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舞舞舞 - 第29节---(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一听见那玩艺儿我就头疼,30秒都忍受不了,咬牙也不行。和雪在一起我愿意,只是那音乐吃不消。”说着,她用手指一顿一顿地揉着太阳穴,“我听得了的音乐极为有限。巴洛克音乐,部分爵士乐,加上民族音乐。总之是能使心境获得安宁的音乐,这个我喜欢。诗也喜欢。和谐与静谧。”
  她又抽出支烟点燃,吸一口放在烟灰缸上。估计又要忘在那里,事实果真如此。我真奇怪为何未曾引起过火灾。牧村说和她那段生活损耗了他的人生和天赋——现在我觉得似可理解。她不是为周围人做出奉献的那种类型,恰恰相反,她要为调整自身的存在而从周围一点点索取,而人们也不可能不为她提供。因为她具有才华这一强大的吸引力,因为她将这种索取视为自己理所当然的权利。和谐与静谧——人们为此可要连手带脚都向她奉献出去。
  我真想高叫一声:好在我没关系。我在这里,是因为与我休假巧合,如此而已。休假一结束,我便将重新扫雪。眼下这奇妙的状况很快就要极为自然地成为过去。因为我首先不具有足以向她那辉煌的才华做出奉献的任何本事。纵使有,我也必须为己所用。我不过是被命运之河中一小股迷乱的波流临时冲到这里,冲到这莫名其妙的奇特场所来的。倘若可能,我很想如此大声疾呼。不过又有谁能予以倾听呢?在这个扩大家族里,我还只是个二等公民。
  云絮仍以同样的形状漂浮在水平线稍上一点的空中。如若撑船过去,似乎一伸竿即可触及。一块巨大的猿人头骨,想必从某个历史断层掉到了火奴鲁鲁的上空。我对那云团说道:我们或许属于同类。
  雨吃罢三明治,又走到雪跟前把手伸进头发抓弄一番。雪面无表情地注视着茶几上的咖啡杯。“好漂亮的头发,”雨说,“我也想有这样的头发,黝黑黝黑,笔直笔直。我这头发一转身就乱成一团,理不开梳不动。是不,小公主?”她又把鼻尖贴在女儿的太阳穴上。
  狄克把空啤酒罐和盘子撤走,放上莫扎特的室内乐唱片。“啤酒怎么样?”他问我,我说不要。
  “是这样,我想和雪单独谈谈家庭内部的事。”雨声音有些发尖地说,“家里事,母女间的事。狄克,请你把他带到海边走走好么?呃——大约1个小时。”
  “好的好的,那自然。”诗人说着动身,我也立起。诗人在雨的额头轻吻一下,然后扣上帆布帽,戴上绿色美制遮光镜。“我们出去散步1个小时,二位慢慢聊好了。”他拉起我的臂肘,“好,走吧。有块非常妙的海滩。”

  雪缩了缩肩,目光淡然地向上看着我。雨从烟盒里抽出第三支。我和独臂诗人把她们留下,打开门,走进午后有些呛人的日光之中。
  我开起那辆“矛骑兵”,往海岸驶去。诗人告诉我,安上假臂很容易开车,但他想尽量不安。
  “不自然。”他解释说,“安上那东西心里总不安然。方便肯定方便,但觉得别扭,好像不是自己。所以我尽可能使自己习惯这独臂生活,尽可能靠自己的身体干下去,尽管略嫌不足。”
  “面包皮是怎么切的呢?”我下决心问道。
  “面包皮?”他想了一会,一副费解的样子,稍顷总算明白过来我问话的用意,“啊,你是说切面包皮的时候,倒也是,问得有理。一般人怕是很难想像,其实很简单,单手切就是。正常拿刀当然切不了,拿刀方式上有窍门。要用手指夹着刀刃,这样通通通地切。”
  他用手比划给我看。但我还是不得要领,仍觉得勉为其难。何况他切的比正常人用双手切的还要高明得多。
  “真的没问题。”他看着我笑道,“大多事情用一只手都能应付下来。鼓掌固然不成,其他就连俯卧撑、玩单杠都可以。锻炼嘛!你怎么以为的?以为我怎么切成面包皮的?”
