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我的名字叫红 - 37.我是你们的姨父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的葬礼正如我想要的那样令人倍感哀荣。我希望能参加的人都来了,这使我感到非常骄傲。当我的死讯宣布时,正在伊斯坦布尔的高级大臣之中,塞浦路斯的哈吉·侯赛因帕夏与托帕尔·巴基帕夏,依然都记得我过去曾尽心尽力侍奉过他们。当前备受赞誉但也饱受批评的省财政主克尔默泽·梅莱克帕,他的出现更使得我们区清真寺的寒酸庭院蓬荜生辉。我尤其高兴看见苏丹使节主管穆斯塔法老爷,倘若我还活着,并继续积极参与政治,想必也会擢升至同样的官阶。这个庞的吊丧阵容中有来自各界的达官显要,包皮括议会秘书凯默列丁先生、仍然保持着以往的微笑的司信主塞尔特·萨利先生、几位早议会传令官——每个人若非是我的挚友就是我的仇敌——一群已淡出政坛的前议会议员、我的学校朋友、其他得我死讯的人——我想像不出他们是何时何地听说的——以及许许多多其他的亲戚、朋友和年轻人。
  集会仪式的肃穆悲戚也令我倍感骄傲。财务大臣哈泽姆老爷与皇家侍卫队长的亲临,向所有吊丧者表明了伟大的丹陛下对我的死于非命至感伤痛,这一点确实让我非常欣慰。我不清楚荣耀的苏丹陛下的悲伤是否意味着,他将派人,包皮括动员酷刑者,尽一切力量搜捕卑的凶手,然而我确实知道:那个人渣现在就在庭院里,站在其他细密画家和书法家之中,摆出一副庄严肃、悲痛万分的表情,凝视着我的棺材。
  请别这么想,请别认为我对凶手满怀怨恨,或者走上了复仇之路,甚或因为我被不忠不义地残忍杀害,所以我的灵魂无法安息。我,此刻,处于一个全然不同的存在层次,我的灵魂相当平。历经了多年的尘世苦痛后,如今我的灵魂重新找到了它的归属。
  当我的躯体在墨水瓶的重击下躺卧于血泊之痛苦地扭时,灵魂暂时离开了身体,在一片强光中微微颤抖。接着,两位面如阳光般明亮、面带微笑的美丽天使——如同我在《灵魂之书》中读过无数次的模样——笼罩在空灵的光芒中缓缓朝我接近。他们抓住我的手臂,好像我仍具人形,然后升天。我们的上升是如此平和轻盈,如此迅速,仿佛一场幸福的梦境!我们穿越熊熊烈火,涉过一条条光河,通过黑暗的海洋与冰霜积雪的岳。每穿越一个地方都要花上千年的时间,但感觉起来却似乎不过是一眨眼的光景。

  我们飞升来到了七重天,经过各式各样的群体、奇特的生物、笼罩着形形色色昆虫与飞鸟的沼泽及云朵。每当抵达一重天时,领路的天使都会轻敲大门,门后则传来一个问题:“谁去?”天使会说出我的名,描述我的品行,并总结道:“崇高安拉的一位顺服仆人!”——这句话让我快乐得泪水盈眶。虽然如此,我明白在最后审判日之前还有上千年的等待,届时,真主将决定谁注定上天堂,谁又该下地狱。
  因为,除了些微的差异之外,我的升天就与葛萨利、艾尔·杰夫济耶及其他著名学者描述到亡时所写的一模一样。永恒的神秘与黑暗的谜团,只有亡者才可能了解的秘密,此刻展现开来,渲染一片,一个接着一个迸发出千万种灿烂的色。
  噢,我该如何恰当地形容这段璀璨旅程中看见的色彩?整个世界都是由颜色创造出来的,一切都是颜色。如同我察觉到的,把我和万事万物分开的那股力量是由颜色组成的,我现在也明白了,热情拥抱我并使我留恋世界的那股力量,也是色彩。我看见橘色的天空、美丽的翠绿身体、棕色的蛋和天蓝色的传说之马。世界忠实地反映出多年来我研读不倦的绘画和传说。我惊异敬畏地观望着真主创造的世界,仿佛是头一次看见,但它又似乎早已存在于我的记忆中。我所谓的“记忆”,包皮含了整个世界:时间在我面前朝过去和未来无限延伸,明白此刻第一次体验到的世界,将永恒持续,成为记忆。围绕在这片欢腾的色彩中死去,我感觉自己好似脱下了一件紧身束衣,无比轻松平静:从现在起,再也没有束缚,我将拥有无限的时间与空间,可以前往何一个地方,体验任何一个时代。
