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 - 第三部 赫剌克勒斯的传说__赫剌克勒斯的第四、五、六件工作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赫剌克勒斯的第四、五、六件工作
  紧接着他开始执行第四件任务:活捉厄律曼托斯山的野猪。它同样是阿耳忒弥斯的祭祀物,厄律曼托斯一带一直受到它的祸害。在他开始这次冒险的路上,他遇到了西勒诺斯的儿子福罗斯,他同所有马人一样是半人半马,他对待客人十分友好,把烤肉给客人吃,虽然他们自己吃生肉,但赫剌克勒斯向他要求美酒来佐食这顿佳肴。“亲爱的客人,”福罗斯说,“在我的地窖里正好有一桶酒,但它是属于所有的马人;我不敢打开它,因为我知道,马人们不喜欢客人。”——“勇敢地打开它,”赫剌克勒斯回答,“我向你保证,保护你不受任何人攻击,我现在很渴。”
  这桶酒原是交给一个马人的,并命令他不要自己打开,直到一百二十年后赫剌克勒斯来到这个地方。现在福罗斯走到地窖,他刚刚打开罐子,所有的马人都闻到了这罐陈年葡萄酒的香味,他们蜂拥而来,向福罗斯的洞中扔石块和树枝。第一个冒险闯入者被赫剌克勒斯用燃烧的树枝赶了出来。他边射箭边追赶其余的马人,直追到赫剌克勒斯的老朋友,善良的马人喀戎居住的玛勒亚半岛。
  马人们逃到喀戎这里,赫剌克勒斯弯弓向他们射了一箭,箭穿过另外一个马人的肩膀,不幸地射中喀戎的膝盖,钉在那里。现在赫剌克勒斯认出了他童年时的朋友,他关心地跑上前,把箭拔出来,给他敷药,那药正是精通医药的喀戎亲手送给他的。但是由于箭是在许德拉的毒血里浸过,所以伤口是不可治愈的。马人要他的兄弟们把他抬到他的洞中,希望在好朋友的怀中死去,可怜的喀戎忘记他是不死的。赫剌克勒斯挥泪告别被痛苦折磨的马人,并向他许诺,不惜任何代价要求死神,苦难的解脱者到这里来。

  当赫剌克勒斯和其他马人回到他朋友的洞穴中时,他发现福罗斯死了。这是因为福罗斯一边把那枝致马人于死地的箭拔出来,一边想为什么这样区区一枝箭会射死巨大的生物。而这枝有毒的箭从他的手中不慎滑落下来,刺伤了福罗斯的脚,他立即毒发毙命。赫剌克勒斯非常悲伤,他为福罗斯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将福罗斯埋在一座大山下面,后来这座山就被称为福罗山。
  赫剌克勒斯继续出发,寻找野猪。他大声叫喊,把它从茂密的灌木丛中赶出来,跟着它爬进雪山,他用绳索套住这只野物,把它活着带到密刻奈,完成了他的使命。
  国王欧律斯透斯派他去做第五件工作,一件英雄不屑去做的工作。他需要在一天内把奥革阿斯的牛棚打扫干净。奥革阿斯是厄利斯的国王,他拥有非常多的牛,他的牛分年龄在宫殿前面用篱笆围起来,这三千头牛已经被养了很长时间,牛粪也就堆积很高。赫剌克勒斯要在一天内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而当这个英雄站在奥革阿斯面前,自愿提出这个请求时,没有提及欧律斯透斯国王的命令。奥革阿斯打量这个披着狮皮,有着健美身材的人,想到如此一个高贵的战士愿做奴隶做的工作,就忍不住要笑出来。但他又想: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或者他来做这事是贪图厚利。他想给他重赏是无妨的,因为在一天内将牛棚打扫干净,这是无论何人都不能做到的。因此,他安慰赫剌克勒斯说:“听着,外乡人,如果你能够在一天内把所有的牛粪打扫干净,我将把牛群的十分之一奖赏给你。”
