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悬崖上的谋杀 - 第十九章三人议事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莫伊拉几分钟后就回来了。
  “我找到她了,”她说,“我请她到河边的小凉亭来同我会面。她一定认为这事很怪,但她说她要来。”
  “好极了,”博比说,“那么,这座亭子的确切位置在什么地方?”
  莫伊拉仔细描述了一番,说了去那儿的路。
  “好吧,”博比说,“你先去,我接着就到。”
  他们讲定后,博比留下来跟艾斯丘先生讲句话。
  “怪事,”他小心翼翼地说道,“这位女士,尼科尔森夫人,我过去为她的一个叔叔干过活,她叔叔是个加拿大绅土。”
  博比觉得,莫伊拉的来访可能引起闲言闲语,他最不乐意的就是这种闲言闲语四处传开,因为有可能会传到尼科尔森医生的耳中。
  “是有点怪,对吗?”艾斯丘先生说,“我深感奇怪。”
  “是呀,”博比说,“她认出了我,就来打听现在我在干什么。她是一个漂亮的、说来有趣的女士。”
  “的确有趣。居住在格朗吉邱宅这个地方,她不可能过得很好。”
  “看来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想象。”博比赞同道。
  博比觉得自己达到了目的,就做出一副东游西逛的模样,逛出村子,按莫伊拉指示的方向走去。
  他顺利抵达约定地点时,发现莫伊拉已在那儿等他。弗兰基尚未露面。
  莫伊拉明白地流露出询问的眼神,博比感到自己必须完成把事情解释清楚的艰巨任务。
  “我得给你说一些可怕的事。”他说罢便为难地住了口。
  “是吗?”
  “开始说吧,”博比滔滔不绝地说起来,“说真的我不是司机,尽管我确实在伦敦一家车行干活。我的名字不是霍金斯,我叫琼斯——博比·琼斯,生在威尔士的马奇博尔特。”
  莫伊拉全神贯注地倾听着,但很显然,当提到马奇博尔特时,她无所表示。博比咬紧牙关,勇气十足地把话直接切入要害。
  “注意了,我恐伯会使你大吃一惊。你的朋友艾伦·卡斯泰尔斯,他,呃,是这样,他死了。”
  他觉察到她的惊讶,连忙从她脸上移开目光。她非常在意吗?她曾经爱过这个人吗?

  她好一阵没吭气,然后才以一种低沉而又思绪重重的语气说:“这么说这就是他没回来的原因?我一直感到奇怪。”
  博比冒险地偷偷膘了她一眼。他的情绪上来了。她似乎很悲哀,一副沉思冥想的样子,但再没什么了。
  “给我说说这事吧?”她说。
  博比就按她的要求说了。
  “他从悬崖上摔下去,在马奇博尔特,就是我住的那个地方。我和那位医生碰巧发现了他。”他停了片刻又说,“他的衣袋里有张你的照片。”
  “是吗?”她做出一个甜蜜的微笑,但略带凄楚,“亲爱的艾伦,他非常忠实。”
  两人又是一阵沉默。后来莫伊拉问:“这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大约一个月前。准确地说是十月三号。”
  “那肯定正好是他来这儿以后的事。”
  “对。他提起过要去威尔士吗?”
  莫伊拉摇摇头。
  “你不认识叫埃文斯的什么人吧?”博比问。
  “埃文斯?”莫伊拉皱着眉头竭力想了想,“不,我想不认识,这个名字很普通,当然,我想不起来,他是什么人?”
  “这正是我们不知道的。哦!你看,弗兰基来了。”
  弗兰基正沿着小路匆匆走来。她看到博比同尼科尔森夫人坐在一起聊天,脸上现出一种矛盾的表情。
  “你好,弗兰基,”博比说,“你来了我真高兴。我们得举行一次盛大的狂欢。先说这个吧,尼科尔森夫人就是那张照片上的人。”
  “哦!”弗兰基毫无表情地说。
  她看着莫伊拉,突然大笑起来……
  “亲爱的,”她对博比说,“现在我明白你为什么在听证会上看到凯曼夫人会吓一跳了!”
  “对极了。”博比说。
  他真蠢。然而在那一时刻,他怎么想象得出一段岁月能把一个莫伊拉·尼科尔森变成一个阿米莉亚·凯曼呢?
  “老天爷,我真蠢!”他叹道。
  莫伊拉显得莫名其妙。
  “有许多惊人的事要说,”博比说,“我简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www.99csw.com

  他叙述了凯曼夫妇对死者的认证。
  “但我不借,”莫伊拉不解其意,“究竟是谁的尸体呢,是她的弟弟还是艾伦·卡斯泰尔斯呢?”
