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我弥留之际 - 42、达尔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他骑着马上阿姆斯蒂家又骑着马回来,牵来了阿姆斯蒂的那对骡子。我们套好车,把卡什放在艾迪的上面。我们扶他躺下时他又呕吐了,不过他总算及时把头伸到了大车底板的外面。
  “他肚子上也挨了一家伙,”弗农说。
  “可能那匹马也对着他肚子踢了一脚,”我说。“它踢你肚子没有,卡什?”
  他想说句什么话。杜威·德尔又给他擦了一下嘴。
  “他说什么?”弗农说。
  “你说什么,卡什?”杜威·德尔问。她伛下身去。“要他的工具呢,”她说。弗农把它们拿起来,放进大车。杜威·德尔把卡什的头扶起来,好让他看。我们驾车往前走,杜威·德尔和我坐在卡什身边好把他稳住而他骑着马走在前面。弗农站在那儿看我们,看了一会儿。接着他转身朝那座桥走回去。他小心翼翼地走着,开始甩动他的衬衫的湿袖子,就好像是刚刚弄湿似的。
  他在门前让马坐下来。阿姆斯蒂在门口等着。我们停住车而他也下了马于是我们把卡什搬下车抬他进屋,阿姆斯蒂太太已经把床铺好了。我们让她和杜威·德尔给他脱衣服。
  我们跟着爹走出屋子来到大车跟前。他走回来爬进大车驾了车往前走,我们徒步跟在后面,一直走到空地那儿。成了落汤鸡还是有好处的,因为阿姆斯蒂说:“欢迎你们进屋去。东西都放在那儿好了。”他跟在后面,牵着马,站在大车旁,缰绳捏在他的手里。
  “我谢谢你了,”爹说。“我们用那边的车棚就行了。我知道对你来说是个负担。”
  “欢迎你们到屋子里来,”阿姆斯蒂说。他脸上又出现那种木呆呆的神情了;那种冒冒失失、狠巴巴、血气很旺、直僵僵的神情,仿佛他的脸和眼睛是属于两种不同木头的颜色,那种不对头的浅色和不对头的深色。他的衬衫开始干了,但是他移动时衬衫还是紧粘在他的身上。
  “她会感谢你的,”爹说。
  我们给骡子卸了套,把大车倒推进棚子里去。棚子的一边是敞开的。
  “雨水是不会打到里面去的,”阿姆斯蒂说。“不过要是你们愿意……”
  棚子尽里面有几张生锈的铁皮盖板。我们搬出两张来支在敞口前。
  “欢迎你们进屋子去歇息,”阿姆斯蒂说。
  “我谢谢你,”爹说。“不过要是你能弄点东西给他们吃,那就太好了。”
  “没问题,”阿姆斯蒂说。“卢拉把卡什舒舒服服地安顿好之后,马上就做晚饭。”他已经走回到马身边去了,正在把马鞍卸下来,他移动时,他那件湿衬衫服服贴贴地裹在他的身上。
  爹不愿进屋子去。
  “进来吃饭吧,”阿姆斯蒂说。“马上就做好了。”
  “我什么也不想吃,”爹说。“我谢谢你了。”
  “你们进来把衣服弄弄干,吃点东西,”阿姆斯蒂说。“在我这里没关系的。”
  “都是为了她,”爹说。“都是为了她我才吃东西的。我牲口也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不过她会感激你们每一位的。”
  “那是,”阿姆斯蒂说。“你们大伙儿都进来烤烤衣服。”
  可是等阿姆斯蒂敬了爹一杯酒,爹觉得好多了之后,我们便进屋去看卡什他没有和我们一起进去。我回过头去,看见他正把那匹马牵到谷库里去爹已经在讲再买一对牲口的事了,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他好像已经把它们买到手了。他在谷仓里,轻捷地穿过扑面而来的强烈的旋转的气流,带着马一起走进马厩。他爬到马槽上,扯了些干草下来,离开马厩去找并且找到了马栉。接着他折回来,迅速地躲开了马儿的狠狠的一脚,来到马的身边,这地方马反倒踢不着。他用马栉梳理马毛,在马脚够得着的半径内闪来闪去,灵活得像个杂技演员,一边用下流的亲热话轻声地咒骂着马儿。它的脑袋猛地往后一甩。龇牙咧嘴;他用马栉的脊背敲打马儿的脸,马儿的眼睛在晦暗中转动,仿佛两颗大理石的弹球在一块漂亮的天鹅绒上滚动。
或许您还会喜欢:
翻过平城山的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1细雨无声湿佛颔,恍觉春至奈良坡。——会津八一人们把位于奈良县和京都府交界即古时的大和国与山城国交界处的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称为平城山。从前在女子学校广泛传唱的一首歌中有过这样的歌词:“思恋何等苦,直叫人神伤黯然,踟蹰情难诉,不觉竟至平城山,心中悲情何以堪。”这首歌曲的歌名就叫平城山。翻过平城山往来于奈良与京都之间的道路被称作奈良坡。 [点击阅读]
老处女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在五十年代的老纽约,屈指可数的几家人在单纯和富有方面居统治地位,其中就有罗尔斯顿家。强健的英国人和面色红润、身体笨拙的荷兰人合为一体创造出一个繁荣谨慎,却又挥金如土的社会。“办事要办得漂亮”一直是这个谨小慎微的世界上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个世界全是由银行家,与印度做生意的商人、造船厂家和船具商的财富建造起来的。 [点击阅读]
