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习惯决定一切 - 第22章 善于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决定成功(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22章 善于与他人合作的习惯决定成功(3)
  乔布和沃滋原来都是技术人员,当他们决定自己开公司后,首要的问题是筹措资金。这时,风险企业家开始光顾这两位年轻人了。来光顾的第一位是唐·瓦伦丁,他是乔布和沃滋的老板介绍过来的。瓦伦丁来到乔布家后,看到的乔布穿着牛仔裤,散着鞋带,留着披肩长发,蓄着一脸大胡子,怎么看都确实不像是一位企业家的样子。瓦伦丁先生觉得不妥,终于未敢问津,而把乔布和沃滋介绍给了另外一位企业家——英特尔公司的前市场部经理马克库拉。这是一位精明练达的风险企业家,对微型电脑业务十分精通。这位38岁的富翁来到乔布的车库里,仔细询问并实地考察了“苹果”的样机,提了一大堆问题。最后问起了关于“苹果”电脑的商业计划。乔布和沃滋对买卖一窍不通,两人当时面面相觑,说不出一句话来。可是马克库拉独具慧眼,看出了这两个小伙子是不会让他失望的,于是他告诉乔布和沃滋,一个详细的计划是吸引风险资本所必须的。此后,马克库拉给他们俩上了两星期的管理课,他们三个人日夜工作,制定了一项“苹果”电脑的研制生产计划。马克库拉首先将自己的91 000美元先期投入,又帮助乔布和沃滋从银行取得了25万美元的信贷。接着,他们三个人又带着计划去马克库拉熟识的风险投资家那儿去游说,吸引了另外60万美元的资金。至此,苹果公司吸引了接近100万美元的风险资本。他们聘请了33岁的迈克尔·斯科特当经理,因为他熟悉集成电路生产技术。马克库拉、乔布任正副董事长,沃滋任研究发展部副经理,苹果微电脑公司就这样正式开张,走上了它飞速发展的道路。
  乔布和沃滋,以及商人唐·瓦伦丁,再到后来的马克库拉,这些人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合作与沟通的结果。如果乔布和沃滋没有遇到马克库拉,不仅没有他们后来的成功创业,包括微电脑的历史恐怕都要重新写了。
  合作才会有出路
  在现代社会,相互协作显得越来越重要,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是没有出路的。社会如此,个人也如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同样一件需要与别人商谈的事情,不同的人去面谈,结果大相径庭。
  卡耐基在一次讲课中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日本一位学者曾提出这样两个有趣的算法:5+5=10和5×5=25。
  这两个算式的意思是:假设有这样两个人,他们的能力都是5,这样,两个人的能力加起来则等于10。如果他们互不交往,或者虽有交往却无坦诚面谈和交流,那么他们的能力都不会有任何提高。这是5+5=10。
  如果他们交流信息,相互协作,便可能因为互相“感应”而产生思想“共振”,使两个思想重新组合而发挥出高于原来很多倍的效力来,犹如5×5=25。

  英国作家萧伯纳有一个关于交换苹果和交流思想的有名的比喻。他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若我们相互交换这个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有另一种思想,而相互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就将各有两种思想。
  与人面谈,有助于你摆脱原有视野的束缚,进入一个更自由的思想天地,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因质的变化,产生出更多的新思想。
  我们学习面谈的技巧,就是要追求产生出“新思想”这样的效果,即5×5=25。
  在现代社会,相互协作显得越来越重要,闭关自守、固步自封是没有出路的。社会如此,个人也如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同样一件需要与别人商谈的事情,不同的人去面谈,结果大相径庭。有的人不仅达不到5×5的效果,甚至连5+5都做不到。如果成了5-5,那就真应验了中国那句古话: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可能碰到因“言不达意”而使人曲解、误解、招致烦恼,甚至结下怨仇的事情。在社交场合中,你也许由于不能随机应变和出语不敏而被弄得言困语穷、丑态百出。