  赫剌克勒斯接受了这个条件,国王以为他将开始挖粪,但赫剌克勒斯先叫来奥革阿斯的儿子费琉斯来为此作证,然后在牛棚的一边挖了条沟,让阿尔甫斯河和珀涅俄斯河通过渠道流进来,把牛粪冲掉,又通过另一个出口流走。他就这样完成了一件侮辱性的工作,没有贬低自己去做一个神祗不屑做的工作。
  当奥革阿斯得知赫剌克勒斯是奉欧律斯透斯的命令来完成这件事,他拒绝付酬金,并且否认他曾许下的诺言。但他解释说,他准备让法官来解决此事。当法官开庭裁判时,费琉斯出庭作证反对自己的父亲并且解释说,在赏金上他父亲确与赫剌克勒斯达成协议。奥革阿斯不等宣判结果,而是盛怒之下命令儿子放弃自己的地位和财富如外乡人一样离开。

  经历了这次新的冒险,赫剌克勒斯回到欧律斯透斯那里。但欧律斯透斯却宣布他这次工作无效,因为赫剌克勒斯从中获得了报酬。于是他马上派赫剌克勒斯去开始第六次冒险,驱赶斯廷法罗斯湖的怪鸟,这是一群硕大的隼鹰,像鹤一样大,有着铁翼,铁嘴和铁爪。它们栖身于阿耳卡狄亚的斯廷法罗斯湖边,它们的羽毛可以像箭一样射出,它们的嘴可以啄穿铜盾,它们在那里伤害了许多人畜。
  赫剌克勒斯在经过短暂的旅程之后到达了树丛中的湖。在这片树林里他刚好遇到一大群怪鸟,它们正在逃避狼群的袭击。赫剌克勒斯无措地站在那里,他望着这些怪鸟,不知该如何对付这一大群敌人。他感到有人轻轻地拍他的肩,回头一看,是雅典娜。她给他两面坚硬的铜钹,这是赫淮斯托斯为她铸造的,用它来对付斯廷法罗斯湖的怪鸟,赫剌克勒斯爬上靠近湖的一个小山上,敲击铜钹吓唬怪鸟们,它们由于忍受不了这种刺耳的声音,恐惧地飞出树林。赫剌克勒斯抓起弓,一箭一箭地将它们从空中射下来。逃走的怪鸟则离开这个地方,不再回来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冒险史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一歇洛克-福尔摩斯始终称呼她为那位女人。我很少听见他提到她时用过别的称呼。在他的心目中,她才貌超群,其他女人无不黯然失色。这倒并不是说他对艾琳-艾德勒有什么近乎爱情的感情。因为对于他那强调理性、严谨刻板和令人钦佩、冷静沉着的头脑来说,一切情感,特别是爱情这种情感,都是格格不入的。我认为,他简直是世界上一架用于推理和观察的最完美无瑕的机器。但是作为情人,他却会把自己置于错误的地位。 [点击阅读]
冤家,一个爱情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第一章1赫尔曼·布罗德翻了个身,睁开一只眼睛。他睡得稀里糊涂,拿不准自己是在美国,在齐甫凯夫还是在德国难民营里。他甚至想象自己正躲在利普斯克的草料棚里。有时,这几处地方在他心里混在一起。他知道自己是在布鲁克林,可是他能听到纳粹分子的哈喝声。他们用刺刀乱捅,想把他吓出来,他拚命往草料棚深处钻。刺刀尖都碰到了他的脑袋。需要有个果断的动作才能完全清醒过来。 [点击阅读]
午夜的五分前
作者:佚名
章节:2 人气:2
摘要:店内的摆设几乎没有变化。除了满眼遍布的令人一看便联想到店名“圣母玛利亚号”的轮船模型、老旧航海图和小小的地球仪勉强算得上个性外,它与学生街上数不清的各色咖啡馆并没有太多分别。虽然没有特别吸引我的地方,不过想要喝杯咖啡的时候,学生时代的我总是来到这家店。在我和小金井小姐面前摆上两杯水,为我们点菜的店老板也没有变化。他穿着白色衬衫和灰色西装裤,显然这样的装扮与咖啡店店主的身份不甚相称。 [点击阅读]
吉檀迦利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冰心译1你已经使我永生,这样做是你的欢乐。这脆薄的杯儿,你不断地把它倒空,又不断地以新生命来充满。这小小的苇笛,你携带着它逾山越谷,从笛管里吹出永新的音乐。在你双手的不朽的按抚下,我的小小的心,消融在无边快乐之中,发出不可言说的词调。你的无穷的赐予只倾入我小小的手里。时代过去了,你还在倾注,而我的手里还有余量待充满。 [点击阅读]
