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 - 第四部 忒修斯的传说__忒修斯投奔父亲的旅途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忒修斯投奔父亲的旅途
  他在路上最先遇到的是拦路大盗珀里斐忒斯,此人手中的武器是一根铁棍。当忒修斯来到厄庇道洛斯地区时,这个大盗就从幽暗的树林里冲出,挡住他的去路。但这少年满怀信心地朝他喊道:“可怜的强盗,你来得正是时候!你的铁棍正好可以成为世上第二个赫剌克勒斯手中的武器。”喊声未落,他便冲向强盗,交战片刻就把强盗杀死。他从死者手中拿起铁棍,作为胜利品和武器带走了。
  他在科林斯地峡遇到了另一个恶徒,名叫辛尼斯,外号“扳松贼”。人们这么叫他,是因为每当过路人被捉,他就用他的大手扳弯两棵树的树枝,把他的俘虏绑在两边的树枝上,然后让树枝绷回去把人撕成两半。忒修斯挥起铁棍打死了这个恶魔。
  忒修斯不仅沿途肃清坏人,而且认为必须勇敢地与害人的野兽搏斗。其间,他杀死了那头名叫菲阿的克罗米俄尼亚的猪,这不是一种普通的家畜,而是一个很难制服的好斗的野兽。
  忒修斯一路奔走,最后到达了墨伽拉的边界。在这里他碰到了第三个臭名昭着的劫匪斯喀戎,此人总是伸出腿来,狂妄地命令外乡人给他洗脚,然后趁他们为他洗脚时,一脚把他们踹到海里去。现在忒修斯对他本人实行同样的死的惩罚:忒修斯蹲伏等待,他一出现,便冲向他,把他撞到大海的波涛中。
  忒修斯又走了一小段路,遇到最后一个最凶残的劫匪达玛斯忒斯,人称普洛克儒斯忒斯,意思就是“铁床匪”。这个歹徒有两张床,一张很短,一张很长。一个外乡人落入他手中,假如他很矮,这个邪恶的匪徒就把他领到那张长床上去睡觉,然后就说:“你瞧,我的床对你太长了。朋友,让我把你弄得跟床一样长吧!”说着就把他拉长,直到他气绝身亡。如果来的是一个高个子的客人,他就把他带到短床旁边,对来人说:“很抱歉,朋友,我的床不适合你,它太小了。倒是可以帮帮你!”于是他就把来人超过床长的双脚剁掉。如今忒修斯把这个身材高大的普洛克儒斯忒斯抛在短床上,用剑砍掉他过长的身躯,致使他痛苦地死去。这样,忒修斯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
  直到这时,我们的英雄在整个旅途中都没有碰到一件开心的事。当他来到刻菲索斯河畔,他才终于遇到几个费塔利得斯族的男子,受到他们热情的接待。他们首先应他的要求,洗净喷在他身上的血污,然后把他留在家中作客。他稍事修整,便衷心谢过那些勇敢正直的人,动身到他父亲的家乡去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荒漠甘泉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荒漠甘泉》1月1日“你们要过去得为业的那地,乃是有山,有谷,雨水滋润之地。是耶和华你神所眷顾的,从岁首到年终,耶和华你神的眼目时常看顾那地。”(申十一章十一至十二节)亲爱的读者,今天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境界上,前途茫然。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新年,等待我们经过。谁也不能预知在将来的路程中有什么遭遇,什么变迁,什么需要。 [点击阅读]
莫普拉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1846年①,当我在诺昂写《莫普拉》这部小说时,我记得,我刚刚为夫妇分居进行了辩护。在此之前,我曾同婚姻的弊端作过斗争,由于没有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也许让人以为我低估了婚姻的本质;然而在我看来,婚姻的道德原则恰恰是美好不过的——①原文如此,应为1836年。事实上,《莫普拉》这部小说由乔治-桑于1835年夏至1837年春写成,1837年4月至6月发表在《两世界杂志》上,同年出版单行本。 [点击阅读]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一我有十五年不到韦尔洛臬去了。今年秋末,为了到我的老友塞华尔的围场里打猎,我才重新去了一遭。那时候,他已经派人在韦尔洛臬重新盖好了他那座被普鲁士人破坏的古堡。我非常心爱那个地方,世上真有许多美妙的角落,教人看见就得到一种悦目的快感,使我们不由得想亲身领略一下它的美。 [点击阅读]
