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羊皮卷 - 第三课 如何计算自己的赐福(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的另一个朋友卢茜尔·布莱克曾一直在悲戚的边缘颤抖不止,后来她学会了用喜悦代替忧虑去感受拥有的一切。几年前我认识卢茜尔时,我们都在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学习短篇小说创作。9年前,她的生活受到了很大冲击。从此以后,她一直住在亚里桑那州的塔库森。她曾……好了,还是让她自己来讲这个故事吧。这是她曾讲给我的故事:“那会儿,一直生活在激情的漩涡里:在亚里桑那州大学学习管风琴,在小镇上开办了一个语言治疗诊所,还在沙漠柳枝农场开设了一门音乐赏析课。当时我就住在农场里,经常去出席晚宴,参加舞会,在星光下骑马,在音乐里徜徉。可是,一天早上我发现自己突然瘫痪了。我的天!我的心脏不好了。医生对我说:‘你必须卧床一年’。他丝毫没有鼓励我的话,比如说‘你还能健康强壮起来。’“在床上躺一年!成了一个无用之人——也许还会死!我吓傻了。为什么这一切会降临到我头上?我做了什么要受这样的惩罚?我哭天抹泪,脾气变得乖戾暴躁。不过我还是采纳了医生的建议,卧床休息。我的一个邻居,鲁道夫先生(他是位画家)对我说:‘也许你认为在床上耗费一年是个悲剧,不过结果也不尽然。你这样正好可以有时间思考,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你这几个月在精神方面的进步可能远比你在以前所有时间加起来取得的进步还要大呀!’于是,我安静下来,力图开始感受一种全新的价值观,翻阅各种鼓舞人心的书籍。一天,我听到广播里的主持人说:‘只有你自己能解释你意识中存在的东西。’这种话我们以前听到过很多次,但直到此刻才真正落到我心里,生根发芽。我下决心去想自己所希望的生活:喜悦,幸福,健康。每天早上一醒来,我就强迫自己把心存感激的事情都从头到尾复习一便:瘫痪的我不会感受到痛苦,我还有一个可爱年轻的女儿,我的眼睛、我的耳朵接触的是广播里优美的音乐、有趣的书籍、美味的食物、热心的朋友。我十分愉快,整天有很多人来探望我,以致最后医生不得不写了张布告:一次只能允许一个人进入我的病房——而且还只能在指定的时间。“自那以后,九年过去了,而现在我的生活非常充实,富有活力。我衷心感谢自己卧病在床的那一年,那是我在亚里桑那最有价值,也最快活的一年。从那时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计算我的财富。这个习惯我一直坚持到现在,也成了我最珍贵的财富。想想自己直到害怕得要死了,才真正开始生活,该是件多么丢人的事啊!”

  我亲爱的卢茜尔·布莱克,也许你没有意识到,但你和200年前的塞缪尔·约翰逊博士倡导的教义一样。他说:“对每件事情都看看最好的一面,这个习惯比一年挣1000英镑还值钱。”我要提醒你,说这话的人并不是什么职业乐观主义者,而是一个20年来尝遍了忧患、失败、饥饿的人——而最终,他成为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作家和历史上最值得纪念的演讲家。

  罗根·帕尔萨·史密斯善于把丰富的智慧压缩为简洁的词汇,他说:“生活中应当有两个目标:第一,得到你想要的;然后嘛,就是第二,学会享受你得到的东西。而只有最聪明的人才能办到第二条。”
  想不想知道,如何把洗盘子变成一个最激动人心的经历?想的话,就请读一读鲍尔奇德·达赫书中令人振奋的章节,领会她无与伦比的勇气。这本书叫做《我想看看》。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个已经整整瞎了半个世纪的女人。“我只有一只眼睛,”她写道,“眼睛上布满深深的疤痕。我只能透过左眼一条细细的窄缝来看看这个世界。也只有把书拿起来贴到脸上,才能看见,而且还要竭力睁大左眼才行。”即便如此,达赫也不愿让别人可怜她,拒绝让人把她看成是个“特殊人”。小时候,她想和他小朋友玩跳房子游戏,可是她就是看不见地上画的线。于是,等其他孩子都回家了,达赫还蹲在地上,把眼贴在线上,顺着线一点一点找认,记住了地上每一个画线部分。下一次再和小朋友玩游戏,她居然成了个小专家。达赫在家里看书时,也得把印着大号字体的书紧紧贴在眼睛上,贴得那么近,眼睫毛好像都能刷着书页。就这样,达赫获得了两个大学的学位:明尼苏达大学的本科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学位。达赫后来开始在明尼苏达一个名叫双子谷的小镇教书,之后不断晋升,成为南达科他州索克斯泉奥古斯塔纳学院新闻系和文学系的教授。她在那儿教了14年书,同时还在妇女俱乐部做协调员,在电台上主持谈话节目,介绍各类书籍及作者。“在我的脑海深处”,她写道,“总是蜷伏着一种对全盲的恐惧。为了战胜这种恐惧,我必须采纳一种愉悦快乐的生活态度。”

