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吸血鬼德古拉 - 第十八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哈克夫妇迫切地需要休息,那一小群决心要保护这对夫妇且为他们复仇的男人亦然。但是在他们任何人能安心合眼之前,他们必须尽可能地去证实蜜娜在催眠状态下所给的报告。因此,天一亮,强纳森除外的四个男人便到伦敦船坞去走了一趟。
  当晚,回到精神病院里,豪辛向哈克夫妇报告这次远征的结果。
  “我就知道他——德古拉王子——想要回川索威尼亚去;我肯定他会经过多瑙河口,或是黑海某处,因为那是他来这儿时的路线。”
  “因此,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开始查昨晚有什么船离港前往黑海。由于蜜娜小姐提到桅柱和帆,可见他搭的是帆船……所以,在阿瑟的建议下,我们去了罗意德保险公会;那裹记载了所有出海的帆船。”
  “在那里,我们查出了唯一一艘顺潮流前往黑海的船,凯瑟琳女皇号,这艘船自杜立德码头出发前往瓦那,再到其它地区,上溯多瑙河。更有些人记得看到那个棺材状的沉重木箱被运到船上,还有监视木箱被装上船的那个瘦高、苍白、目光如焚的男人。”
  “因此,亲爱的蜜娜小姐,亲爱的强纳森,我们现在可以休息一会儿了,因为我们的敌人已经在海上了。”
  哈克夫妇交换一眼,点了点头;这消息并不意外。
  豪辛继续说道:“搭乘帆船很费时,因为帆船走得慢、我们走陆路比较快,到那里去会他。我们最大的希望是在日出和日落之间,逮到他躺在木箱里,因为那样他就不能挣扎,我们也可以照我们想要的方式对付他。”
  这么多天以来,哈克夫妇和他们的朋友们总算可以睡得安稳些了;因此在他们确定德古拉已离去后的次日,便是在休息和恢复体力中度过。
  接下来便是如火如荼地展开下一阶段战役的准备工作。
  指示一切都无法令人满意。在十月五日那天,豪辛对杰可说:“杰可吾友,有什么事你和我必须单独谈谈——至少刚开始就我们两人。以后,我们或许也得向其它人透露。”
  虽然杰可很怕他也已知道了,却仍问道:“什么事呢,教授?”
  “蜜娜小姐,我们亲爱的、可怜的蜜娜小姐正在改变。”
  最深的惧怕得到了印证,令杰可感到背脊窜过一阵寒意。
  豪辛又说:“因为前有露西小姐的可悲经验,这回我们必须在事情发展太快之前提高警觉。我已逐渐在她脸上看到吸血鬼的特征了,不过还是非常轻微。她的牙齿已经变得较尖锐了,还有她的眼神有时很冷漠。”
  杰可觉得“非常轻微”的形容,可能是太过乐观的看法;但此时此刻他并不想争论。
  教授又往下说:“现在我忧虑的是这个。如果在我们催眠的恍惚下,她可以告诉我们伯爵所看到和听到的,那么先对她催眠、又饮过她的血、又让她饮他自己的血的伯爵,难道不能迫使她的心智对他揭露她所知道的一切吗?”
  杰可很不情愿地点头赞同。“是的,包括我们猎取他的计划。”
  “那么我们该做的是,不要让她知道我们的意图,这样她便不能说她所不知的。这是个痛苦的任务,但却非如此做不可。令我们会面时,我必须告诉她,为了某些不可说出的理由,她绝不能再参与我们的会议,但她会受到我们的护卫。”教授擦拭着额头上的汗水:一想到他很可能会带给那已受尽折磨的可怜灵魂更多的痛苦,他便不禁直冒冷汗。

  然而,当天在杰可书房的战略会议时间一到时,哈克太太却请她丈夫带了口信下来,给德古拉的其它敌人们。
  强纳森一走进众人等待他的房间里,便报告道:“蜜娜告诉我说,她相信目前她还是不参与我们的会议比较好。她说,那样我们可以自由讨论一切行动,而不会因她在场而困窘。”
  豪辛和杰可交换了一眼;两位医生都感到如释重负。
  这问题既已解决,会议便立刻讨论战役计划。豪辛将事实摆在众人眼前:
  “凯瑟琳皇后号在昨天早上离开了泰晤士河。这艘船如果以最快的速度行驶,要在至少三周后才会到达黑海的瓦那港;接下来它得渡过大西洋和整个地中海。但是我们走陆路到同一个地方,最快只需要三天。”
  “现在,就算我们少算两天航程吧,鉴于我们知道伯爵可以召唤的天气影响力;然后我再多算我们自己可能有的一天一夜的延误,那样我们至少有将近两周的时间。因此,为了安全起见,我们最迟得在十月十七日离开这里。那样我们必会在船抵达的前一日到达瓦那;当然我们应该要全副武装才行——对抗那邪恶的东西,不只需要实质的武器,还要精神的武器。”
  十月六日早上,蜜娜早早就唤醒她的丈夫,要他把豪辛大夫找来。哈克以为这会是另一次的催眠,便立刻去找教授。
  到达豪辛的房问时,哈克发现教授已穿戴整齐,房间微开,仿佛已预料到他的来访。他立刻随哈克回房,问蜜娜是否也该把其它人叫来。,
  “不要。”她简明地说,“没有必要。你再告诉他们就得了。我必须和你们一起去。”
  豪辛和哈克同样吃惊。在片刻的沉默后,教授问道:“为什么呢?”
