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烟囱大厦的秘密 - 第二十八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一开始就怀疑她。”安东尼对他们说明。“在迈可亲王遇害那个夜晚,她的卧室有灯光。后来,我就拿不定主意了。
  我到不列塔尼去调查,回来以后,我便相信她就是她自己所说的那个人。我当时真傻。因为布瑞杜列伯爵夫人是雇了一位白兰小姐,而且对她赞不绝口。但是,我从未想到真正的白兰小姐也许会在她赴新职的途中让人绑架。绑架她的匪徒或许找了一个人来替代她。我反正转过来猜疑费希先生。直到他跟我到了丹佛,我们才彼此说明一切。到那时候我才开始看清楚是怎么回事。我一明白他是彭可顿的人,正在跟踪维克脱王,我的猜疑目标便又转回到原来那个人。
  “我最担心的就是瑞福大太一定认得出那个女人。后来我记得我向瑞福太太提到那个女人是布瑞杜列伯爵夫人的家庭教师。她的反应只是那就是为什么她觉得那女人的面很熟。
  我听到她的话以后,才开始担心。战斗督察长会告诉你们有人阴谋故意设法阻止瑞福太太到烟囱大厦作客。其实,那里不过是有一具死尸而已。那个命案是红手党干的,为了要惩罚叛徒。虽然如此,我们由那个行动的筹画,以及没有红手党标记这个事实上就可以看出必有一个幕后的智囊指挥行动。一开始,我怀疑这件事与赫索斯拉夫有关系。瑞福太太是大厦宾客中唯一到过那个国家的人。我先是怀疑有人假扮迈可亲王。但是后来发现那是一个错误的想法。等到我想到白兰小姐可能是个骗子以及瑞福太太说她很面熟这件事,我才能拨开云雾见青天。有一件事显然是非常重要的;那个女人绝对不能让人认出来。而瑞福太太是唯一可能认出她的人”“她是谁?”贾德汉侯爵说。“是瑞福太太在赫索斯拉夫认识的人吗?”

  “我想男爵或许可能告诉我们。”安东尼说。
  “我?”男爵瞪大了眼睛望望他,然后再望望地下躺的那个再也不能动的人。
  “仔细看。”安东尼说。“别受她的化妆影响。记住,她以前是个女演员。”
  男爵再目不转睛地看,突然间,他吃了一惊。
  “天哪!”他喘喘气说。“这是不可能的。”
  “什么不可能?”乔治问。“这女人是谁?男爵,你认得吗?”
  “不,不,这不可能。”男爵继续嘟囔着。“她给人打死了。他们俩都死了。就在皇宫的台阶上。她的尸首被发现了。”
  “尸体支解了,而且难以辨认,”安东尼提醒他。“她终于想法瞒过大家,我想她是逃到美国了。她在那里隐匿了许多年,生怕红手党人发现。不要忘记,他们发起革命了。用有力的字眼儿说,他们总是要伺机报复的。后来维克脱王释放了。于是,他们便共同计划去取回那颗钻石。那天夜里她正在找钻石,后来忽然碰到迈可亲王,他认出是她。照平常的情形而论,她是不会担心会同他碰面的。皇族贵客是不是会和家庭教师碰头的。而且,她总是可以假托偏头痛而躲开的。男爵到这里的时候就是如此。
  “虽然如此,她万万不曾料到会和迈可亲王面对面的碰个正着。”她眼看着就要暴露身分,当众出丑了,于是,她便把他打死,把那把手枪放进埃沙斯坦公事包的就是她。归还那些信件的也是她。这样可以在审问的时候扰乱视听。”

  列蒙往前走过来。
  “你说,她那天夜里是来取珠宝的。”他说。“她难道不会是来同外面进来的那个同谋维克脱王相会吗?这样你以为可能吗?”
  安东尼叹了口气。
  “我亲爱的列蒙,你仍然放不过我,是不是?你是多么坚持不懈呀!你不相信我怀有锦囊妙计吗?”
