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星际战争 - 第一部 火星人入侵-第二章 流星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接着,流星之夜到来了。时值凌晨,人们看见一道火光出现在大气层高空,从温彻斯特市温彻斯特市:英格兰南部城市,伯克郡首府。上空向东方飞掠而过。准有几百人目睹到了,但却把它当作一颗普通的流星。据阿尔宾的描绘,它后面拖着一条淡绿色的尾巴,闪耀了数秒钟。陨石研究的头号权威邓宁指出,它初次亮相的高度大约有90到100英里之间。在他看来,陨石落在他的东面大约100英里的地方。
  当时我正在家中书房里伏案写作。尽管落地窗面向奥特肖,而且窗帘也拉起来了(因为昔日我爱眺望夜空),但我什么也没有看见。然而,它一定是在我呆在书房期间落下的,它从我头上方掠过时,如果我抬头仰望,准会看见的,这可是从太空降临地球的物体中最奇异的了。据一些目击者称,它飞过时发出咝咝的响声。我自己却什么也没有听见。在伯克郡、萨里郡和米德尔塞克斯郡伯克郡、萨里郡和米德尔塞克斯郡均系英格兰郡名。,许多人一定看见了,但至多以为是又一颗陨石坠落。那天夜里,似乎谁也懒得去寻找那个坠地之物。
  然而,奥格尔维不仅看见那颗流星,而且还听信了一颗陨石躺在霍尔、奥特肖、沃金之间公共用地上的什么地方。于是倒霉的他凌晨就爬起来去寻觅,天亮不久便发现那东西离沙坑不远。射弹体冲击力造成了一个巨坑,沙砾遭到剧烈的震荡,被抛到石南花灌木荒野的四面八方,形成无数土包,足足绵延一英里半长。灌木丛在燃烧,火势向东蔓延,一道蓝色的轻烟冉冉上升,映衬着黎明的天空。

  那东西几乎整个埋在沙坑里,周围掩映着一棵巨杉的残枝碎叶,巨杉是在它降落时被震成碎片的。它那未掩埋部分状若一只巨筒,已经冷凝,有一层厚厚的暗褐色鳞状外壳,给其轮廓增添了几分柔和。它的直径大约30码左右。奥格尔维向那团物体走近,对其庞大大吃一惊,继而对其怪异形状惊骇万分,要知道绝大多数陨石都或多或少是圆的。由于它还带着其穿越大气层所产生的灼热,奥格尔维只好望而止步。他听见圆筒里面有躁动的声音,还以为是它的表面冷却不均匀的缘故呢;当时他压根儿也没有想到里面竟然是空的。
  奥格尔维久久地站在那东西为自身造成的巨坑边缘,凝视着它那奇形怪状。他主要惊异于它那异状怪色,但对它到来的目的却没有看出一点蛛丝马迹。清晨静谧极了,朝阳透过松树林,照耀在韦河桥上,暖洋洋的。是否听见了鸟鸣,他记不得了,但肯定没有一丝风吹的沙沙声,惟有那煤渣色圆筒里轻微的响动。公地上只有他独自一人。
  突然,奥格尔维惊了一跳,只见覆盖陨石的灰色煤渣块,即灰色外壳部分从陨石端部边缘脱落,犹如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在沙地上。有一大块猛然脱落,坠下,发出尖厉的声音,吓得他心惊肉跳。
  一时间,他惊懵了,随即才回过神来,冒着酷热,爬下巨坑,走近那东西,看个究竟。就在当时,他仍然觉得外壳剥落是因为陨石躯体冷却所致。但蹊跷的是,这外壳仅仅从圆筒的尾部脱落。

  随即,他注意到那筒的圆形顶部在缓缓地旋转。旋转得很慢很慢,乃至于只有当他观察到5分钟之前还在自己附近的那块黑色标记,此时居然跑到了圆筒那一边去时,他才有所觉察。即使如此,他仍然莫名其妙,接着他听见了一声沉闷刺耳的响动,又看见那黑色的标记猛地往前移动了1英寸左右。顿时他恍然大悟,原来那圆筒是制造的——里面是空的——一端是用螺丝固定的!圆筒里面有东西正在旋开顶部!