  “你们一定要带我一起去。我和你们在一起比较安全,你们也会比较安全。”
  “可是亲爱的蜜娜小姐,为什么呢?”
  “此时正值日出之际,我可以告诉你;以后或许再也不能够了。我知道当伯爵控制我的意志力时,我一定要去找他。你们若把我留在英格兰,那么当他叫我秘密地去找他时,我就一定会——用各种方法欺瞒蒙骗——甚至对强纳森。”
  当她提到强纳森时,她以满怀勇敢与爱的表情望向她的丈夫。哈克泪眼盈眶,只能紧握住她的手。
  “蜜娜小姐,你一向都有先见之明。你就和我们一起去吧,我们一起去完成任务。”
  教授洞察的目光徘徊不去,蜜娜则镇静地迎视。她刚才所说的不过是一部份事实而已;全部的事实还包括她热切地渴望与她的吸血鬼爱人重逢。有时候她发现自己毫不羞愧地准备抛弃她的丈夫,甚至于她的生命,只为了能和德古拉在一起。
  十月十二日早上,德古拉的六个追逐者终于离开伦敦,搭乘联运列车,当晚到达巴黎,再转乘东方快车号。
  离开巴黎三天之后,他们全都坐上一列私人车厢,慢慢地东行横越保加利亚,朝黑海的瓦那港前进。蜜娜现在在白天的时刻多半都无精打采的,有时甚至陷入昏睡状态。在日出及日落时分,当她最易于被豪辛催眠之际,她会发出低喃呓语,仍然指出伯爵以水路持续朝他的故乡接近。
  今天,她在早上十点多醒来,发现火车已经停了。她心想,这是与计划相符的;他们现在将在瓦那附近的侧线上,等待关于伯爵动向的最新消息。

  此时,蜜娜和强纳森两人单独在他们共享的小隔间内。强纳森望向窗外,手里拿着弯刀,不断地用磨刀石磨着,发出单调而刺耳的声响。
  蜜娜默然地注视她的丈夫,半晌也没出声。她眼前的强纳森和曾与她订下婚约的那个青年律师是那么的不同——似乎隔了一辈子之远。她觉得他的头发,在发根还有两鬓处,一天白似一天。这过程始于他发现她躺在吸血鬼臂弯的那一刻。
  蜜娜突然情绪激动地喊道:“我可怜的强纳森,我对你做了些什么?”
  强纳森吃惊地自窗口转身,放下刀和磨刀石,充满柔情和关切,试图安慰他的妻子。
  “不……不……没有……是我害了我们两人。”即使当他说话时,他的想象力仍继续折磨着他,让他看到那三个婬荡又可怖的女人,同时在诱惑他也在羞辱他。
  他强迫自己想点别的;什么都行,就是别想那回事。
  他问道:“现在他在哪儿了?”
  蜜娜闭上双眼,声音既无助又绝望:“他在海中——某处。每当教授将我催眠,我仍可听到海浪拍打他的船。风很大。”她顿了一下,又阴郁地说:“他向我叫唤。”
  想到这个,她丈夫咽了口口水,然后对他太太发下重誓:“蜜娜,如果你死了,我绝不会让你一个人进入未知的世界的。”
  在同一列车厢的另一个隔间里——这是中央较大的房间,包括一个小客厅——杰可就坐在这儿,不安地凝望窗外,注视这保加利亚乡间、瓦那市郊灰暗的秋色。同时,穿着冬季西部服装——包括一件羊皮夹克——的昆西.莫利,忙着为狩猎的最后阶段做各项准备。
  此刻,昆西正用军刀削尖数根与他手腕齐粗的木桩。这个隔间与同一列车的其它隔间相同,都是由角落的一座木造火炉散发热气,并以金属烟囱将烟气排到车外,烟囱外用铁线绷紧以免倾斜。昆西在火炉内升了烈火,好将木桩的尖端烧黑到足够的硬度。
  房间的另一个角落,堆放了四枝温切斯特连发枪;昆西早已将这些枪擦拭过又上过油,并备好了子弹。
  房间中央,在天花板的吊灯下方有一张大桌子,桌上放了一张地图以及火车时刻表、笔记、几封电文,和一只准确的袋表。
  开门了;阿瑟走了进来,挥着刚来的一封电文,这是由伐那附近的英国大使馆,派特别信差刚刚送到火车来的。阿瑟说:“我们已赶在凯瑟琳女皇号和船上所载的恶魔货物之前到达瓦那!”
