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吸血鬼德古拉 - 序幕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东欧,一四六二年
  自从她的王子骑马出征后,伊丽莎白王妃每晚都被血腥恐怖的恶梦折磨。每一夜,王妃会尽可能保持清醒;然而等她再也撑不住而合眼睡去后,她很快便会发现自己徘徊在死尸遍野、处处断肢残臂的梦魇中。她又尽力不去看那些伤兵的脸——然而,又一次,她被迫看到其中一人。
  永远是他那张伤痕累累的囚犯的脸,然后伊丽莎白便在尖叫声中醒来。
  今夜,天将破晓之时,也是伊丽莎白最绝望的时刻,她在城堡最安全那一侧的顶楼房间里来回踱步。女仆们因为忙着伺候这个近乎疯狂的女主人,已经都累得睡着了。此时,伊丽莎白想着鲜红而浓稠的液体,从她丈夫的血管里源源流出;一滴接一滴紫红色的血,被那些看不清面孔的土耳其狱卒以残酷的工具压榨出来。
  无尽的这一夜,风无休无止地在城垛里打转,从敞向夜色的窗子灌入,发出死亡、幽灵般的呻吟声。她受不了也逃避下了王子受苦而死的幻象。虽然她不断告诉自己,她的恐惧是毫无根据的,她根本不确知她丈夫是否已成为土耳其人的囚犯,根本没有具体的证据证明他已被囚禁或杀害,或甚至只是受伤然而,一切却都是徒然的。
  这个女子唯一确知的是,这世界上充满了死亡与惊恐,而身为一个战士之妻,她唯一的命运便是悲悼。
  此刻,在恐惧又疲惫的状态下,伊丽莎白对她四周的情况只是半知半觉。她踱步到一个亮着火光的房间里。在这里,小壁炉余火尚存,加上房间中央桌上燃着一根蜡烛,将黎明前的黑暗逼到窗外。壁炉和蜡烛波动的幽光,照出墙上壁毡的色彩,也照亮她成为他新娘的那张床的绸纱床幔。
  在那张床上,他曾将她紧紧搂在胸前,答应她一定会回来。在这儿,她那高贵的王子以那么深刻的爱与她结合所以她明白,如果他死了,她自己的生命之光,也会如一根小小的蜡烛般熄灭。
  正当王妃站在那儿颤抖地深思时,一只箭如倦鸟般轻盈颤翅,飞过顶楼的窗子,拉出一道极高的弧线,显然是出自一张好弓和一个强壮的射手。黑发的伊丽莎白没认出这不过是一只信箭,她仿佛看到一个长了羽毛的飞行恶魔般向后退去,发出一个自知心灵迷失的绝望尖叫声。
  倒钩箭头柔弱地咬进那根孤立的蜡烛,把蜡悯和金烛台击倒在坚固的木桌上,那一点火光也熄灭了。
  伊丽莎白依然惊恐而退缩,古典美的脸如雕像般冻结,黑眼睛凝视着她的厄运。壁炉裹的余烬加上西窗外渐沉的满月,使她看清那厄运的使者是以一只箭的外形而来的,上面有一张紧紧里着的白纸。
  伊丽莎白立刻迎接那恶魔般的访客,她打开了那张小小的白纸,注视纸上的信息。少女时所学的拉丁文又回来了——然而在还没读那些带着谋杀意图的字句之前,她就已经知道,那是他的死讯——因此也是她的。
  她在全然的疯狂与绝望中沉静地移动脚步,很快便再点燃了蜡烛,找到白纸,写下她必须写的话。
  片刻之后,她狂乱地奔跑,在第一线曙光露出之前,跑到了城垛的最高点。渐显色彩的天幕下,清晨的风吹动她的黑发。远方,环绕着城堡的河流静静地躺在山丘上,依旧紧里在夜色里。
  伊丽莎白王妃嘶喊着爱人的名字,迅速狂奔,渴望投入下方的黑暗去陪伴他。城垛的墙在她脚下飞逝之后,她的脚便踏到空中。

  同一天,过了几个钟头,王子本人在成功地抵御了土耳其人的侵略之后,率领一部份的军队,朝着自己的城堡返回。
  跟随着他的是一小群疲惫而饱尝艰辛的步兵。这一群人迈步前进,不怕路途苜多遥远,将过去几个月的战斗抛在脑后。他们的脚程飞快,因为在忍受了那么多的血腥与惊恐,在遭受了无数的伤亡之后,这些人终于要回家了。他们把恐惧、把双方的杀戮、把死尸满布的战场,统统留在后头。