  察觉这份自由之后,顿时,惊惧狂喜之中我明白了自己就在“他”的身旁。与此同时,我感觉到四周涌入一股无以匹敌的红。
  短短的一瞬间,红色染透了一切。这艳丽的色彩溢满了我和全宇宙。当我在这片景色下朝“他”接近时,内心高兴得想要哭出来。突然间,想到自己将这样一身血污地被带到他面前,我感到羞耻难堪。我心中另一部分回想起书本中的描述,死亡之后,“他”将征召阿兹拉尔和其他的天使领我到“他”的跟前。
  我能够见到他吗?我兴奋得透不过气来。
  红色朝我逼近——那无所不在的红,包皮罗着宇宙万象—如此壮丽璀璨的红,想到自己即将成为它的一部分,想到自己能够如此接近“他”,我不禁泪如泉涌。

  但我也知道“他”不会再比此时更靠近了;“他”向天使询问我,他们赞美我;“他”视我为一个忠诚的仆人,谨守“他”的戒律和禁令:“他”爱我。
  陡然间,一个扰人的疑虑打断我攀升的喜悦和奔流的泪。在罪恶与忧虑的驱迫下,我惶惑不安地问“他”:
  “过去二十年来,我深受尼斯异教绘画的影响。我甚至一度还想要通过那种技法和风格,为自己绘画肖像,但是我不敢。相反,后来我却请人替您的世界、您的万物、您人间的影子——苏丹陛下,绘画了一法兰克异教徒样式的肖像。”
  我不记得“他”的声音,但记得“他”注入我脑中的答案。
  “东方与西皆属于我。”
  我几乎压抑不住我的兴奋。
  “那么,这一切、这些……这个世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秘密。”我听见自己脑中传来声音,或者是“仁爱”,我不确定是哪一个。
  当天使来到身边时,我明白在这至高无上的天堂,某种关于我的决定已经达成,不过我必须呆在神圣的婆娑中,与过去千万年来所有亡魂一起等待世界末日的审判,届时,最终的裁判将决定我们上天堂或下地狱。我很高兴一切都如书中记载的那样发。当我从天堂下降时,记起曾经在书上读到,葬礼的过程中我将再度与我的身体结合。
  然而我很快了解到,所谓“再度返回无生命的躯壳”的现象,只是一种文学比喻,感谢上主。祈祷结束后,人们扛起我的棺材,走下清寺旁一座小丘陵墓园。这个令我倍感骄傲的庄严送葬队伍,尽管凄绝哀痛,行动却极为整齐利落。从上往下看,行进的队伍看起来像一条细致的丝线。
  容我澄清我的处境:根据著名的先知传说——其中声明“信徒的灵魂是一只鸟,饱食天堂的果树”——人们或许会推论,死后,灵魂翱翔于苍穹。但根据布·厄梅尔·宾·阿布杜贝尔对此传说的解释,认为它并不是说灵魂会附身于鸟,甚至变成一只鸟,而是如学识渊博的艾尔·杰夫济耶所说的,传说的意思是灵魂会出现在飞鸟所到之处。此刻我观察万物的所在——喜好透视法的威尼斯大师们称其为“视角”的地方——证实了艾尔·杰夫济耶的解释。

  从我所在的位置,举例来说,我可以看见丝线般的送葬队伍进入墓园,也可以带着分析绘画的欢喜,望着一艘帆船灌饱了风,逐渐加速航向金角湾与博斯普鲁斯汇流交界的皇宫岬。从叫拜的高度往下看,整个世界如同本富丽堂皇的书册,任我一页一页地翻看细赏。
  然而,我所见的事物,远超过一个灵魂未出窍的人在同样高度上能看到的: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对岸,过了于斯曲达尔,墓碑之间的一块空地上,有一群孩童正在玩青蛙跳;十二年又三个月前,外交事务大臣的轻舟在七对桨夫的推进下优雅航行,当时们正陪伴着威尼斯大使从他的海边别墅前往谒见大宰相凯尔·拉戈普帕夏;兰哥新市场上,一个肥胖的女人捧着一大颗包皮心菜,好像抱着自己的小孩准备喂奶;听说阻碍我晋升之途的议会使节拉马赞先生过世时,我的确欢欣鼓舞:当我还小时,坐在祖母的腿上,望着母亲晾在庭院里的红色衬衫;当谢库瑞的母亲,愿她安息,开始分娩时,我到老远的地区找寻接生婆;四十年前我遗失的腰带(现在我知道是被瓦斯非偷走了);远处一座壮丽的花园,二十一年前我曾经梦见它,并祈求安拉将来有一天证明那就是天堂;格鲁吉亚总督阿里大人在哥里城堡剿平叛军之后,送到伊斯坦布尔的断头、鼻子和耳朵;以及我美丽亲爱的谢库瑞,她抛下我们屋子里一群吊唁我的邻居妇女,独自来到庭院,呆望着砖炉里的火焰为我哭泣。所有这一切,我都能同时尽收眼底。