蒙面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赫尔克里。波洛在他面前将信整齐地放成一摞。他拿起最上面的一封,琢磨了一会儿上面的地址,然后用放在早餐桌上的专用裁纸刀将信封背面纵向裁开,将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在里面还有一个信封,用紫色的蜡仔细地封好,上面有“亲启保密”的字样。赫尔充里。波洛那鸡蛋形的脸上的眉毛向上扬了扬。他喃喃道;“耐心点,这就来了!”又一次用上了那把裁纸刀。这一次信封里出来了一封信-字迹颤巍巍的,又长又尖。好些字重重地画上了线。 [点击阅读]
藏书房女尸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有些陈腐的词语只属于某些类型的小说。比如情节剧里的“秃头坏男爵”,侦探故事里的“藏书室里的尸体”。多年来我一直试图为人们熟知的主题作一些适当的改变。我为自己订立了条件:书里描写的藏书室必须属于非常正统、传统的那一类,而尸体则必须让人觉得悱恻不定、触目惊心。遵循这些原则,几年来出现在笔记本上的只有短短几行文字。 [点击阅读]
藏金潭夺宝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圣诞!这是两个多么可亲、多么令人神往的字眼!我是说,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在哪个民族或哪个时代的语汇里,再也没有第二个如此深奥如此神圣的字眼,圣诞是年年都会到来的普普通通的节庆日子,是全家快乐的团聚、小孩充满喜悦的日子。有的人从内心深处发出真诚的呼唤:“过去和现在的耶稣基督,你永远在我们心中!”有的人情不自禁地亮起歌喉或至少让他的孩子们唱起欢乐颂:世界走向毁灭时,基督诞生到世界。 [点击阅读]
蝇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一个金发男孩从最后几英尺的岩壁上滑溜下来,开始小心翼翼地找条道儿奔向环礁湖。尽管他已脱掉校服式的毛线衫,这会儿提在手里任其飘摇,灰色的衬衫却仍然粘在身上,头发也湿漉漉地贴在前额。在他周围,一条狭长的断层岩直插林莽深处,一切都沐浴在阳光之中。 [点击阅读]
血字的研究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一八七八年我在伦敦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以后,就到内特黎去进修军医的必修课程。我在那里读完了我的课程以后,立刻就被派往诺桑伯兰第五明火枪团充当军医助理。这个团当时驻扎在印度。在我还没有赶到部队以前,第二次阿富汗战役就爆发了。我在孟买上岸的时候,听说我所属的那个部队已经穿过山隘,向前挺进,深入敌境了。虽然如此,我还是跟着一群和我一样掉队的军官赶上前去,平安地到达了坎达哈。 [点击阅读]
西线无战事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西线无战事[德国]雷马克著王国伟译作者埃里奇·马里亚·雷马克(ErichMaraRemarque,1898-1970),出生于德国威斯特伐利亚的奥斯纳布吕克。祖先是法国人,一七八九年法兰西大革命时迁移到了莱茵兰,家境清贫。他一家人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点击阅读]
诈骗圈套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一某一天黄昏七点过后,在新宿西口车站纷乱的人群中,田关宏看见了一个老人。这个老人从数米远的地方朝田关宏这边走过来。田关瞥了一眼,谈不上对他怀有特别的兴趣,只是觉得老人的神采炯然。老人的额头宽大,胡子灰白发际上有一圈银丝。脸颊上的皱纹似乎是智慧的象征。老人看上去有七十岁了。这个老人真有贵族气派——这一感觉涌上了田关的心头。由于受到老人目光的吸引,田关又看了老人一眼。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