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舞舞舞 - 第21节---(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什么书?”
  “卡夫卡的《审判》,或许你不相信。”
  渔夫在纸上写卡夫卡的《审判》。“审判”二字写得不准确,文学从旁指教。不出所料,文学果然晓得《审判》。
  “看它看到12点,是吧?”渔夫说,“还喝了酒……”
  “傍晚喝啤酒,接下去是白兰地。”
  “喝了多少?”
  我想起来了。“啤酒两听,白兰地一瓶的1/4左右。还吃了个桃罐头。”
  渔夫一一记在纸上。还吃了个桃罐头。“此外要是有能想起来的,再想想好吗?哪怕再小的事也要得。”
  我沉吟多时,再也想不起什么。那确实是个连细微特征也没有的夜晚。我只是一个人静静地看书,而咪咪却在这个连细微特征也没有的静静夜晚被人用长统袜勒死了。
  “想不起来。”我说。
  “喂,最好认真想想嘛,”文学干咳一声,“你现在可是处于不利位置哟?”
  “随你。我又没有做什么,无所谓利与不利。”我说,“我是个靠自由撰稿为生的人,因工作关系,名片也不知散发了多少。至于那女孩儿怎么会有我的名片,我却是没办法搞清——总不至于说是我杀害了那孩子吧!”
  “若是毫不相干的名片,恐怕不会只特意挑出一张珍藏在钱包皮最里头吧?”渔夫说,“我们有两个假设。一个是这女子同你们那个行业有关,在宾馆里同一男子愉情而被对方杀了。这男子把手袋里大凡可能留下后患的东西清洗一空,惟独这张名片因藏在钱包皮最尽头而未能带走。另一个假设是,这女子是风月老手、娼妓、高级娼妓,使用一流宾馆的那类。这类人身上不会带有可能暴露身份的东西,由于某种原因她被客人杀害。犯人没有取钱,估计非比一般。可以推出这两种假设吧?如何?”

  我默默歪一下头。
  “不管怎样,你的名片是个把柄。因为现阶段我们手里除此外没有任何线索。”渔夫一边用圆珠笔头橐橐敲击桌面,一边再三强调似的说道。
  “名片那东西不过是印有名字的纸片而已。”我说,“成不了证据,什么也成不了,反正凭这纸片什么也证明不了。”
  “此时此刻,”一直用圆珠笔头敲击桌面的渔夫说道,“是什么也证明不了,的确证明不了。现在鉴别人员正在房间对遗物进行检查,同时解剖尸体。到明天,不少事情就会清楚一些,并找出其间的脉络。只能等到明天,等好了。等的时间里希望你再好好多想一想。可能要熬个通宵,反正要搞彻底才行。时间一长,有很多东西便可能回忆起来。让我们再重头来一次,请您把昨天一天的活动仔细过一遍筛子,从早到晚一个不漏地……”
  我觑一眼墙上的挂钟,时针已懒洋洋地指向5点15分。我突然想起同雪的约会。
  “能借电话用一下吗?”我问渔夫,“原定5点钟有个约会,很重要的约会,得告诉一声才好。”
  “和女孩儿?”渔夫问。
  “嗯。”
  他点点头,把电话推到我这边来。我掏出手册,找到雪的电话号码,拨动号码盘。铃响到第三遍,她接起电话。
  “是要说有事来不了吧?”雪先发制人。

  “出了意外,”我解释说,“倒不是我的责任,但实在脱身不得,被领来警察署,正接受询问,是赤坂署。解释起来话长,总之看样子轻易解脱不了,抱歉抱歉。”
  “警察?你搞什么来着,到底?”
  “什么也没搞。只是作为杀人案的参考人给警察叫了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滑稽。”雪听起来无动于衷。
  “是的。”我承认。
  “喂,总不会是你杀的吧?”