  “以为你用脚什么的来着。”
  他开心地笑出声来。“有趣有趣,”他说,“可以写成诗,关于独臂诗人用脚做三明治的诗,一首妙趣横生的诗。”
  对此我既未反对又没赞成。
  我们沿着海岸高速公路行驶了一会儿,把车停下,买了6罐啤酒(他硬要付款),步行到一处稍远些的几乎不见人影的海滩,躺着喝啤酒。由于溽暑蒸人,怎么喝也无醉意。这海滩不大像夏威夷风光,树木低矮茂密,参差不齐,海岸也不规整,给人以犬牙交错之感。但至少没有游客的喧闹。再不远处,停着几辆小型卡车,几伙全家老小在水里嬉戏。海湾里有十多个人冲浪。头骨云仍在同样的位置以同样的姿势凝然悬浮不动。海鸥如洗衣机里的漩涡一般在空中团团飞舞。我们似看非看地看着这片光景,喝啤酒,断断续续地聊天。狄克讲他对雨怀有怎样的敬意,说她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讲雨的时间里,他自然而然地由日语换成了英语,用日语难以恰如其分地表达感情。

  “同她相识之后,我对诗的看法发生了变化。怎么说呢,她的摄影作品把诗剥得精光。我们搜肠刮肚字斟句酌地编造出来的东西,在她的镜头里一瞬间便被呈现出来——具体显现。她从空气从光照从时间的缝隙中将其迅速捕捉下来,将人们心目中最深层的图景表现得淋漓尽致。我说的你能理解吧?”
  “大致。”
  “她的摄影作品有一种逼人的气势,看她的作品,有时甚至感到战栗,似乎自身存在与否都大可怀疑。dissilient这个词晓得吗?”
  我说不晓得。
  “用日语怎么说好呢,就是一种什么东西突然裂开弹开的感觉。世界没有任何预兆地一下子弹裂开来,时间、光照等等全都dissilient,一瞬之间。天才!与我不同,与你也不同。失礼,请原谅,我对你还没什么了解。”
  我摇摇头:“没关系,你说的我完全理解。”
  “天才人物是极其罕见的。一流才能并非到处都可发现。能邂逅能在眼前见到,应该说是一种幸运。不过……”他略一沉默,以摊开双手的姿势将右手向外伸出,“在某种意义也是痛苦的体验,有时我的自我如遭针刺般地作痛。”
  我似听非听地侧起耳朵,眼睛眺望着水平线及其上边的云。这段海滩,波涛汹涌,海水凶猛地撞击着海岸。我把手指伸进热乎乎的沙子,攥了一把,让它从指缝间哗哗淌下,如此反复不止。冲浪运动员们追波逐浪地靠近岸来,而后又返回海湾。
  “可是我已经被她吸引住了,并且爱上了她,已不容我再强调自我。”他啪地打了个指响,“就像被巨大的漩涡吸进去了一样。知道么,我有妻子,是日本人,也有孩子。我爱妻子,真心地爱,即使现在。但从第一眼见到雨的时刻起,就被她吸引住了,被卷进了她的漩涡,别无选择,无法抵抗。我知道,知道这种事一生中只有一次,这种邂逅此生不会再有,心里一清二楚。所以我想:同她在一起,恐怕早晚我会后悔的;但若不同她在一起,我这一存在本身将失去意义。这以前,你可曾这么想过?”
