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羊皮卷 - 第九课:如何最大限度地运用自己的能力(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二个建议是约束我们的能力,使之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成功需要远见和勤奋,需要思考和关注。细致的准备是我们发挥能力不可或缺的过程。世界上尚未发现的最伟大的资源就在我们的帽子底下,站在我们的鞋子里——那就是我们自己。发挥自己的能力是我们的责任。有人获得了晋升,得到了重要职位,取得了重大发现,甚至还走进了总统办公室。“这家伙,真走运,”嫉妒的人会说,“他总是平步青云,一路直上,命运怎么就那么青睐他呢?”
  可是,现实生活中的幸运、机遇、突破和成功几乎没什么关系。所谓的“幸运”,通常在“有所准备”碰上“机遇”的那一刻才会出现的。也许会有一段时间,被命运,被机遇“拉”着走的人会占一会儿上风,但最终还是“推”着机遇走的人会代替被机遇“拉”着走的人。
  成功不依赖于我们出生时星相是否吉祥排列,而依赖于我们每天在努力的石磨上撒下一道道
  痕迹闪光的苦干。“宝贝芭比Babe”德里克森·扎哈里亚斯被誉为最伟大的旷世体育奇才。这个来自得克萨斯州的女人不论是跑步、跳高、骑车,还是参加篮球、垒球,简直是样样精通。她在田经场上的实力表现不凡,在1932年奥运会选拔赛上赢得了5个第一;同年洛杉矶奥运会她又成了风云人物,获得女子80米跨栏冠军、标枪冠军、跳高亚军。之后她又转行去打高尔夫球,并赢得全国女子业余选手和英国女子业余选手的冠军。有人说,谁也挡不住她,她生来就是个运动员的料,是天生的冠军。可是现实告诉我们的却是这位“天生的冠军”的另一个故事。“宝贝芭比”开始学习高尔夫时,请了一位非常出众的教练来指导:她演习比赛,练习如何挥动球杆,把动作分解进行试验,练习每一个分解动作,一直练到她认为自己彻底理解和掌握为止。“宝贝芭比”来到发球区,一练就是12个小时,一下午光击球就达一千多个。她挥杆,再挥,再挥,直到手腕酸痛,几乎握不住球杆为止。握不住球杆了,就放下杆,把手上缠满胶布,然后再拿起球杆。正是用这种方法,使她能够让自己强有力的挥杆动作日臻完美。看上去好像“宝贝芭比”是个“必然冠军”。可是,任何领域里的冠军都需要准备、训练和勤奋。后来“宝贝芭比”又勇敢地和癌症做斗争,同样展现了无比的勇气、毅力和信念,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敬仰。“宝贝芭比”所遵循的理论是: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那么每个人都必须准备以勤奋去实现。

  明确的“目标性和使命感”也会给我们发挥能力带来强有力的动机。如果扎哈里亚斯没有火焰般的欲望去夺得高尔夫球比赛的胜利,那她也不可能那么严肃认真地工作和训练,不断完善自己的高尔夫球技艺。 同样,除非有强大推动力的目标激励我们,否则我们也不会尽力开拓和发挥我们的潜力。大家都知道“目标性”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究竟想成就什么?以什么样的决心去迎接目标?有了这样一幅清晰的画面,自然会加强我们的力量,实现这些目标。“目标性”还能够决定是成功还是失败,是承认挫折还是鼓起生活的热望和激情,是成就幸福还是不幸。鲜活有力的生命都是受到动感十足的目标的激励;只有一小部分是受到希望和倾向性的左右。记住,最辉煌的成功恰恰是内心呼应熊熊火焰的反映。

  居里夫人的女儿为母亲写了一部传记,描述了居里夫人在发现镭的漫长征途中执著不懈的拼搏。居里夫人和丈夫都确信不疑镭的确存在。于是,他们在简陋的试验室里开始了漫长的而痛苦的奋斗。那是一段充满困惑和失落的日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提炼出镭。两个人以惊人的耐心,面对成吨成吨的沥青混合物残渣,把它们分成一公斤一公斤的样本。他们相信一定能从里面提炼出镭。然而,实验却一次又一次地以失败告终。我们在根据这部传记改编的电影中可以看到,他们的第48次实验又没有成功。丈夫居里先生终于崩溃了,陷入绝望。“不行了,没办法了!”他叫喊着,“绝对不行了!也许还要再花上一百年才能成功,但我们这辈子是看不见镭了!”可是,居里夫人好像更有韧力。“要是还要花一百年,那真太可惜,”她回答说,“不过只要咱们还活着,就不能稍有松懈。”