  书本和以前的学者都常说灵魂栖息于四界:(一)子宫;(二)人世间;(三)我现在所在的婆娑,或中间;(四)审判之后将要前往的天堂或地狱。
  处于婆娑的中间状态,可以同时看到过去和现在。只要灵魂继续保留着记忆,空间的限制便不存在。只有当一个人脱离了时空的牢笼,他才会明白生命是一件束衣。就如同一个没有躯体的灵魂在亡者的国度享受无比欢愉,同样地,人世间最大的幸福就是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很遗憾没有人能在死前发觉这点。因此,我一边参与自己风光的葬礼,一边哀伤地望着我亲爱的谢库瑞徒然哭干了泪水。我乞求崇高的安拉,赐福给我们这些天堂中没有躯体的灵魂与凡间没有灵魂的躯体
或许您还会喜欢:
将军的女儿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这个座位有人吗?”我向独自坐在酒吧休息室里的那位年轻而有魅力的女士问道。她正在看报,抬头看了我一眼,但没有回答。我在她对面坐了下来,把我的啤酒放在两人之间的桌子上。她又看起报来,并慢慢喝着波旁威士忌①和可口可乐混合的饮料。我又问她:“你经常来这儿吗?”①这是原产于美国肯塔基州波旁的一种主要用玉米酿制的威士忌酒。“走开。”“你的暗号是什么?”“别捣乱。”“我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你。”“没有。 [点击阅读]
小城风云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基思-兰德里在前线服役二十五年之后踏上了归途,他驾驶着他的萨伯900型轿车①,从宾夕法尼亚大街转入宪法大街一直往西,沿着草地广场②朝弗吉尼亚方向行驶,开过了波托马克河上的罗斯福大桥。他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瞥见了林肯纪念堂,向它挥了挥手,然后顺着66号国道继续往西开,离开了首都华盛顿。 [点击阅读]
尼罗河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01“林娜·黎吉薇”“这就是她!”三冠地主波纳比先生说道。他以肘轻轻触了同伴一下。两人同时睁大圆眼,微张嘴唇,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辆巨型的猩红色罗斯·罗伊司恰恰停在当地邮局的正门口。车里跳出一位少女,她没有戴帽,身着一件式样简单大方的罩袍;发色金黄,个性坦率而专断;是美而敦—下渥德地区罕见的俏丽女郎。迈着快捷而令人生畏的步伐,她走进邮局。“这就是她!”波纳比先生又说了一遍。 [点击阅读]
局外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人道主义思想加缪的思想,其核心就是人道主义,人的尊严问题,一直是缠绕着他的创作、生活和政治斗争的根本问题。《西西弗斯神话》和《局外人》构成了加缪文学创作的母题,包含着加缪未来作品的核心问题。书中,西西弗斯的幸福假设的提出,其本质动机,不在荒诞,荒诞既不能告诉我们幸福,也不能告诉我们不幸,之所以加缪假设西西弗斯是幸福的,是因为他认为只有幸福的生活才符合人的尊严,被责为永罚,却幸福,这绝对是一种反抗, [点击阅读]