  这条路远离人迹,只是一条上山的小径,从东方蜿蜒延伸,负载着这一行人。现在他们瞇眼注视午后斜阳,朝着高耸的卡帕昔安山而上。正如每一个春天一般,这个国度,他们的家乡,苹果、李子、梨,和樱桃果花处处盛开.散放迷人气息。山路两侧是翠绿的山坡,满布着大大小小的森林。陡峭的山丘上,间或矗立着一丛丛的树及农舍。
  这一群饱经战斗的士兵多半打着长矛,有的配着长剑或其它武器。只有几个人骑着马,而其中最显眼的便是他们的统领。他,王子,与他的士兵们一样饱经战争,但是他的红色甲胄使他十分出众,一度明亮的新衣已因战斗而破旧脏污,马鞍后挂着一顶特殊的头盔,除了腰际的长剑外,他还带了一根标鎗.盾牌则挂在另一侧,上面有神龙骑士团的纹章。
  这天下午,数月来的思念、疑虑和危险终于过去,因为他已经快到家了。他鼓励他的黑色战马,催促牠爬上一条崎岖难行的山路,朝向背衬天空遥遥在望的灰色城堡而行。
  距城堡约四分之一哩路时,王子停驻了一下,脸部的肌肉放松了;仿佛几个月来生命与希望首次胆敢展现出来。
  “伊丽莎白,”他低喃了一声,犹如一个饥渴万分的人发出“水”这个字。王子再度催促疲累的座骑,越过那一小队蹒跚前行的步兵每个人的面容都洛在午后的阳光中,显得无比平和。
  然而在王子又走过剩余的一半路程时,他再度勒马停住。城堡的墙垣上飘着陌生的黑旗,随着日暮的微风,飘来了僧侣在送葬的祷念声。有好半晌,就如有时在战争中一样,王子觉得他的心跳蓦地停止了。
  但是他又一次鼓动他的马——这回是十分蛮横的,他闪电般驰过外侧大门,穿越古老巨石筑成的阴暗隧道,在内侧中庭里停下马,随即跳下了马鞍。他的脸色已是苍白。
  中庭里聚集了许多人:仆人、亲戚、邻居、老友、战友——只是刚刚返回的堡主现在无暇与他们寒喧。
  在王子疾速驰返之前,他们每一个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礼拜堂的黑暗入口,以及礼拜堂内的行动。
  悲悼的念诵声便是由那阴暗的门口传出的。
  王子高大、精瘦的身形立刻迈进那黑暗的入口。室内燃着上百根蜡烛,大半都放在小教堂尽头高高的祭坛周围,因此似乎更加深了另一头的黑暗。这里也和中庭内一样,挤了许多人。可是王子的眼睛只盯着一张脸、一个人。他的全付心神都集中在一个年轻女子轻盈、苍白、毫无生命的形体上。
  她躺在小教堂尽头的阶梯下方,上方是巨大的龙形石拱,正对着祭坛,祭坛上挂着大型木十字架,燃放许多蜡烛。她的头发乌黑,脸庞犹如生前一般美丽。

  王子发出一声如野兽般、恐惧而伤痛的吼声,跟跪地冲上前去,他在尸体面前停下,无助地伸出了双臂。
  躺在他眼前那死去的女子,仍穿着生前的华服;奇怪的是,她的衣服竟被水浸湿了,因之层层绉折,紧紧贴着那没有生命的躯体。
  但是渗透了衣物,染湿尸体所躺的梯阶和石板地的,并不仅仅是水而已。被衣服掩饰而看不出破裂、碎开的尸体,仍源源地冒出血来。
  在那声可怕的吶喊之后所持续的静默中,穿着仪式长袍的僧侣长向前踏了一步。
  他清清喉咙,恭敬却坚定地开口道:“德古拉王子——”
  可是这个战士根本无暇旁顾。他跪下来,向前一倒,匍匐在那具女尸上,一边呻吟,一边亲吻并抚摸那尸体,徒然地希望它能再回复生命。
  过了好半晌,王子的肩膀渐渐停止了啜泣的颤动,变得与死尸一样静止。
  一片沉寂笼罩着小教堂;僧侣的诵念早在不知何时便已停止了。
  最后,王子痛苦地站起身来,锐利的蓝色眼眸扫过站在石阶下的那半圈人。
  “她怎么死的?”他的声音低沉空洞。
  依然是静默。没有人愿意回答这个问题,或许是没有人敢回答这个问题。
  王子的脸色开始变化,哀恸中现出第一丝不很确定的猜疑,预示着可怖的忿怒。他注视先前开口的僧侣长。
  “屈萨,她是怎么死的?”
