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无水之城 - 第十八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这场大劫让河阳城陷入比死亡更恐怖的阴影中。劫后长达两个月,河阳人竟不敢出门,更别说去广场看看了,生怕不小心天上又掉下石块来。直到黄丫儿和车前子从外地回来,广场里才有了人。黄丫儿站在车光辉出事的地方,脑子里忽然就想起一年前打在脸上的那团鸟屎。她瞅瞅天,天有些蓝,有些灰,但绝没有鸟。黄丫儿回来的第三天,事故原因终于查清。说是十六层西边一个爆破眼出了问题,死炮,没响。大楼一下失去重心,硬是把这一层西边半堵墙喷了出来。幸亏只有一个炮眼,要是再多点,这河阳城不就完了?黄丫儿想,那炮眼会不会是个鸟窝?她记得大风过后,曾做过一个梦,梦见大楼里有一窝鸟,很美丽,很可爱,就在十六层,就在西边。没有人知道,那一天的陈天彪在干什么。肯定没去广场,没看炸楼。据说劫难发生第二天,有人在贫民窟看见过他,是在黄昏,暴戾的沙尘暴停了不久。一个高高大大的土人站在贫民窟的天空下,蓬头垢面,形若揭墓贼。有人据此推测,那一天,破烂儿陈天彪定是跟老城里人黄风在一起。因为按说炸楼这么大的事,老城里人黄风没道理不去,但黄风的确没去,他定是让破烂儿陈天彪给缠住了。咋就能让他缠住呢?人们再见到陈天彪,已是劫难发生的两个月后。他瘦了,几乎跟劫难前判若两人。但他的目光比以前清澈多了。据说他已办好腐竹厂的所有手续,腐竹厂正式更名为麻大姑腐竹有限公司,陈天彪还去外地进了一次设备,这阵正忙着调试哩。墩子家的院子改成了收购点,两口子到处忙着收豆哩。老城里人黄风已经很久没出门了。他躲在自个家里,心思完全用在了读书上。那是一本秘笺,外人根本看不懂上面写些什么,可黄风读得津津有味。据说那是文老先生留下的一本书,读着读着,老城里人黄风忍不住涕泗滂沱,老泪纵横。黄风知道,自己是彻彻底底老了,用不了多久,他也会追随文老先生而去。一场跟去年一模一样的红风遮天蔽日刮了过来。这一次人们没有惊慌,没有躲避。只在心里说,刮吧,刮死这天爷,刮死这河阳城。大风起时,贫民窟通往阳光工程的那片空地上,黑压压聚满了人。不知何时,这儿多了个茶摊,很简陋,从建筑工地拿来几根架杆一架,上面盖块塑料布,再摆些躺椅、桌凳,就成了茶摊。茶摊是糖厂的苏连泉摆的。为啥选这地方,没有人清楚,但来的人多。苏连泉老婆是熬茯茶的好手,她的茯茶据说放了十几种作料,清香润肺,回味无穷。还挂了“老苏家茯茶”的牌子。茶客从早喝到晚,每人一元钱,便宜。除贫民窟的住户外,来者大多是新近下岗的工人,他们照样一时半会不知道做啥,就来茶摊熬时间。茶客们很少打牌、下棋或玩别的,来了就喧,啥都喧。这河阳城的事,一件接一件,全喧到了茯茶里。苏连泉一直盼望着,老城里人黄风能来茶摊坐坐。因为茶客们越喧越糊涂,越喧越不知东西。直到大风起时,老城里人黄风也没给他这面子。大风如一列轰轰隆隆的火车,从西天极远处黑过来。茶客们并不紧张,也没逃散。他们望着西天,就像望着自个的明天,心里头黑乎乎的,很不是滋味。茶客们的视线里,两只鹰开始挣扎,开始夺命。鹰能逃过这场劫难吗?大风这天夜里,浙江女人陈珮玲孤零零坐在自己卧房里。她憔悴了许多,也老了许多。精心算计着弄到手的河化集团并不是她想象中的河化集团,李木楠抢在她收购前,把库房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顶了账。市长夏鸿远遇难后,她在河阳城一下没了靠山,款贷不出来,生产迟迟不能启动。工人们耐不住性子,跟她吵了几架,现在班都不来上。而且更糟糕的是,有人举报她在河化收购中,大肆行贿,以非法手段牟取不正当利益。省纪委调查组已经找她谈话,目前她的行动已经不再自由。兴许下一步,更暗的日子就到了。花五十万聘来的职业经理人坚持了一个月,走了。陈珮玲遭遇从未有过的危机,再也没有心思去谋划她的事业了。厂子扔给沉佳,问都懒得问。机关算尽太聪明,到头来却是万梦皆空,人生居然是这样!怅然中,陈珮玲坚强的眼里,流下两行清泪。夜越来越深,越来越暗,从未有过的孤独感袭击着她,要把她从灵魂到肉体掏干净。这一刻,她好想见沉佳。这个世界上,真正懂她理解她的,怕也只有沉佳一个了。她抓起电话,犹豫再三,还是打了过去。沉佳看到号码,心一下沉了。去,还是不去?