  但是乔治——他的脑筋动得慢些——现在突然插嘴。
  “我仍然完全如入十里雾中。这个女人是谁?男爵?看情形,你似乎认得好。是吗?”
  但是男爵身子一挺,笔直地站着,非常不自然。
  “你错了,罗麦克斯先生。据我所知,这位小姐,我从未见过,完全是陌生的。”
  “但是——”
  男爵把他拉到屋子一角,附耳低声说了几句话。安东尼很觉有趣地望着他们。乔治的脸慢慢变红,两眼突出,显露出中风的一切初期症状。他听到乔治沙哑的声音。
  “当然……当然……无论如何……没有必要?复杂的情势……要非常谨慎。”
  “啊!”列蒙把桌子拍得直响。“这一切我都不理会,迈可亲王命案——那不是我的事。我要维克脱王。”
  安东尼轻轻地摇摇头。迫“列蒙先生,我替你难过。你实在是个能手。但是,你仍旧是要输的。我就要出我的王牌了。”
  他走到议事厅的另一边,去按铃。卓德威应声而入。
  “卓德威,有一位先生今晚上同我一起来的。”
  “是的,先生,一位外国人。”
  “不错。你请他赶快到此地来好吗?”

  “是,先生。”
  卓德威退下。
  “王牌,神秘的X先生上场。”安东尼说。“他是谁?有人能猜出来吗?”
  “照道理来推论,”赫曼-埃沙斯坦说。“再加上你今天上午的暗示,和你今天下午的态度,我想,这已经是毫无疑问了。不知道你是用什么方法,终于想法子找到赫索斯拉夫的尼古拉亲王了。”
  “你也这样想的吗?男爵?”
  “是的,除非是你又推出另外一个骗子。但是,那个,我是不相信的。在我看来,你的行为很可敬的。”
  “谢谢你,男爵。我不会忘记这些话的。那么,你们都同意吗?”
  他的眼睛向那些静候好戏上场的人扫视一周。只有列蒙毫无反应,两眼只是快快地凝视着桌子。
  安东尼的耳朵很灵。他已经听到外面过厅里的脚步声。
  “可是,你们知道吗?”他露出奇怪的笑容说。“你们都错了!”
  他迅速地走到门口,把门敞开。
  一个男子站在门口——一蓄着整齐黑胡子的人,戴一副眼镜。他有一种纨挎子弟的派头,可惜美中不足,给颈上绷带稍稍损害了。
  “请容我给诸位引见真正的列蒙先生,法国秘密警察官。”
  室内顿时引起一阵忙乱和混战。然后窗口传来亥瑞姆:
  费希先生含有鼻音的声音,和蔼而且令人宽慰。
  “不行,小子,这里没路可逃。整个晚上我都站在这个岗位上,专门防备你脱逃。你可以看到,我的枪已经对你瞄准了。我是来逮捕你的——现在我逮到了。但是,你的确是个聪明的小伙子!”