幽灵塔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我要讲的这段亲身经历,其离奇恐怖的程度恐怕无人能比。虽不清楚世上到底有没有幽灵,可我的这段经历,却发生在孤寂山村中一栋传说有幽灵出没的老房子里。故事的主人公就像幽灵一样飘忽不定,徘徊哀叹,而且她还像《牡丹灯笼》中的小露①一样,是个年轻美丽的女子。那是发生在大正初年的事情。虽说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每次当我回想起来,都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做了一个恐怖的噩梦。 [点击阅读]
我弥留之际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2
摘要:朱厄尔和我从地里走出来,在小路上走成单行。虽然我在他前面十五英尺,但是不管谁从棉花房里看我们,都可以看到朱厄尔那顶破旧的草帽比我那顶足足高出一个脑袋。小路笔直,像根铅垂线,被人的脚踩得光溜溜的,让七月的太阳一烤,硬得像砖。小路夹在一行行碧绿的中耕过的棉花当中,一直通到棉花地当中的棉花房,在那儿拐弯,以四个柔和的直角绕棉花房一周,又继续穿过棉花地,那也是脚踩出来的,很直,但是一点点看不清了。 [点击阅读]
挪威的森林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编者语我们为什么选择村上春树?不是因为他连获日本文艺界的奖项:也不是因为他的作品高居日本畅销书榜首:更不是因为他的作品掀起年轻一代的抢购热潮,突破四百万部的销量!那么,为什么?答案是:他和他的作品带给我们思想的特异空间,而轻描淡写的日常生活片断唤起的生活气氛令我们有所共鸣。更重要的是他以六十年代的背景道出九十年代,甚至世世代代的年轻心声。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4:新希望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另外一个星系,另外一个时间。“古老的共和国”是传奇的共和国,它的广袤无垠和悠久永恒远非时间和距离所能衡量。不必追溯它的起源,也不必寻求它的方位……它就是宇宙这一方的独一无二的共和国。在参议院的英明治理和杰迪骑土们的保卫下,共和国一度十分兴旺发达。然而,事物的发展往往就是这样:当财富和权力从受人倾慕而膨胀到令人畏惧时,奸邪之徒就会应运而生。他们贪得无厌,渐荫觊觎之心。 [点击阅读]
星球大战前传1:魅影危机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塔土尼星球。蔚蓝无云的天空中,恒星闪烁,炫目的白色光芒照耀着这颗行星上广袤的荒原。因此生成的热气从平坦的“沙质地表蒸腾上升,在巨大的断崖和高耸苍凉的山巅之间形成了一片晶莹的氤氲。这是这颗行星上惟一典型的地貌特征。大块大块风化的巨岩如哨兵般屹立,在潮湿的雾霭中俯视着一切。当飞车赛手呼啸而过,引擎发出狂野的嘶吼,炽热的光和空气似乎都在颤动,群山也为之颤栗不止。 [点击阅读]
暗藏杀机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一九一五年五月七日下午两点,卢西塔尼亚号客轮接连被两枚鱼雷击中,正迅速下沉。船员以最快的速度放下救生艇。妇女和儿童排队等着上救生艇。有的妇女绝望地紧紧抱住丈夫,有的孩子拼命地抓住他们的父亲,另外一些妇女把孩子紧紧搂在怀里。一位女孩独自站在一旁,她很年轻,还不到十八岁。看上去她并不害怕,她看着前方,眼神既严肃又坚定。“请原谅。”旁边一位男人的声音吓了她一跳并使她转过身来。 [点击阅读]