老铁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杰斐逊城是密苏里州的州府,同时也是柯洛县的县府,它位于密苏里河右岸一个风景优美的山丘地带,从这里可以俯视到下面奔腾不息的密苏里河和河上热闹繁忙的景象。杰斐逊城的居民那时候比现在少多了,尽管如此,由于它的地理位置、以及由于地区法院定期在这里举行会议,这赋予它一个重要的地位。这里有好几家大饭店,这些饭店价格昂贵,住宿条件还过得去,提供的膳食也还可口。 [点击阅读]
艳阳下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罗吉-安墨林船长于一七八二年在皮梳湾外的小岛上建造一栋大房子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那是他怪异行径的极致。像他这样出身名门的人,应该有一幢华厦,座落在一大片草地上,附近也许有一条小溪流过,还有很好的牧场。可是安墨林船长毕生只爱一样:就是大海。所以他把他的大房子——而且由于必要,是一栋非常坚固的大房子——建在这个有风吹袭,海鸥翱翔的小岛上。每次一涨潮,这里就会和陆地隔开。他没有娶妻,大海就是他唯一的配偶。 [点击阅读]
花儿无价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一过晚上八点,商业街上营业时间最长的中华荞麦店也打烊了,小城顿时漆黑一片,复归寂静。夏季里,商家的经营对象是从东京、大阪等地回来省亲的人们,因此,常常会有许多店铺营业到很晚。可是,自秋风初起,东北小城的夜幕就开始早早降临了。晚上十点,城边的卡拉OK快餐店也关了门。几个手握麦克风、狂唱到最后的男女客人走出来,各个怕冷似地缩着身子,一面商量着接下来去何处,一面钻进停在路边的汽车。 [点击阅读]
英国病人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内容简介1996年囊获9项奥斯卡大奖的电影《英国病人》,早已蜚声影坛,成为世界经典名片,而它正是改编于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尔的同名小说...一部《英国病人》让他一举摘得了英国小说的最高奖项———布克奖(1992)。翁达杰的作品,国内鲜有译介(当年无论是电影《英国病人》还是图书《英国病人》,都没能引发一场翁达杰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点击阅读]
苹果树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那苹果树、那歌声和那金子。”墨雷译《攸里披底斯的〈希波勒特斯〉》在他们的银婚日,艾舍斯特和妻子坐着汽车,行驶在荒原的外边,要到托尔基去过夜,圆满地结束这个节日,因为那里是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这是斯苔拉·艾舍斯特的主意,在她的性格里是有点儿多情色彩的。 [点击阅读]
茶花女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0
摘要:玛格丽特原来是个贫苦的乡下姑娘,来到巴黎后,开始了卖笑生涯。由于生得花容月貌,巴黎的贵族公子争相追逐,成了红极一时的“社交明星”。她随身的装扮总是少不了一束茶花,人称“茶花女”。茶花女得了肺病,在接受矿泉治疗时,疗养院里有位贵族小姐,身材、长相和玛格丽特差不多,只是肺病已到了第三期,不久便死了。 [点击阅读]
荒原狼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本书内容是一个我们称之为“荒原粮”的人留下的自述。他之所以有此雅号是因为他多次自称“荒原狼”。他的文稿是否需要加序,我们可以姑且不论;不过,我觉得需要在荒原狼的自述前稍加几笔,记下我对他的回忆。他的事儿我知道得很少;他过去的经历和出身我一概不知。可是,他的性格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不管怎么说,我对他十分同情。荒原狼年近五十。 [点击阅读]
荒原追踪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由于形势所迫,我同温内图分手了,他得去追捕杀人犯桑特。那时我并没料到,我得过几个月才能再见到我这位红种人朋友和结拜兄弟。因为事件以后的进展同我当时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塞姆-霍金斯、迪克-斯通、威尔-帕克和我,一路真正的急行军后骑马到了南阿姆斯河流入雷德河的入口处,温内图曾把这条河称为纳基托什的鲍克索河。我们希望在这里碰上温内阁的一个阿帕奇人。遗憾的是这个愿望没有实现。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