  原本懒洋洋坐在椅子上的杰可,闻言立刻夺下电报,仔细阅读电文。他注意到发电者为伦敦罗意德保险公会的鲁夫.史密,而收信者则为由伐那的大使转哥德泯爵爷。
  如常握着弯刀的哈克此时也走进了这间房里。当其它人台头听他可能带来什么消息时,他却黯然地报告:“蜜娜每况愈下了。”
  这些人彼此交换一个眼神,低喃着他们所能想到的同情之语。
  哈克似乎充耳不闻。“即使如此,”他望着窗外说:“我已不再怕这个恶魔了。我会亲手用这把刀杀了他。”
  他在昆西旁边坐下,靠近窗口,掏出磨刀石,又开始磨刀。
  才不过几分钟后,另一名信差在停住的火车旁勒住了马。很快的,阿瑟又拆开另一封来自罗意德公司的电报;这一封电报却带来了不好的消息。

  阿瑟以不悦的声音对同伴们念出了电文。电报中说德古拉竟瞒骗过他的追逐者,设法使载着他的船在夜里驶过瓦那,前往同在黑海边却更偏东北的戈拉次港去。
  这一行人——除了今天尚未加入他们的蜜娜之外——很快又聚集在放有地图和计划书的大桌子旁。
  哈克以食指不断指出德古拉现在可能的位置,靠近戈拉次,还有他们自己的位置——就在瓦那市外。这两点相隔至少有两百英哩。
  阿瑟吩咐后来这个信差在一旁等着,急忙写一封必要的信,以便使他们这列私人车厢继续尽快朝戈拉次前进。这次行程将会带他们经过首都,布加勒斯特。
  这当儿,更显得无比憔悴,且杰可注意到他的头发也莫愈来愈白的哈克,热烈地对其他人说道:“我们一到戈拉次,就骑马跟踪那个混蛋溯河而上——截住他。绝不可以让他到达城堡!”
  找来一辆火车头接上他们的车厢后,下一段旅程于焉开始,一行人非常仔细地布署计划着,打算等他们真的无法再搭乘火车时,杰可和昆西便骑马继续追赶,哈克和阿瑟则租用一艘汽艇沿河而上;阿瑟对驾驶汽艇极有经验。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们必须走对路。
  他们也考虑到四个人在会合之前可能发生的各种偶发事件。
  不用说,他们的最后决定,端视德古拉——或载着他的船只——会取什么路线而定。
  在他们制定这些讦划之时,蜜娜加入了他们,照常得到众人虽礼貌却不尽热烈的欢迎。
  豪辛因此向其它人保证道:“不必怕蜜娜小姐;我会照顾她的。我的腿已跑得不快,我也不习惯骑那么久的马去追赶,或拿致命的武器去打架。可是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奋战,而且必要的话,我也可以一死,和年轻人一样。”
  “我会带着蜜娜小姐直闯敌人故乡的中心点、趁着那老狐狸被绑在他的木箱里,漂流在湍急的河流中而无法登陆——因为他不敢打开棺材箱盖,以免灭亡。我们会走强纳森以前走过的路,从碧翠兹到波哥关,再找到去德古拉城堡的路。那里可有许多事该做的,才能将那个毒蛇窝给清除。”
  这段时间以来第一次展露情绪的哈克愕然问道:“教授,你是说,你要带着身染魔鬼恶疾、既可悲又可怜的蜜娜,将她送进他的死亡陷阱吗?”
  豪辛好似接受挑战般复起下颚。“噢,我的朋友,我之所以去便是要救蜜娜脱离那可怖的地方。记住,正如她自己曾警告过我们的,如果留下她一个人,他可能会向她召唤的。”
  “如果伯爵这次又自我们手中脱逃——他不但有很大的力量又非常狡猾——他也许会选择睡上一个世纪,到时我们亲爱的蜜娜”——豪辛说到这儿,握住正绝望地凝视他的蜜娜的手——“就会被召去陪伴他,变成和部些,强纳森,你所见过的女魔一样。”
  “原谅我使你这么痛苦,只是这是必须的。我的朋友,为此,必要的话,我是不是该冒死以赴呢?不要为蜜娜小姐担心。她会保护我的。”
  在绝望的困惑中,好半晌强纳森只能注视着老教授。然后这个受苦的丈夫无奈地耸耸肩。
  “照你说的做吧。我们都在上帝手中。愿上帝将他交到我的手中,好让我将他的灵魂送进燃烧的地狱里!”