  1943年,她52岁时,奇迹发生了:达赫在梅沃诊所做了眼部手术,她现在的视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上40倍。一个崭新的、令人激动的、充满爱意的世界在她面前展开了!现在达赫甚至觉得在水池子里洗碗都那么令人激动,令人振奋!“我开始玩着碗里、锅里、池子里的肥皂泡,”她写道,“把手插进泡沫里,托起一个肥皂泡,对着阳光,在每个肥皂泡上我看到了一个个小彩虹的绚丽颜色。”达赫透过水池上的窗户向外张望,她看见“不停拍打着灰黑色翅膀的麻雀,飞过厚厚的,正在飘落的雪幕。”从肥皂泡上,从麻雀身上,达赫看到了一份狂喜,她的书于是以这样的话来结尾:“亲爱的主啊,我轻声说道,我们在天的父啊,我感谢你,感谢你,感谢你。”
  想像一下,感谢上帝是因为在洗碗时从肥皂泡中看到了彩虹,从天空中看到了麻雀飞过落雪!
  你我都应该感到惭愧。多少年来,多少个日夜,我们一直就住在美丽如画的仙境中,可是我们却像蒙蔽了双眼,视而不见,闭塞了心胸,不会欣赏。想不想停止忧虑,开始真正的生活?那么就多数数你的恩赐,少算算你的麻烦!
或许您还会喜欢:
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林肯总统说过:“构成那次巨大战争--南北战争导火线的,想不到竟是这位身材矮小的、可爱的夫人。她写了一本书,酿成了伟大的胜利”。这本书就是《汤姆叔叔的小屋》,也是第一部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是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是美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32本书之一。很久以前我就看过这本书,我被这本书深深得吸引住了。我为汤姆叔叔那悲惨的一生哭泣,同样的,汤姆叔叔的一生的写照就是全体黑人的缩影。 [点击阅读]
沉香豌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第1章陈婉早晨是被隔壁院子打孩子的声音吵醒的。她家住的这爿地块是整个济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一色的晚清民国宅子,却早已没有了百多年前的古雅风貌,除了原有的居民,还有部分老房子划给了附近的印染厂作家属区。旧时官绅富户家的宅第现在居住的是济城最下层的民众,一个院子通常有好几家人并居在一起,谁家说话大声些隔壁便能听见,所以此时刘家婶婶巴掌拍在孩子屁股上引来一阵哭嚎的同时,四邻八里的劝解声,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序文本书介绍的戒烟法具有如下特征:?即时见效;?无论烟瘾轻重,同样有效;?无痛苦,无戒断症状;?不需要意志力;?不使用冲击疗法;?无需辅助手段或替代品;?不会增加体重;?效果持久稳定。或许你感觉有些紧张,不知道是不是该翻开书页。或许像绝大多数吸烟者一样,只要一想到戒烟,你就会惊惶失措;尽管有一千个戒烟的理由,你却总是迟迟不肯开始。 [点击阅读]
重生发小
作者:佚名
章节:131 人气:2
摘要:1、楔子展子舒冷冷的看着阴霾的天空,灵魂已经完全超越了全身传来的剧痛。他的妻子宋晓苒脸色苍白的站在他身边,大声地尖叫着,周围的人也一片慌乱,像是在恐惧着什么。如果在平时,展子舒一定会搂住这个绝美的娇傲女子,轻声安慰她,毕竟他曾以为他是爱这个女人的。可现在,展子舒除了没法再动弹分毫外,更不能忘记的是那双本该纤细而柔软的手推在他身后的那个瞬间。 [点击阅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保尔,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他因痛恨神父平时瞧不起他,因为他是穷人的孩子,时常不公平的对待他,就往神父家的复活节蛋糕上撒烟灰而被学校开除。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在那儿他受尽了凌辱。他憎恨那些欺压穷人的店老板,厌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十月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点击阅读]
镜·辟天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六合之间,什么能比伽蓝白塔更高?唯有苍天。六合之间,何处可以俯视白塔顶上的神殿?唯有云浮。云浮城位于最高的仞俐天,飞鸟难上,万籁俱寂。九天之上白云离合,长风浩荡着穿过林立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尖碑,发出风铃一样的美丽声响。从云荒大地上飞来的比翼鸟收敛了双翅,落到了高高的尖碑上,瞬间恢复了浮雕石像的原型。无数的尖碑矗立在云浮城里,一眼望去如寂寞的森林。每一座尖碑底下,都静默地沉睡着一个翼族。 [点击阅读]
一人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第1章自序许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会想到拍摄《一人食》?如果你还有一份工作,即便在一个人生活的第七年,也还是会有同事跟你一起吃饭,但是辞职后赋闲在家时,就真的要面对完全一个人吃饭的生活了。这是孤独的开始。起初,我天天都宅在家里,以烤土司和便利店里的便当为食。时间一长,我觉得以后不能再这样了。于是打算一个人去餐厅吃,但是感觉怪怪的。想自己做饭,却又无从下手,只好上网求助。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人生是一场修行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行。正如圣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就是说,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行。我们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必定会遭遇到种种风霜雨露的淬炼。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