  “当然不是我杀的。”我说,“我是屡遭失败屡出差错,但绝没杀人。不过是问问情况,提问接二连三。反正对你不起,另外找时间将功赎罪就是。”
  “滑稽透顶!”言毕,雪咔一声放下电话。
  我也放下听筒,把电话还给渔夫。两人聚精会神地倾听我和雪的对话,似乎并无所得。假如他俩知道我是同一个13岁女孩儿约会,必定进一步加深对我的怀疑。说不定以为我是个异常性欲者之流。一般来说,34岁的男子断不会同13岁女孩儿幽会。
  两人就我昨天一昼夜的坐卧行止无微不至地叮问一遍,并记录在案——把厚纸垫在底下,在便笺样的纸张上用圆珠笔写得密密麻麻。那东西实在毫无意义,真正的滑稽透顶,纯属浪费时间浪费劳力。上面不厌其详地写道我吃了什么去了哪里,一五一十地写着我晚饭所吃的——的煮法。我半开玩笑地介绍了松鱼的削法。但玩笑在他们面前行不通,居然也认认真真地记录下来。结果搞成了一份相当厚实的文稿,可惜全无价值可言。6点半,两人叫近处一家饭店的外卖点送来盒饭。盒饭不怎么高级,和低营养食品差不多。里面不外乎肉丸、土豆色拉、煮鱼肉卷之类,无论味道还是用料都不敢恭维,油腻腻、咸滋滋。咸菜用的是人工着色剂。然而两人吃得煞是有滋有味,我便也一扫而光。原以为折腾得饭也难以下咽,看来那只是一时的气恼。

  吃罢饭,文学端来淡而无味的温吞茶,两人一边喝茶一边又大过烟瘾。狭小的房间里烟雾蒸腾,害得我眼睛作痛,上衣也沾上了尼古丁味儿。用完茶,询问即刻开始。无聊提问的无尽循环。诸如《审判》从哪里读到哪里,何时换的睡衣等等。我向渔夫介绍了卡夫卡小说的梗概,但似乎未能引起他的兴致。对他来说,那情节恐怕未免是家常便饭。我不由担心,弗兰茨-卡夫卡的小说能否流传到二十一世纪。不管怎样,他竟连《审判》的主要情节也记录下来。何苦一一把这东西记录在案呢?我实在感到纳闷。端的是弗兰茨-卡夫卡式。我逐渐觉得傻气觉得厌倦起来。况且也累了,脑袋开始运转不灵。这一切太鸡毛蒜皮,太没有意义了。然而他们依然穷追不舍地抓住所有事象的间隙喋喋不休,且将我的答话一字不漏地记在纸上。有时碰到不会写的字,渔夫便问文学。对如此作业,两人似乎毫无厌烦情绪。估计疲劳还是有的,但决不懈怠。哪怕再琐碎之事,也竖耳倾听,目光炯炯,以随时找出漏洞。两人不时交替出去五六分钟,然后转回。坚韧不拔的斗士!
或许您还会喜欢:
简爱
作者:佚名
章节:49 人气:2
摘要:《简·爱》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它阐释了这样一个主题:人的价值=尊严+爱。《简·爱》中的简爱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点击阅读]
紫阳花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这可是一个完全偶然的机会发现的。实在是太偶然了。与其说是一般的偶然,更应该说不是单纯的偶然,而是好几个偶然的因素,巧上加巧碰在一起,就促成了这么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要说是促成,还不如说是完全没有想到的事情突然出现更准确。那天,川岛省吾也不知道怎么的,竟然会神使鬼差地躺在自己太太的床上休息。通常省吾都不在夫妻俩的主卧房睡觉,他在自己的书房安了一张床,平时基本上都在这张床上休息。 [点击阅读]
纸牌屋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欢笑不长久,欲望不长久,生命本身,也总会走到尽头。这真是至理名言。所以,人生在世,最要紧的就是及时行乐,活在当下,把手中的东西紧紧抓住。为什么要虚度一生去换取入土之后碑头的空文呢?“永存我心”,什么样的蠢蛋才会希望自己的坟头铭刻这样一句空话?这不过是无病呻吟的多愁和伤感,毫无意义。我们还是面对现实吧,人生就是一场零和博弈,输赢高下都在政坛见分晓。 [点击阅读]
