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希区柯克悬念故事集 - 椰子糖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迈克尔警探一开始就对这个案子感兴趣,不管怎样,当他护送芭芭拉小姐从医院回家时,他不再是一个粗扩硬朗的警探了。医院的紧急手术并没有挽回芭芭拉小姐的妹妹的生命。
  他慢慢地开着车。芭芭拉小姐端正地坐在他旁边,迈克尔警探很容易想到那段已被人遗忘的日子:星期日早晨,两个小女孩准备到街上的教堂做礼拜。她们戴着白手套,穿着浆硬的、有衬里的裙子,头上流着两条系有缎带的辫子。现在,她们中有一位去世了,是被一个歹徒掐死的,凶手可能在街上的每一幢屋子里,使街坊四邻人心惶惶。
  迈克尔警探在庭院车道的阴暗处刹住汽车,用充满精力的步子跳下车,替芭芭拉小姐开车门。
  当她伸出纤细的手搭在他伸出来的胳膊上时,她是那么弱不禁风。他把她送到法式落地门前,她开了门,他跟随她来到屋里。
  灯光下,迈克尔警探发现屋里干净整齐。
  芭芭拉小姐已有七十五岁,她的两只眼睛在轮廓美好布有皱纹的脸上,如同两个忧愁的蓝色水池。
  她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和善地说:“迈克尔先生,请随便坐,喝杯茶吗?”
  “好吧。”
  当她忙着摆茶壶和杯子的时候,她说:“我知道你要问些问题,请问吧,不要拘束,我准备好了,迈克尔先生。”
  她平静地讲述着她的故事。
  她和她的孪生姐妹单独居住在这里,很少娱乐,偶尔和她们仅有的三两个朋友喝茶,玩桥牌。
  他清清喉咙说:“现在,谈谈今晚的事……”
  “白天没有任何预兆晚上会有事。”她说,声音有点地发抖,“下午我用新轧碎的椰子做了一些椰子糖,偶尔做点儿糖是我的嗜好,迈克尔先生,这是我们家的习惯。”
  她吸了口气说:“离我们这条街不远,有一家穷人,一位年轻女人独自带四个孩子,其中两个是一对双胞胎姐妹,真怪……就像我和我妹妹。”
  迈克尔警探点点头,两个小孪生姐妹和两个老孪生姐妹可能会培养起一种密切关系。
  “我们常常在杂货店看到她们,或看见她们在街上玩。过去一年多里,我妹妹和我常为孩子们做些小事情,帮帮他们。”
  “你们真好。”迈克尔警探说。
  她的一对蓝眼睛抬起来看着警官说:“得到报酬的是我们。我们喜欢孩子,喜欢和他们一起欢乐。今天,我们听说那对孪生女中有一个生了病,我便去找医生,那孩子渐渐好起来,对我说想吃我做的糖。我安慰她说,下次来一定给她带些椰子糖。”
  “今晚你妹妹去送椰子糖?”
  她点点头,泪光在眼中闪耀:“她准备送完糖坐一会儿立刻告辞。但她根本就没送到。她的久久未归使我不安,便打电话给那边公寓的管理员,请我妹妹接电话。但他说她不在那里,也没有去过那里。”

  有一会儿她陷在回忆中,柔软的嘴唇抿成一条痛苦的线。
  她终于又开口说:“我出去找她,发现她……在杂货店旁边,黑暗的小巷里。”
  她双手紧握着放在膝盖上,继续说道:“我走过那里,听到轻轻的呻吟声,然后,我看见她伏在那里的影子,他打伤她的头……当他抢走她皮包皮的时候,还吃了那些糖…-”她全身一阵颤抖:“受伤人在他脚边,他还在吃糖!”
  “也许是个吸毒的,”迈克尔警探说,“嗜糖是个标志。”
  “我妹妹告诉我,那是个年轻人,个子很高,脸上有个W型疤痕。”她哽住了,脸色惨白。
  迈克尔警探伸手碰碰她瘦削的肩膀,它使他想到鸟儿柔软的翅膀:“芭芭拉小姐,我为你安排在别的地方过夜吧。”
  “谢谢,不用了,这是我的房子,我不想离开它。”
  “好吧,”迈克尔警探说,“不过,我必须警告你,这个案子是过去六周来这一带所发生的第四个抢劫事件,可能还有别的,只是我们不知道。你妹妹是头一个丧命的人。”
  芭芭拉小姐脸色一红问:“都是同一个年轻人下的手吗?”