  我说没有。
  “真是不可思议。”狄克继续道,“我历尽千辛万苦才过上了平静安稳的生活,妻子孩子和小家,加上工作。工作虽然收入不很大,但很有意思。写诗,也搞翻译。就我来说,也算是相当相当不错的人生了。战争使我失掉了一只胳膊,但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补偿。为此我费了很长时间,也付出了努力。心境的平和——实现这一点很不容易,然而我实现了。但是……”说着,他手心朝上举起,缓缓平移,“失掉它却是一瞬间,刹那间。我已经没有归宿。回不了日本的家,美国也没地方可回,我离开祖国太长太久了。”

  我很想安慰他一句,但想不起适当的话,只好玩弄着沙子,抓起撒下。狄克站起身,走出五六米远,在密密蓬蓬的树丛阴处解罢手,缓缓踱回。
  “不打自招,”他笑道,“很想找人倾吐一番。你怎么看?”
  我不好表示什么。双方都已是年过三十的成年人,同谁睡觉之类只能由自己抉择。漩涡也罢,龙卷风也罢,沙漠风也罢,既然是自己的选择,那么只能设法坚持下去。狄克这个人给我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对他用一只胳膊克服各种困难的努力甚至怀有敬意。但对他这句问话到底应如何回答呢?
  “首先我不是搞艺术的人,”我说,“因此对艺术灵感的产生和其间的关系体会不深。这超出我的想像。”
  他以悲戚凄然的神色望着大海。似乎想说什么,但终未开口。
  我闭起眼睛。本来是想稍闭一会,不料却迷迷糊糊睡了过去,大概是啤酒作怪吧。醒来时,树影已移到我的脸上。由于热,脑袋有些昏昏沉沉。一看手表,已经2点半。我晃晃头,坐起身来。狄克在水边逗一只狗玩。但愿我没伤他的心才好——谈话当中我丢开他兀自睡了,况且对他来说是很重要的话。
  但我到底能说什么呢?
  我又抓起沙子,目视他逗狗玩的身影。诗人把狗的脑袋抱在怀里。海涛呼啸着拍上岸来,又余威未尽地退下阵去。雪沫闪闪,炫目耀眼。莫非自己过于冷漠?其实我并非不理解他的心情。独臂也罢,双臂也罢,诗人也罢,非诗人也罢,所面临的这个世道同样都是严峻而冷酷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问题,但我们已是成年人,我们已经熬到了这个地步,至少不应该向初次见面的人提难以回答的问题。这属于基本礼节。过于冷漠,我想。我摇摇头——尽管摇头也毫无用处。
  我们乘“矛骑兵”返回小别墅。狄克一按门铃,雪打开门,脸上既不显得高兴也不显得不高兴。雨衔支香烟盘腿坐在沙发上,用打禅似的眼光定定向上看着。狄克走上前,又在她额上吻了一下。
或许您还会喜欢:
黄色房间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疑云(1)陈述约瑟夫?胡乐塔贝耶的这段奇妙经历时,我的心情一直都很激动。时至今日,他还在坚决反对我讲出这段仍然留有谜团的不可思议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确实可以称为过去十五年中最为奇妙的悬疑故事。如果不是著名的斯坦森教授最近在晚间杂志《荣誉军团》的一篇文章中提议,我甚至认为大家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件著名的黄色房间案件的全部事实了。 [点击阅读]
黄金假面人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0
摘要:人世间,每隔五十年,或者一百年,要发生一次异常怪的事情。这如同天地异变、大规模战争和瘟疫大流行一样,比人们的恶梦和小说家变的凭空臆想要怪诞得多。人间社会不啻不头庞然巨兽,不知什么时候患上莫名其妙的怪病,脾气会因此变得乖戾反常,不可捉摸。因而,世上往往会突如其来地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其中,关于“黄金面具”的荒唐无稽的风情,兴许可算作这每五十年或者每一百年发生一次的社会疯狂和变态吧。 [点击阅读]