  穿着隆重礼袍的僧侣长,再次清清喉咙。
  “她……摔下来,殿下。自城垛上摔到岩石上……又掉进河里。”
  “摔下?摔下?那怎么可能?我的妻子怎么可能掉下来?”
  又一次的静默。没有人想出任何解释——也许是没有人敢贸然开口。
  最后,又是僧侣长婉转说出这不幸的事实。“孩子——你一出征,伊丽莎白王妃便日日为你的性命担忧。她知道土耳其人重金悬赏你的头颅。今天清晨只是几个小时之前——一只箭飞进了她的窗子,箭上紧了张纸条。现在我们知道那一定是土耳其人的诡计——信条上说你已经被杀了。我们无法阻止她……她的临终遗言……”屈萨神父似乎说不下去了。
  “她的临终遗言。”德古拉矗立不动,发出可怕的低语声:“告诉我!”
  “她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的王子已经死了。没有了他,一切都已罔然。愿上帝让我们在天堂里重逢。’”
  “上帝?上帝!”那是一声怒吼的挑战,抛向小教堂的天花板。那些围成半圈的人本已慢慢向王子靠近,这时立刻退缩,仿佛是怕突然会天降闪电将他击倒。
  可是德吉拉好像一时又将上帝给忘了。他痛苦的目光再一次落向已死的伊丽莎白,注意到她怪异的外表。
  “她为什么这样?全身湿淋淋的,都是血……为什么她的侍女们没有为她洗净更衣?”
  礼拜堂又一次笼上可伯的沉寂,且有一种紧张的气氛。
  屈萨无可避免地又担负起解释的重担。
  “孩子,她的待女们很忠心,都希望快点让她安息,在这小教堂里。以前——”屈萨停住口,似乎是害怕,又像不知如何接续。
  “以前怎样?”
  没有回答。屈萨脸色苍白。
  “去你的,神父,快告欣我!”

  屈萨神父十分勉强地接口道:“孩子,她是自杀而死的。自杀而死的人当然是不能埋在圣地的。侍女们希望能秘密进行丧礼,在我或教会的任何其它代表——”
  “教会不准她下葬?”
  “王子,那实在由不得我!”神父在惊恐中忽然结巴起来。“她的灵魂无法得救。她受到了诅咒。那是上帝的法则……”
  德古拉王子又发出无意义的叫喊,致命的怒气混合着垂死野兽的吼声。他弯下健硕的身躯,抱住梯阶旁巨大的石圣水盆,猛力将它推翻。干净的圣水泉涌而出,淌过滴在地上的一小摊一小滩河水,被伊丽莎白的鲜血染红了,又继续流过地板,泼溅到那些急忙后退的僧侣们穿了凉鞋的脚上。
  但是他们并不能平静地离开,因为愤怒的堡主并不放过他们。
  “你说上帝的法则吗?这便是我护卫神圣教会的报酬吗?为了我屠杀了上万个祖的敌人?那就让上帝的法则下地狱去吧!”