  “天哪!”奥格尔维失声惊叫,“里面有人!里面有人!烤得半死!想逃出来!”
  突然,他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将那东西与火星上那道火光联系起来。
  一想到那困在里面的生物怪可怜的,奥格尔维便不顾酷热,径直向圆筒走去,想搭把手。算他走运,来不及伸手放在那仍然冒着火光的金属上被烧伤,就给隐约的辐射镇住了。他迟疑片刻,随即转过身去,爬出坑道,发疯似地朝沃金狂奔而去。当时大约6点左右。他遇见一位马车夫,连忙告诉他出了什么事,但他讲的仿佛是天方夜谭,再加之他的神态疯疯癫癫的——他的帽子刚才落在坑里了——因而马车夫不理睬他,只管往前赶车。霍塞尔大桥旁边,一位邮递员正在开酒店的门,奥格尔维上前告诉他,同样碰了一鼻子灰。那家伙还以为他是一个四处游荡的疯子呢,差一点把他关在酒吧里。这一下他倒清醒了些,所以当他看见伦敦新闻记者亨德森在自家花园里干活时,他便隔着栅栏招呼,慢条斯理地解释。

  “亨德森,”他喊道,“昨天夜里你看见流星了吗?”
  “怎么啦?”亨德森说。
  “它现正躺在霍塞尔公地上。”
  “天呀!”亨德森说道,“落在地上的陨石!太好了。”
  “才不是陨石呢。是个圆筒——制造的圆筒,制造的!而且里面还有东西呢。”
  亨德森手里拿着铁铲站了起来。
  “出了什么事?”他问道。他有一只耳朵是聋的。
  于是奥格尔维把他亲眼目睹的一切讲了出来。分把钟后亨德森听懂了,立即扔掉铁铲,抓起茄克衫,飞奔出门。两人急忙返回公地,发现圆筒依然躺在原处。但此时里面的声音消失了,圆筒顶部和筒身之间出现了一个薄薄的亮晶晶的圆圈。圆圈边缘有气流进出,发出微弱的咝咝声。
  他们俩又是倾听,又是用木棍敲打烧焦的鳞片金属,但没有任何反应,于是他俩断定里面的人不是昏迷就是死了。
  不用说他们俩感到无能为力,于是便高声呼喊、安慰、许诺,然后又返回城里去找人帮忙。可以想像此时的他们,浑身是沙,情绪激动,跑上阳光明媚的小街,只见店伙计正在取下店铺活动门板,人们正在打开卧室窗户。亨德森立刻走进火车站,拍电报将消息传给伦敦。由于先前已有关于火星的新闻报道,因而人们容易接受这个消息。
或许您还会喜欢:
威尼斯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二十世纪某年的一个春日午后,古斯塔夫-阿申巴赫——在他五十岁生日以后,他在正式场合就以冯-阿申巴赫闻名——从慕尼黑摄政王街的邸宅里独个儿出来漫步。当时,欧洲大陆形势险恶,好儿个月来阴云密布。整整一个上午,作家繁重的、绞脑汁的工作累得精疲力竭,这些工作一直需要他以慎密周到、深入细致和一丝不苟的精神从事。 [点击阅读]
安德的影子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严格地说,这本书不是一个续集,因为这本书开始的时候也是《安德的游戏》开始的时候,结束也一样,两者从时间上非常接近,而且几乎发生在完全相同的地方。实际上,它应该说是同一个故事的另一种讲法,有很多相同的角色和设定,不过是采用另一个人的视角。很难说究竟该怎么给这本书做个论断。一本孪生小说?一本平行小说?如果我能够把那个科学术语移植到文学内,也许称为“视差”小说更贴切一点。 [点击阅读]
小酒店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卢贡——马卡尔家族》应当是由20部小说组成。1896年此套系列小说的总体计划业已确定,我极其严格地遵守了这一计划。到了该写《小酒店》的时候,我亦如写作其他几部小说一样①完成了创作;按既定的方案,我丝毫也未停顿。这件事也赋予我力量,因为我正向确定的目标迈进。①《小酒店》是《卢贡——马卡尔家族》系列小说的第七部。前六部小说在此之前均已如期发表。 [点击阅读]