  迈克尔警探站起身说:“我们不能肯定。有个女人在失去知觉前看了他一眼,她描述的和你一样,包皮括面颊上W型疤痕。”
  她说:“那么说,你们一直在企图阻止这个杀人不眨眼的野兽,只是运气不好。”
  “是的,”迈克尔警探承认,“不过,我们仍在努力,我要你相信这点。”
  迈克尔警探回到总局,脑中一直想着她的事。
  在无线电通讯室里,迈克尔警探发布命令:“逮捕一位高个子、二十多岁、脸上有W字型伤疤的嫌疑犯,他在抢劫时杀人。”
  这以后,迈克尔警探每天晚上开车在芭芭拉家附近巡逻。
  迈克尔警探喜欢芭芭拉小姐的举止。每天晚上天一黑,她就走出那幢老房子,朝西走过杂货店,过十字路口,再走完下一条街。然后,再照原路走回来。
  那人影看来脆弱而无助。她总会停在她家门前,回头看她走过的黑暗的石子路,然后再进屋。接着,幽暗的灯光就会在楼上有窗帘的窗后亮起来,芭芭拉小姐准备就寝。
  她在妹妹下葬后开始做这种夜间巡礼,风雨无阻,就好像悲伤在逼迫她去重踏那些道路,感受她孪生妹妹的痛苦。
  迈克尔警探真替她担心,那个杀人凶手可能就在树影里,在黑暗的门边。他希望她新近培养的这个怪癖是短暂的,不久就会消逝。但是,假如她还这样做的话,他就得找精神医生了。
  三个星期后,迈克尔警探和往常一样,守在一个广告牌后面注意着对面的道路。
  夜是阴沉的,他看看手表的夜光指针,她比平日的时间迟了十分钟。
  突然,那熟悉的人影迈着优雅的步子从黑暗中走出来。

  她正接近杂货店的阴暗处,就要过街时,也注意地看着四周。
  他不希望她成为歹徒攻击的目标,不能让她再重蹈覆辙。
  他正斜跨街道要去阻拦她的时候,突然看见一个高高的人影猫着腰从胡同口的黑影里出来,溜到她身后抱住她,一手勒住她的脖子,一手抢她的皮包皮。
  “站住!”迈克尔警探大声喊。
  那人把芭芭拉小姐摔在路边,躲进杂货店的墙后。
  芭芭拉小姐急忙站起来,拦住迈克尔警探。
  “迈克尔先生!”
  她抓住他的手臂,倒在他的身上,把他撞得失去平衡。他踉跄几步,肩膀撞在屋角上。
  她抱住他说:“迈克尔先生,我不知道你在这儿。”
  她瘦削的手抓住他的衣服,他试图甩开:“看在老天爷份儿上,芭芭拉小姐,放开我!那家伙逃走了。”
  “迈克尔先生,别为我冒险,他可能带有武器。”
  “芭芭拉小姐!”他着急得要命,双手使劲想从她的抓握中挣脱。她却向后倒在地上,同时发出一声叫喊。
  迈克尔警探在她旁边跪下来,眼睛向空无一人的胡同投去失望的一瞥。
  她的脸色苍白。
  “芭芭拉小姐,我不是故意的-…-”他伸手扶她起来。
  她没有用他扶就站起来说:“不,是我自己绊了自己的脚。”
  “你看没看见那个强盗的脸?”
  她的目光如同两道蓝色烛光在幽暗的街上一闪,“不太清楚。不过够了,他很年轻。脸上有W字型的伤疤。”
  回到警局,他洗了个澡,却没有洗掉心中的不舒服。
  当他正用力关他的柜子时,联络中心的警察在门口喊他。
  “什么事?”
  “刚刚有电话来,我想已经找到你那个专从身后掐人的凶手了。年轻人,个子很高,脸上有疤。”
  迈克尔警探的头不疼了,问道:“在哪儿?”