绞刑架下的报告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一代英雄,惨遭杀害,但他们是一座座高大雄伟的雕像,矗立在大地上,鲜花环绕,阳光沐浴,人们把最崇敬的感情献上。一伙魑魅魍魉,蝇营狗苟,虽生犹死,都是些朽木雕成的木偶,人们投之以冷眼、蔑视与嘲笑。捷克民族英雄伏契克在他举世闻名的《绞刑架下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部不朽的作品里,深刻地揭示了人的伟大与渺歇—雕像与木偶的根本区别。 [点击阅读]
罗亭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那是个静谧的夏天早晨。太阳已经高悬在明净的天空,可是田野里还闪烁着露珠。苏醒不久的山谷散发出阵阵清新的幽香。那片依然弥漫着潮气,尚未喧闹起来的树林里,只有赶早的小鸟在欢快地歌唱。缓缓倾斜的山坡上,自上到下长满了刚扬花的黑麦。山顶上,远远可以望见一座小小的村落。一位身穿白色薄纱连衣裙,头戴圆形草帽,手拿阳伞的少妇,正沿着狭窄的乡间小道向那座村庄走去。一名小厮远远跟在她后面。 [点击阅读]
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谢泼德医生在早餐桌上弗拉尔斯太太于16日晚(星期四)离世而去。17日(星期五)早晨八点就有人来请我去。我也帮不了什么忙,因为她已死了好几个小时了。九点过几分我就回到了家。我取出钥匙打开了前门,故意在大厅里磨蹭了一会,不慌不忙地把帽子和风衣挂好,这些都是我用来抵御初秋晨寒的东西。说老实话,我当时的心情非常沮丧忧愁。我并不想装模作样地认为,我能够预料今后几周将要发生的事。 [点击阅读]
美索不达米亚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本书记载的是大约四年前发生的事。本人以为目前的情况已经发展到必须将实情公诸于世的阶段,曾经有一些最狂妄、最可笑的谣传,都说重要的证据已经让人扣留了。另外还有诸如此类很无聊的话。那些曲解的报道尤其在美国报纸上出现得更多。实际情况的记述最好不是出自考察团团员的手笔。其理由是显而易见的:大家有充足的理由可以假定他的记述是有偏见的。因此,我便建议爱咪-列瑟兰小姐担任这项任务。她显然是担任这工作的适当人选。 [点击阅读]
茨威格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战争爆发前十年,我有一回在里维耶拉度假期,住在一所小公寓里。一天,饭桌上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渐渐转变成忿怒的争吵,几乎闹到结怨动武的地步,这真是万没料到的。世上的人大多数幻想能力十分迟钝,不论什么事情,若不直接牵涉到自己,若不象尖刺般狼狠地扎迸头脑里,他们决不会昂奋激动的,可是,一旦有点什么,哪怕十分微不足道,只要是明摆在眼前,直截了当地触动感觉,便立刻会使他们大动感情,往往超出应有的限度。 [点击阅读]
蓝色特快上的秘密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将近子夜时分,一个人穿过协和广场(巴黎最大的广场,位于塞纳河右岸,城西北部。译注)。他虽然穿着贵重的皮毛大衣,还是不难使人看出他体弱多病,穷困潦倒。这个人长着一副老鼠的面孔。谁也不会认为这样一个身体虚弱的人在生活中会起什么作用。但正是他在世界的一个角落里发挥着他的作用。此时此刻,有一使命催他回家。但在回家之前,他还要做一件交易。而那一使命和这一交易是互不相干的。 [点击阅读]
蓝色长廊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男子已经意识朦胧。女子只能模模糊糊地感觉到周围的景物,或许刚才猛地受到了撞击,才失去了知觉。这一撞非同小可,驾驶座上已空无一人,车子正缓缓地向路边滑动,挡风玻璃的前端已接近没有护栏的路边。女子双眼模糊,她在潜意识里想到,男子曾经告诉过她这一带的悬崖有两百米深。如果车子照此滑落下去——而此时那位男子却困在副驾驶席上神志不清。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