黄金罗盘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这个狂乱的深渊是“自然”的胎盘,恐怕也是坟墓既不是海也不是地,不是风不是火所构成,而是这些元素的纷然杂陈产生了原子,因此必然不断纷争、战乱一直到那万能的创造主把它们用做黑色的材料去建造新世界。那时那深思熟虑的魔王站在地狱的岸边,向那狂乱的深渊观看了一会儿,思虑前去的航程。——约翰?米尔顿《失乐园》第二卷朱维之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11月第一版。 [点击阅读]
黑书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不要引用题词,它们只会扼杀作品中的神秘!——阿德利尽管扼杀神秘,杀死倡导神秘的假先知!——巴赫替如梦在甜蜜而温暖的黑暗中趴着熟睡,背上盖一条蓝格子棉被,棉被凹凸不平地铺满整张床,形成阴暗的山谷和柔软的蓝色山丘。冬日清晨最早的声响穿透了房间:间歇驶过的轮车和老旧公车;与糕饼师傅合伙的豆奶师傅,把他的铜罐往人行道上猛敲;共乘小巴站牌前的尖锐哨音。铅灰色的冬日晨光从深蓝色的窗帘渗入房里。 [点击阅读]
黑暗塔之三:荒原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荒原》是长篇小说《黑暗塔》的第三部。这部长篇小说的灵感来自于,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依赖于罗伯特·布朗宁的叙事长诗《去黑暗塔的罗兰少爷归来》。第一部小说《枪侠》说的是罗兰,这个已经“转换”的世界里惟一幸存的枪侠,如何一路追踪并最终赶上了黑衣人,那个名叫沃特的魔法师。当中世界尚未分裂之前,沃特曾虚伪地与罗兰的父亲交好。 [点击阅读]
黑暗塔之二:三张牌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0
摘要:《三张牌》是长篇小说《黑暗塔》的第二部。《黑暗塔》的故事灵感在某种程度上来自罗伯特·勃朗宁的叙事诗《去黑暗塔的罗兰少爷归来》(其实这部作品亦受莎士比亚剧作《李尔王》的影响)。《黑暗塔》的第一部《枪侠》,交代了罗兰作为一个“转换”了的世界的最后一名枪侠, [点击阅读]
黑暗塔首曲·枪侠
作者:佚名
章节:68 人气:0
摘要:“对我来说,最佳的效果是读者在阅读我的小说时因心脏病发作而死去。”——斯蒂芬·金金用他那魔鬼般的手指一拨,所有紧绷的心弦都为之轰响,在一阵惊悸又一阵心跳中,带你进入颤栗的深渊……让我们开宗明义:如果还有谁不知道这斯的为何方怪物, [点击阅读]
黑暗的另一半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砍他,”马辛说,“砍他,我要站在这儿看。我要看血流出来。快点,别让我说第二遍。”——乔治·斯达克:《马辛的方式》人们真正的生活开始于不同的时期,这一点和他们原始的肉体相反。泰德·波蒙特是个小男孩,他出生在新泽西州伯根菲尔德市的里杰威,他真正的生活开始于1960年。那年,有两件事在他身上发生。第一件事决定了他的一生,而第二件事却几乎结束了他的一生。那年,泰德·波蒙特十一岁。 [点击阅读]
黑麦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1.今天轮到索玛斯小姐泡茶。索玛斯小姐是资历最浅、效率最差的打字员。她年纪不小了,面孔温驯多虑,像绵羊似的。水还没开,索玛斯小姐就倒水去冲茶叶,可怜她一向搞不清壶水有没有沸腾。她一生有许多烦恼,这也是其中之一。她倒好茶,将茶杯放在每个茶碟上,各加两片软绵绵的甜饼干。 [点击阅读]
鼠疫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用另一种囚禁生活来描绘某一种囚禁生活,用虚构的故事来陈述真事,两者都可取——丹尼尔-笛福①——①丹尼尔-笛福(1660-1731),英国十八世纪名作家,著有《鲁滨孙飘流记》等。故事的题材取自四十年代的某一年在奥兰城发生的一些罕见的事情。以通常的眼光来看,这些不太寻常的事情发生得颇不是地方。乍看起来,奥兰只不过是一座平淡无奇的城市,只不过是法属阿尔及利亚沿海的一个省城而已。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