  “沿河街-一四号的弗利公寓。他的女朋友下班回来,想到他房中幽会,结果尖叫着跑出来。她发现情人趴在地板上死了。”
  迈克尔警探赶到弗利公寓,在一间令人窒息的房间里,看到一个伏在床边的尸体。
  “是我们要的那个人吗?”迈克尔警探端详着那张有疤痕的瘦脸问。
  一个警察回答:“看样子是。他的伤疤太独特了。”
  迈克尔警探走到衣橱前,里面堆满了死者抢来的各式女用提包皮。哪一个是她的?他记得那天晚上歹徒在杂货店旁抢劫芭芭拉时,有白光一闪,好像是个小手提袋,深色镶白边。
  他脚边的那堆东西上,有一个镶白条、式样很旧的蓝色皮包皮。
  迈克尔警探捡起来,发现它的开关断了。他打开包皮,突然停止了呼吸。皮包皮的角落里有一块包皮着糖纸的糖。
  他慢慢剥开糖纸,里面是块可口的椰子糖。
  “医生,”迈克尔警探大声问,“我们这位凶手怎么死的?我要你现在就告诉我。”

  “你们这些家伙总是那么急。”医生说,“好吧,我敢打赌,这个残酷的人死于中毒,他服了砒霜。验尸官会证明我的。”
  “化验室的人在地板上找到的小薄纸是老式糖果店用来包皮糖用的。”另一个警察说。
  迈克尔警探说:“我对他们发现的事从不感到惊讶。”
  芭芭拉小姐身披法兰绒睡袍,脚穿拖鞋,把迈克尔警探领进客厅。
  “抱歉吵醒了你。”迈克尔警探说,“不过,需要这么做。”
  “要喝茶吗?”
  迈克尔警探凝视着她,叹了口气说:“这次不喝了,请坐。”
  她在沙发边上坐下来,双手静静地搁在膝盖上。
  迈克尔警探问她:“你的皮包皮是暗蓝色带白边的?”
  “是的,那是我的,我相信你已经找到它了。”
  “是在一个死者的房里找到的,一个年轻的死者,脸上有W字型疤痕。”
  他发现她唇边有细微的笑意。
  他吼道:“芭芭拉小姐,你把我骗了!”
  “哦,不,迈克尔先生!我没骗你!”
  迈克尔警探愤怒地踢了一下桌腿,说:“你拿自己作诱饵,每天晚上出来散步,目的在等候他回来,希望他攻击你。当他攻击你的时候,你拦住我,好让他拿着你的皮包皮和里面的东西逃走……也许里面有点儿现钞,还有掺有砒霜的糖!”
  “我从哪儿弄到…-”“别装蒜!”迈克尔警探额头上的青筋几乎要爆出来,“你有玫瑰花园,谁都可以在药房弄到砒霜。你扔给他含有砒霜的糖,他几乎全都吃了。”
  “全都吃了?”
  他从衣服口袋里掏出他从那边公寓衣橱里拿来的糖。
  他故作小心地剥开糖纸说:“这是塞在皮包皮角的一个,他没有吃,你承认不承认是你做的?”
  她慢慢站起来说:“那是一块可爱的糖,迈克尔先生,它虽经过那么多人捏过,还是很可爱。”
  她趁他不备,一把抓过那块糖丢进嘴里,在迈克尔警探弄明白之前吞了下去。
  迈克尔警探瞠目结舌地接受着她柔和的微笑。
  “迈克尔先生,我吃的是有毒的糖吗?”
  他摇摇头说:“我相信你有勇气做任何事情,芭芭拉小姐。你刚刚吃了一块有毒的糖,但我相信,一块糖里的含毒量不足以杀死你。”
  “你会以毁灭证据逮捕我吗?”她问道。
  “我不能那么做。”迈克尔警探说,“即使我们可以证明你做了一块有毒的糖,可你并没有请任何人吃,但那个皮包皮却是一个罪犯攻击你的证据。”
  她陪他走到门口:“迈克尔先生,你愿意再来喝茶吗?”