  还比如,你未能及时察觉到面谈对象心绪不宁,而自己一味喋喋不休,这时你的“金玉良言”只能得到5-5的效果了。
  再比如你出言不慎,误触对方的伤心处,而你还自鸣得意,可想而知,面谈的结果该是怎样的一番境况。
  这样,充分利用面谈的机会,追求人际交往的乘法效应,对于你走上成功的坦途,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了。
  记得数年前纽约一位企业家说,他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就觉察到,如果这一生真要出人头地,一定要学会沟通,特别是向很多的人讲话,因而他参加了卡耐基训练,而他学的是化学。
  其实我们中有许多人有这种体会,我们在求职的时候,主考官对我们的印象常是决定录取与否的关键。而且职位越高,像应征经理、总经理的时候,印象更重要,而我们的沟通能力就是这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工作、赚钱、事业发展方面,我们需要别人的支持、合作才会成功。怎么样才能得到他人由衷的合作呢?那就要靠与上司、老板、客户的沟通能力了。婚姻生活更是如此,从交朋友到谈恋爱,到婚后的家庭生活,以至后来的亲子关系,无一不需要沟通。
  著名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这样说:“所谓沟通就是同步。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地方,而与人交际则要求他与别人一致。”
  可见沟通是一种能力,不是一种本能。本能天生就会,能力却需学习才会具备。在这方面不想进步的夫妇,婚姻生活很难美满。
  人无完人,对合作者不要要求过高
  在与人合伙创业的时候,你一定要记住,对合作者的要求不可太高!

  从刚刚懂事起,我们其实就已经开始成为社会的人,成为社会的人的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要与人相处。我们人生学习的第一课,实际上也就是和别人相处。最初和我们相处的是我们的父母,之后有托儿所、幼儿园的阿姨和小朋友,之后又有从小学到大学期间的老师和同学,等到我们走上了社会,我们的交际范围进一步扩大,各式各样的人物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和我们打交道,有些会成为我们一生的朋友、知己、伴侣。除了和我们朝夕相处的生活伴侣,和我们打交道最多的,还是我们工作上的同事,生意上的伙伴,这些人其实都是我们的合作者。
  我们的合作者,有些也会成为我们人生的朋友,而有些则只是纯粹合作者,只有工作上的关系或者生意上的关系,不会有多少情感上的投入。
  如何和合作者相处,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并非如我们想像的这般简单,其中也有许多人陷入了求全的误区。
  你可能在生活中听到过类似这样的话语:“你怎么能跟他合作创业,他这个人身上的毛病缺点多了!”还有“他怎么能跟我们搞这个项目,瞧瞧他那副清高的样子!”等等。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生活、做人的道理我们都懂,但一遇到具体的事情,我们却常常犯类似上面的话语的毛病,即对合作者的要求超出了对一个普通人的要求,要求他尽善尽美,没有缺点和不足。一旦发现或意识到合作者身上有缺点和不足,就对对方身上的一些无关紧要的方面看不顺眼,而拒绝同对方很有价值的或者很有意义的合作。这种由于非本质的好恶而排斥同对方合作的做法,是一种生活上的失利,一种事业上的失败。
  是的,清高、孤僻、个性太强,这些都是缺点和不足,然而问题是,这个人身上有着你这项工作、这笔生意、这个项目所需要的优点和长处,或者他能够为你的这项工作、这笔生意、这个项目的问题的解决出主意,甚至还可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这才是他这个人的主流。所以,当我们在生活遇到类似这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做出抉择的时候,你首先不要考虑你的合作者身上这样那样的缺点与不足。