幕后凶手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任何人在重新体验到跟往日相同的经验,或重温跟昔日同样的心情时,可不会不觉为之愕然的吗?“从前也有过这样的事……”这句话总是常常剧烈地震撼心灵。为什么呢?我眺望火车窗外平坦的艾色克斯的风光,自言自语地问向自己。从前,我曾经有过一次一模一样的旅游,但那是几年前的事呢?对我来说,人生的颠峰时代已经结束了……我正在肤浅的这样想着!想当年,我在那次大战中,只是负伤的的份儿。 [点击阅读]
广岛札记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1994年10月13日,日本媒体报道大江健三郎荣获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我正在东京作学术访问,一般日本市民都普遍觉得突然,纷纷抢购大江的作品,以一睹平时没有注目的这位诺贝尔文学奖新得主的文采。回国后,国内文坛也就大江健三郎获奖一事议论沸腾。 [点击阅读]
康复的家庭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二月中旬的一天早晨,我看见起居室门背面贴着一张画卡——这是我们家祝贺生日的习惯方式——祝贺妻子的生日。这张贺卡是长子张贴的,画面上两个身穿同样颜色的服装、个子一般高的小姑娘正在给黄色和蓝色的大朵鲜花浇水。花朵和少女上都用罗马字母写着母亲的名字UKARI——这是长子对母亲的特殊称呼。对于不知内情的人来说,这首先就有点不可思议。长子出生的时候,脑部发育不正常。 [点击阅读]
心灵鸡汤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上帝造人因为他喜爱听故事。——爱尼·维赛尔我们满怀欣悦地将这本《心灵鸡汤珍藏本》奉献在读者面前。我们知道,本书中的300多个故事会使你们爱得博大深沉,活得充满激|情;会使你们更有信心地去追求梦想与憧憬。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和感到无望之时,这本书会给您以力量;在惶惑、痛苦和失落之际,这本书会给您以慰藉。毫无疑问,它会成为您的终生益友,持续不断地为您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深沉的理解和智慧。 [点击阅读]
怪指纹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法医学界的一大权威宗像隆一郎博士自从在丸内大厦设立宗像研究所,开始研究犯罪案件和开办侦探事业以来,已经有好几年了。该研究所不同于普通的民间侦探,若不是连警察当局都感到棘手的疑难案件它是决不想染指的,只有所谓“无头案”才是该研究室最欢迎的研究课题。 [点击阅读]
恐怖黑唇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第一章恐惧的亡灵复苏1阴谋初露刚刚步入八月份。炎热的太阳就将一切烤得烫人。出租车司机原田光政在这天午后回到家中。他打开大门,从信箱中取出一封信,边看边走进了厨房。走进厨房,原田光政坐在椅子上,准备喝点冷饮,然后再睡上一小时左右的午觉。他深深地感到自己已不是拼命干活的年龄了——近六十岁了。难道这是因为自己长期辛劳而自负了吗?人的自知之明,对于原田说来还是有的。 [点击阅读]
恶魔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决斗茶桌上摆着两只酒杯,杯子里各装有八成透明如水的液体。那是恰似用精密的计量仪器量过一样精确、标准的八成。两只杯子的形状毫无二致,位置距中心点的距离也像用尺子量过似地毫厘不差。两只杯子从杯子中装的,到外形、位置的过于神经质的均等,总给人一种异乎寻常的感觉。茶桌两边,两张大藤椅同样整齐地对面地放在完全对等的位置;椅上,两个男人像木偶一样正襟危坐。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