窗外是铺天盖地的沙尘,是震耳欲聋的嘶鸣,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窗内是死一般的寂,孤独,无边无际的孤独。她害怕这孤独。她本来在等另一个电话,那电话应该从北京打来。她在查阅公司账目时,无意间发现李木楠曾以咨询费的名义向北京某经管学院打过一笔十万元的款,她一下把这款项跟李木楠的去向联系到了一起。果然,她北京的朋友今天早上在电话里证实,李木楠正在那所学院读MBA。她联系了一整天,才打通他的电话,电话里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人迟迟不跟她说话,末了,只说让她晚上等电话。电话突地叫起来,沉佳一把拿起,迫不及待说:“是木楠吗?木楠,我好想你……”电话那头却传来陈珮玲的声音。沉佳有点扫兴,更多的,却是跟陈珮玲一样的孤独与茫然。是的,茫然。这种感觉以前很少有,以前的她什么时候都有信心,什么时候也都有明确的方向。可是自从河化事件后,她突然找不到方向了。方向呢,难道真是被残酷的现实毁了?风势越来越猛,整个河阳城都在“嗖嗖”地动,几乎要连根拔起。城西腐竹厂院子里,陈天彪兀立在狂风中。沙尘打着他的脸,撕着他的衣服,卷走他手里的烟,将他整个撕成一破烂儿。但他的双腿仍稳稳站在大地上,仿佛一棵千年古树,狂风卷走了树的一切,独独留下那根,与大地一起颤动。陈天彪不远处,一个身影默立着。她立了很久,像个磨盘,任凭大风肆虐,就是不能撼动她的脚步。她站着的姿势也像一棵树,一棵被岁月压弯了腰却依然坚持站立姿态的树。她是大风前从北京回来的,跟谁也没说,包皮括儿子望成,也让她瞒住了。墩子和招弟这边,也没吭声。她急他,放心不下,她必须来。她知道,这种时候,只有她,才能成为他的另一半。风继续刮。刮吧,沙尘暴。刮吧,河阳城——
或许您还会喜欢:
冬天里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第一节沉沉的大雾,似乎永远也不会消散地弥漫着,笼罩在石湖上空。迷迷蒙蒙,混混沌沌,任什么都看不出来,若不是咿咿呀呀的桨声,船头逆浪的水声,和远处湖村稀疏的、不甚响亮的鞭炮声,真会以为是一个死去的世界。那劈脸而来的浓雾,有时凝聚成团,有时飘洒如雨,有时稠得使人感到窒息难受,有时丝丝缕缕地游动着,似乎松散开了,眼前留出一点可以回旋的空际。但是,未容喘息工夫,顷刻间,更浓更密的雾团又将人紧紧裹住。 [点击阅读]
出梁庄记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说《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延续,不如直言它是《中国在梁庄》更为深刻的扩展和掘进。一个村庄遍布在一个国家,其足迹是一个民族命运的当代画影,其诉说的眼泪,是今日中国澎湃的浊浪。李敬泽:《出梁庄记》具有“人间”气象。众生离家,大军般、大战般向“人间”而去,迁徙、流散、悲欢离合,构成了中国经验的浩大画卷。在小说力竭的边界之外,这部非虚构作品展现了“史诗”般的精神品质。 [点击阅读]
包氏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一天气还那么冷。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可是听说那些洋学堂就要开学了。这就是说,包国维在家里年也不过地就得去上学!公馆里许多人都不相信这回事。可是胡大把油腻腻的菜刀往砧板上一丢,拿围身布揩了揩手——伸个中指,其余四个指头凌空地扒了几扒:“哄你们的是这个。你们不信问老包:是他告诉我的。他还说恐怕钱不够用,要问我借钱哩。”大家把它当做一回事似地去到老包房里。 [点击阅读]
天使街23号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序幕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中的暮霭,只残留一片灰褐色*的微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映出光明最后的告别。阵阵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天使街23号的方向游荡。整个天使街笼罩在浓密的树-阴-下,显得无比的萧条和凄凉。一个消瘦的身影呆呆地蜷缩在神秘井边,一动不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树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成一体,大地慢慢被爬上半空的月亮映上了银灰色*。 [点击阅读]