  “那正是犯罪行为起作用的地方。”博比说。
  “随后,”弗兰基接着说,“博比被人下了毒。”
  “八粒吗啡。”博比提醒道。
  “别从这着手,”弗兰基说,“在这个话题上,你可以讲好几个钟头,老讲真的叫人心烦。让我来解释吧。”
  她长长地吸了口气。
  “事情是这样,”她说,“那两个叫凯曼的人,在听证会后来看博比,并问他兄弟(假设是的话)死前说过什么,博比说没有。可后来他回忆起死者说过有关埃文斯的话,所以他就写信告诉他们了。几天后,他又收到一封来自秘鲁或什么地方的信,提供他一份工作。当他不想接受这份工作时,接踵而来的就是有人把大量的吗啡……”
  “八粒。”博比又说。
  “放进他的啤酒里。只是,因为具有极了不起的肠胃,他才没被杀死。于是我们马上明白那位普里查德,或叫卡斯泰尔斯,肯定是被人推下悬崖的。”
  “为了什么呢?”莫伊拉问。
  “你还不明白?我们认为事情完全清楚了。我伯没把话说得很明白。总之,我们断定他被推下悬崖,而且罗杰尔·巴辛顿一弗伦奇大概就是推他的人。”
  “罗杰尔?”莫伊拉的语调带有兴致盎然的意味。
  “我们对情况作了详细研究。你瞧,他当时在场,还有你的照片不冀而飞,他似乎就是惟一可以拿走照片的人。”
  “我明白了。”莫伊拉若有所思。
  “后来,”弗兰基往下说,“我在这儿碰巧遇上了意外事故。惊人的偶然事故,不是吗?”她以警告的眼神严厉注视博比,“于是我打电话给博比,提议他来这儿装作我的司机,这样我们就着手调查这件事。”
  “所以现在你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博比领会了弗兰基聪明的假话,“最后的高xdx潮是昨天晚上,我逛进格朗吉邸宅的场院时正好碰上了你——那张神秘莫测的照片上的人物。”

  “你极其迅速地认出了我。”莫伊拉略露微笑。
  “不错,”博比说,“到哪儿我都会认出那张照片上的人。”
  没什么特殊原因,莫伊拉的脸一下子红了。
  接着好像有种念头震动了她,她目光锐利地一一打量他俩。
  “你说的是实话吗?”她问,“你到这儿来是由于车祸,是真的吗?或许你来是因为……因为……”她的声音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怀疑我丈夫?”
  博比和弗兰基对视了一眼。然后博比说:“我以名誉向你发誓,我们到这儿来之前,从来没听说过你丈夫。”
  “哦,我明白了,”她转向弗兰基,“很抱歉,弗朗西丝小姐,不过,你瞧,我想起了我们来吃晚饭的那天晚上。贾斯珀一直不停地冲着你问有关你遇上车祸的事。我搞不清是什么原因。但我现在认为,他那样做也许是怀疑车祸是假的。”
  “好吧,如果你真想知道,车祸就是假的。”弗兰基说,“瞒:我现在感觉好多了:车祸从头到尾伪装得特别仔细,但这事与你丈夫没一点关系。演这台戏是因为我们想……怎么说来着?打探一下罗杰尔·巴辛顿一弗伦奇。”
  “罗杰尔?”莫伊拉皱皱眉头,困惑地笑笑,然后坦率地说:“这似乎太荒唐。”
  “事实终归是事实。”博比说。
  “罗杰尔……哦,不会。”莫伊拉摇摇头,“他可能性格脆弱或行为放荡,他可能负债累累,或者会同坏人厮混在一起,但把人推下悬崖……不可能,我简直不能想象他会这样做。”
  “其实呢,”弗兰基说,“我也的确同样不能想象。”
  “但他肯定拿走了那张照片,”博比执意说道,“听着,尼科尔森夫人,而且我再重说一下事实。”
  他讲得很慢很细。他说完后,莫伊拉领悟地点点头。
  “我明白你说的了。这事很怪。”她稍停片刻又出人意料地问道,“你为什么不去问问他呢?”