  更重要的一点是,如果你对合作者要求太高的时候,你也该想想,你也不是完人,也并非十全十美。如果你的合作者,是十全十美的完人,他们会不会和你成为合作者?更何况,国与国、党与党之间尚可以进行“求同存异”的合作,现在不过是从事某项工作或做一笔生意吗?这个时候,你要想到你与合作者只不过是“有限合作”。
  所谓“有限合作”,是指社会成员之间在某一方面、某种程度的合作。如,对某项学术问题的共同兴趣,某项技术的合作开发,以及生意上的买卖双方等等。为了实现这种“有限合作”,我们就可以不计其他方面的好恶,甚至包括政治信仰等等;甚至,即使你的合作者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也不要紧,因为你完全可以和那“一半天使”同游天堂,而不要去管那“一半魔鬼”是不是要下地狱。而与此相关联的是,我们的舆论在这一问题上,也不应该用“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老观念,而应该去挖掘其中新的内涵,即是所谓的“人尽其才”。

  几千年前,孔老夫子就曾经教导我们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看来,孔夫子比我们一些现代人更懂得对合作者不能求全的道理,比我们一些现代人更“现代”。
  美国的乔布和沃兹通过“苹果-Ⅱ”创业的时候,风险投资家马克库拉起了很大的作用。其实,最初光顾乔布和沃滋两位年轻人的并不是马克库拉,而是乔布的老板介绍来的名叫唐·瓦尔丁的人。
  当唐·瓦尔丁来到乔布的家中,看见乔布穿着牛仔裤,散着鞋带,留着披肩长发,蓄着胡志明先生一样的大胡子,不管怎样看都不像是一位企业家。于是,唐·瓦尔丁觉得不是很妥当,因为乔布和沃滋的外表将这位先生给吓坏了,他终于没有敢问津这两位奇怪的年轻人的事业,而是把乔布和沃滋介绍给了另一位风险投资家马克库拉先生。这位英特尔公司的前市场部经理,对微电脑十分精通,他先考察了乔布和沃滋的“苹果”样机,最后,马克库拉问起了关于“苹果”电脑的商业计划,但因为乔布和沃滋对商业买卖一窍不通,两人竟然面面相觑,说不出任何话来。但马克库拉并没有失望,而是决定和这两位年轻人合作,并出任董事长。
  唐·瓦尔丁,一个因为和一个伟大的公司、伟大的创业擦肩而过而被人们熟知的一个人,他很可能是一个很好的人,但就是因为乔布和沃滋的外表将他给吓坏了,他因为对合作者要求太高,而丧失了有可能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机会。而马克库拉却与他相反,没有对乔布和沃滋求全,而是与他们进行了深度的合作,所以他成功了,他抓住了自己人生中的一次最重要的机会。
  足见,我们对于和我们一起创业的合作者,不要只是看到他的缺点,也不要只是看到他的优点,而要全面地看待你的合作者。尤其是在看待他的缺点的时候,只要他的这些缺点不是原则性的、品质性的大问题,而只是他性格上的一些缺点,无妨大局,不会影响到你们的创业,的这些缺点你就可以忽视,尽管和他一起开创你们的事业。而如果他的那些缺点对于你们的创业来说是致命的,或者他道德品质上出了问题,那你最好不要和他合作,或者你就要格外当心。
或许您还会喜欢:
他来了请闭眼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1.怪男人鸦青色的天空掩映着远山,薄薄的雪堆积在林间小径上。空气微寒而清爽,人若行走其中,很快会感觉到身体仿佛被松枝和雪的气息填满,冰冷又惬意。简瑶在大路旁下了公交车,又拐上石板小径走了十多分钟,终于看到前方山坡上,一幢灰绿屋顶的欧式小别墅。自简瑶有记忆起,这幢别墅就矗立在城郊的山腰上。二十多年过去了,即使拿今天的审美眼光来看,这幢错落有致的建筑一点也不过时。 [点击阅读]
六顶思考帽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概要六顶思维帽方法六顶思维帽的目的是避免思维混杂,按这种方式,思考者在某一个时间里就可以只按照一种模式思考——而不是在某一时刻做全部的事。对此最好的类比是彩色印图。每一种颜色被印刷上去,最后它们就拼到了一起。设计六种思维帽方法,是为了使我们从通常的争辩型思维向制图型思维转化。这使得思维过程成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绘制地图;第二阶段是在地图上选择路线。 [点击阅读]
再错也要谈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笨——不用太笨,只要笨到会真心相信你那些承诺,爱情就得以成立了。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聪明——不用太聪明,只要聪明到不去追究你那些承诺,爱情就得以延续了。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笨——如果你要求的是恋爱的“量”:爱的时间长久些、或者同时爱好几个、之类的。谈恋爱的对象,最好比你聪明——如果你要求的、是恋爱的“质”:要爱得精彩些、要爱得刻骨铭心些、之类的。 [点击阅读]