或许您还会喜欢:
被偷换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田龟规则1古义人躺在书房的简易床上,戴着耳机专注地听着录音机。“好了,我该到那边去了。”接着“咚”地响了一声,隔了一会儿,吾良又接着说:“不过我和你之间的通信并不会中断,因为我特意准备了田龟程序。现在你那边的时间已经很晚了,你休息吧。”古义人听不明白吾良什么意思,只感觉一阵撕心裂肺的痛楚。默然良久,他才把田龟放回书架,打算睡觉。 [点击阅读]
迷茫的女郎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1去年春天,三泽顺子刚从东京的一所女子大学毕业,就立刻进了R报社工作了。当时,在入社考试时,有关人员问她希望到哪个部去,她回答说,想到社会部。有关人员看了她的履历表说:“你的英语不错嘛!”是的,三泽顺子毕业的那所女子大学,英语教学是相当有名气的。然而,后来顺子没有能到社会部去,却被分配在R报社的资料调查部。和顺子同时考入报社的女性还有事业部的一个,校阅部的一个。 [点击阅读]
追忆似水年华
作者:佚名
章节:129 人气:2
摘要:《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 [点击阅读]
透明的遗书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好像睡着了,尽管只是短暂的时间,感到“咯噔”一下小小的震动,醒了过来,西村裕一条件反射般站了起来,急忙朝车门方向走去。“咯噔”一声响过以后,不到二十秒钟将抵达Y车站。但站起身来,立即发觉窗外的景色与往常不同。只见一片广阔的河滩,电车临近铁桥,从脚下传来“轰隆、轰隆”重重的金属声。西村苦笑了一下,心想习惯这东西实在太可怕了。 [点击阅读]
银河系漫游指南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书评无法抗拒——《波士顿环球报》科幻小说,却又滑稽风趣到极点……古怪、疯狂,彻底跳出此前所有科幻小说的固有套路。——《华盛顿邮报》主角阿瑟·邓特与库尔特·冯尼格笔下的人物颇为神似,全书充满对人类社会现实的嘲讽和批判。——《芝加哥论坛报》一句话,这是有史以来最滑稽、最古怪的科幻小说,封面和封底之间,奇思妙想随处可见。 [点击阅读]
雪国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你好,川端康成自杀的原因是因为:他是个没有牵挂的人了,为了美的事业,他穷尽了一生的心血,直到七十三岁高龄,还每周三次伏案写作。但他身体不好,创作与《雪国》齐名的《古都》后,住进了医院内科,多年持续不断用安眠药,从写作《古都》之前,就到了滥用的地步。 [点击阅读]
饥饿游戏2燃烧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壶中茶水的热气早已散发到冰冷的空气中,可我双手仍紧紧地握着茶壶。我的肌肉因为冷而绷得紧紧的。此时如果有一群野狗来袭击,我肯定来不及爬到树上,就会遭到野狗的撕咬。我应该站起来,活动一下僵硬的四肢,可我却坐着,像顽石一样一动不动。此时天已经蒙蒙亮了,周围的树丛已隐隐显露出轮廓。我不能和太阳搏斗,只能看着它一点点地把我拖入白昼,而即将到来的这一天是几个月来我一直所惧怕的。 [点击阅读]
麦田里的守望者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麦田的守望者》简介霍尔顿是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的十六岁少年,在第四次被开除出学校之后,不敢贸然回家,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酗酒……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大部分是“假模假式的”伪君子。 [点击阅读]
黄金假面人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人世间,每隔五十年,或者一百年,要发生一次异常怪的事情。这如同天地异变、大规模战争和瘟疫大流行一样,比人们的恶梦和小说家变的凭空臆想要怪诞得多。人间社会不啻不头庞然巨兽,不知什么时候患上莫名其妙的怪病,脾气会因此变得乖戾反常,不可捉摸。因而,世上往往会突如其来地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其中,关于“黄金面具”的荒唐无稽的风情,兴许可算作这每五十年或者每一百年发生一次的社会疯狂和变态吧。 [点击阅读]
黑暗的另一半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砍他,”马辛说,“砍他,我要站在这儿看。我要看血流出来。快点,别让我说第二遍。”——乔治·斯达克:《马辛的方式》人们真正的生活开始于不同的时期,这一点和他们原始的肉体相反。泰德·波蒙特是个小男孩,他出生在新泽西州伯根菲尔德市的里杰威,他真正的生活开始于1960年。那年,有两件事在他身上发生。第一件事决定了他的一生,而第二件事却几乎结束了他的一生。那年,泰德·波蒙特十一岁。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