  旁观者发出了恐慌的呻吟声。屈萨神父步履不稳地向后退,在惊惧中发出不成语调的低哼声;与其说他怕的是眼前的王子,毋宁说他怕的是王子的亵渎言行。他以颤抖的手举起一个小型的木十字架,就像在对付撒旦一般。
  王子伸手用力抓住那好似要以十字架威胁他的手腕。
  “亵渎上帝!”屈萨尖叫道:“不要背弃上帝!不要——”他的话融化在痛苦的叫声中。因为他的胳臂快被扭断了。
  德古拉的声音大而清楚:“我弃经上帝——还有你们这些靠祂吃饭的伪善者。如果我的爱人必须在地狱中焚烧——那么我也会的!”
  在下一剎那,屈萨神父的一根臂骨在强力的扭曲下发出“啪”的断裂声,神父随即跪倒在地,发出苦痛的惨叫声,而他手中的小十字架也掉落在水渍满怖的地板上。
  德古拉好似已将他遗忘,吼道:“既然上帝不肯教赎她为了报仇,我便将自己交给黑暗的力量!”他伸开双臂,声若宏钟:“让死亡成为我的生命!”
  旁观的僧侣们又发出一声恐惧的呻吟。小教堂里陷入紧急的警戒状态,僧侣们争相夺门而出。
  德古拉拔出剑,转身直冲向祭坛上方的大型木十字架。在忿怒中,他以全身的力量将剑刺进了十字架的正中央。十字架在这锐利的冲击下震动了;假若十字架上钉了任何人的话,这一剑所刺之处正好是在心脏附近。
  先是一个声音,接着是另一个,然后又是一个,尖声叫着十字架的伤口渗出了血。
  小教堂现在满是惊叫的人声。在众人竞相逃走的纷乱中,蜡烛和雕像一个接一个被撞倒了,有些人甚至在忙乱中踩到了死者的躯体,事后许多人说他们看到基督的血流到地板上与她的血混在一起了。
  因悲痛与气愤而失去理智的王子,已冲过神殿,冲向放有圣体的大礼拜堂。他伸手抓起金圣杯,将杯中所盛的圣液随意泼弃。
  然后,他又冲回伊丽莎白身边,弯身用圣杯在最深的一滩圣血水中舀出半杯血水,再将杯子高高举起。
  “‘血就是生命!’”他引用圣经的句子后,又加了一句:“也就是我的!”
  德古拉王子一饮而尽。
  喝下那液体后,他已奄奄一息。
  他的奄奄一息,却无止尽地持续,持续。
或许您还会喜欢:
模仿犯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1996年9月12日。直到事情过去很久以后,塚田真一还能从头到尾想起自己那天早上的每一个活动。那时在想些什么,起床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在散步常走的小道上看到了什么,和谁擦肩而过,公园的花坛开着什么样的花等等这样的细节仍然历历在目。把所有事情的细节都深深地印在脑子里,这种习惯是他在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养成的。每天经历的一个瞬间接一个瞬间,就像拍照片一样详细地留存在记忆中。 [点击阅读]
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1块8毛7,就这么些钱,其中六毛是一分一分的铜板,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在杂货店老板、菜贩子和肉店老板那儿硬赖来的,每次闹得脸发臊,深感这种掂斤播两的交易实在丢人现眼。德拉反复数了三次,还是一元八角七,而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除了扑倒在那破旧的小睡椅上哭嚎之外,显然别无他途。德拉这样做了,可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生活就是哭泣、抽噎和微笑,尤以抽噎占统治地位。 [点击阅读]
歌剧魅影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歌剧魅影作者:卡斯顿·勒鲁引子:这本奇书异著讲述的是作者如何追踪调查,最后终于证实歌剧幽灵并非子虚乌有的经过。歌剧幽灵的确存在,而非如人们长期以来所臆测的只是艺术家的奇想,剧院经理的迷信,或者是芭蕾舞团女演员、她们的老母亲、剧院女工、衣帽间和门房职员这些人凭空捏造的谣传。是的,它也曾有血有肉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虽然只是个影子而已。 [点击阅读]