吸血鬼德古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东欧,一四六二年自从她的王子骑马出征后,伊丽莎白王妃每晚都被血腥恐怖的恶梦折磨。每一夜,王妃会尽可能保持清醒;然而等她再也撑不住而合眼睡去后,她很快便会发现自己徘徊在死尸遍野、处处断肢残臂的梦魇中。她又尽力不去看那些伤兵的脸——然而,又一次,她被迫看到其中一人。永远是他那张伤痕累累的囚犯的脸,然后伊丽莎白便在尖叫声中醒来。 [点击阅读]
呼吸秋千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我所有的东西都带在身边。换句话说:属于我的一切都与我如影随行。当时我把所有的家当都带上了。说是我的,其实它们原先并不属于我。它们要么是改装过的,要么是别人的。猪皮行李箱是以前装留声机用的。薄大衣是父亲的。领口镶着丝绒滚边的洋气大衣是祖父的。灯笼裤是埃德温叔叔的。皮绑腿是邻居卡尔普先生的。绿羊毛手套是费妮姑姑的。只有酒红色的真丝围巾和小收纳包皮是我自己的,是前一年圣诞节收到的礼物。 [点击阅读]
哭泣的遗骨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初、高中的同班同学——现在长门市市政府下属的社会教育科工作的古川麻里那儿得知了这一消息。麻里在电话里说:“哎,我是昨天在赤崎神社的南条舞蹈节上突然遇到她的,她好像在白谷宾馆上班呢。”关于南条舞蹈的来历,有这么一段典故,据说战国时期,吉川元春将军在伯老的羽衣石城攻打南条元续时,吉川让手下的土兵数十人装扮成跳舞的混进城,顺利击败了南条军。 [点击阅读]
回忆录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银色马一天早晨,我们一起用早餐,福尔摩斯说道:“华生,恐怕我只好去一次了。”“去一次?!上哪儿?”“到达特穆尔,去金斯皮兰。”我听了并不惊奇。老实说,我本来感到奇怪的是,目前在英国各地到处都在谈论着一件离奇古怪的案件,可是福尔摩斯却没有过问。他整日里紧皱双眉,低头沉思,在屋内走来走去,装上一斗又一斗的烈性烟叶,吸个没完,对我提出的问题和议论,完全置之不理。 [点击阅读]
园丁集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仆人请对您的仆人开恩吧,我的女王!女王集会已经开过,我的仆人们都走了。你为什么来得这么晚呢?仆人您同别人谈过以后,就是我的时间了。我来问有什么剩余的工作,好让您的最末一个仆人去做。女王在这么晚的时间你还想做什么呢?仆人让我做您花园里的园丁吧。女王这是什么傻想头呢?仆人我要搁下别的工作。我把我的剑矛扔在尘土里。不要差遣我去遥远的宫廷;不要命令我做新的征讨。只求您让我做花园里的园丁。 [点击阅读]
国王鞠躬,国王杀人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我小时候,村里人使用的语言,词语就住在它们表述的事物表面。所有名称与事物贴切契合,事物和自己的名字如出一辙,二者像缔结了永久的契约。对多数人而言,词语和事物之间没有缝隙,无法穿越它望向虚无,正如我们无法滑出皮肤,落进空洞。日常生活的机巧都是依赖于直觉、无须语言的熟练劳动,大脑既不与它们同行,也没有另辟蹊径。脑袋的存在只是为了携带眼睛和耳朵,供人们在劳作中使用。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