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小老鼠斯图亚特 - 第一章在排水孔里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弗里德里克·C·利特尔先生的第二个儿子出世以后,每个见过他的人都发现他并不比一只老鼠大多少。事实上,这个婴儿看起来简直就像一只老鼠,不管你从哪个方面看。他只有大约两英寸高:长着一个老鼠样的尖鼻子,一条老鼠尾巴,一嘴老鼠的胡子,还有老鼠一样可爱的、害羞的举止。在他生下来后的很多天里,头上戴着一顶灰帽子,拄着一根小手杖的他,不仅样子像一只老鼠,行为方式也像。利特尔先生和太太给他起名为斯图亚特①,利特尔先生还给他用一个香烟盒与四个衣服夹子做了一张小床。
  和绝大多数的婴儿不同,斯图亚特刚一落生就能走路了。当他长到一周大时,就能顺着灯绳爬到灯上去了。利特尔太太见了,立刻就知道了她以前给他做的婴儿服已经不合身了,于是就赶紧用毛料给他做了一个很小的蓝外套,里面还缝上了衣兜,这样他就可以在里面装他的手绢,钱,还有他的钥匙了。每天早晨,在斯图亚特开始穿衣前,利特尔太太都会来到他的房间,用一个用来秤信的小天平给他量体重。在他生下来的那天,只可以被当作邮费为三美分的第一类邮件②来投递,但是,他的父母却宁愿把他留下来,而不是投递出去;到了一月大的时候,他却只长了三分之一盎司③的体重。他的母亲着急了,因此便和他到医生那里去了。
  医生见到斯图亚特很高兴,说对一个美国家庭来讲,家里有一个老鼠孩子是不寻常的。他量了量斯图亚特的体温,发现有98.6度④,这对一只老鼠来说是正常的。他也检查了斯图亚特的胸,心脏,还严肃地用手电筒把他的耳朵察看了一番。(不是每一个医生在观察老鼠耳朵时都能够不发笑的。)所有这一切似乎都很正常,利特尔太太很高兴能得到一个这么好的检查结果。

  “多给他吃有营养的食物!”医生起身前,愉快地说。
  利特尔家住在纽约一个公园附近的一个令人愉快的地方。在早晨的阳光透过东边的窗子时,利特尔一家早已像往常一样起了床。斯图亚特对他的父母,还有他的哥哥乔治帮助很大,因为他的个头小,可以做很多只有老鼠才能做的事,他也乐于为他们做这些事情。一天,利特尔太太在利特尔先生浴后刷浴缸时,把手指上的戒指弄掉,并且惊恐地发现它已经滑进了排水孔里。
  “我该怎么办?”她叫着,强忍着要流下的眼泪。
  “如果我是你,”乔治说,“我会把一个发卡弯成鱼钩形,再把它系在一根绳子上,用这根绳子去从里面把戒指钓出来。”于是利特尔太太就找了一根绳子和一个发卡,在那里垂钓了大约半小时;可是排水孔下面那么黑,而那钩子在被她放到戒指所在的地方之前,总是似乎先钓起别的什么东西。
  “运气如何?”来到浴室的利特尔先生问。
  “糟透了,”利特尔太太说。“这戒指落得太深了,我没办法钓到它。”

  “为什么我们不派斯图亚特下去找找?”利特尔先生建议。“怎么样,斯图亚特,你愿意去试试吗?”
  “是的,我愿意,”斯图亚特回答,“不过我想我最好还是穿着我的旧裤子下去,我估计那下面很湿。”
  “就那么办吧。”乔治说。因为钩子的主意没有奏效,他有点儿不太高兴。这样,斯图亚特便急忙穿上了他的旧裤子,准备去排水孔下面找那枚戒指。他想让他的父亲拉住绳子的一头,自己顺着那绳子爬下去。“当我猛拽三次绳子时,把我拉上来,”他说。于是利特尔先生就跪在浴缸里,为他拿着绳子,斯图亚特则轻松地沿着绳子下到排水孔里,不见了。只过了一分钟左右,那绳子便被迅速地拽了三次,利特尔先生见状忙小心地把绳子往上提。出现在绳子底端的,正是斯图亚特,那戒指则完好地套在他的脖子上。
  “噢,我勇敢的小儿子,”利特尔太太骄傲地说着,亲了亲斯图亚特。
  “那下边怎么样?”总是对从没到过的地方感到好奇的利特尔先生问。
  “还不错,”斯图亚特说。
  可实际情况是,排水孔下面把他弄得非常脏,以至于必须再洗一个澡,并把妈妈的紫罗兰水往自己身上喷一点之后,他才可能感觉好起来。全家人都认为他这件事干得非常漂亮。
  注释①:斯图亚特·利特尔,原文是StuartLittle.我没有把这个姓翻译成“小”,而是按照人名词典把它翻译成“利特尔”,我觉得这样听起来好一些,虽然不是那么有趣。斯图亚特这个名字,我怀疑怀特是借用了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名字。斯图亚特家族曾在1371-1603统治了苏格兰,在1603-1714年统治了苏格兰和英格兰。1714年王位才转到家族的远亲汉诺威选侯家族。我们的小老鼠斯图亚特为什么就不能是显赫的斯图亚特家族的后羿呢?他当然有资格。