此夜绵绵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终了也就是开始”……这句话我常常听见人家说。听起来挺不错的——但它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假如有这么一处地方,一个人可以用手指头指下去说道:“那天一切一切都是打从这开始的吗?就在这么个时候,这么个地点,有了这么回事吗?”或许,我的遭遇开始时,在“乔治与孽龙”公司的墙上,见到了那份贴着的出售海报,说要拍卖高贵邸宅“古堡”,列出了面积多少公顷、多少平方米的细目,还有“古堡”极其理想的图片, [点击阅读]
死亡之犬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1我第一次知道这件事情,是从美国报社的通讯记者威廉-皮-瑞安那儿听来的。就在他准备回纽约的前夕,我和他在伦敦一起吃饭,碰巧我告诉了他,次日我要到福尔布里奇去。他抬起头来,尖叫一声:“福尔布里奇?在康沃尔的福尔布里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在康沃尔有一个福尔布里奇了。人们总觉得福尔布里奇在汉普郡。所以瑞安的话引起了我的好奇。“是的,”我说道,“你也知道那个地方?”他仅仅回答说,他讨厌那个地方。 [点击阅读]
死亡区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约翰·史密斯大学毕业时,已经完全忘记了1953年1月那天他在冰上重重地摔了一跤的事。实际上,他高中毕业时已不太记得那件事了。而他的母亲和父亲则根本不知道有那么一回事。那天,他们在杜尔海姆一个结冰的水塘上溜冰,大一点的男孩们用两个土豆筐做球门,在打曲棍球,小一些的孩子则很笨拙可笑地在水塘边缘溜冰,水塘角落处有两个橡胶轮胎在呼呼地烧着,冒出黑烟,几个家长坐在旁边,看着他们的孩子,那时还没有摩托雪车, [点击阅读]
死亡约会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怎样,非把她杀掉不行吧?”这句话流进寂静的暗夜,在附近回响片刻,旋即在黑暗中向死海消逝。赫邱里·白罗手搁窗环上,迟疑了一阵。随即双眉紧皱,猛然关起窗子,仿佛要把有害的夜气全部关在外头一样,白罗自幼就相信,外头的空气最好不要让它流进房间,尤其夜晚的空气对身体更是有害。放下窗帘,紧紧挡住窗户,他向床铺走去,微微一笑。 [点击阅读]
死亡终局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这本书的故事是发生在公元前二○○○年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底比斯,时间和地点对这个故事来说都是附带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无妨,但是由于这个故事的人物和情节、灵感是来自纽约市立艺术馆埃及探险队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一年间在勒克瑟对岸的一个石墓里所发现,并由巴帝斯坎.顾恩教授翻译发表在艺术馆公报上的埃及第十一王朝的两、三封信,所以我还是以这种方式写出。 [点击阅读]
死亡绿皮书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碍…”美也子不知不觉地小声叫了起来(这本书,好像在哪里见过!)。这是专门陈列古典文学、学术专著之类的书架。进书店的时候,虽说多少带有一线期待,可是会有这样心如雀跃的感觉,却是万万没有想到。美也子每次出门旅行的时候,都要去当地的书店逛逛。地方上的书店,几乎全部都只卖新版的书刊杂志和图书。 [点击阅读]
死亡草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不解之谜。”雷蒙德-韦思特吐出一圈烟云,用一种自我欣赏,不紧不慢的腔调重复道:“不解之谜呀。”他很满意地环顾着四周。这房子已经有些年头了,屋顶的房梁已经变黑。房间里陈设着属于那个年代的家具,做工考究。雷蒙德-韦斯特露出了赞许的目光。作为一名作家,他喜欢完美。他在简姑姑的房间里总能找到那种舒适的感觉,因为她把房间布置得很有个性。他一眼望过去,她直直地坐在壁炉边祖父留下来的那把椅子上。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