孤独六讲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我写过一篇小说叫「因為孤独的缘故」,后来成為一本小说集的书名。2002年联合文学举办一个活动,以「孤独」為主题,邀我作了六场演讲,分别是:情慾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思维孤独、伦理孤独、和暴力孤独。我可以孤独吗?我常常静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我渴望孤独,珍惜孤独。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慾只是无可奈何的佔有。 [点击阅读]
尘埃落定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嘘嘘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然后,她叫了一声桑吉卓玛。侍女桑吉卓玛应声端着另一个铜盆走了进来。那盆牛奶给放到地上。母亲软软地叫道:"来呀,多多。 [点击阅读]
山楂树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等爱变成习惯◎小左从不回忆与你一起的往事,从不念起你的现在,只是记得,你在心里。我用了一晚上看完了《山楂树之恋》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是先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评论,好奇心作祟,究竟是怎样纯洁的爱情呢?我是很少看这样的言情小说或是电视剧的,但是看过的一些,总是要被其中的主人公种种的灾难与不幸所感染,并且会在心里设定自己期望的结果,然后就期待结局就是自己安排的这样。 [点击阅读]
我的团长我的团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我在长江之南的某个小平原上抖抖索索地划拉着一盒火柴,但总是因无力而过度用力,结果不仅弄断了火柴梗子,还让满盒的火柴干戈寥落撒了半地。我只好又从脚下去捡那一地的火柴梗。我——孟烦了,二十四岁,今国军某支所谓新编师之一员,中尉副连长。我无力又猛力地划着火柴,这次我让整个空火柴盒从手上弹出去了。于是我再用抢命般的速度抢回地上那个火柴盒。“烦啦你个驴日的!连根火柴也日不着啊?!”我想起了我屡被冒犯的官威。 [点击阅读]
新结婚时代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2010年新版《新结婚时代》在《新结婚时代》中,对于谁是婚姻的“杀手”,王海鸰提出了新的质疑。小说中,引发婚姻矛盾的原因不是个性不合、第三者,或者两人缺乏沟通、相互猜疑,而是无法沟通的城乡间的鸿沟。从某种意义来说,《新结婚时代》比《中国式离婚》更沉重。门当户对该不该,许多读者从这本书中的两代人三种个性婚恋中展开了话题。 [点击阅读]
智齿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自从梁功辰换了那把硬度偏高的牙刷后,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虽然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有夸张的嫌疑,毕竟梁功辰一天只刷两次牙。但他每次刷牙时,我都极力躲闪,那牙刷分明是砂纸,每当那再硬一点儿就完全有资格被称之为“针”的刷毛接触我时,我都比较痛苦,像受刑。我是一颗智齿,梁功辰的智齿。从你的牙齿中缝往两边数,第8颗是智齿。也许你会说,智齿和盲肠一样,是人身上多余的东西。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