或许您还会喜欢:
沉船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谁都不怀疑哈梅西是准能够通过法科考试的。执掌各大学的学术女神,一向都不断从她金色的莲座上,对他撒下无数的花瓣,赐给他各种奖章,并使他屡次获得奖学金。大家以为,考试完毕后,哈梅西一定要马上回家了,但他却似乎并不十分急于收拾他的行囊。他父亲曾写信给他,吩咐他立刻回去。他回信说,等到考试的结果一公布,他马上就动身。安那达先生的儿子卓健拉是哈梅西的同学,和他住在紧隔壁。 [点击阅读]
神秘岛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神秘岛》是凡尔纳著名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的最后一部。在这部中,他把前两部情节的线索都连结了起来。神秘岛》中,船长是一位神秘人物,一直在暗中帮助大家。后来由于神秘岛的火山活动,岩浆堵住了岩洞口,使潜艇无法离开。船长帮助大家逃离后,自己说什么也要坚持与陪伴了自己一生的潜艇和伙伴在一起。最终当然是永远地留在海底了尼摩船长本是印度的达卡王子。 [点击阅读]
福地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海尔曼·布霍尔茨——德国人,罗兹某印染厂厂长卡罗尔·博罗维耶茨基(卡尔)——布霍尔茨印染厂经理莫雷茨·韦尔特(马乌雷齐)——布霍尔茨印染厂股东,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马克斯·巴乌姆——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布霍尔佐娃——布霍尔茨的妻子克诺尔——布霍尔茨的女婿马切克·维索茨基——布霍尔茨印染厂医生尤利乌什·古斯塔夫·哈梅施坦(哈梅尔)——布霍尔茨的私人医生什瓦尔茨——布霍尔茨印染厂公务员列昂·科恩——布霍尔 [点击阅读]
荒岛夺命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一部优秀的通俗小说不仅应明白晓畅,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和群众生活,而且应该成为社会文化的窗口,使读者可以从中管窥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等方方面面的情况。美国小说家内尔森-德米勒于一九九七年写出的《荒岛夺命案》正是这样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以其超凡的叙事才能,将金钱、法律、谋杀、爱情、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等融为一炉,演释出一部情节曲折、扣人心弦而又发人深思的侦探小说。 [点击阅读]
魔都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以文字构筑的人生舞台──久生十兰曲辰先想一下,1902年的时候,《莫格街谋杀案》现世满一甲子,《血字的研究》刚出版十五年,推理小说正处在我们所谓的“光荣时代”;而即便《科学怪人》与H?G?威尔斯的眾多作品早已出现,但科幻(SF)这一个名词,却还要等到十几年后,才会开张营业,正式成为一个可以标识的文类;尽管爱丽丝当时已经追著兔子跑到了几十年, [点击阅读]
24个比利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序言本书叙述的是一则真实故事──威廉.密里根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他不像精神病或一般小说上所记载的其他多重人格病患一样使用杜撰的假名,从被逮捕到被控诉开始,他一直都是争论性的公众人物。他的面孔出现在各报章杂志的头版和封面上,心智检查的结果不仅出现在夜间电视新闻节目,更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迅速传遍全世界。 [点击阅读]
东方快车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位重要的旅客叙利亚。一个冬天的早晨,五点钟。阿勒颇城的月台旁,停着一列火车,这列车在铁路指南上,堂而皇之地称为陶鲁斯快车。它由一节炊事车、一节义餐车、一节卧铺车厢和两节普通客车组成。在卧铺车厢门口的踏脚板旁,站着一个年轻的法国陆军中尉,他身着耀眼的军装,正和一个小个子谈话。这小个子连头带耳都用围巾里着,除了一个鼻尖通红的鼻子和两个往上翘的胡子尖外,什么也看不见。 [点击阅读]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结局(1)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字叫爱迪的人,故事从结尾处爱迪死在阳光下开始。从结尾开始讲一个故事,似乎颇为奇怪。但是,所有的结尾亦是开端。我们只是当时不知道而已。爱迪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小时,像大部分其它时间一样,是在“红宝石码头”——壮观的灰色大海边上的一个游乐场里度过的。 [点击阅读]
八百万种死法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我看到她进来。想看不到也难。她一头金发近乎银色,要是长在小孩头上,就叫亚麻色。头发编成粗辫子盘在顶上,用发针别住。她前额高而平滑,颧骨突出,嘴巴略大。加上西部风格的靴子,她得有六尺高了。主要是双腿长。她穿着紫色名牌牛仔裤,香槟色皮毛短上衣。雨时断时续下了一整天,但她没带伞,头上也没有任何遮挡。水珠在她的发辫上闪烁着,像钻石。她在门口站了会儿,四下张望。这是周三下午,三点半左右。 [点击阅读]
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亨利·米勒(HenryMiller,1891年12月26日-1980年6月7日)男,美国“垮掉派”作家,是20世纪美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最富有个性*又极具争议的文学大师和业余画家,其阅历相当丰富,从事过多种职业,并潜心研究过禅宗、犹太教苦修派、星相学、浮世绘等稀奇古怪的学问,被公推为美国文坛“前无古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