  他打量了她一会儿说:“不,我想我永远不再见你了。”
  她温柔地拍拍他的手,又点点头。然后她站在门前,看着他在黑暗中逐渐走远。
或许您还会喜欢:
黄色房间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疑云(1)陈述约瑟夫?胡乐塔贝耶的这段奇妙经历时,我的心情一直都很激动。时至今日,他还在坚决反对我讲出这段仍然留有谜团的不可思议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确实可以称为过去十五年中最为奇妙的悬疑故事。如果不是著名的斯坦森教授最近在晚间杂志《荣誉军团》的一篇文章中提议,我甚至认为大家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件著名的黄色房间案件的全部事实了。 [点击阅读]
黄金假面人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人世间,每隔五十年,或者一百年,要发生一次异常怪的事情。这如同天地异变、大规模战争和瘟疫大流行一样,比人们的恶梦和小说家变的凭空臆想要怪诞得多。人间社会不啻不头庞然巨兽,不知什么时候患上莫名其妙的怪病,脾气会因此变得乖戾反常,不可捉摸。因而,世上往往会突如其来地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其中,关于“黄金面具”的荒唐无稽的风情,兴许可算作这每五十年或者每一百年发生一次的社会疯狂和变态吧。 [点击阅读]
黄金罗盘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这个狂乱的深渊是“自然”的胎盘,恐怕也是坟墓既不是海也不是地,不是风不是火所构成,而是这些元素的纷然杂陈产生了原子,因此必然不断纷争、战乱一直到那万能的创造主把它们用做黑色的材料去建造新世界。那时那深思熟虑的魔王站在地狱的岸边,向那狂乱的深渊观看了一会儿,思虑前去的航程。——约翰?米尔顿《失乐园》第二卷朱维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11月第一版。 [点击阅读]
黑书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不要引用题词,它们只会扼杀作品中的神秘!——阿德利尽管扼杀神秘,杀死倡导神秘的假先知!——巴赫替如梦在甜蜜而温暖的黑暗中趴着熟睡,背上盖一条蓝格子棉被,棉被凹凸不平地铺满整张床,形成阴暗的山谷和柔软的蓝色山丘。冬日清晨最早的声响穿透了房间:间歇驶过的轮车和老旧公车;与糕饼师傅合伙的豆奶师傅,把他的铜罐往人行道上猛敲;共乘小巴站牌前的尖锐哨音。铅灰色的冬日晨光从深蓝色的窗帘渗入房里。 [点击阅读]
黑暗塔之三:荒原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荒原》是长篇小说《黑暗塔》的第三部。这部长篇小说的灵感来自于,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依赖于罗伯特·布朗宁的叙事长诗《去黑暗塔的罗兰少爷归来》。第一部小说《枪侠》说的是罗兰,这个已经“转换”的世界里惟一幸存的枪侠,如何一路追踪并最终赶上了黑衣人,那个名叫沃特的魔法师。当中世界尚未分裂之前,沃特曾虚伪地与罗兰的父亲交好。 [点击阅读]
黑暗塔之二:三张牌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三张牌》是长篇小说《黑暗塔》的第二部。《黑暗塔》的故事灵感在某种程度上来自罗伯特·勃朗宁的叙事诗《去黑暗塔的罗兰少爷归来》(其实这部作品亦受莎士比亚剧作《李尔王》的影响)。《黑暗塔》的第一部《枪侠》,交代了罗兰作为一个“转换”了的世界的最后一名枪侠, [点击阅读]
黑暗塔首曲·枪侠
作者:佚名
章节:68 人气:0
摘要:“对我来说,最佳的效果是读者在阅读我的小说时因心脏病发作而死去。”——斯蒂芬·金金用他那魔鬼般的手指一拨,所有紧绷的心弦都为之轰响,在一阵惊悸又一阵心跳中,带你进入颤栗的深渊……让我们开宗明义:如果还有谁不知道这斯的为何方怪物, [点击阅读]
黑暗的另一半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砍他,”马辛说,“砍他,我要站在这儿看。我要看血流出来。快点,别让我说第二遍。”——乔治·斯达克:《马辛的方式》人们真正的生活开始于不同的时期,这一点和他们原始的肉体相反。泰德·波蒙特是个小男孩,他出生在新泽西州伯根菲尔德市的里杰威,他真正的生活开始于1960年。那年,有两件事在他身上发生。第一件事决定了他的一生,而第二件事却几乎结束了他的一生。那年,泰德·波蒙特十一岁。 [点击阅读]
黑麦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1.今天轮到索玛斯小姐泡茶。索玛斯小姐是资历最浅、效率最差的打字员。她年纪不小了,面孔温驯多虑,像绵羊似的。水还没开,索玛斯小姐就倒水去冲茶叶,可怜她一向搞不清壶水有没有沸腾。她一生有许多烦恼,这也是其中之一。她倒好茶,将茶杯放在每个茶碟上,各加两片软绵绵的甜饼干。 [点击阅读]
鼠疫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用另一种囚禁生活来描绘某一种囚禁生活,用虚构的故事来陈述真事,两者都可取——丹尼尔-笛福①——①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十八世纪名作家,著有《鲁滨孙飘流记》等。故事的题材取自四十年代的某一年在奥兰城发生的一些罕见的事情。以通常的眼光来看,这些不太寻常的事情发生得颇不是地方。乍看起来,奥兰只不过是一座平淡无奇的城市,只不过是法属阿尔及利亚沿海的一个省城而已。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