  注释②:第一类邮件,原文是Thefirstclassmail.我向朋友请教了什么是第一类邮件后,方舟子回答了我,让我在这里对他致谢。他说,所谓的这一级邮件,就是老百姓用得最多的普通邮件,现在邮费是三毛三了。当然还有二级、三级等等邮件,只是更便宜也更慢。三级是大宗邮件,四级是图书。
  注释③:98.6度。我请教了螳螂,他说他把这温度折算成摄氏后是36.7摄氏,对老鼠说这体温应该是正常的。就人类而言,男性体温偏低,正常值在36.5左右,这个数值说明稍微有点低烧;女性体温偏高,这个数值在正常范围内。听听,我的朋友判断得多么专业。
  注释④:盎司(ounce):我查了一下,1英寸=25.4毫米1盎司=28.35克,那么我们的小斯图亚特的身高应该是50.8毫米,体重若也是两盎司的话,就是56.7克,这么小的老鼠,有谁见过?累死了,一算数我的脑袋就疼,即使是100以内的乘法也能累坏我。
或许您还会喜欢:
我是猫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夏目漱石,日本近代作家,生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代表作有《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三部曲。 [点击阅读]
我的名字叫红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0
摘要:如今我已是一个死人,成了一具躺在井底的死尸。尽管我已经死了很久,心脏也早已停止了跳动,但除了那个卑鄙的凶手之外没人知道我发生了什么事。而他,那个混蛋,则听了听我是否还有呼吸,摸了摸我的脉搏以确信他是否已把我干掉,之后又朝我的肚子踹了一脚,把我扛到井边,搬起我的身子扔了下去。往下落时,我先前被他用石头砸烂了的脑袋摔裂开来;我的脸、我的额头和脸颊全都挤烂没了;我全身的骨头都散架了,满嘴都是鲜血。 [点击阅读]
我的爸爸是吸血鬼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0
摘要:序幕那是萨瓦纳的一个凉爽春夜,我的母亲走在石子路上,木屐像马蹄似的敲得鹅卵石哒哒响。她穿过一片盛开的杜鹃,再穿过铁兰掩映下的小橡树丛,来到一片绿色空地,边上有一个咖啡馆。我父亲在铁桌旁的一张凳子上坐着,桌上摊了两个棋盘,父亲出了一个车,仰头瞥见了我母亲,手不小心碰到了一个兵,棋子倒在桌面,滑下来,滚到一旁的走道上去了。母亲弯下身子,捡起棋子交还给他。 [点击阅读]
战争与和平
作者:佚名
章节:361 人气:0
摘要:“啊,公爵,热那亚和卢加现在是波拿巴家族的领地,不过,我得事先对您说,如果您不对我说我们这里处于战争状态,如果您还敢袒护这个基督的敌人(我确乎相信,他是一个基督的敌人)的种种卑劣行径和他一手造成的灾祸,那么我就不再管您了。您就不再是我的朋友,您就不再是,如您所说的,我的忠实的奴隶。啊,您好,您好。我看我正在吓唬您了,请坐,讲给我听。 [点击阅读]
户隐传说杀人事件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没有想到拉动门栓时竟然发出惊人的响声,令男子吓了一大跳,好在风声掩去了这一声响,没有惊动房间里的人。从太阳落山的时候起就起风了。风儿摇动着树林里粗壮的树枝。整座山峦开始呼啸,呼啸声掠过屋子的屋顶。已经到了11月的月底,天空却刮起了在这季节里不可能出现的南风。据村子里的老人说,现在这个时候刮这样的风,不是一个好兆头。但愿这不是出事的征兆。对男子来说,就是靠着这风声,才使他在拉动门栓时没有被人发现。 [点击阅读]
手机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脉冲”事件发生于十月一日下午东部标准时间三点零三分。这个名称显然不当,但在事情发生后的十小时内,大多数能够指出这个错误的科学家们要么死亡要么疯癫。无论如何,名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响。那天下午三点,一位籍籍无名的年轻人正意气风发地在波士顿的波伊斯顿大街上往东走。他名叫克雷顿·里德尔,脸上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步伐也特别矫健。他左手提着一个艺术家的画夹,关上再拉上拉链就成了一个旅行箱。 [点击阅读]
拇指一竖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贝瑞福夫妇对坐在早餐桌前,他们和普通的夫妇没什么不同,这时候,全英格兰至少有好几百对像他们这样上了年纪的夫妻正在吃早餐,这一天,也是个很普通的日子——一星期七天之中,至少有五个这样的日子。天空阴沉沉的,看起来像是会下雨,不过谁也没把握。 [点击阅读]
拉贝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胡绳60年前,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犯严重罪行之一,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虽然日本当时当权者和以后当权者中的许多人竭力否认有这样的惨案,企图隐瞒事实真相,但事实就是事实,不断有身经这个惨案的人(包括当时的日本军人)提供了揭露惨案真相的材料。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共同翻译出版了《拉贝日记》。 [点击阅读]
挪威的森林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编者语我们为什么选择村上春树?不是因为他连获日本文艺界的奖项:也不是因为他的作品高居日本畅销书榜首:更不是因为他的作品掀起年轻一代的抢购热潮,突破四百万部的销量!那么,为什么?答案是:他和他的作品带给我们思想的特异空间,而轻描淡写的日常生活片断唤起的生活气氛令我们有所共鸣。更重要的是他以六十年代的背景道出九十年代,甚至世世代代的年轻心声。 [点击阅读]
推销员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前言阿瑟·米勒,美国剧作家,1915年出生在纽约一个犹太人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个时装商人,他在哈莱姆上小学,布鲁克林上中学,中学毕业以后工作了两年,后来进入密执根大学,大学期间开始戏剧创作,写了4部剧本,并两次获奖。他第一部在百老汇上演的剧作是《鸿运高照的人》(1944),成名作是1947年创作的《全是我的儿子》,作品获当年度的纽约剧评界奖。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