冰风之谷三部曲之一:碎魔晶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2
摘要:恶魔坐回它自己在石蘑菇茎上雕刻出来的宝座。烂泥不断的在这个小岛旁咕噜咕噜地滚动着,其永不停止的流动和变换,成为了这一层深渊魔域特有的景观。叫做厄图的恶魔弹了弹它那长着利爪的手指,懒懒地将它那像猴子一般、却长了一对山羊角的头靠在肩膀上,眼神投射在黑暗之中。“你在哪里,泰尔沙兹?”恶魔发出嘶嘶的声音,期待能有那件古代法器的消息。克林辛尼朋,占据了它全部的思考。 [点击阅读]
大漠谣2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绑架-1黑沉沉的天空沉默地笼罩着大地,空旷的古道上只有得得的马蹄声在回荡。我坐在马车篷顶呆呆凝视着东边,那座雄宏的长安城已离我越来越远。不知道多久后,东边泛出了朝霞,虽只是几抹,却绚烂无比,天地顿时因它们而生色。慢慢地,半边天都密布了云霞,如火一般喷涌燃烧着。一轮滚圆的红日从火海中冉冉升起,不一会就把笼罩着整个天地的黑暗驱除一空。天下只怕再没有比日出更灿烂壮美的景色。 [点击阅读]
孤芳不自赏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第一卷第一章七月中,归乐国境内。烈日横空,照得道路两旁的树木都低下了头。三五个路人忍不住炎热,缩到树下乘凉。黄沙大道旁卖茶水的老头也因此多了两桩生意。“来碗茶。”大力地扇着风,路人从怀里小心地掏出钱袋,捡出一个小钱放在桌上。“来啦,好茶一碗,清肝降火。 [点击阅读]
少年,你懂的!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序做正版的自己文>桃李情深这本书是我结束2011年高考的夏天开始动手准备的。当时我以超过专业分数线一百多分的成绩被北京电影学院数字电影技术专业录取,成为亲友眼中的另类。似乎在一部分人眼中,高招完成的并不是按自己“真实志愿”录取。清华招办主任于涵老师告诉我,在实行考后报志愿的省份中,考生根据往年各大学各专业分数线来填报专业的现象尤其突出。感觉这些人像在商场里用返券一样把分数用到极致。 [点击阅读]
恋奴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代序惊叹号元湘认识楼姑娘对我来说只有一句话可以形容,那就是——一连串的惊叹号。第一个惊叹号是:讲话速度。相信她的忠实读友宝宝们都知道,咱们楼姑娘所写的作品都是属于那种深情款款;柔情似水又缠绵排恻型的,有时候哭湿一张面纸不够还要抱一整盒面纸哭才过瘾……想像中,这位作者姑娘应该长得是弱质娉婷, [点击阅读]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序: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凌志军“成长”是一个关乎教育、人才乃至整个社会的话题。每个学生都渴望知道自己该如何走向成功,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快成材,每个老师都期盼自己教出的学生早日取得喜人的成绩。但是,成长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有的人没能坚持到终点,有的人在挫折面前选择了软弱和妥协,也有的人用正确的方法和坚定的信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点击阅读]
我把一切告诉你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第一篇:徒手打市场,两年成百万新贵一、撞进报社1994年开春,北京城。我从化工大学即将毕业,满怀希望冲进人才市场,放眼一望,嚯,茫茫然,学子们挤满了招聘现场,却发现满场只招化工专业一人!班里还有百八十人嗷嗷待哺呢,咱专业学问和心气都拼不过他们,得,赶紧转行吧。主意拿定,我踏上了曲折的应聘之路。虽然专业差,没经验等客观条件让咱屡战屡败,但我不胆怯,依旧猛打猛冲。碰巧,一家市场类报社招编辑。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