或许您还会喜欢:
摆脱危机者的调查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1明明那是别人说过的话,而且我还记得别人说那些话时的情景;可是,我总觉得那才是发自我灵魂深处的话。不过,既然语言得有两个人参与才能成立,也就不能不说是由于我的存在才成为别人的语言的真正的源泉了。有一回,那位核电站的原工程师,也就是和我相互排斥的那个人,他既想让我听见,却又装做自言自语似地说:“没有比选上救场跑垒员①更令人胆战心惊而又最雄心勃勃的了!那是为业余棒球殉难啊。 [点击阅读]
摩尔弗兰德斯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0
摘要:第1章序近来,世人颇感兴趣于长篇小说和浪漫故事,而对个人经历很难信以为真,以致对此人的真名及其它情况都予以隐瞒;鉴于此,对于后面的文字,读者如何看待均随其所愿。可以认为,笔者在本书中写出了她自身的经历,从一开始她就讲述自己为何认为最好隐瞒自己的真名,对此我们毋须多言。 [点击阅读]
放学后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九月十日,星期二的放学后。头顶上方传来“砰”的一声,我反射动作的抬起头,见到三楼窗户丢出某黑色物体,正好在我的上方,我慌忙避开。黑色物体落在我刚才站的地点后,破碎了。那是天竺葵的盆栽!那时放学后,我走在教室大楼旁时发生的事。不知从何处飘来的钢琴声。我呆然凝视那破碎的陶盆,一瞬,无法理解发生什么事,直到腋下的汗珠沿手臂滴落,我才忽然清醒过来。紧接的瞬间,我拔腿往前跑。 [点击阅读]
数字城堡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丹·布朗(DanBrown)是美国当今最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之一。2003年3月出版的《达·芬奇密码》创造了一个书市奇迹,旋风般地横扫了美国各大畅销书榜,至今全球销量已超过800万册。丹·布朗也凭这部小说而大红大紫。丹·布朗出生于美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埃克塞特镇长大,在阿默斯特学院和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度过了大学生涯,毕业之后留在菲利普·埃克塞特学院教授英语。 [点击阅读]
斯塔福特疑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布尔纳比少校穿上皮靴,扣好围颈的大衣领,在门旁的架子上拿下一盏避风灯,轻轻地打开小平房的正门,从缝隙向外探视。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典型的英国乡村的景色,就象圣诞卡片和旧式情节剧的节目单上所描绘的一样——白雪茫茫,堆银砌玉。四天来整个英格兰一直大雪飞舞。在达尔特莫尔边缘的高地上,积雪深达数英所。全英格兰的户主都在为水管破裂而哀叹。只需个铝管工友(哪怕是个副手)也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救星了。寒冬是严峻的。 [点击阅读]
斯泰尔斯庄园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曾经轰动一时,在公众中引起强烈兴趣的“斯泰尔斯庄园案”,现在已经有点冷落下来了。然而,由于随之产生的种种流言蜚语广为流传,我的朋友波洛和那一家的人。都要求我把整个故事写出来。我们相信,这将有效地驳倒那些迄今为止仍在流传的耸人听闻的谣言。因此,我决定把我和这一事件有关的一些情况简略地记下来。我是作为伤病员从前线给遣送回家的;在一所令人相当沮丧的疗养院里挨过了几个月之后,总算给了我一个月的病假。 [点击阅读]
新人呵,醒来吧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去国外旅行时,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我经常要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每次做这种旅行时,我都像一棵无根之草,在陌生的国度里设法处理可能出现的困难。为此我都要做一点准备,至少可以保持心理平衡。实际上,我不过是在旅行时带上出发前一直在读的一系列丛书,不久我将独自一人生活在异国他乡,可是一读到在东京时读的这些书,胆战心惊、急躁、沉靡的我就会得到鼓舞。 [点击阅读]
新人来自火星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侯维瑞赫-乔-威尔斯与另两位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和阿诺德-贝内持并称为本世纪初英国小说中的现实主义三杰。19世纪中叶,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在狄更斯和萨克雷等大师手中达到了灿烂辉煌的高峰。19世纪末、20纪初英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现实主义小说依然发挥着它的批判作用,从道德、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暴露与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点击阅读]
新宿鲛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01鲛岛脱下牛仔裤与POLO衫,正要迭好,忽然听见一阵惨叫。鲛岛停顿了一会儿,随后关上储物柜,上了锁。钥匙吊在手环上,而手环则用尼龙搭扣绑在手腕上。他用浴巾裹住下身,走出更衣室。这时又听见了一声惨叫。更衣室外是一条走廊。走到尽头,就是桑拿房了。桑拿房前,还有休息室与小睡室。惨叫,就是从小睡室里传来的。小睡室大概二十畳①大,里头只有一个灯泡亮着,特别昏暗。 [点击阅读]
新探案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我担心福尔摩斯先生也会变得象那些时髦的男高音歌手一样,在人老艺衰之后,还要频频地向宽厚的观众举行告别演出。是该收场了,不管是真人还是虚构的,福尔摩斯不可不退场。有人认为最好是能够有那么一个专门为虚构的人物而设的奇异的阴间——一个奇妙的、不可能存在的地方,在那里,菲尔丁的花花公子仍然可以向理查逊的美貌女郎求爱,司各特的英雄们仍然可以耀武扬威,狄更斯的欢乐的伦敦佬仍然在插科打诨,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