  正是由于这样的使命感,环绕着镭的迷雾终于在一个晚上散开了。我相信,居里夫人一定也会把那个晚上称为“奇妙的夜晚。”那天晚上,居里夫人和生病的孩子在一起呆了一会儿。孩子睡着了,她对丈夫说:“咱们下去,去那儿看看怎么样?”她的声音里甚至还有一丝丝乞求——不过这是多余的,因为,彼埃尔像她一样着急。两人穿过街道,走到自己的实验棚。彼埃尔正要打开门,“别开灯,”居里夫人对彼埃尔说,然后她又笑了笑,加了一句,“还记得吧,那天你对我说:‘真希望镭有种美丽的颜色’”。说着,两人走进大棚,一道无法描述的美丽蓝光照亮了黑暗。他们执手相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就这么看着这苍白、闪烁、辐射的神秘来源——镭。没错,他们的镭,是对他们坚毅和耐心的奖赏。
  可是,又有多少人走来走去,匆匆走过?没有一个使命和目标,随意漂流,浪费了能力,拒绝了成就和自我的实现,自然也就失去了与自我实现相联系的满意和喜悦。他们都是些坏人吗?不,他们只是比较浅薄罢了。他们都很吝啬、邪恶吗?不,他们只是空虚罢了。晃晃他们,就像响起来的空葫芦一样。他们缺少力度,缺少深度,缺少信念。他们没有目标,终于落入了失意的荒野和泥淖。
或许您还会喜欢:
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林肯总统说过:“构成那次巨大战争--南北战争导火线的,想不到竟是这位身材矮小的、可爱的夫人。她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伟大的胜利”。这本书就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也是第一部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是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是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一。很久以前我就看过这本书,我被这本书深深得吸引住了。我为汤姆叔叔那悲惨的一生哭泣,同样的,汤姆叔叔的一生的写照就是全体黑人的缩影。 [点击阅读]
沉香豌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1章陈婉早晨是被隔壁院子打孩子的声音吵醒的。她家住的这爿地块是整个济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一色的晚清民国宅子,却早已没有了百多年前的古雅风貌,除了原有的居民,还有部分老房子划给了附近的印染厂作家属区。旧时官绅富户家的宅第现在居住的是济城最下层的民众,一个院子通常有好几家人并居在一起,谁家说话大声些隔壁便能听见,所以此时刘家婶婶巴掌拍在孩子屁股上引来一阵哭嚎的同时,四邻八里的劝解声,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序文本书介绍的戒烟法具有如下特征:?即时见效;?无论烟瘾轻重,同样有效;?无痛苦,无戒断症状;?不需要意志力;?不使用冲击疗法;?无需辅助手段或替代品;?不会增加体重;?效果持久稳定。或许你感觉有些紧张,不知道是不是该翻开书页。或许像绝大多数吸烟者一样,只要一想到戒烟,你就会惊惶失措;尽管有一千个戒烟的理由,你却总是迟迟不肯开始。 [点击阅读]
重生发小
作者:佚名
章节:131 人气:2
摘要:1、楔子展子舒冷冷的看着阴霾的天空,灵魂已经完全超越了全身传来的剧痛。他的妻子宋晓苒脸色苍白的站在他身边,大声地尖叫着,周围的人也一片慌乱,像是在恐惧着什么。如果在平时,展子舒一定会搂住这个绝美的娇傲女子,轻声安慰她,毕竟他曾以为他是爱这个女人的。可现在,展子舒除了没法再动弹分毫外,更不能忘记的是那双本该纤细而柔软的手推在他身后的那个瞬间。 [点击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保尔,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他因痛恨神父平时瞧不起他,因为他是穷人的孩子,时常不公平的对待他,就往神父家的复活节蛋糕上撒烟灰而被学校开除。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在那儿他受尽了凌辱。他憎恨那些欺压穷人的店老板,厌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十月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点击阅读]
镜·辟天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六合之间,什么能比伽蓝白塔更高?唯有苍天。六合之间,何处可以俯视白塔顶上的神殿?唯有云浮。云浮城位于最高的仞俐天,飞鸟难上,万籁俱寂。九天之上白云离合,长风浩荡着穿过林立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尖碑,发出风铃一样的美丽声响。从云荒大地上飞来的比翼鸟收敛了双翅,落到了高高的尖碑上,瞬间恢复了浮雕石像的原型。无数的尖碑矗立在云浮城里,一眼望去如寂寞的森林。每一座尖碑底下,都静默地沉睡着一个翼族。 [点击阅读]
一人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第1章自序许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会想到拍摄《一人食》?如果你还有一份工作,即便在一个人生活的第七年,也还是会有同事跟你一起吃饭,但是辞职后赋闲在家时,就真的要面对完全一个人吃饭的生活了。这是孤独的开始。起初,我天天都宅在家里,以烤土司和便利店里的便当为食。时间一长,我觉得以后不能再这样了。于是打算一个人去餐厅吃,但是感觉怪怪的。想自己做饭,却又无从下手,只好上网求助。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人生是一场修行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行。正如圣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就是说,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行。我们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必定会遭遇到种种风霜雨露的淬炼。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