古堡。我非常心爱那个地方,世上真有许多美妙的角落,教人看见就得到一种悦目的快感,使我们不由得想亲身领略一下它的美。 [点击阅读]
莫罗博士的岛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1887年2月1日,“虚荣女士”号与一艘弃船相撞而失踪,出事地点大约在南纬1度,西经107度。1888年1月5日,即出事后的第十一个月零四天,我的叔叔爱德华·普伦狄克被一艘小船救起。方位在南纬5度3分,西经1ol度。小船的名字字迹模糊,但据推测应当是失踪的“吐根”号上的。我叔叔是个普通绅士,在卡亚俄码头登上“虚荣女士”号开始海上旅行。出事后人们以为他淹死了。 [点击阅读]
董贝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0
摘要:我敢于大胆地相信,正确地观察人们的性格是一种罕见的才能(或习惯)。根据我的经验,我甚至发现,即使是正确地观察人们的面孔也决不是人们普遍都具有的才能(或习惯)。人们在判断中,两个极为寻常发生的错误就是把羞怯与自大混同——这确实是个很寻常的错误——,以及不了解固执的性格是在与它自身永远不断的斗争中存在的;这两种错误我想都是由于缺乏前一种才能(或习惯)所产生的。 [点击阅读]
葬礼之后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老蓝斯坎伯拖着蹒跚的脚步,一个房间接一个房间地,逐一拉起房里的百叶窗。他那粘湿的双眼,不时地望向窗外,挤出了满脸的皱纹。他们就快要从火葬场回来了。他老迈的脚步加快了些。窗子这么多。“思德比府邸”是一幢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哥德式大建筑。每个房间的窗帘都是豪华锦缎或天鹅绒,有些墙面上仍旧系挂着丝绸,尽管这些都已年久褪色。 [点击阅读]
蒙面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在他面前将信整齐地放成一摞。他拿起最上面的一封,琢磨了一会儿上面的地址,然后用放在早餐桌上的专用裁纸刀将信封背面纵向裁开,将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在里面还有一个信封,用紫色的蜡仔细地封好,上面有“亲启保密”的字样。赫尔充里。波洛那鸡蛋形的脸上的眉毛向上扬了扬。他喃喃道;“耐心点,这就来了!”又一次用上了那把裁纸刀。这一次信封里出来了一封信-字迹颤巍巍的,又长又尖。好些字重重地画上了线。 [点击阅读]
蓝色特快上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将近子夜时分,一个人穿过协和广场(巴黎最大的广场,位于塞纳河右岸,城西北部。译注)。他虽然穿着贵重的皮毛大衣,还是不难使人看出他体弱多病,穷困潦倒。这个人长着一副老鼠的面孔。谁也不会认为这样一个身体虚弱的人在生活中会起什么作用。但正是他在世界的一个角落里发挥着他的作用。此时此刻,有一使命催他回家。但在回家之前,他还要做一件交易。而那一使命和这一交易是互不相干的。 [点击阅读]
蓝色长廊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男子已经意识朦胧。女子只能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周围的景物,或许刚才猛地受到了撞击,才失去了知觉。这一撞非同小可,驾驶座上已空无一人,车子正缓缓地向路边滑动,挡风玻璃的前端已接近没有护栏的路边。女子双眼模糊,她在潜意识里想到,男子曾经告诉过她这一带的悬崖有两百米深。如果车子照此滑落下去——而此时那位男子却困在副驾驶席上神志不清。 [点击阅读]
藏书房女尸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有些陈腐的词语只属于某些类型的小说。比如情节剧里的“秃头坏男爵”,侦探故事里的“藏书室里的尸体”。多年来我一直试图为人们熟知的主题作一些适当的改变。我为自己订立了条件:书里描写的藏书室必须属于非常正统、传统的那一类,而尸体则必须让人觉得悱恻不定、触目惊心。遵循这些原则,几年来出现在笔记本上的只有短短几行文字。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